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杀破军传之天郎碑
字体: 16 + -

第三章 狼穴遗孤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西湖之美可比天上瑶池,地上西施,这等比喻在西湖一点也不过分。

    碧湖山色,残虹断桥,深受游人、情侣、书生所喜爱,春夏秋冬,都可欣赏西湖一年内不同季节的美景。

    小船游荡,船中有一方桌,桌上摆放着一套茶具,一个燃烧的小火炉,炉上煮着冲茶的水。

    桌边,对坐着两个人,一个人蓝衫锦衣,仪表堂堂。另一位是位得道的高僧。

    蓝衫人用手贴了贴茶壶,看了看火候“茶壶里的水要开了,请大师尝尝本地特产西湖龙井。”

    老僧道:“凌庄主,老衲应邀叨扰贵庄已是多日了,寺中还需老衲回去处理一些事务。”

    这游船中的两人正是凌无名和空尘。

    凌无名冲了一杯茶递了过去“大师请喝茶,要走也要喝了这杯茶吧!”

    空尘接过茶杯小饮一口,口齿留香,久久不绝“老衲确实不便多做逗留,七杀火云刀虽然暂时由我师弟空缘看守,但是我那位师弟禀性浮躁,老衲恐怕有人对刀还是死心不已,师弟易中他人奸计。”

    凌无名闻言觉得有理:“大师要走,此时天色已晚,还是明日清晨,趁着晨凉岂不是好啊!”

    空尘说不过他,只得明日再回,但愿今晚师弟能护好那把刀。

    龙井茶香,香飘不说百里也有十里。整个西湖上充满了茶香,让人陶醉其中。

    夕阳中西湖似乎能更吸引更多游人来赏玩,此时正值盛夏,傍晚,暑气减退,慢慢地有一股凉意。

    凌无名命船夫将船划回岸边,二人上岸并着走往天下山庄。

    两年不见,天下山庄更是*宏伟了。

    天幕降临,万家灯火,袅袅炊烟。

    华美的楼阁。

    一桌子上等的素食。

    “大师,小儿出世,大师能参加,我天下山庄蓬荜生辉,小儿至今还没有取名,请大师赐一贱名。”

    空尘称不敢,但见秋莹怀中的男婴,直觉此子眉宇间英气蓬发,双眸如星,生的一副福相,便道:“凌庄主的儿子乃人中龙凤,日后定成大道,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是一颗武林新星。”

    空尘思虑了一会儿道:“那就取名上耀下天,如何?”

    “凌耀天”凌无名念了一遍“好,就叫凌耀天。”

    秋莹道:“多谢大师赐名。”

    席毕,已是很晚了。

    空尘回到房间中,禅坐入定,口中念着佛经。

    一弯新月,月很弯,弯的象一把刀。

    房中烛火通明。

    秋莹静静看着熟睡中的婴孩。

    在两年前,她也这么看着另一个孩子,可是那个孩子已经不在她身边,那个孩子不见的几个月里,她终日泪流满面,她觉得她对不起步青云,也对不起那个孩子。

    “天儿,睡着了。”

    凌无名走进房中,似乎他对儿子很是关切。

    秋莹点了点头问:“空尘大师休息去了吗?”

    凌无名道:“嗯!明日他便要赶回寒山寺了。”

    秋莹问了一句,便没有再言语了。

    凌无名轻抚着婴儿的脸,感觉很柔滑,并可以闻到婴儿体内散发的乳香“天儿,快快长大,爹爹就将这身武功全部传授给你,让你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秋莹一听冷冷道:“孩子长大以后,你不许教他武功,我不想让他卷入这个江湖。”

    凌无名笑叹道:“不是我卷入他走进江湖,是他生下来就已经在这个江湖中了。”

    秋莹道:“我不管,反正你就是不许教他武功。”

    凌无名笑道:“好,不教,由你来教他琴棋书画,四书五经,将来金榜题名,也能光大我凌家门楣。”

