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谍
字体: 16 + -

第44章 头香

第四十四章头香

“知瑜,怀小姐,来,笑一笑,”曾唯礼举着架德国相机,在彼时可是顶顶先进的一样物件。

董知瑜正听到怀瑾的那句“如果能活到嫁人”,心里一梗,不想姑父偏偏这时候要拍照,便坐起身,不快地看着那方木盒子,原本精致的薄唇也扁了起来。

“知瑜,怎么像要哭的样子。”曾唯礼说道。

怀瑾转头看着她,眼中满注柔情,小声说道:“我方才开玩笑呢,我们都活得长长久久的,我若嫁人,你还要做我喜娘。”

“我才不要做喜娘。”董知瑜倔道。

“哎唷,董知瑜要做谁新娘?”曾嘉黎隔着大半张桌子嚷道。

“你!……姑姑你看她!长着双耳朵作何用?”董知瑜已急得面色绯红。

大家都笑了起来,只觉两个丫头斗嘴,饶是有趣,这一笑倒是轻松下来,董知瑜只觉暖暖的,仿佛这世上再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这便贴在怀瑾身侧,笑得恬静秀美,怀瑾也微微向董知瑜靠着,今夜的她仿佛积雪初融,心头漾着久违的暖意,曾唯礼按下快门,捕捉住这动人的一刻。

你一言我一语,你一杯我一盏,很快便接近午夜时分,忙得快的人家早已摆好了炮竹,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砰砰”的报喜声。

“是时候啦!”曾嘉黎欢快叫道。

吴妈的儿子阿宝早捧了炮仗,带着大家来到前院,左右的邻居也都出了门来,争相迎春。

“来,四个孩子,每人点一支,讨个吉利!”大伯父倡议。

怀瑾一时没反应过来,四个孩子都是谁,细细一想,原来自己也被归为其中,多少年来再没人叫过她孩子,哪怕是十多年前,自己也从不将自己当做孩子。

“来,怕吗?”董若昭递了一支给怀瑾。

怀瑾笑着摇了摇头,接过炮仗,阿宝递给她一只打火机,走到稍远点的空地上,将炮仗放在地上,弯下腰点燃。

一时所有的女人都堵上耳朵,怀瑾也退后和董知瑜站在一起,董知瑜见她只站着,着急地指了指自己耳朵,怀瑾笑了笑,早几年听惯了枪炮声,这已不算什么。

“砰!”扎扎实实一声响,只见一柱火光冲上了天,在天空“劈劈啪啪”地炸开,呈出一团大红色的星星。

“好!开门红!”曾唯礼拍手叫好。

放完了炮竹,董若昭便催着大家往玉佛寺去烧头香,这头香须得过了午时赶早,方可显出诚意。

曾家开着两辆轿车,载了一大家子人往玉佛寺赶去,越靠近地方人越多,沪都的很多百姓都赶着来烧头香,求神灵保佑,生逢乱世,便寄了更多的祈望给庙里的神仙。

寺门口早已是人山人海,车子进不去,这便远远地停了,下了车顺着人流往前走,只听唱经的声音此起彼伏,怀瑾默默地走着,人的一双耳朵,可以有选择地去倾听周遭,若是凡夫俗子,便只听到喧闹,若是有缘,那诵经声在这一片熙攘中便与世孤绝,颇有一番禅意。

“在想什么?”董知瑜问。

“在想,佛真的会保佑苍生吗?”

“若是有佛,他现在必是让苍生百姓在九九八十一难中煎熬,”董知瑜和怀瑾并排走着,在这熙攘的人群中,却觉不似先前那么接近,怀瑾的手臂不时和自己的触到一起,她知道,她的手也就垂在自己手边,可再没有之前捉住那手的勇气,很多事情,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契机,“保佑你的,无非是你自己,是对理想的坚定。”

怀瑾听了这话稍稍一愣,眼中尽是迷思,理想?这仿佛是一个高而上的词。

人们排着队去捐善钱,燃香祈福,怀瑾一直很安静,仿佛心事重重甚至有些疑虑,董知瑜感受着她的沉默,半响,小心问道:“你的……家人,都安葬在燕州吗?”

