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报告2

    thu jan 21 07:58:44 cst 2016

    这次做报告的总共有四位,三个当兵的,一个军工和一个烈士家属。

    楷是第三个,前面一个友军战友说的是他们守猫儿洞的事迹,当下面群众听到六月天在猫儿洞的苦时,不少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但那苦岂是语言所能表达的,只有真正在猫儿洞里呆过,在那冒着随时牺牲的危险,在那无时无刻不高度紧张的地方方呆过,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苦。

    老人讲的是儿子当兵前如何上进,当兵牺牲后,自己是如何坚强的,最后将自己唯一的小儿子也送上战场,这明显是宣传部门写的稿子,但这是真实的事迹,楷为老人的朴实感情所打动,下面群众也为老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楷没有让宣传部门给他写稿子,他没有讲他个人,他更多的讲的是一班的战斗事迹,他讲到第一次出国作战时,全班就剩下他和金,而他也是九死一生;他讲到了可爱护士是如何用身体去保护伤员的;他讲到了坚守无名高地时坚苦战斗;讲到了马爱国想吃皮带却没有皮带可吃的饥饿;他讲到了马爱国、老广西、老兵、小管、小周的牺牲和侦察兵和军工不顾牺牲的援助;讲到了马爱国牺牲后半年后才找到他的尸骨……

    楷在想,什么是英雄?

    英雄是面对枪林弹雨,勇敢冲向前方;

    英雄是明知前面是地雷阵,依然无畏踏上征程;

    英雄是面对刺刀寒光,却毫不犹豫刺向敌人心房;

    英雄是面对战友死伤,悲愤胸膛却冷静将子弹射入敌身庞;

    英雄是子弹击中身上,鲜血流尽却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英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战士,英雄是一个个平平凡凡的参战勇士。

    下面的群众完全被楷带入了那战火纷飞的日子,下面传来一阵阵抽泣声,楷说完时,早已泪流满面,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他们班,为那牺牲的长眠于南疆大地的战友。

    人群中的杨早已哭成一个泪人。

    我的爱人,我愿意用我的一生一世给你带去平安与幸福!

    英模报告会在全县引起轰动,全县各单位纷纷提出要求举行报告会,县里不得不加开几场报告会,楷无疑成了报告会最大的英雄。

    一直忙到正月十四,报告会才告一段落,楷疲惫不勘,就如同进行过一场战斗一样。

    晚上却是一场更大挑战在等着他,杨的父母要见楷。

    报告会楷没有紧张,但这却让楷足足紧张了一个下午。

    穿过县委大院,往西走几十米就是家属区,杨家住在一个五层楼的三楼。

    楷已经进行过好几次整理着装了,但仍不放心,到了门前再认真整理一遍,杨笑着说没事的,两人才推门进去。

    杨的父母很随和,杨母戴副眼镜,气质高雅,说话不紧不慢,普通话说得十分标准,原来她就是县里一中最有名的语文老师,家里是南下干部。

    杨父一看就是军人出身,腰板甭直,说话中气十足。

    刚进门,杨父就先起立走过来要和楷握手,吓得楷连忙放下手中的水果,“啪”的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向前半步,双手握住杨父的手。

    杨父手厚实有力,竟有意考校楷之意,楷只能轻轻运力,双方略一较劲,随即松开。

    “小伙子果然名不虚传。”杨父高兴的用手拍拍楷的肩说到。

    刚一试劲,杨父已知楷内力深厚,收放自如,自己当年也不达不到这境界,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呀。

    杨看父母很喜欢楷,心里便放下心来,她不担心行伍出身的父亲,但有点担心严厉有加的母亲投反对票。

    但想不到初次见面,二老挺喜欢楷的。

    也是楷是那种话不多,全身透着精明劲的年轻人,哪个父母不喜欢呢。

    落座后,杨给楷倒了杯水,两人坐在沙发上,杨母拿了一个苹果,边削边问:“家在溪口哪儿的?家里都有什么人”

    “罗城。”楷恭恭敬敬的端坐着回答到。

    “兄弟几个?你是老几?”杨母进一步问道。

    “弟兄三个,我是老小。”

    “吴家老爹是你什么人?”杨父忽然插话道。

    “正是家父。”楷站起来说到,杨父摆摆手让楷坐下。

    “哦,原来是老吴的三小子,难怪有这功夫。”笑着说道。

    原来当年全县民兵大比武,罗城就派他父亲为代表率队参加,当时他是民兵中最年长的,却拿了一个射击第一,杨父给他颁奖的时候,还和他较量一番,在步枪上,杨父输了一局,但还好在手枪速射上赢回了点颜面。

    这事听父亲说起过,他对当年能和首长比武感到很荣耀,但对赢比赛的事,他认为是他占便宜了,要不然输的就是他了。

    “呵呵,这老吴,当年不服,其实心里还是服的。”杨父高兴的说到。

    “当年你父亲用的枪是没有校过的枪,他比较熟,而我是拿起来就打,就输在第一枪上了。”

    原来当年,他一开枪就知碰到高手了,对方根本不校枪,全是凭感觉,第一枪他只打个6环,以后才心中有数,枪枪打中十环。

    而吴老爹靠这一枪赢了全县闻名的神枪手首长,这已经在当年成为一段佳话。

    原来是故人之子,杨父母更是高兴。

    当问及家里父母情况时,楷只能如实回答,自己当兵三年了,第一次回家,也不知近况如何。

    “好好好,虎父无犬子,明天你刚回家看看,正好是元宵节。”

    杨趁势提出也要陪楷回家看看时,杨父竟然爽快的答应了,并叫她给楷父带瓶好酒。

    席间,杨父知其民族,素善饮,又从军,两人便不再客气,杨负责倒酒,两人竟然口到杯干,两瓶大曲下去竟然毫无醉意。

    问起部队情况,杨父颇为感慨,也为自己老部队取得的功绩感到高兴。

    当楷说到通道兵在战斗中发挥的特殊战力时,杨父不仅击案叫好,也为马爱国的牺牲唏嘘不已。

    最后时过九时,两人都喝得差不多时,杨父要叫司机将楷送回招待所。

    杨却执意要送楷回去,杨父也只能做罢。

    第一次到杨家不仅圆满通过考核,而且有一个戏剧般的认识。

    杨在楷房间里一直呆到招待所关门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两人青春热火,也就有了第一次的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