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世风云
字体: 16 + -

第二章 黎人 第九节

    wed feb 11 17:00:00 cst 2015

    远处挑担的“农夫”渐渐向他二人逼近,结实的肌肉映衬着晒得发黑的皮肤,显得孔武有力。一双拧着的剑眉和板着的脸相映衬显得份外严肃。司徒胜吞了一口口水,这样称得上是凶神恶煞的表情,再加上做贼心虚喝水的前科,让他不由的担心此人会撂下扁担,冲上来把他走成肉饼。于是他快速抹掉嘴角的水渍迅速跑到小宁身旁,和他并肩而站。

    “呦!稀客,黎人和楚人第一次同时光顾我的菜园。你们两个在这干嘛!”男人撂下扁担,将斗笠向上戳了戳,中气十足的声音和魁梧的身材,配上把剑就是剑客。读书人?

    “我们两什么都没干,我们马上走!”司徒胜虽然在体型上占有优势,但他却有一颗和外表不匹配的柔软小心脏。说罢拉着小宁就往外走,但小宁却挣脱司徒胜的拉扯直视“农夫”问道:“你教书吗?”

    农夫意外的看了看男孩,又扫了一眼他身旁的司徒胜,对黎人而言,他这个异类是众人皆知的。他不奇怪小宁会知道,只是奇怪他这样问他。更奇怪的是一个楚人怎么和黎人混的这么熟。

    农夫若有兴趣的打趣道:“怎么?你想到我这读书?”

    小宁反问:“你能教我什么?你又读过多少书?”司徒胜急忙摇晃小宁的胳膊,这么挑衅的语气,惹恼了这个汉子,他还不一指头就把他们捏死了。

    农夫轻笑一声:“你又读过多少书?又为什么想读书?你想学,我还不一定教,擅自跑到别人田地里喝水,这种盗贼行径的学生,我还不收呢!”

    “我们才没喝你的水呢!”司徒胜不自信的伸着脑袋梗着脖子强辩到。小宁摇了摇头,衣服上那么大滩水渍,怎么抵赖?要抵赖至少穿件干净衣裳。

    “哦?那你衣服上的水渍你怎么给我解释?”司徒胜脸一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

    “正因为没读过多少书,所以才想来读书。要是我熟读天下所有的书籍,我就教人读书,为人师表了。”

    农夫听得出小宁语气中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他只是再次反问道:“既然你是向我拜师的,态度至少应该恭敬,十步九叩虽然不必,但至少还是要行个礼吧!你这样的态度,拆台还差不多。”

    小宁想了想,读书人都好面子,也讲究礼节,这种说话方式,倒是有点读书人的感觉。于是掸掸袖子,躬身向对方作揖行礼,他不想把场面闹得太尴尬虽然对眼前的人怎么也没有读书人的气质,不过如果到时,此人真的有几分真才实学,也好收场,行个礼又不吃亏。

    农夫点点头,手臂一挥:“好了,这就算是你们偷水喝的报酬了,回去吧!”

    小宁一愣,有种被耍了的感觉:“我向你行过礼了,你是不是至少要让我知道这个礼行的值不值?”

    农夫看了看小宁道:“行礼是对读书人的基本礼仪。我可没听说过,因为某个读书人书的少就不行礼的。也从没听说过行礼值不值。”

    小宁也换了哥思路道:“我是晚辈,也从没听说过,哪个晚辈向长辈行礼之后就被撵走的道理。”

    农夫将斗笠向下压了压,挑起扁担道:“你们想留在这随意,不过不要在我的地里站着,我要锄草,不要碍事。”

    说罢,农夫跳起水桶和他们挤身而过,木桶擦在小宁的胳膊上,撞的他生疼。

    司徒胜悄声在小宁耳边道:“我们回吧。”

    夕阳将影子拉的老长,阳光不再明亮。小宁反问:“你要走夜路吗?”司徒胜拼命摇头,山路这么险,走夜路他们有没有命都不知道。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司徒胜越发后悔自己今日来这里的决定,想到也许正在四处找自己的家人,他不由的急的略带哭腔道:“怎么办?怎么办啊!”

    小宁拍了拍司徒胜的胳膊,示意他放宽心。今天这个地方他还一定要住了!

    “没关系,我们今天住在这,明早回!”

    司徒胜绿豆大的眼睛盯的浑圆,确定小宁却是没有傻之后,他看了看不远处取水的农夫,担忧道:“小宁,这太勉强了…… ”话还未说完,只听小宁扯着嗓子道:“大叔,四海之内皆兄弟,收留我们一晚行吗?”

    不知道是不是被小宁的称呼惊了,远处的身形突然有些不稳。农夫回头看了看二人道:“可以,不过不能白住!”

