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村时,曹家老老少少和全村的乡亲们都含泪相送。 “大伯,嫂子,多多保重,等革命成功,我再来看望你们”叶挺一直步行出村,直到走出半里多地,才纵身上马,挥手告别。 从此,在当地留下了“北伐名将情义重,不辞百里慰烈属”的佳话。
第二十章本章字数:3529 最新更新时间:2015040917:26:250
十五载后再显身手,叶挺亲赴前线指挥痛歼日寇。 1940年岁末,在苏南、皖北和皖南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部队与新四军的摩擦不断升级,国共合作濒临破裂的边缘。 在这异常严重的时刻,对项英独揽大权的家长式领导作风和宗派主义的偏颇之见,以及拒不执行党中央、**主席关于新四军要向长江以北的皖东和苏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叶挺委实忍无可忍,他第二次离开新四军向蒋介石辞职,又经周恩来晓以革命大局而回到军部后,得知、陈毅和粟裕等曾纷纷致电中央或直接打电报给项英:“皖南军部以速移苏北为宜。”甚至陈毅亲笔给项英写信,直言相劝:“皖南是人家的地方,不是我们久留之地”,“靠着老虎睡觉,迟早要被老虎吃掉”。可是,项英仍如身染沉疴痼疾,不可救药。他采取种种理由,执意不离开皖南。叶挺觉得和这种人共事,实在无可奈何,他总想不如带兵打一场硬仗,以倾泻郁闷的心情。 恰在这时,盘踞在江南的日寇侵略军第一一四师团和第二十二师团,气势汹汹地沿宁沪杭铁路线,向苏南、皖南地区大举进攻。 与此同时,驻皖南的日寇也调集重兵,出动五千余人的步骑炮兵合成部队,在空军的紧密配合下,分兵两路,由泾县直指云岭,妄图一举歼灭我新四军军部。 无独有偶。驻守在苏北的韩德勤为司令的国民党第二十四集团军,不事抗日,专门,依仗其优势兵力,向我驻守黄桥一带的新四军以陈毅领导的第一支队和以粟裕领导的第二支队大兴问罪之师。我陈毅和粟裕部队巧妙地将韩德勤的左路军诱入腹地,一举将其一个旅两个团全部歼灭。接着,陈、粟部队又主动出击姜堰,将企图与日本侵略军合谋对我军进行夹击的顽军一千多人又全部歼灭。 可是,韩德勤仍野心不死,又调集其主力八十九军以及**旅等十一个正规团共一万五千余人,分左右两翼,叫嚣要将陈、粟部队围而聚歼。我陈、粟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出黄桥,转高桥,穿插迂回,歼灭韩德勤部队一万一千余人,致使韩德勤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韩德勤如丧家之犬,带着一千余人狼狈逃窜。 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在黄桥战役中取得的重大胜利,不仅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也极大的鼓舞了皖南新四军军部粉碎日寇向云岭进攻的必胜信念。 叶挺决定亲披战袍,到前线指挥这场不同凡响的战斗。 叶挺知道,这次战斗,其对手不是昔日北洋军阀部队和国民党的右派部队,而是拥有现代化武装的并且以武士道精神为灵魂的日本侵略军,他们为效忠天皇,不胆怯,不怕死,杀身成仁。要不,国民党部队镇守的上海、南京以及华北、华东等广大地区怎能相继沦陷呢其中除了国民党部队的“恐日症”外,不能不说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凶悍不无关系。 然而,叶挺也深知,目前在新四军军部可用于指挥作战的部队,只有二百多人的军直特务团第一营或只能称作准作战部队的军部教导总队千余名学员。两者加在一起,充其量不足一千五百人,而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日本侵略军却超过我军三倍多,敌我对比悬殊太大了呀 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 于是,叶挺断定日军为步骑炮合成部队必须沿大路进犯,所以决定我军的战斗方案为在日寇的进军道路上预设纵深阵地,组织一道道屏障,层层堵截并伺机反扑,变积极防御为主动进攻。 项英这次未加干预。因为他觉得叶挺的谋略高他一筹。 就这样,叶挺亲赴前线,全权指挥这场战斗,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新四军已经改编三年,陈毅、粟裕等战将已经同日寇及顽军打过千百次胜仗,可是作为军长的叶挺还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斗,一直引以为憾的叶挺今天将要得到满足,他怎么不豪情满怀和振奋不已呢 在军教导总队和军直特务团第一营和军部机关人员参加的战斗动员誓师大会上,叶挺昂首挺胸走上讲台,以刚毅的目光看着异常肃静的会场,表情既镇定又威严,突然敞开喉咙,以雄浑高亢的声音问道:“我首先要问,今天开的是什么会” “战斗动员大会”一千多只喉咙同时吼出一个声音,如惊涛拍岸。 “我再问,我们今天要开这个战斗动员大会干什么”叶挺的嗓音又提高了几度。 “消灭进犯的日本鬼子”一千多个声音在碰撞,似山摇地动。“我还要问,要消灭进犯的日本鬼子,就要刀对刀,枪对枪,流血牺牲,你们怕不怕” “不怕不怕不怕”一千多个气团在爆炸,宛如石破天惊。 “那好,喊不怕死的举起手来”叶挺一声震呼。 “唰”地一声,似闪电,如雷鸣,一千多只手臂顿时矗立起一片擎天的柱石,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一支无往而不胜的英雄之师。 “出发”叶挺一挥手臂,似挥动的战刀,如摇动的战旗。部队立刻开始行动。 叶挺下达命令,走下讲台,跃身上马,带领随行人员,直奔前线。 叶挺到达我军预选战场后,指挥修筑工事,选择狙击地带,埋设地雷,设立疑兵阵地,布置好阶梯形防御阵形,严阵以待。 日本侵略军要直达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首先要占领国民党第三战区守卫的三里店。三里店的驻军是装备精良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二十五师的一个营。二十五师平日里对新四军的部队趾高气扬,蛮横霸道,一副“英雄”气概,可是,他们听说日军要来,像兔子见到鹰似的撒腿就逃,可谓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将三里店四周的广大防区拱手送给日军。他们这样做的伎俩,除了的确害怕日军外,最主要的目的是给日军让路,借日寇的枪炮达到消灭新四军的目的。 卑鄙的汉奸卖国贼行为 国民党部队的无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丑陋的中国人中的丑陋孽种这样一来,愈发助长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他们扬言,中国统统是一堆豆腐渣,不堪一击,三日之内一定占领新四军军部。 日军没想到,他们离开三里店没多远,就遭到新四军部队的迎头痛击。 日军凭借飞机大炮和精锐的步骑兵,对我防守阵地狂轰滥炸,然后发起猛烈的攻击,其火力之烈,攻击之凶,一般部队委实难以招架。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新四军不像国民党部队那样骨头是泥捏的。日军进攻凶猛,新四军守卫顽强,加之叶挺命令狙击部队夜间组成若干小分队偷袭日军阵地,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搅得他们晚上不得休息,搞得日军气急败坏,焦头烂额,他们从三里店出发前进了不到二十华里,整整耗费了六天六夜,还伤亡惨重。 “八格牙路,新四军大大的厉害”日军指挥官气得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大声咆哮着,一对金鱼眼珠要从眼眶里跳出来似的,两个嘴角吐着白沫,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他咬牙切齿地向日本兵士吼叫,“明天,一定要拿下汀潭” 果然,日军依靠死打硬拼,双方经过一场血肉横飞的苦斗,终于取得攻占汀潭的“辉煌战果”。 哪知,日军脸上笑容还没消失,以退为攻的叶挺趁日军片刻的得意忘形而出现的松懈,组织事先调来的增援部队,对汀潭发起突然猛攻,将正狼吞虎咽吃饭的日军打得晕头转向,呜呀怪叫着狼狈逃窜,转头向东,败退到带状的青弋江江畔的泾县县城。 这泾县县城,距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不过十几公里,由国民党部队五十二师驻守。以往,休要说他们对活跃在这一带的新四军所属分队趾高气扬,动辄借口殴打新四军战士,就是对新四军军部的人员他们也常常找茬刁难,摆出一副“老子是正牌**”的架势,似乎他们在御敌上有多大本事似的。 可是,这支被新四军打得狼狈不堪的日军刚接近泾县县城,浩浩几千人马的五十二师昔日的凶悍不见了,立刻变得像个被挨了棍子的狗一样夹着尾巴迫不及待地撤出了县城。 “卑鄙”叶挺闻听国民党五十二师消极避战和借刀杀人的丑恶行为,愤怒地暗暗骂了一声。 善于乘胜追击的叶挺正要给部队下达攻占泾县县城的命令,日军的飞机为了掩护溃逃的日寇进城,凶狠地对我军阵地进行轰炸。 “军长,当心”叶挺的副官见一架敌机正向他们的临时指挥所俯冲而下,可是叶挺不但不隐蔽,反而潇洒从容地取出照相机给呼啸扑来的日军飞机照相,急忙上前将叶挺阻挡住。 “没关系,我实地拍张日军的狼狈相,将来可以作为侵华日军罪行展览第一手资料。”叶挺微微一笑,语调里显得十分轻松。如果解释什么叫临危不畏,恐怕莫过于叶挺此时的表现了。 “军长,城里着火了”副官立刻向叶挺报告。 叶挺定睛一看,城里果然浓烟滚滚。 “这是日寇丧心病狂地进行烧杀抢掠”叶挺意识到遭到新四军沉重打击的日军在拿城里的老百姓出气,气得一挥拳头,“命令部队,全力追击城里的日军,要给我狠狠地打” 正在泾县县城烧毁驰名中外的泾县宣纸厂和大片民房的日寇,见新四军猛虎般要攻破县城,慌忙弃城而逃。 叶挺又指挥部队一口气追出几公里,毙敌千余名,才胜利班师而归。 当叶挺率领部队回到泾县县城,城里的百姓敲锣打鼓,热烈欢迎,许多人家在门前摆案焚香,称颂新四军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军”。 泾县对日军一战,新四军威震皖南,叶挺的“北伐名将”又添新荣。 国民党部队的总老板蒋介石接到叶挺率领只有一千多人的新四军打败拥有现代化装备的五千多人的日军的战报,除了感到不可思议外,大骂他的部队和这支侵华日军是饭桶,最后只得咬牙切齿地违心地在“传令嘉奖”叶挺部队的嘉奖令上签上“蒋中正”三个字。
