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
“快救李兄!”赵匡胤大喊一声。一众兄弟上前抱住李继勋,有人拽住他的膀子,有人抓住他的手,这才把剑给夺了下来。
李继勋看着周围仅剩的残兵败将,悲愤交加。他长叹道:“李筠这等宵小之辈杀我长子,我忍了。结果却还是败得如此之惨,活着还有甚颜面!”
他抬头看去,前面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初冬季节山中一片荒凉,寒风在凄惨的山谷中呼啸,就好像那看不到希望的前路。
赵匡胤忙劝道:“此战胜败并非李兄不如人,也非那郭绍多高明,手里的实力不同而已。李兄两万人(别的乡勇、民夫更没战斗力),那郭绍也是两万人。可郭绍手里的人,是几朝几代南征北战留下的精锐,且以全国财税供养的禁军;他除了两万人,还有马呢。那样的行军速度,起码抽调了整个禁军小半的战马。两万和两万是完全不同的实力,不能单以人数视之。
郭绍手里用的人马,一名士卒所耗费的国力至少是地方镇兵五倍,只多不少。所以李兄在机动、战力各方面处处受制,实非人所能掌控。”
李继勋颓然道:“先帝刚刚驾崩,他能迅速稳定东京,并抽调重兵;还能在这节骨眼上突然来袭,总觉得不仅仅靠运气……或许我一起兵就注定会败,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赵匡胤的一张黑脸相当尴尬,李继勋被迫起兵,完全因为他是义社十兄弟之一。现在倒好,他和自己一个处境了,手里的实力丢了个精光。
还有帮李继勋炸墙也坏了事,郭绍那厮能炸塌,赵匡胤却弄成那样……果然是隔行如隔山。赵匡胤寻思着可能是没注意密封,他这时候才想起那烟花前头开孔,火药也是往开口处冲,靠生活经验总算琢磨出了原因;不过当时时间紧,他实在没注意那等事儿。
赵匡胤见李继勋在眺望远方,也跟着观望山川形势。赵普说“天将降大任”“舍我其谁”等等他以为是宿命般的东西,此时他却觉得心中的大事仿佛在渐行渐远。
“只有去投李重进,李兄见了李重进后切勿责他动作缓慢拖延,徒增芥蒂。”赵匡胤劝道,“李重进再不好,终究还是出身大周的将领,和咱们是一路人,好说话。换作北汉当权者,一旦发现咱们没有多少价值了,谁理咱们?”
……
“李重进到哪里了?”晋州城行辕内,郭绍问道。
慕容延钊道:“昨日的探报,在阴地。”
郭绍埋头一看,图上没有标注阴地这个地名,他这图纸是从枢密院查档、根据河东各次边报的文字描述画出来的,十分粗略。朝廷近几年也没准备对付北汉,这次出征的准备十分不充分。
“在什么位置?”郭绍问道。
慕容延钊道:“沿汾水北上,估摸一百多里。”郭绍却详细问:“一百多,多少?”
慕容延钊喊道:“来人,把晋州刺史、长史一起叫来!”
郭绍对此并不稀奇,慕容延钊在周朝也有点名气、算是一员良将,但这个时代的良将也不会对太远的地形摸得那么清楚,他们注重的不是细节。
“二弟。”郭绍道,“你现在去军中,先把李继勋降兵和收缴的干粮分发给各军;咱们携带的麦饼不多了,先补充好一些军粮。李谷还没到晋州,不过李继勋部大营缴获了很多粮食,眼下我们的补给不成问题。”
向拱见状问道:“郭大帅准备主动出击李重进?”
郭绍沉吟不答。
不多时,晋州的一众文官来到了行辕,郭绍又叫慕容延钊把禀报军情的晋州军斥候将领一并叫来。他问得很仔细,何处是什么地形、何处有镇集,路程多远都一一问清楚。
左攸等人倒是习惯郭绍的作风,但晋州文武可能觉得稀奇。郭绍什么兵法都不说,一门心思就在那里捣鼓所有细枝末节。一边画图,一边亲笔潦草地记录众人的描述。
郭绍几乎搞清楚了前面的地形、气候、人口疏密等大致情况。从晋州沿汾水过去是一条走廊,西侧是吕梁山脉、东侧是太岳山。从晋州北上二百五十里的谷地,都是丘陵,路不算太好走,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丘陵都比较低矮;二百多里地后,就进入太原南部平原,那边的地形就非常平坦了。
“阴地北面一百里是汾州,有北汉军重兵把守。”慕容延钊提醒道。
郭绍听罢忙在地图上拿直尺量,画上一个圈,写上汾州。一面说道:“汾州再有重兵,也不会是北汉军主力,北汉主力应该在太原。太原到李重进所在的阴地三百八十里,只要李重进不是和北汉军联兵南下,来不及救李重进。”
信息仍然不全,与他攻打秦凤时的准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他只了解个大概、很多东西都仅靠猜测。
“李重进部在汾水东侧?”郭绍不厌其烦地确认。虽然这种事几乎不用问,李重进从北汉南部的辽州过来;晋州也在汾水东岸,李重进本来是为了增援晋州、当然应该从东岸行军。但郭绍还是要问一句。
斥候营将领道:“是在东岸。”
史彦超等一众武将都看着郭绍,等待他的决断。
郭绍现在忍不住战功的诱惑,但表现得还是很谨慎,他目光里藏着兴奋、欲_望和克制的复杂情绪,沉声问道:“可以奔袭李重进?”