    司徒胜错愕的看着小宁,揉了揉眼睛,他不敢相信,这个男人居然这么好说话!简直是!怎么对得起他凶神恶煞的外表?

    小宁挥挥手道:“我们帮你锄草,以此作为报酬这样就没问题了吧!”

    “行,那你们从东边开始锄草吧!不过不要敷衍我,要是明早我发现地里有未除尽的杂草,即使你们是孩童,我也要严惩!”

    “自然!”如此爽快的回答。小宁断定这个人是读书人无疑。在楚国,最大方的慈善家就是读书人,有什么小问题,譬如没钱,或者钱不够时,倘若你身边有一个读书人,那么这些都不是问题。他们很乐于帮助人。但从不白白帮助别人。即使有乞讨者到自家门口讨饭,父亲也不会把他撵出去,会先让他帮忙打扫院子然后在将钱给他。

    因为圣人想要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路不拾遗,人人互助,鳏寡孤独废疾着皆有所养。而历代王很喜欢这位圣人,赞同他的理念。读书?为什么要读书?除了长点脑子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为王服务获取权利和容身之处吧!王喜欢的,他们又怎么可以排斥自毁前程?

    不过,虽说他们很乐于助人,但为了防止滋生某些人不劳而获念头,也会有所取。这是楚人一直认为的信条。当然此条仅限读书人,武人,农民,商人他们有自己的规矩。

    地里的杂草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那么反而言之,他一定很闲。至少对这片地的心思要大于读书的心思。

    对于一个瘦的不明显的胖子而言,弯腰是件极为幸苦的事情,尤其是他饥肠辘辘的时候。当小宁已经摘完一陇的时候,司徒胜还在半陇处晃悠。

    小宁站在陇尾,看看身侧等待这他检查的陇田,弯腰跨陇帮司徒胜接头。司徒胜是个心思单纯的人,只要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小宁一直知道这一点。

    他猜到明天回去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他要珍惜今天。

    于是,三个人在太阳落山前在天地里紧张的进行着锄草工作。这亩地不大,所以在月亮高挂在天空之时,他们就将草锄完。农夫作为答谢特地让他们到自己借住一宿,并且提供一顿饭作为犒劳。

    农夫的木屋里比想象中的还有简陋,但有一点是小宁没有想到的,就是书籍。这个农夫是惟一一个家中摆满书籍的黎人。

    小宁指了指粗糙书柜上的书道:“我可以看看吗?”

    “随意,不过看完放回原处。对了,你们两个谁给我打下手?我要生火做饭。”

    “我,我,我跟你去!”司徒胜自告奋勇,拉着农夫就往外走,出门之前,回头对小宁坚定的一笑,仿佛在说一切都交给我了!你放心去吧!

    小宁摇摇头,淡淡笑意的嘴角微微向上扬了扬。

    抬头看看占据书柜的书籍,父亲书房里的书比这里多太多,他曾被关到书房里一个月,被强制性读书,结果他把父亲所有书都画的乱七八糟。他讨厌那些之乎者也酸邹邹的东西,无聊透顶。以至于父亲看到最爱的书被他花的面目全非时,气的动了肝火,家法伺候,他被打的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还被逼将所有的书抄了一遍,两千多本啊!三天一本,他抄了两年多都没抄完。而且再也抄不完了。

    而那些书,大部分都练字去了,他没记住几本,顶多算作有点印象。如果当时他努力读书,不让父亲天天生气,父亲的遗憾是不是就会少点?

    罢了!

    他要读书,要进书院,要去崇文阁。更要去朝堂!

    小宁随手翻开一本书,书的纸张有些泛黄,每页的批注都要盖过手写的正文。小宁又随手取出几本,发现情况都一样。所有的书都是农夫手抄的,每一页都有满满的批注。父亲也有批书的习惯,但不会这么多。

    不得不说农夫是个认真的人。即使农夫不教他,只要借这些书看,也应该足够让他跟的上智贤书院的课程。这里的书都是手抄的,那么就是说,这里的书都是农夫喜欢的类型,他会喜欢什么样的书呢?想到农夫魁梧的身材,他不由的做起的联想,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在月亮为背景的场景前,深情的念着诗歌,眼神陶醉而迷离……

    嗯……

    突然不敢往下想了,读书人多喜欢吟诗作对,附庸风雅。对于诗歌有种别样情怀。如果,农夫的书籍都是诗词歌赋的话,他觉得还是几个月后下山另找先生比较妥当。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批注:若一味按照前任的脚步做学问,不思对错,便显得迂腐,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

    子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批注:既说不能正其身,如何正其人,若父子互隐,法制何在?别人的错不能包容,自家人的错为何可以包容?此谬论。

    子曰:“苟有我着,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果我治国,一年有雏形,三年有效果。)

    批注:“笑话!”

    小宁看着那简单的两个字,既然觉得好笑。这样的批注他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