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封英雄坛
字体: 16 + -

第六章 义结金兰(三)

宁华安见姜惑执意要去朝歌寻母,不便再做挽留:"观少侠盖世武功与从容行事,必是大有报负之人。若我所料不差,大商朝盛世已尽,恐怕过不多时便是江山四分五裂之局,洚州全城军民皆是少侠所救,若是少侠有意成就一番事业,宁某愿供差遣。"

    姜惑闻言不由怦然心动,暗咐自己的头号大敌姜子牙身为西岐丞相,帐下无数精兵良将,但凭自己孤身只剑,难以匹敌,但若有洚州军马相助,无疑多了一分胜算。又忆起自己少年时幻想做一名大将军,率兵征战四方,保卫国土家园,何况师父且诺说过大商气数已尽,乱世之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徒有敛清传下的兵法策略尚不足够,还必须有自己的实力。想到这里,豪然一笑道:"既然如此,今日暂别,日后若有求助之处,便来找宁将军。你记住,我名叫姜惑,羊女之姜、或心之惑。"

    宁华安大喜:"但闻姜少侠之名,洚州全城必将竭诚以报。"

    姜惑辞别宁华安,又朝囿州降军打探那神秘的红衣女子下落,却无人得知,只好作罢,离开洚州城,往朝歌而去。

    洚州之战后,姜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刚刚离开师父且诺时,他最关注的是父母的下落与安危,视破界使命为一生中必须承受的重担,不但为了一份拯救世间的责任,也是为了救父亲祁蒙脱离苦海。

    但洚州城前血腥的战场却让他开始重新反思,人与人之间为了一些无所谓的争执,厮杀得如此惨烈而不留余地,而如果自己完成了破界使命,究竟会让和平重新降临在人世间,让人们再也不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拼得你死我活?还是会因为魔界与神界之战,让大地上的各个种族经历更加混乱的战争?他一面怀着巨大的荣耀感期盼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奋勇杀敌;一面却又为那些流血断肢无辜战士的死亡而悲叹。

    他发现在内心里的自己是如此矛盾,仿佛有两个全然不相关的灵魂一齐钻入了他的体内。他想做那个在父母膝下承欢、安享天伦之乐的孩子;也想做威风八面、视天下万物在掌股中的君王;他是战场上百战百胜、用无数尸骨堆积起赫赫战功的霸者;他又是悲天悯人、为每一个生命的消逝而感怀万千的善士。

    姜惑隐隐有一种被操控的感觉,不知道去了朝歌找到母亲后,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他是如此被动,没有一种有说服力的信念支持他,他不再相信上天的神灵,所以他无从得到指引,他只能在荒郊野岭听着狼啸、风吼,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前进。其实这一路上他先后听到不少关于苏妲己惑乱君王、毒害大臣的传闻,内心深处委实不愿相信那个心狠手辣的苏后就是自己的亲身母亲,去朝歌之举不过是目前无所依从的唯一选择,并未报有多少信心。如果一旦证实此苏妲己并不是自己的母亲,他更不知应该何去何从。正是这种心态让他进退失措,离朝歌越近,心头反而紊乱如麻。

    去朝歌的路途上,他又开始频繁地做梦,梦境杂乱无章,他脱出幻谔之镜后见过的人和事都在梦中重现,与许多残留在脑海中杂乱的记忆交织着,唯一重合的只有青妍,那个他儿时的邻家小妹-小婉。

    于是,他强迫自己更多地想念着那个初见之下便惊为天人的女子,时常轻抚着宝剑,想象着她的一颦一笑,追忆着那唐突而回味无穷的一吻,仿佛只有痛苦而甜蜜的思念才能让他从更多的混乱中脱身而出。他忽有一个荒唐的念头,既然青妍与自己如此有缘,是否她就是上苍派到人世间给他指引的唯一人选?如果有一天再度重遇,他能否有机会把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全部告诉她,让她来给自己指点一条道路?

    少年的情思凭借着无端的理由不可遏止地膨胀,他盼望在朝歌能再见到青妍,至少能打探到她的消息。

    两个月后,姜惑带着这些复杂难解的情绪与一份隐隐的期盼,来到了大商朝的国都-朝歌。

    商纣王二十年,时值仲秋时分,秋风萧索,黄叶漫天飞舞。姜惑远望朝歌的高墙阔城,想到自己小时候听了母亲所讲的故事后,一意要做一名统率三军的大将军,在纷飞的战火中跃马飞驰,用手中的战刀保卫自己的家园。如今不觉已长大成人,所负的使命事关天下苍生气运,心头雄志顿生。