第二十一章本章字数:4964 最新更新时间:2015040917:26:250
从“嘉奖”令到皓电,蒋介石忽然变脸;为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叶挺仗义执言。 江西。上饶。 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书斋,宽敞而明亮。 在书斋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大幅画像,无形中给这间书斋增添了几分肃穆,几分冷森。 “希夷,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说吧,有何贵干”坐在皮椅上的顾祝同咂了咂油光光的嘴唇,瞟了一眼正襟而坐的叶挺,以轻松的口吻说了句,话语里不乏讥诮。 此刻的叶挺正注视着顾祝同,书斋的东面墙上挂着一副在他四十六岁诞辰时,其同僚送给他的贺联:“关塞仗全锋,屹尔干城万里;江山撑半壁,巍然砥柱一方”,他听完顾祝同的话不由淡淡一笑:“墨公,在我们保定军校六期里,你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是蒋委员长最赏识的人物。你看这副对联,就道出了墨公的砥柱之才。想我叶挺,不仅人微言轻,而且如今又变成被委员长通缉的人物。”叶挺的回答透着刺人的锋芒,明显地表示出对蒋介石将新四军视为眼中钉并限期强行勒令其向长江以北转移的不满。 “希夷,我的老同学,你是真心赞扬我呢,还是绵里藏针,来贬我呢不过赞扬也好,嘲讽也罢,我要告诉你的是,希夷,你不觉得这是在一报还一报吗”顾祝同表示大度地递给叶挺一支烟,“吱啦”一下划着火柴,将火先送到叶挺面前,待叶挺点着烟,自己再点着,然后从容地抖灭火柴,深深吸一口,又慢慢吐出,大有一种玩味的含义。 “墨公,恕我愚钝,请直言相告。”叶挺也深深吸了一口烟,灰色的烟云气浪般冲出。 “希夷,如果你不是健忘的话,苏北黄桥一战,新四军对**可是毫不留情呀,近十万官兵被歼,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呀委座对于新四军这种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能听之任之么”顾祝同声冷字重地说着,脸上泛出一层浓重的阴云。 “墨公,”叶挺听完顾祝同的话,仿佛听到了蒋介石霍霍的磨刀声,捺不住忽地站了起来,“我真不明白,到底是谁先挑起国共争端,制造的摩擦二十四集团军韩德勤司令杀气腾腾地动用十多万兵力,分三路进攻黄桥,势孤力单的新四军只能被迫自卫,怎么能把破坏国共合作的责任推给新四军呢” “希夷,我发现你已经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了。可是,我要提醒你,你是委座核定并任命的军长”顾祝同深知叶挺性格耿直,胸无城府,不弄权术,不会伪装,所以,他抬起手往下按了按,示意他不要太冲动,有话坐下谈。 此刻,叶挺觉得的确自己不是个政治家,不谙诡诈,心无沟壑,在谈判桌上不善纵横捭阖。但他还是一挂肠子不打弯,直抒胸臆:“墨公,委员长任命我当新四军军长,**也同意我当这个军长,是出于国共合作的特殊需要,这我明白。因此,我的使命,就是执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战略方针。墨公,我坦率地告诉你,我现在既不是**员,也不是国民党员。” 顾祝同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希夷,你标榜自己像个中间人士,可你的言行怎么总为**说话呀” “墨公,此言差矣我身为新四军军长不为自己的部队着想,那岂不是犯了渎职罪”叶挺以问作答,话语铿锵有力。 “好了,希夷,我们老同学之间还是少谈点政治吧,省得彼此都不愉快。不过,我还是最后劝你一句,你们赶快按照委座指定的路线向长江以北转移,省得我们同学之间兵戎相见” 顾祝同话音虽然不大,但在叶挺听来却感到透着一股炮上膛一样的阴森、冰冷、恐怖和寒栗。 看来,蒋介石真要拿新四军开刀了。 这是大雷雨前的黑暗 不是么还是在前几天,蒋介石“传令嘉奖”叶挺部队在泾县力挫日寇的功绩,激励新四军继续战斗,保卫皖南;然而,几天以后,蒋介石居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签发了一个诬指新四军“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电报,即以国民党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和副参谋长白崇禧的名义,发给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军长叶挺的那个被称作皓电的电报,强令包括皖南、皖北和苏北的全部新四军和黄河以南的八路军于一个月之内无条件地转移到黄河以北,这个“皓电”的时间为1940年10月19日。 