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16 + -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号一零一

    见杨震不听自己劝说,坚持要留在这里,杜开山连忙道:“司令员,日伪军的小股部队我可以用脑袋保证绝对沒有,我们刚到这里驻训沒有两天,这一带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來了两个人,不仅精通游击战术,而且枪法极准,”

    “我们几次组织围捕,非但未能抓获这两个人,反倒被他们打伤了我们好几个战士,虽然伤的都不致命,但可以看出这是对方只是警告我们,从被打伤的战士來看,对方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这一带的抗联早已经撤走,剩下的在我们來之前都已经坚壁起來,”

    “对方使用的是日军制式枪械,不是抗联流散的人员,就只能是日伪的特工人员,当然也有可能是当地的被日军打散的土匪,但可能性并不大,否则按照日军对下江地区民枪收缴力度來看,根本就不可能是当地的猎手,”

    听到杜开山说起自己身边发生的这件奇怪的事情,杨震倒是來了兴趣,这两个人听杜开山的意思,已经在他的部队周边晃悠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以杜开山的能力,居然到现在还沒有能解决,到是有点意思,

    杨震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看了看身边的杜开山,语气平稳的道:“那你感觉这两个人究竟是什么人,我要听你自己的观察得出的看法,不是别人说出來的,”

    对于杨震的反问,杜开山想了想道:“这两个人我倒是在远距离上接触过一次,司令员您知道我的性格,就这两个人不仅我们几次组织抓捕,都沒有能抓到不说,甚至还打伤了我们几名战士,我那里会咽下这口气,”

    “为了抓到这两个人,我专门抽调的三十个老兵临时组织了一个排,亲自带领在周围山里整整转悠了三天,总算抓住他们的踪迹了,可这两个人太狡猾了,而且还懂得一些战术,利用准确的枪法,采取交替掩护的战术,将我们拖到夜间后,便消失不见了,”

    “部队正在整训,我又不能长时间离开,在这两个人消失后,我就只能带着部队撤了回來,好在这两个人虽然还不时的在我们身边转悠,但却并未在骚扰我们,”

    “不过那一次虽然沒有能抓到这两个人,但是我在望远镜里面看的却是很清楚,我感觉这两个人从身上几乎是衣不遮体,以及比较瘦弱的身体情况來看,不太像日伪特工,这也是我沒有下决心一追到底的原因,”

    “为了试探他们,我们曾经有意的丢下部分干粮,这两个人连干粮上沾的土都來不及拍下去,抓起來就往嘴巴里面塞,看情况是已经饿坏了,就算日伪特工人员在能装,也不可能装的如此之像,

    “说是抗联被打散的将士,也不太像,去年总指挥在撤离这一带的时候,曾经留下了精干的力量,重建了宝清县委,如果是抗联二路军被打散的将士,也应该知道我们是什么人,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们,也用不到如此躲躲藏藏的,”

    “不过在那以后,我让战士有意的在周边不时留下的点干粮,也不在对其进行围捕,他们倒也识趣,也不在骚扰我们,只是有的时候,在我们警戒阵地的外围转悠一阵子,见进不來也就算了,”

    对于杜开山的分析,杨震沒有任何话评价,只是淡淡的道:“查,一定要查清楚,我不管他们是抗联被打散的将士,还是日伪的特工或是其他的什么人,必须要查清楚他们的真实身份,”

    说到这里,杨震又举起了望远镜,但下面的话却是对身后的警卫排长道:“你去,带上一个班进山给我摸清楚,记住,我要活的,四分区的侦察连还在组建中,单凭几个老兵对付不了那两个很熟悉山地作战的人,你是从侦察营调出來的,你去把这两个人处理了,”

    对于杨震的命令,警卫排长有些迟疑的道:“一号,我的职责是保护您的安全,并不负责其他部队的警卫任务,二号和三号给我的命令是二十四小时都要在您身边,我走了,您的安全怎么办,”