    灯火一息,无数恩怨情仇隐没于黑夜之中。

    翌日清晨,天气大好,丝丝凉意不绝。

    空尘辞别凌无名和秋莹,出杭州城,往苏州寒山寺赶去。

    走了一段路,却见东方显现肚白,红日渐渐升高,天气逐渐升温,热浪袭人,空尘下大道转走在山林间,以枝叶遮日,不是太热。

    忽觉一阵阴风吹过。

    空尘心中觉察不妙,飞身上树,掠行树枝间,追寻阴风而去。

    连续纵跃十几棵树,遥见山沟后处,一头猛虎和一头苍狼在争斗,苍狼身上多处已负伤。

    空尘心中奇怪,苍狼打不过自可逃跑,它不但不逃反而龇牙咆哮,双爪乱舞,天底下哪有这种拿鸡蛋碰石头的趣事。

    心中不解,空尘决定走近一看,寻着一颗有利的大树飞掠过去。

    细望下,空尘心中一惊,苍狼身后俨然是一个两三岁的孩童。

    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待猛虎寻机再攻击时,苍狼前身立起,双爪狂舞,往猛虎眼和鼻抓去。

    猛虎似乎已经觉得玩够了,凶性大起,露出一嘴尖牙,张大虎口,往苍狼咽喉处咬去。

    利牙入喉,鲜血暴流,滴滴鲜血洒落尘土,苍狼还极力反抗,利爪将猛虎多处抓伤,吃痛的猛虎更加凶残,仗着身体高大,将头仰天,把苍狼极力地撕甩。

    后面的孩童见此情形大声哭叫,口中还发出低低地吼声。

    动物之间的猎杀本是天理循环,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但是此狼为护一个孩童竟和猛虎向抗,实是感人至极。

    空尘轻身落下,袈裟一挥,一掌打向猛虎的臀部,猛虎顿感大痛松口咆哮,苍狼得以解脱,掉落地面,孩童慢慢爬将过来,抚mo苍狼,抚mo着这个对他来说特殊的母亲。

    猛虎被空尘一击,虽痛但凶残更胜,作势欲扑,空尘自喧了一声佛号“孽畜”又是一掌打向猛虎肚腩。

    这一掌下去,力道巨大,猛虎如流星般飞落丈远。

    苍狼伤重,不久便已死去。

    空尘抱起孩童,孩童口中大叫,四肢乱蹬,两眼望着苍狼的尸体,滚滚泪水溢眶而出。

    空尘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轻道;“孩子,老衲这便带你远离这个地方。”

    走了几步,空尘却又折返回来,轻轻放下孩童,在地上挖了一个两三尺的大坑,将苍狼的尸体埋入,又搬来了一块青石,凝劲于指刻了两个字:苍狼。

    “阿弥陀佛,今生你成就如此功德,来生你可享人间富贵。”

    收拾好一切,已是日上三竿,空尘抱起孩童,快步行于山林间。

    空尘的身影在山道尽头消失,那头猛虎嗞溜一下爬起来,灰头灰脑地转入丛中,想是空尘只将它打得小惩一番,并无取其性命之意。

    苏州,与杭州共誉为江南天堂。其景秀丽,女子之美,乃天下文人雅士所向往之地。

    城外寒山寺。

    空尘来到寺门前,已经是两日后了。

    踏着石阶,寺门旁早已有一个身着袈裟,尺余黑髯的老僧在等候“师兄,回来了。”

    “师弟,这几日寺中可好?”

    “师兄请放心,一切都好”老僧一见空尘手中抱一孩童“师兄,这孩子是……?”

    空尘施佛礼,喧佛号“阿弥陀佛”遂将林间就孩童说了一遍给师弟听。

    二人边说边往大殿里走去。

    “世间当真有如此的义狼,两年抚养这个孩童,如此功德非一般的可比啊!”

    空尘点头道:“师弟,我看见此景也是惊心不已啊!”

    “咔嚓”一声,空缘一掌打在放茶水的小方桌上“生这个孩童的父母更是可恶,竟不管小孩的死活。”

    空尘道:“师弟莫怒,心中缘由岂非你我二人所知,此子既然被我遇到,我们定当将他抚养成人。”

    空缘一见这孩童甚为可怜,全身污秽不堪“此子在大自然中历练两年,将来定当但大任,师兄,不如叫他郎歌吧?”

    空尘道:“郎歌,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定能堪当大任的天赐儿郎。人生如苦歌,跌宕起伏,好,就叫郎歌。”

    过得三五日,空尘和空缘二人愁眉苦脸,对坐于禅房之中,望着熟睡的郎歌。

    “师弟,这孩子和狼一起生活已久,其性已深,怕是改不过来了。”

    空缘思忖了一会儿道:“只有将他重新灌输思想了。”

    空尘从木柜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打开瓶封“只有靠这忘忧水了,药劲可以屏蔽它体内的兽性。”

    松开孩童小口,轻滴了几滴,此药若是用多了可伤人心智,变为痴傻。“睡吧!明天醒来,你就在这个世界重生了。”

    第二日,空尘观察郎歌,却见其如一个初生婴儿,心中顿生满意,如此接下来就是有心将他抚养长大成人。

    岁月一天天的过去了,郎歌一天天的长大,二僧也是一天天的老去。

    在以往的日子,二僧尽心尽力去照料他,其宠爱之心令全寺众僧羡慕啊!