    朝歌做为大商朝的国都,远非小小洚州城可比,城墙厚有八尺,高达近丈,城碟上箭塔林立,来回巡逻的士卒盔明甲亮,刀利矛尖,十六个城门八正八偏,每一个城门上都设有高耸入云的了望塔,气派非凡。

    姜惑由东门入城,本以为进入朝歌城要大费一番周折,谁知竟意外地丝毫无阻。只见城中人流穿梭不息,叫卖声起伏不断,热闹非凡,而高高城楼上守卫森严,士兵们甲胄披挂整齐,刀矛皆不离身,弓弩准备待发,城内虽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城头上却是如临大敌。

    大商朝地域辽阔,民众兵壮,乃是自上古尧、舜、夏朝以来最为强大的朝代。但只因纣王无道宠幸苏妲己,又仅听信谏大夫费仲、尤浑等小人之言,不思朝政,只喜戏弄百官、残害大臣,直至数年前刑杀姜后、逼走太子,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各方诸侯时有起兵谋反之举,大商王朝已是外强中干,气数渐进,朝歌每日皆有大臣、百姓偷偷离城外逃。此时太师闻仲率军在北海征战,武成王黄飞虎忙于调兵谴将,朝歌城的政务便全落在费仲之手,此人工于心计,媚谀奉上,见朝歌人口渐少,只恐纣王怪罪,便强逼周围数万百姓轮流入朝歌交易,又严令白日只许入城不许出城,故意营造出朝歌城繁荣鼎盛,歌舞升平的气象,全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所以姜惑入城时才会通行无阻。

    姜惑不明白这缘故,但见朝歌虽然景象热闹,那些百姓却个个面有忧色,也不互相交谈,仿佛唯恐惹祸上身,不由大觉奇怪。他心事重重,也无意追究,想到自己尽管来到了朝歌,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进入皇宫见到苏妲己,低头思索下一步行动。

    "不知这位壮士要去往何处,可需坐车么?"一人忽然对姜惑道。

    姜惑抬首望去,却是一位车夫在兜揽生意。只见他身着一件宽大的灰衣,衣料古旧,上面还东一块西一块打着补丁,下身的裤子短得只到膝盖,赤着双足,显得十分贫苦。头上戴着一顶大草帽,将大半张脸都遮住,瞧不清眼眉脸容,只能看到薄削而紧抿的唇,随着他说话,露出口中洁白而整齐的牙齿,颚下洁净无须,生着软软的茸毛,恐怕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

    姜惑摇摇头:"我不坐车。"

    那年轻的车夫却不罢休,嘿嘿一笑,在姜惑耳边小声道:"这朝歌之中没有我找不到的地方,哪怕你要去皇宫,我也有办法畅行无阻。"

    姜惑听这车夫口气极大,愣了一下。仔细打量他,却发现他的衣物虽然破旧,都洗得十分干净,几乎一尘不染,根本不像整日东奔西跑的车夫。心头起疑,再望一眼车夫身后那辆车,几乎失声而笑。只见那车不但如他服饰一般东拼西凑,更是长宽不足三尺,除了驾车之位外,狭窄的车厢内只能容一人安坐,拉车的不是骏马健骡,而是一只状如小狗、生有六蹄的奇怪动物。也不知能否拉动这破车。若能行入皇宫,岂不成了天大笑话?

    车夫仿佛看出姜惑心头疑问,轻轻一笑:"你可不要看扁我这个小兄弟,他名叫狂风,疾行如电,平稳异常。我还舍不得让它多劳累,每日最多只拉三名客人。"伴随着他的语声,那名叫"狂风"的小动物抬起前端两足,耀武扬威般在空中挥舞着,十分有趣。车夫嗫唇发出短促的一声低啸,狂风立刻安静下来。

    姜惑心知有异,周围百姓皆是噤语低声,这位车夫却是放声谈笑毫无顾忌,与众不同,言行中隐含傲气,举手投足间更有一股浑然天成的气势,若不看他装束,定会以为是某位微服私访的将军,哪像一位贫困潦倒的车夫?

    不过姜惑心事重重,虽觉得车夫古怪,也无心结识。何况他这一路上饥餐野果,渴饮山泉,离开洚州城时虽有宁华安赠与铜钱玉贝以做盘缠,但姜惑天性豪侠,偶遇贫若百姓皆倾囊相赠,此刻身上根本没有钱币以充车资,淡然一笑,仍是微微摇头拒绝那年轻车夫,大步往前行去。

    谁知那车夫竟不肯干休,追上几步:"壮士不妨再考虑一下,朝歌城宽地大,更有许多避忌之处,若是不小心闯入禁地,可没人救得了你。"这句话倒似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