    这个警卫排长的迟疑,让杨震很不满意:“我在杜司令这里,你担心什么,他们两个团的兵力还保护不了我一个人,你们都是我训练出來的,我究竟用不用人保护你心里清楚,有墨迹的这些时间,只要你那边的动作快点,就什么都解决了,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做事要灵活机动,不能教条主义,”

    见杨震有些发火了,尽管担心回去挨政委和参谋长的训,但也不敢在反驳的警卫排长,带着一个班在杜开山派出的已经熟悉这两个人大致行踪的一个老兵的配合下,匆匆的进山去执行命令了,

    在出现张彪叛变一事情后,为了保证司令部的安全性和隐蔽性,以及对各旅以上指挥员的行踪进行保密,在军区社会部长陈泊的建议之下,分管社会部以及军区保卫部的高禹民给军区几个常委,以及扩编后的两个纵队、各野战旅、军分区的班子成员都分别起了仅限内部使用,以及对外联络时呼叫的代号,

    在内部旅以上干部范围内,杨震这个军事主官的代号很简单就是一零一,至于需要通过电台或是电话找杨震,按照战时与平时的不同,则使用两个不同的呼叫代号,而司令部和杨震对外的代号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其变化规律只有几个旅以上干部知道,

    至于警卫排长称呼杨震为一号,则是军区保卫部和总部警卫营根据职务不同,自己设定的保卫目标编号,作为军区司令员,杨震因为被排在警卫目标的第一位,所以警卫部队内部一般称呼他为一号,他口中的三号就是郭邴勋,对内的正规代号则是一零三,这个编号只是作为警卫营内部使用,一般人则是称呼杨震的为一零一,

    至于二号,也就是一零二自然是军区政委李延平,而四号很不幸,也就是一零四就是高禹民他自己,五号则是军区副司令赵尚志,六号是刚刚晋升军区党委常委的张镇华,尽管对自己的这个代号很不满意,但排到自己这里了,高禹民也只能自认了,

    虽说不讲迷信,但是对于传统中国人出身的高禹民來说,四这个与死谐音的代号,总是多少让他有些感觉到不是很舒服,他曾经想将这个四号空出來,但又怕别人说自己封建,

    本來高禹民想和资历比他老得多的赵尚志换一下代号,将兼任军区副司令的赵尚志编为四号,倒不是因为他对四号这个代号有些不满意,才想起转移目标的,他可不敢将自己不要的代号换给别人,

    是因为赵尚志的资历可比他老的太多了,虽然在军区常委里面排在他后边,但总归是他的老上级,不过中间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只是单纯的出于尊敬的心里,沒有别的意思参杂在内,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对于高禹民的做法,赵尚志却是坚决不同意,对代号的好坏与否虽然不在意,但原则性很强的赵尚志认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过去自己是高禹民的上级,但现在在军区常委会中高禹民是排在自己前边的,自己绝对不能逾越,

    曾经在路线斗争上吃了大亏,饱受打击的赵尚志,现在除了在军事问題作风沒有改变,还是那么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不同的意见之外,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政治方面可是谨慎的多了,

    只是这个代号刚刚开始使用,大家一般都不是很习惯,大部分人还是直接称呼杨震为司令员,称呼他那个代号的则极少,而杨震自己也不太喜欢,一是内心多少对使用这个后世名声极大的代号有些拘束,二他也喜欢别人叫他司令员,感觉这样显得亲切,

    所以,叫他司令员也好,称呼他为一零一也好,他并不在意,而下边的各级干部也都习惯称呼他为司令员,尤其那些老部下,总感觉这个代号有些别扭,沒有人情味,尽管军区已经几次下文,但很多人就是改不过來,杨震对此不介意,他的那些部下也就颇有股子屡教不改的毛病,

    看着自己警卫排长下山的背影,杨震转过头对身边的杜开山道:“老杜,你感觉这里的地形怎么样,有沒有可为之处,”

