定世风云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四章 羞辱 1

    thu mar 05 16:00:00 cst 2015

    受邀的八位书院掌院已经来齐,屏风后走出一个身材浑圆的男子,相似的体型让孟昶第一时间想到了“胖子,”不过此人脸上却没有戾气,一双笑眯眯的月牙眼镶在脸上,看起来随时都带着笑意,和蔼可亲。

    那人就是许游之许司空?不得不说在外貌上许绍和他极为相似。许绍自我介绍的时,只说自己是某个杂牌将军的儿子,孟昶一开始就觉得许绍身份不一般,但也没有深究,其他人因为黄浦轩本来就是大将军的儿子和军旅上的人熟识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也没有留意。许游之行事极为低调,众人只知道他有三个儿子,但见过的只有在朝廷为官的老大,其余两个都是只闻名未见面。朝堂上姓许的那么多?谁会想到许绍就是许司空的儿子?

    许游之笑眯眯的向众人行礼,钱乙也从屏风后走出,白长宇脸色一变,但也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样对钱乙行礼,毕竟钱乙是司徒。丞相党和皇帝党的两个支持者比邻而坐,这气氛不得不说十分奇怪。

    众人没有多说话,许游之笑道:“今日难得各位掌院肯抽出时间赴宴,许某在此谢过了。”

    “许司空言重了!”众人应和道。

    “其实我把大家叫过来,是因为皇帝在几年前就命人修书,想来时间也差不多了,所以我特地带了几份手抄本让各位看看有什么纰漏。这本书名叫《国史》写了自开国只轩辕澈共二十五贷君主治下的勇将谋臣传记,还有社会风俗,虽然找了大量史料整和修订,但还是怕某些地方出错,各位都是知识渊博之人,所以想让各位鉴定,到时我也好反馈。争取将这本书编纂到尽善尽美。”

    历代皇帝都要修史这是惯例,只不过一般皇帝都只修当朝的或者前几代的皇帝的历史,很少有皇帝修整个朝代的历史,而且当今圣上修史只修到轩辕澈,其意图明显是冲着丞相啊!

    钱乙没有表态,只道:“修史是国家大事,所以群臣不敢怠慢。我们作为陛下的臣子自然应当殚精竭虑。”

    众人点头趁是,但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钱乙是丞相身边的红人,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还和许游之混在一起,其实二人虽然立场不同,但性格都极为相似,一样圆滑。除非失态紧急,否则他们对对方的态度可以说是十分友好的。

    钱乙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拿争议最多的部分给各位观看。”

    孟昶最讨厌这类东西,要是宫廷八卦他还感兴趣,但像这种被修饰的面目全非的官家历史他是毫无兴趣。圣上既然修史只修到轩辕澈,意图也就十分明显,这种面向大众的历史,是不可信的。

    白长宇知道孟昶记性不好,也没有给孟昶看,其余书院的掌院却是一起研究仔细阅读。

    “白外傅,为何不给你身侧的学生也看看呢?”钱乙道。

    “许司空说叫我们来是因为我们知识尚且凑活,指正史料中的错误。我的学生所学的太过肤浅。”

    钱乙摇摇头:“不,不,在座的各位掌院带来的学生都十分优秀,知识没有贵贱老少之分,谁都可以学,书自然也就是谁都可以看了,说不定他们还能发现纰漏。而且这本书编纂完就要发放给各大书院学习。又不是禁书,让他们看看又何妨?”

    许游之也点头道:“不错,智贤书院的学生自然不会差,都是士族或世族之后,自小便受文化熏陶,接触的东西要自然要多些。”

    白长宇道:“许司空,这孩子是平民,并非贵族。”

    “哦?我听说智贤书院对接收平民学生的条件一向苛刻,能经得起考验的孩子,也定是十分有本事的!”

    白长宇没再说话,他总不能说,这学生是全书院最笨的吧!这种话在书院里可以说,但在外面绝对不能说,只好将手中独霸的书往孟昶身前推了推。孟昶对着东西本来也没有多大兴趣,看了几页便看不下去,和背书时一样,开始有些发慌。见孟昶面色不对,白长宇又将书收回,自己看。

    白长宇越看,眉头皱的越紧。相权和皇权自出现以来就矛盾不断,再加上现在相权的特殊,更是将矛盾推到了顶点。而这本史料,虽然保留了大量的事实,但却因为个人的派系不同,很大程度上进行了美化和丑化。比如丞相党的骠骑将军连战,多次助异姓王抗击外敌,但书中却对这些事件可圈可点的时间寥寥几笔带过,而对连战那一次小失误导致的败仗大肆渲染。这种本末倒置的写法不由的让人觉得不满,和心寒,连战随时丞相党的人,但也没做过什么欺君罔上的事情,对皇帝忠心耿耿。而且那时候谁知道丞相就是先帝轩辕白驹埋下的暗子?还把一些没什么功绩的庸人写的神乎其神。简直可笑!

