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字体: 16 + -

《天残局》第一卷半个摸金者_第十九章 人面蛇身阴阳八卦鱼

    城北的凤北路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从解放路沿着一条半大马路牙子往右拐那一片低矮的平房就是。

    下着点小雨,那三眼撑了把老油伞,走在前面,楷和龙山合打了一把弯把大黑伞跑龙套似的在后面跟着。

    “呆会,龙爷管住你的嘴,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说话。”那三眼在拐弯处停下来嘱咐龙山道。

    “三爷您这就是从门缝看人,将我龙山看扁了不是?我龙山怎么也是下海游过三五回的人,怎么会乱说呢?您要不放心我就当我是哑吧好了吧。”龙山有点不服的贫嘴道。

    “龙爷不是我不放心您,而是这次事关重大,咱叁辛辛苦苦十几天,能不能有点好收成那就看一这回买卖了。”那三眼知道龙山的脾气,纯粹就一个顺毛驴,不抚弄好了,关键时刻来一句一番心血可就白费了,就三个人手中的货,整个桂城除了他瘸子七,还真没有第二个人能吞得下。

    “老吴,对方要是问起你什么,你照实说就是了。”楷嘴紧,平时话少,那三眼又担心的是该楷说话时不说话。

    “三爷,您就将心放在肚子里,该说什么话我心里明着呢。”楷点点头说到。

    那三眼看了看楷和龙山,点点头往前走去。

    瘸子七家的房子座落在叠彩山的背后,依山而建,远远看去丛树之中只是露出几个飞檐来。

    一条石阶路弯延向上,穿过一道柴门,入眼的是前后三进的四合院,院子里的摆着一个石磨,一看就有些年头了,左右两间挂着竹帘,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茶字。

    旁边早已有一白发老人迎了上来,接过三个人手上的雨伞。

    “三位是买东西还是喝茶?”老人有点平淡的对楷们说到。

    “我们不买东西也不喝茶。”那三眼向老人拱拱手,那老人还礼后将手拢在袖子里,那三眼将手伸进去,两人握了握。

    “哟,原来是贵人光临,快快请进。”老人忽然十分热情的将楷们迎入后院。

    中院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古玩玉器店,店子正面摆着一块铜匾,上面写着大大的“玉真坊”三个字,几个人正在挑着镯子。

    这个小院里的玉真坊是很有名,但更吸引行家的是后院,那才是通天之地,就连特殊的十年时期,这里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文物市场相联系,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见不着光的明器和来路不明的古玩玉器。

    那三眼也只是在混出名号进入这个真正的核心圈后,才慢慢知道这个秘密的。

    “咦,想不到这半山腰开店也有人来买东西。”龙山没想到有人将店开在如此偏避的地方。

    “这位爷有所不知了吧,我家主人世代经营玉器,就这小院子打清朝康熙爷那时候就开门纳客,整个三桂大地,两广地界做这一行的有谁不知?”老人听龙山这一说,有点不高兴的说道。

    “那是,那是,整个西南四省,还有东南亚谁不知‘玉真坊’的大名。”楷连忙将话接过说道,听楷这一拍老人脸上才由阴转晴。

    “这位小伙子年纪不大,见多识广。”老人顺便也夸了一下楷。

    “哪里,哪里,老人家谬赞了。”楷拱拱手说到。

    楷刚才说的虽说是恭维之话,但说可是实话,这“玉真坊”不仅来头不小,百年老字号,更主要的是它的信誉,几百年来就没有卖过一件假货,就连水货都没有卖过,在这鱼龙混杂,价格无谱的玉器行可以说是鹤然独立,这不割资本主义尾巴后近二十年停业不经营,八几年一搞改革开放,瘸子七重操旧业,新老顾客便络绎不绝找上门来。

    信誉就是一切,真是对这家老店的最好诠释。

    玉真坊的主人瘸子七更是一个传奇人物,号称西南玉器鉴定第一人,一件玉器他说真便是真说假便是假,听说就连北方那最有名的博物馆在玉器鉴定方面在碰到一些棘手的玉件时也十分尊重瘸子七的意见。