史彦超迫不及待道:“一千里都走了,还怕多走一百五十里,干罢!”
向拱道:“阴地靠近北汉国地盘,北面一马平川机动很快。李重进闻知李继勋败北,极可能退缩;向后一退就是汾州地界。周军若追到北汉国内,注意北汉军有备无患。”
“向节帅所言极是。”慕容延钊也提醒道,“郭大帅毕竟只有两万人,若现在与北汉军交锋,有些仓促。但北汉前阵子一直都按兵不动,倒不一定能遇得上。”
史彦超道:“叛贼不堪一击,李重进比李继勋也强不到哪去,半天就解决了他。仗打完了,北汉还敢追到晋州来与大周开战?刘钧那厮不靠契丹人早被灭七八回了。”
郭绍倒觉得北汉军没有史彦超说得那么不堪,当年柴荣调动几十万大军围攻太原,都没成功;当时契丹不过只出动了几千骑到忻口增援……不过现在的北汉主刘钧表现确实不如前一任有胆量。
郭绍沉住气,不理会众将的议论,再度把刚画好的地图和一些信息琢磨了一遍。人在面对诱惑、愤怒等情绪影响时都很容易判断失误,郭绍心里早就想干了,只是另一个声音提醒:叛军输不起、他同样输不起。
“这样……”郭绍终于开口道,“向节帅、慕容节帅把马都借给禁军,史彦超等部骑兵双马,乘骑用和作战的分开;步兵骑马行军。全军轻装简行只带五日粮秣,明早出兵,后天中午前抵达阴地。追击李重进与之决战!”
郭绍又转头对向拱道:“万一、我是说万一战事不那么顺利,你接到我的军令后,带晋州军民沿汾水运粮北上增援。准备一些船只,一并送上来,预备必要时搭建浮桥过河……左攸,一会儿你找几个人,带我的印信去解州,下令李谷停止送粮,李继勋营中缴获够咱们用了。”
向拱抱拳道:“末将领命。”
郭绍对史彦超道:“史将军勇猛无比,破阵犀利,攻李重进之战仍为前锋;向将军的镇安军战马借你一用,得胜回来还他。”
史彦超抱拳道:“得令!”
下午,郭绍又召集禁军指挥使以上数十武将到行辕大堂安排军务,以史彦超为前锋,董遵训部马兵借慕容延钊晋州军战马为乘骑随后,接下来的行军序列是控鹤弓箭直、虎贲左厢第二军等骑马步兵随后,虎贲左厢除董遵训部、马不够反而走最后。
整个下午晋州都在整顿兵马,战前准备。
旁晚时,郭绍骑马至军营中巡视,只见城内营地上炊烟缭绕,众军都在煮饭。他走进一个营地,围坐在乱石堆砌灶边的将士顿时站了起来,抱拳道:“卑职等拜见郭大帅。”
“吃了十几天干粮,今晚终于吃顿热乎饭了。”郭绍道,“诸位风餐露宿为国效力,劳苦功高。”
一个后生鼓足胆子道:“俺是跟郭大帅从秦凤打过来的,跟您总能赢,这点苦头不算什么,回去好领赏。”
“哈哈……”众人一阵哄笑。
郭绍一脸笑意,拿起勺子看锅里煮的东西,回头道:“还有腌肉,哈哈。”
那后生道:“汤倒是好,发给俺的麦饼有人血,腥味重。”
郭绍回头看向杨彪。杨彪道:“有的饼是从战场死人身上收来的,好好的粮食总不能扔了。”
“也是,将就吃罢,现在的老百姓过年过节不一定能吃到干饼。”郭绍好言道,“咱们本来就是刀口舔血,吃点血算什么?”