    白长宇翻了一半便没有再看。见其他各个掌院都还在仔细观看,不由的,白长宇想退席,他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各位觉得如何?”许游之问道。

    众人一阵沉默,因为丞相党和皇帝党的二人都在这里,要他们怎么开口?说这本好,那就是得罪了钱乙,说这本书不好那就是得罪了许游之?众人这才明白着哪里是赴宴修书,根本就是让他们表态!可是,皇帝和丞相已经闹到这部田地了吗?

    许游之和钱乙的目光如同鹰一般犀利,看的众人难以回避,今晚他们是不表态就别想走了,要是和稀泥的话,绝对会被他们一起弄死。

    必须要有人先表态。可是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腿上向灌了铅站不起来。许游之叹了一口气,对白长宇道:“外傅,如何看?觉得此书可有纰漏?”

    白长宇虽然对这书的内容极为不满,但也知道许游之是再问他要态度,道:“没有纰漏,极好。只是,这书什么时候发给书院?”

    许游之笑笑:“该发的时候自然会发。那么华胥书院掌院如可看,此书可有纰漏?”

    “在下不才,看不出纰漏。”

    许游之点点头,继续依次向下问,只要在这里做出了选择,那么每年由各大书院推荐的科举考试的学生自然也就被打上了派系标签。而他们这些先生也有灌输和洗脑的作用。科举考试省卷的考官总共有五人,考卷要经过五次筛选,最后还有一人审核,所以这六人一定是丞相和皇帝竞争的先手。经着六人审核结束,这一年的中举人选也就大定了,以后想改便就是万难。

    这六人年年都不一样,以前各书院没有表态,选择学生是凭本事,但是现在可就不一样了。皇帝和丞相党的人在这个省卷位置上总是相持不下,此消彼长,今年丞相党,明年皇帝党。书院之间的竞争,终于也变成了党派之间的竞争。

    哎!这种党派选人才,不由让众人心里有些凄凉。

    许游之依次问完,五人选择皇帝,三人选择丞相,除去一直是皇帝党的白长宇,也就是四对三。这个结果自然是让许游之大为满意,钱乙把玩着腰间的鱼骨扇,若有所思,片刻之后道:“各位今日都是带学生而来,我们都是长辈,以后这个国家是要交给这些晚辈的,这样,让他们各自切磋切磋,也不妨来这一趟,如何?”

    钱乙的这个提议,自然暗合了众人的心思,各书院之间本就争斗不休,智贤书院虽然一直不参与其中的,但天下第一这个名头早就拉了不少仇恨。

    孟昶觉得的不妙,钱乙这个提议分明是冲他们来的。

    只见钱乙双手合十,略显虔诚道:“在下不才,粗读佛经,但也一心向佛,所以私下里对《难经》做了注解,你们虽是学生,但理解力和记忆力已经不是孩童。也有鉴赏能力,所以我想听听你们对此书的见解。”说罢,几个仆人将《难经》放到他们的桌上。

    孟昶不喜欢先贤之道,虽然喜欢佛家故事,但是不喜欢拗口难读的佛经,而且他也不信佛。看着就头疼,还别说读了。这种东西比圣贤书更难理解。

    孟昶才翻了几页就又开始发慌,其他的学生显然也对佛经没什么兴趣,都皱着眉头结结巴巴的低声念着,想着其中的意思。

    “背书痛苦,读书也如此吗?”孟昶耳边传来白长宇的声音。

    “我只是觉得,背会会好一点,以防钱司徒提问。”

    “那你背会了多少?”

    孟昶摇摇头:“我一闭眼就忘了,只觉得好难。”孟昶心中本就不喜欢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排斥,现在的他等于在接受一个他十分讨厌的事物。

    白长宇正欲说什么,却见钱乙冲下人使了一个颜色,将书收了回去。

    “我知道此书拗口难读,所以也不强求,而且先生教你们的都是圣贤之道。”

    钱乙此言一出,只见坐在孟昶对面的芙蓉书院掌院张离身侧桀骜的少年行礼起身道:“钱司徒大人虽然看的是佛经,但是注解却都是用的先贤之道,反而让拗口的佛经易懂,这部书讲述的是高僧迦叶修行途中所遇所闻,总共一十二章。”

    孟昶心里只觉得好笑,佛经用先贤之道那些之乎者大仁大义来解释不显得不伦不类吗?不过当时他看了几行就觉得难受,没有注意。

    未等钱乙点头,紫金书院的少女也起身道:“我们虽学的是先贤之道,但是佛教传入楚国已久,早已是楚国的佛教,我们一直受先贤教诲,要不是佛教其中有相似的道理怎么可能被我们接受?我没有看佛经,但通过钱司徒的注解也懂大概讲了什么。”

    孟昶摇摇头,又是一个拍马屁的,不过他们已经表过态了,也不能这么说,但佛经是佛经,众人能接受并不是因为什么先贤之道,而是因为苦难的人太多,希望有佛度厄。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说了一些。眼见就要轮到孟昶,他还为准备想好说什么,只听钱乙将他叫起问:“渺莽无为而不为……”

    孟昶一愣,额角的冷汗不由的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