    “三爷,稀客,稀客。”刚进后院,门檐下一鹤颜童发老人,腋下支着一根拐棍双手抱拳相迎。

    “七爷,您这是折杀我那三呀。”那三眼连忙抢上几步回礼到,楷和龙山也连忙上前抱拳施礼。

    那三眼虽然年纪不大,但凭着自己祖传秘术和自己的天赋,在古玩一行自是闯出一点名号,也算得上年轻一辈中出类拔萃之人,其对老物件的鉴定让瘸子七也令眼相看。

    这就是名扬天下的玉鉴第一人,落座后楷一边品茶一边仔细观察着瘸子七。

    鹤颜童发,脸色红润,两眼炯炯有神,两边太阳穴坟起,没想到这瘸子七还是一个练家子。

    “三爷,请,这位是?”瘸子七恬淡悠然的拿出茶具,有条不紊的洗完茶,冲到第三泡时才给楷们泡上。

    “看看我,忘了给七爷绍了,这是楷,在八一街开军品店,这是龙山,在广州闯天下,都是铁哥们,也是这次捞明器的搭伙。”那三眼简单的将楷和龙山介绍给瘸子七。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瘸子七抱抱拳说到。

    “今后还请七爷多多关照。”楷向瘸子七抱抱拳说道,龙山也跟着附和着。

    “七爷,我这有两个老物件还想请您给掌掌眼。”三龙戏水,几杯热茶下肚后,那三眼示意龙山将从红狐墓中捞出来的两只玉珮递给瘸子七。

    瘸子七拿在手上,用手指轻轻抚摸半响,沉吟半刻,又从身上掏出一只修表人才用的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天。

    看到瘸子七如此认真专业,楷心里想这也许是玉真坊真正百年不衰的原因所在。

    “三爷,恭喜您,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曹魏时期的和田龙形蜂猴玉佩,全世界到目前为止存于世的总共不超过三对。”瘸子七有点兴奋的喝了口茶接着说到。

    “一对存在北面的故宫里,还有一对在英国的一个伯爵手中。”

    “那,这能值多少钱?”龙山虽然不清楚,这蜂猴什么玉佩,但也听出瘸子七说这东西不错,对他来说最关键这这俩玉佩值多少钱。

    “自古是黄金有价玉无价,更何况这举世罕见的龙形玉佩,也不知三爷您是怎么看的。”瘸子七并不象一般的商人一样,明明知道这东西是一件好东西,却为了压价故意说这不好,那不好,反而象藏友一样分享对老物件的鉴赏,这也许是玉真坊能在这一行中名声远扬的原因所在。

    “不瞒七爷您,回来后我也揣摩了好几天,心里有一点眉目,但一直拿不定最后的主意,这不前来麻烦您七爷了。”那三眼客气的说道。

    “三爷,谁不知您是玉器行里的天才高手,您就别客气了。”瘸子七挥挥手说到。

    “那我就现丑了,这两只玉佩造形十分简洁,没有任何修饰之画,有曹魏之风,最主要的是里面这这只有一三只蜜蜂,这一只里面有一个象猴一样的翡翠,是著名的和田龙形封候玉佩,而且是三代封候之意的玉珮。”那三眼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三爷果然好眼力,这八成,不应该九成是当年曹孟德献母的两只玉佩。”瘸子七将两只玉佩递给那三眼说到。

    “真的?”听完瘸子七鉴定,那三眼和楷,龙山对望一眼,这一趟看样子没白跑。

    “不知三爷有没有出手的之意?”瘸子七作为经营古玩玉器的老板当然对这刚刚面世的稀世玉佩感兴趣。

    “七爷您看,我们几个也就是做个小生意,承蒙上天照故,祖上积德修来这两只老物件,当然想将它换几口饭吃。”那三眼也不客气的说到。

    “三爷,您也是行家里手,我们明人眼里不说暗话,这个数您看怎么样?”瘸子七伸出一个巴掌。

    “好,七爷您出的价没得说,现金还是走帐?”那三眼一看,知道这两只玉佩是好东西,但正因为是好东西,才让它卖不出大价钱,除了他瘸子七,还真没人能吞得下这两国宝级的老物件。

    “三位稍等片刻,我叫伙计们给您取去。”瘸子七微微一笑,朝身边的白发帐房招招手,帐房转身出房门外走去。

    “七爷您看看这个。”看到瘸子七将两只玉佩小心放到一个锦盒之中,那三眼忙将几张照片递了过去。

    “又有什么好宝贝?”瘸子七接过那三眼递过来的照片说到。

    “呵呵,七爷让您见笑了,不是什么宝贝,前些天一个顺子到店里拿了件东西,我揣摩半天也看不明白那是什么东西,就拍了几张照片来向您请教一下。”那三眼趁着瘸子七低头看手中的照片时说到。

    “这,这是一条阴阳鱼?是什么材质的?”瘸子七脸色凝重翻来复去的看着手中的照片。

    照片里是一条鱼,通体血红,整体造形十分象八封中的两条鱼,但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是人面蛇身,且是漂亮女人脸,十分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