怀瑾眼中波光一瞬,“一把大火烧尽了。”

董知瑜喉头一哽,转手将她的手握住,那修长玉手自己不能尽握,却想给她全部的温暖,手握得紧了,喉头也紧,一时说不出话。

怀瑾静站片刻,待眼中潮水褪尽,转过头来,看着董知瑜那张似乎比她还要疼痛的脸,扬起唇角笑了一笑,“没事儿的,都过去很久了。”

说话间轮到了她们,董知瑜松开手,和怀瑾各自在功德箱里投下了很大一笔钱,点香的师傅给她俩各自送上一支一人高的香,两人在神炉前燃了,由师傅引着将香敬上,回身跪在堂中。

远处站着一个穿深色晦服趿着木屐的浪人,浪人身边是一个头发中分流油的韬国男子,男子有说有笑,滔滔不绝地跟浪人介绍着这烧头香的风俗传统,浪人一脸微笑,目光倏而落在大殿上跪着的两个女子身上,笑容依旧和煦,目中却渗出鹰一样锐利的精光。

殿上女子双手合十。

——天佑我大韬。董知瑜在心中念道。

——天佑我大韬。怀瑾亦在心中念道。

——早日将侵略者消灭殆尽。

——早日将列强驱逐出境。

——让黎民百姓夺回家园。

——让天下苍生安居乐业。

——你我亦平安。

——你我亦平安。

天佑大韬。

第一卷完。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卷完,在此由衷感谢这两个多月来陪我走过的读者君们。

今天的小绿字跟文本身无关,有心的看看不感兴趣的跳过不要浪费自己时间。

如大家所知我是新人,这是新文,刚来不久就和晋江签了一个五年的作者约(以下简称“卖身契”),签约原因很简单,组织的归属感(哈哈),希望组织帮助宣传作品/引导写作/保护版权。

前几天承蒙编辑抬爱问起我入v的事情,当然,编辑说得很清楚,入不入v是自愿的。我愿不愿意入v?不用犹豫,不愿意。这么跟大家说吧,真心写文的多少有点自命清高,但那些个清高的话我不想在这儿说,看着慎的慌,就纯粹从利益角度分析,不想入v原理有二:从结果上看,v了可能会导致读者群流失,要花钱看文,(虽然听说三千多字一毛钱?),不是特别喜欢的读者不来了,没来过的一看不认识的作者放弃了,还有一部分去看各种盗文了,来晋江写文都是想让人看的吧??下面有打分有评论才够温暖吧??如果哪个晋江作者来跟我说她写文就是自娱自乐点击率都是自己点出来的也无所谓我一定拿口水淹死她(就这么一说,要真有人这么说过纯属巧合我不负责。)从动机上看,我对赚那点入v的收入毫无兴趣,如果你看到我每张薪水单上各种被联邦政府、州政府、各种苛捐杂税盘剥的让人痛彻心扉的数字,你就会发现我入了v后一年的卖字钱还不抵我一个月被苛扣的税金的十分之一,入v的收入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玩笑,今天和一位百合作者随便聊了聊,算了一算,一个月的入v收入就是我一天的饭钱,吃得好点还不够。你理解正确,作者在炫富,网络给了穷人一个炫富的舞台,我等要好好把握利用。

于是我问编辑,不入v有什么后果,编辑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基本不会安排榜单,后来编辑重新组织一下语言,不是不安排,而是v文优先,即使上了榜也没有好的位置,好位置都是v文的。

我两眼望天,那我签卖身契意义何在?

这是一个完美的、首尾相接的弧线,简称圆圈。

不过可爱的是,我完全理解。晋江不是雷锋,晋江是要盈利的,哪个网站告诉我你不是为了盈利只是为了发掘好的作者我拿口水淹死你(就这么一说,要真有网站这么说过纯属巧合我不负责。)

于是我将自己放在晋江的角度上,又大胆提出以下建议:能不能先对我的《破谍》破个例,先帮忙宣传着,读者群稳定了,以后写文再v?换句话说,《破谍》不v,但请帮忙宣传。这一次,晋江也站在了作者的角度上,告诉我说,这样的话对其他第一篇就v的作者不公平。

我卑陬失色,愧汗无地。

写到这里突然无感,大脑短路,还好这是小绿字不讲究质量,就这样发了大概无恙。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晋江不容易,编辑不容易,有这么一方平台,能够认识你们,把我的文字呈给你们,觉得无论如何是件幸事。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