    已经习惯性的称呼杨震为司令员,这次总算从杨震警卫排长对杨震称呼的改变中,想起來了总部新下达的军区常委的代号的杜开山听到杨震这一问,连忙从失神中缓过來道:“一零一,从这里的地形來看,不是有沒有,而是大有可为,”

    “从这里向东到宝清县城,是一马平川的松江平原,除了少数的河流可勉强作为天险之外,几乎是无险可守,守住了这里,也就从西侧守住了宝清,向南、向西则与与勃利东部、密山北部、虎林西部山区山水相连,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老秃顶子山是那丹哈达岭的主峰,也是这一带的制高点,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不说,也处于整个宝清、密山、勃利三县的中心点,无论东、西、南,三个方向中那一个方向出现敌情,我都可以迅速的出击,选择这里作为部队的驻训基地时,我主要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一旦日军进攻宝清县城,或是勃利我军控制区域,从这里我可以很方便的向南沿着那丹哈达岭山脉南渡挠力河后,或是向东,或是向西,直接迂回日军的侧翼,不占领这里,只要我军元气还在,日军就是占领了宝清和勃利,他们也守不住,”

    “一零一,就算我们所有的部队全部整训完毕,全面展开后,这里我也不打算放弃,我准备将这里作为整个分区,尤其是西面布防的战略支撑点,这里,我准备至少放上一个营的兵力,如果归我指挥的部队再多一些的话,能放上一个团,甚至一个旅的兵力,那就更是好了,

    只要控制住这里,我们的整个东南方向的防御除了饶河一线还需要加强对其东南方向的防御之外,整个宝清、勃利防线几乎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了,而且还可以随时南下攻击密山、勃利我军现在还未能控制的倭肯河以南地区,”

    说到这里,杜开山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小声的贴近杨震耳边道:“一零一,这里不仅地形险要,而且盛产黄金和煤炭,北部双鸭山和南部七台河地区的煤矿有大型的露天煤矿,开采容易不说,山中的黄金产量也相当的大,这里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与黑金,”

    “从我们在宝清县城缴获的日伪档案中了解到,这一带的黄金储量甚至不比我们在北边的那几个大金矿少,甚至还要大一些,这里的黄金产量要是全开发出來,可是军区的一大财源,”

    这个家伙倒也转变的快,之前还习惯性的称呼杨震为司令员,等听到杨震的警卫排长改变了称呼,也顺势将称呼从司令员,改为一零一,

    对于杜开山整体的分析,杨震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家伙的眼光还是这么的毒,一眼就相中了这里地形险要,进可攻、退可守,从这里不仅可以向东策应宝清,向西策应勃利,最关键的是可以随时南下,沿着与密山北部山水相连的那丹哈达岭,直扑密山、穆棱,

    杨震沒有直接回答杜开山,而是在沉思了一下后,对着杜开山道:“你把你的作训科长给我留下,我带着测绘参谋那,这几天我准备将这一带的地形重新的仔细再勘察一遍,你也要多找一找过去在这里常年生活,尤其是打猎的人,将这里直到密山、勃利的所有大小道路都给我摸清楚了,”

    “这里与密山、勃利日占区,甚至虎林山水相连,是一个优点,但也是一个缺点,这里山中可以通行的小路有多少,恐怕只有天知道,一旦密山的小鬼子摸清楚了你的驻地,绕道轻装偷袭你,也是方便的很,不要老想着去摸别人,也要提放着人家有学有样,

    “小鬼子本身就善于打偷袭战,更是这方面的高手,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甚至七七卢沟桥,他们那一次不是先搞的突然袭击,那一次是正规的先宣战后,再动手的,你别总想着去摸别人的老窝,也要看紧自己的窝,别一不小心将这天险给我丢了,”

    “小鬼子对这里控制的时间比我们长太多了,小鬼子做事又精细,吃苦耐劳,对地形的适应上又高于我们,而且他们的情报收集能力极强,摸清楚你的驻训位置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他们手中掌握着地图上沒有标示出來的道路,随时可以过來摸上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