    郎歌每日在寺中习字,练武。晚上却和空尘坐禅、诵经,练习内家吐纳之法。

    二僧脸上更是苍老,空缘的黑须如今已变花白,就在二僧论禅之时。

    一少年跑了过来,乐颠儿乐颠儿地“大师父,二师父”少年双目如星,俊秀高挑,一身亮白,宛若富家公子一般。

    空尘问:“歌儿啊!何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郎歌微笑指着水中月。

    二僧含笑地点了点头“二十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在这二十年里,郎歌每日过的很开心,寒山寺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的天堂,他经常跑到后山去和动物们去玩,但是那些小动物们见到他立时就逃。所以,在树林经常会上演一幕追打的闹剧。

    渐渐长大,郎歌呀变得收敛了许多,小时候的野性已被佛法消磨大半。

    “师父,您说佛祖为何叫世人忍受痛苦,死后下世可得好报,这不是诓骗世人助长恶人之心吗?”

    二僧同时大叱“住口,竟敢诋毁佛祖。”

    郎歌意识到说错话了,不敢言语,空尘知犯了嗔怒,静心道:“佛祖没有诓骗世人,世人无知,那恶人不也是在十八层地狱历经鬼火之劫,相问孰得的多?”

    郎歌口中嘟哝“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怎达无妄界。”

    “你说什麽?”

    郎歌连忙道:“没什么,弟子以为师父教训的是。”

    空尘和蔼道:“你自小在寺中长大,未出寒山半步,是该你下山历练的时候了。”

    “徒儿宁愿今生陪伴在二位师父身边。”

    二僧心中甚为喜悦,空缘哈哈笑道:“你本不属于此,还是由哪里来会哪里去吧!”

    “给徒儿三年时间,三年后,我将回到这里陪伴师父。”

    空尘道:“有志气,三年内希望能在江湖上听见你的大名。”

    空缘抢着道:“时候不早了,明日你便下上去吧!”

    三人各回禅房内休息,只待明日破晓。

    夜,静的可怕。

    郎歌在坐定夜半钟声不绝于耳,心中摇乱,猛地惊醒。

    “吱呀!!!”窗户被吹开了。

    一阵风吹过来,“这不是风是杀气。”

    郎歌循迹追去,却追至大殿。

    地上躺着两个人,却是空尘、空缘二僧。

    血,还散发着微微的热气,显然是被杀不久。

    郎歌扶起空尘大声哭喊:“大师父,醒醒”转而又推了推空缘“二师父”

    寺中众僧闻声赶来,见二僧尸身,跪地痛哭。

    一中年僧道:“小师弟,师父和师叔他们武功之高怎么会被人杀死?”

    郎歌道:“我赶过来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

    中年僧看了看伤口惊道:“这是…这是潇湘一剑的伤口。”

    郎歌脑中搜索着这个名字“花笑楼,是他,他会杀了师父。”

    中年僧道:“可是这是他独门绝招的伤口。”

    又一看佛像手指道:“七杀火云刀没有了。”

    众人一看,佛像手指上空空如也。

    郎歌道:“会是劫夺七杀火云刀的人杀死二位师父的。”

    中年僧肯定道:“绝对不错,江湖三大神兵,七杀火云刀,天商破军剑,单射天狼弓,件件可争雄于江湖,想是那花笑楼也是很想得到这件宝物。”

    郎歌道:“没有道理,他用独门绝招击杀二位师父,不是告诉我们他的身份吗?”

    中年觉得有理但是又有疑问“如若像你所说,那会是谁呢?”

    郎歌道:“不管他会是谁,我总会将他给揪出来的。”

    中年僧问道:“那你何时下山?”

    郎歌道:“你们对外不准泄露二位师父的死讯将他们好好葬了,我今夜就连夜下山去。”

    向二僧尸身叩了三个响头“清文师兄,以后寒山寺就靠你了。”

    那个叫清文的中年僧点头道:“我身为寒山寺的大弟子,自当担起重任,师弟你放心下山吧!早日抓住凶手,以慰师父和师叔在天之灵。”

    郎歌辞别众人,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