李继勋看着周围仅剩的残兵败将,悲愤交加。他长叹道:“李筠这等宵小之辈杀我长子,我忍了。结果却还是败得如此之惨,活着还有甚颜面!”
他抬头看去,前面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初冬季节山中一片荒凉,寒风在凄惨的山谷中呼啸,就好像那看不到希望的前路。
赵匡胤忙劝道:“此战胜败并非李兄不如人,也非那郭绍多高明,手里的实力不同而已。李兄两万人(别的乡勇、民夫更没战斗力),那郭绍也是两万人。可郭绍手里的人,是几朝几代南征北战留下的精锐,且以全国财税供养的禁军;他除了两万人,还有马呢。那样的行军速度,起码抽调了整个禁军小半的战马。两万和两万是完全不同的实力,不能单以人数视之。
郭绍手里用的人马,一名士卒所耗费的国力至少是地方镇兵五倍,只多不少。所以李兄在机动、战力各方面处处受制,实非人所能掌控。”
李继勋颓然道:“先帝刚刚驾崩,他能迅速稳定东京,并抽调重兵;还能在这节骨眼上突然来袭,总觉得不仅仅靠运气……或许我一起兵就注定会败,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赵匡胤的一张黑脸相当尴尬,李继勋被迫起兵,完全因为他是义社十兄弟之一。现在倒好,他和自己一个处境了,手里的实力丢了个精光。
还有帮李继勋炸墙也坏了事,郭绍那厮能炸塌,赵匡胤却弄成那样……果然是隔行如隔山。赵匡胤寻思着可能是没注意密封,他这时候才想起那烟花前头开孔,火药也是往开口处冲,靠生活经验总算琢磨出了原因;不过当时时间紧,他实在没注意那等事儿。
赵匡胤见李继勋在眺望远方,也跟着观望山川形势。赵普说“天将降大任”“舍我其谁”等等他以为是宿命般的东西,此时他却觉得心中的大事仿佛在渐行渐远。
“只有去投李重进,李兄见了李重进后切勿责他动作缓慢拖延,徒增芥蒂。”赵匡胤劝道,“李重进再不好,终究还是出身大周的将领,和咱们是一路人,好说话。换作北汉当权者,一旦发现咱们没有多少价值了,谁理咱们?”
……
“李重进到哪里了?”晋州城行辕内,郭绍问道。
慕容延钊道:“昨日的探报,在阴地。”
郭绍埋头一看,图上没有标注阴地这个地名,他这图纸是从枢密院查档、根据河东各次边报的文字描述画出来的,十分粗略。朝廷近几年也没准备对付北汉,这次出征的准备十分不充分。
“在什么位置?”郭绍问道。
慕容延钊道:“沿汾水北上,估摸一百多里。”郭绍却详细问:“一百多,多少?”
慕容延钊喊道:“来人,把晋州刺史、长史一起叫来!”
郭绍对此并不稀奇,慕容延钊在周朝也有点名气、算是一员良将,但这个时代的良将也不会对太远的地形摸得那么清楚,他们注重的不是细节。
“二弟。”郭绍道,“你现在去军中,先把李继勋降兵和收缴的干粮分发给各军;咱们携带的麦饼不多了,先补充好一些军粮。李谷还没到晋州,不过李继勋部大营缴获了很多粮食,眼下我们的补给不成问题。”
向拱见状问道:“郭大帅准备主动出击李重进?”
郭绍沉吟不答。
不多时,晋州的一众文官来到了行辕,郭绍又叫慕容延钊把禀报军情的晋州军斥候将领一并叫来。他问得很仔细,何处是什么地形、何处有镇集,路程多远都一一问清楚。
左攸等人倒是习惯郭绍的作风,但晋州文武可能觉得稀奇。郭绍什么兵法都不说,一门心思就在那里捣鼓所有细枝末节。一边画图,一边亲笔潦草地记录众人的描述。
郭绍几乎搞清楚了前面的地形、气候、人口疏密等大致情况。从晋州沿汾水过去是一条走廊,西侧是吕梁山脉、东侧是太岳山。从晋州北上二百五十里的谷地,都是丘陵,路不算太好走,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丘陵都比较低矮;二百多里地后,就进入太原南部平原,那边的地形就非常平坦了。
“阴地北面一百里是汾州,有北汉军重兵把守。”慕容延钊提醒道。
郭绍听罢忙在地图上拿直尺量,画上一个圈,写上汾州。一面说道:“汾州再有重兵,也不会是北汉军主力,北汉主力应该在太原。太原到李重进所在的阴地三百八十里,只要李重进不是和北汉军联兵南下,来不及救李重进。”
信息仍然不全,与他攻打秦凤时的准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他只了解个大概、很多东西都仅靠猜测。
“李重进部在汾水东侧?”郭绍不厌其烦地确认。虽然这种事几乎不用问,李重进从北汉南部的辽州过来;晋州也在汾水东岸,李重进本来是为了增援晋州、当然应该从东岸行军。但郭绍还是要问一句。
斥候营将领道:“是在东岸。”
史彦超等一众武将都看着郭绍,等待他的决断。
郭绍现在忍不住战功的诱惑,但表现得还是很谨慎,他目光里藏着兴奋、欲_望和克制的复杂情绪,沉声问道:“可以奔袭李重进?”
