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骑狂潮
字体: 16 + -

第七十九章 天子诏

    系统赋予的地图功能,虽然极其强大先进,但仍然有着不小的限制。其包揽的范围,只有李铮完全统治的辖地。

    这在对外征战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随着李铮将大半个北地郡、半个安定郡拿下,地图的显示范围,也将这一片区域囊括了进来。

    而北地郡和安定郡的东南部,人口密集的数个县城,仍然在韩遂叛军手中。

    不过李铮并不打算立刻将这些县城攻下来,这对于李铮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一者,这一片区域,将李铮的统治范围与长安三辅隔开,可以让李铮脱离朝廷的视线,避免了被朝廷直接控制的危险。

    二者,这片区域相对于韩遂的主要统治范围——凉州南部的金城郡、汉阳郡和陇西郡而言,虽然与之相连,但在地图上看,连接点太过薄弱,却像一片飞地。只要李铮愿意,随时可以出兵,将之拿下。甚至韩遂都不会多做抵抗!

    对于韩遂来说,这片飞地是鸡肋,食之无味,但又不能舍弃。如果他主动撤兵,而李铮又不愿意占领,那么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凉州的第二道门,给了汉庭大军另一个进攻方向!

    这主要取决于韩遂对李铮的认知。

    如果韩遂看出了李铮的野心,兴许会主动撤出这片区域,把这个难题交给李铮,但这有风险。如果他认为李铮忠于汉室,那就万万不能撤兵,否则就把自己的胸腹给暴露了出来,是取死之道!

    而李铮呢,短时间内,是绝对不会对这片区域用兵的。

    他早有打算,待得当今天子御龙殡天,董卓入主洛阳之时,才是发难的最好机会。到了那个时候,李铮随便怎么干,汉庭都无暇顾及了。

    “还有几个月,仅仅几个月啊!”

    李铮看着案桌上的简陋地图,轻轻叹息了一声。

    ...

    凉州大地的二月,仍然显得很寒冷。自打下高平,李铮便一直屯驻于此,与东南鸟氏、朝那二城的韩遂叛军对峙。

    驻守这两个县城的叛军人数并不多,每个县城不过三五千,这对李铮而言,完全构不成威胁。

    但在这两个县城背后的陇坻升头山一带,却有数万叛军驻守。

    当然,为了显示出自己的用,李铮还是按照皇甫嵩的想法,时不时出动千余人马,到这两个县城下去挑衅一番,做做样子。

    至于朝廷大军的动静,李铮也十分关注。

    自从击破王国,朝廷大军就一直驻足陇关之前,一个多月以来,没有寸进。甚至连大规模的攻城战,都没有发生。

    这让李铮有些奇怪。

    照理说,不该这样才对啊。

    保持着对东南方向战局的警惕,同时,李铮还遥控着武威的战局。

    每天的一封信报,让李铮对武威的战事了如指掌。

    张山努罗二人率领五千余大军,在水泽畔停留了不过一天,在得到李铮的指示之后,两人立刻做了决断。

    当天夜里,就打下了揟次,将河西走廊拦腰斩成两段,虎视姑臧。同时,遣向导带人携财货,往休屠泽寻卢水胡而去。

    准备雇佣卢水胡,使卢水胡向东,自己等人向西,两面夹击姑臧,做到一战而尽全功!

    然则,姑臧城里,有着三四万叛军,数量众多。而且因为揟次的突然陷落,使得姑臧的叛军十分警惕,韩遂手下的程银、候选、李堪三将丝毫不敢怠慢,防守的水泼不进。

    即便有卢水义从襄助,磨蹭了一个月,仍然没有拿下姑臧。

    这也让李铮认识到自己在攻城战方面的不足——缺少大型的攻城器械。在面对河西走廊第一城,姑臧这种坚城的时候,没有强有力的攻城器械,野战再是出众,也难以建功。

    因此,李铮一面传信灵州,让李老等人着手研究、铸造攻城器械,一面让张山等人暂时停止,围而不攻,等待时机。

    二月中,李铮迎来了天子诏书。

    同时,也明白了这两个月为什么没有大战的原因。

    却原来,在王国被灭,皇甫嵩进逼陇关之时,韩遂竟然服软了!