这是蒋介石发动第二次**的信号 内战的导火索已经发出“滋滋”的燃烧声 不久,蒋介石以特急密电指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该战区对江南匪部,应该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进攻兴化,或至期限本年土2月3工日该军仍不遵命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到皓电和蒋介石发给他的“特急密电”后,接连召开长官部例行会议和在徽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按照蒋介石对新四军的三部曲:后逼、前堵、中打,以及走也要打,不走也要打,就地彻底解决的“死命令”,惟恐“勿再宽容”的力量不够,除在皖南已有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师、第一一四师、第一五四师和第一〇八师外,又把驻浙东的第七十九师和驻赣东的川军第一四六师以及远在苏南的配有德国制造的夹福式山炮的第四十师紧急调动过来,形成后逼前堵、两面夹击的包围之势。 位于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危在旦夕 可是,作为在新四军中“个人说了算”的项英虽然被蒋介石的皓电惊得如雷轰顶,心惊胆战,一时慌了手脚,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着腰,低垂着硕大的头颅,往日那高傲气盛的神态不见了,发乌的脸上生发出阴沉而惨白的光晕:“怎么办”他胸中被一股股巨浪惨烈地拍击着,使他感到疼痛难忍。然而,由于项英一贯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加之他担心离开他在江南多年苦心经营的地盘会变得一无所有,他头上那坚持游击战争的“英雄”光环将会瞬间失色,使他又抬起了头颅和挺起了胸脯,顽固地以各种托辞滞留新四军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 为此,远在陕北的党中央和**主席十分焦虑,一方面以朱德、彭德怀、叶挺和项英的联合署名打电报给何应钦、白崇禧为佳电,反驳皓电强加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并以缓和态度,以期延缓战争的爆发,明确表示“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另一方面,接连向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项英发电,字字千钧,急如星火: 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决心 现在,又提出拖或走的问题,究竟你们主张的是什么主张拖还是主张走似此毫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 除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外,必须把一切机密文件统统销毁,片纸不留,每日收发稿件随看随毁 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道出事态的严重,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批评严厉,一封电报比一封电报刻不容缓呵 能不能按时转移到江北,关系到万名皖南新四军将士的安危呀,党中央和**主席怎么会不焦虑呢 而此刻的叶挺,却处于又急切又矛盾的心理状态。 对于蒋介石的皓电,叶挺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按蒋介石限定的时期内向江北转移。 对于党中央和**主席发给新四军分会的电报,有些是发给项英和他的,项英签转给他看了,他认为党中央和**主席对战局的态势看得是极准确的,应该立刻行动,任何托辞都是有害的。 由此,叶挺找过项英,向他陈述了自己认为应该马上将新四军在皖南的部队向江北开拔的意见。 可是这时的项英,对叶挺已不是那么傲慢,而是表面上客客气气尊重有加。一来他是怕叶挺再离开新四军,他将会受到中央和**更加严厉的批评;二来现在国共两党的矛盾日趋紧张,需要叶挺的特殊身份协调与第三战区乃至与蒋介石的关系。 “叶军长,我也感到内战在一触即发,我们军部危在旦夕呀可是,”项英将秘书给叶挺沏的一杯茶接过来,送到叶挺面前,显得一副谦恭的神态,他的话锋一转,“我们新四军部队过去都是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到皖南集中改编,也有三年多时间了,与当地群众建立了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关系。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是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扩大人民武装。我们要走,不仅需要给部队做工作,也需要给群众解释清楚,还要留给地方人民武装一些枪支弹药,才能使他们继续坚持抗日斗争。你说,哪一项工作不重要,哪一项工作不需要时间呀”项英在说这番话时,不时咂一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