史彦超迫不及待道:“一千里都走了,还怕多走一百五十里,干罢!”
向拱道:“阴地靠近北汉国地盘,北面一马平川机动很快。李重进闻知李继勋败北,极可能退缩;向后一退就是汾州地界。周军若追到北汉国内,注意北汉军有备无患。”
“向节帅所言极是。”慕容延钊也提醒道,“郭大帅毕竟只有两万人,若现在与北汉军交锋,有些仓促。但北汉前阵子一直都按兵不动,倒不一定能遇得上。”
史彦超道:“叛贼不堪一击,李重进比李继勋也强不到哪去,半天就解决了他。仗打完了,北汉还敢追到晋州来与大周开战?刘钧那厮不靠契丹人早被灭七八回了。”
郭绍倒觉得北汉军没有史彦超说得那么不堪,当年柴荣调动几十万大军围攻太原,都没成功;当时契丹不过只出动了几千骑到忻口增援……不过现在的北汉主刘钧表现确实不如前一任有胆量。
郭绍沉住气,不理会众将的议论,再度把刚画好的地图和一些信息琢磨了一遍。人在面对诱惑、愤怒等情绪影响时都很容易判断失误,郭绍心里早就想干了,只是另一个声音提醒:叛军输不起、他同样输不起。
“这样……”郭绍终于开口道,“向节帅、慕容节帅把马都借给禁军,史彦超等部骑兵双马,乘骑用和作战的分开;步兵骑马行军。全军轻装简行只带五日粮秣,明早出兵,后天中午前抵达阴地。追击李重进与之决战!”
郭绍又转头对向拱道:“万一、我是说万一战事不那么顺利,你接到我的军令后,带晋州军民沿汾水运粮北上增援。准备一些船只,一并送上来,预备必要时搭建浮桥过河……左攸,一会儿你找几个人,带我的印信去解州,下令李谷停止送粮,李继勋营中缴获够咱们用了。”
向拱抱拳道:“末将领命。”
郭绍对史彦超道:“史将军勇猛无比,破阵犀利,攻李重进之战仍为前锋;向将军的镇安军战马借你一用,得胜回来还他。”
史彦超抱拳道:“得令!”
下午,郭绍又召集禁军指挥使以上数十武将到行辕大堂安排军务,以史彦超为前锋,董遵训部马兵借慕容延钊晋州军战马为乘骑随后,接下来的行军序列是控鹤弓箭直、虎贲左厢第二军等骑马步兵随后,虎贲左厢除董遵训部、马不够反而走最后。
整个下午晋州都在整顿兵马,战前准备。
旁晚时,郭绍骑马至军营中巡视,只见城内营地上炊烟缭绕,众军都在煮饭。他走进一个营地,围坐在乱石堆砌灶边的将士顿时站了起来,抱拳道:“卑职等拜见郭大帅。”
“吃了十几天干粮,今晚终于吃顿热乎饭了。”郭绍道,“诸位风餐露宿为国效力,劳苦功高。”
一个后生鼓足胆子道:“俺是跟郭大帅从秦凤打过来的,跟您总能赢,这点苦头不算什么,回去好领赏。”
“哈哈……”众人一阵哄笑。
郭绍一脸笑意,拿起勺子看锅里煮的东西,回头道:“还有腌肉,哈哈。”
那后生道:“汤倒是好,发给俺的麦饼有人血,腥味重。”
郭绍回头看向杨彪。杨彪道:“有的饼是从战场死人身上收来的,好好的粮食总不能扔了。”
“也是,将就吃罢,现在的老百姓过年过节不一定能吃到干饼。”郭绍好言道,“咱们本来就是刀口舔血,吃点血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