    拥兵十数万,正面战场上尚未处于下风的韩遂,竟然遣人向朝廷递上降表,愿意服软称臣。

    难怪皇甫嵩裹足不前!

    这其中的深层次的因由,李铮略微有些猜测,但韩遂此番的为和朝廷的回复,却也让他大开眼界。

    朝廷接受的韩遂的降表,并封韩遂为金城太守、征西将军!

    就这么摇身一晃,韩遂成了朝廷大员,封疆大吏!

    相较而言,李铮的收获,就差了一些。

    北地太守,加封镇西将军!

    恭恭敬敬送走了朝廷来使,书房里,李铮并荀攸二人,就此展开了分析。

    “没想到我区区一个护羌校尉,竟然转身就成了一郡太守、镇西将军,这世事变幻,果真莫测呀。”

    李铮不由叹息。

    荀攸淡然一笑,道:“意料之中罢了。在西凉这片土地上,朝廷耗费了太多的钱粮,这几年烽烟不断,着实让朝廷难以为继。韩遂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服软投降。但对于韩遂此贼,朝廷又怎么会放心?所以就必须要有制衡,眼下就两个选择——董卓和主公!”

    “董卓尾大不掉,朝廷早有猜忌,想方设法要削他兵权,又怎么会让他处于这种位置呢?不是给他发展壮大的土壤吗?”

    “所以只有主公,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在朝廷的眼中,其一,主公手下没有太多的军队,暂时不会让人忌惮。其二,主公自出道以来,一直与韩遂对,可谓仇深似海。其三,朝中必然有为主公说话者,比如傅南容!其四,不论是韩遂的官职压制主公,还是主公的官职压制韩遂,矛盾必然会存在,定不会和平相处。”

    “综上,主公自然是制衡韩遂的最佳人选。”

    听了荀攸的分析,李铮不由连连点头。

    “如此这般的话,由我来制衡韩遂,那么董卓必将会被调任他出喽?”李铮想了想,道。

    “的确如此。”荀攸笑了,答道:“臣下先前恭送天使的时候,打听到一个消息——天子下令让董卓将兵权移交皇甫义真,征其为少府!”

    李铮没想到,荀攸竟然如此缜密,连这点都打听到了。

    “少府,这是个什么官职?”李铮问道。

    “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衣、宝货、珍膳以及盐铁、铸币、管卡税收等。也算位高权重。不过对于董卓这种有野心的人而言,这个职位,却如敝履。”

    李铮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这年头,汉室倾颓,天下将乱,手里有兵权,才是最大的依仗。其他什么官职,乃至于三公,若要以削掉兵权为前提,聪明人绝不愿意。

    董卓,一定是个聪明人。

    “公达以为,董卓会怎么做?”李铮饶有兴致的问道。

    “推拒、拖延。”荀攸断然道:“若事不可为,仍然要交出兵权。”

    李铮缓缓颔首。

    的确,董卓虽有野心,手里又有兵权。但整个大汉,如今看来,仍然还算稳定。也许他会推拒,会拖延,但到了一定程度,绝对不敢与朝廷对。

    不过李铮知道,董卓是幸运的。

    因为天子就要死了。

    天子一死,机会就来了!

    这一点,荀攸不知道,连董卓自己,都绝对想不到,有那么一个机会,很快就会摆在自己眼前。

    李铮虽然心里明白,但并不明言,转言却道:“那么,现下,我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呢?”

    “防备韩遂。”

    荀攸笃定道:“主公屡破韩遂,斩其大将,又同处一州,可谓水火不容。现下,韩遂没了朝廷的威胁,又怎会放着主公这个隐患而无动于衷呢?”

    李铮面露恍然。

    “再则...”荀攸沉吟了片刻,才道:“此番韩遂投降,其中颇有蹊跷。攸猜测,可能是董卓在其中穿针引线。早先便说到董卓此人不会任凭主公壮大势力,所以...”

    李铮听完,心中敞亮,道:“看来还有一战啊!”

    “几率不小。”荀攸笑道。

    “不过已经准备好了,不是吗?”

    “的确已经准备妥当。”

    “那就让他们来吧。”李铮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