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轩辕录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痴人颠道

    龙秋庵微笑道:“世人皆嫌贫爱富,看来关大侠也不能免俗。”

    关浩连道“惭愧”,心下愧然。

    关鸿秋连磕八个响头拜过师父,开心得欢呼雀跃,在谷中恣意奔跑。

    龙秋庵带着父子俩在谷中各处游览。高山飞瀑、峡谷青松、鲜花舞蝶,都令关浩悠然神往,这鸟语花香的深山幽谷,不正是自己终日向往的归隐之地么?

    “三姝在江湖上颇有侠名,在下也早有听闻。”关浩知道龙秋庵姐妹乃是近年江湖上声名鹊起的白鹫三姝,大为赞叹,“轩辕谷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也只有这里才能出得三位这般灵慧的女子,可惜另外二位姑娘下山游玩,不得相见。”

    龙秋庵嗤笑道:“关大侠真爱说笑,‘白鹫三姝’不过是江湖上给我姐妹的一个绰号罢了,咱们一不劫富济贫,二不为民请命,贫道更是从不涉足江湖,哪里会有什么侠名了?”那两姐妹,不去偷抢人家宝贝就得偷着乐了,还敢称“侠”?

    “姑娘过谦了。”关浩以为龙秋庵客套,也不与她争辩。

    “看来江湖上沽名钓誉之辈所在多是。”龙秋庵由衷叹道,“关大侠若无急事,就在轩辕小居小住几日吧,也好陪陪鸿秋。”

    关浩有些为难,迟疑不答。这便离开儿子,心里万分不舍,有心答应,此地却只龙秋庵一人,实不方便。

    龙秋庵正色道:“白鹫山距中原路途遥远,关大侠下次再来探望鸿秋,已不知过多少时日了。”

    “这个,男女有别,不便同居一处。”

    龙秋庵扑哧笑了:“关大侠怎么好似酸儒一般——迂腐。若嫌我这里脂粉气重,去紫云观暂住便可,那是我师父紫云道长修行之地。出了谷,上山便是。”

    “紫云道长之名也是久仰了。”

    龙秋庵微微一笑,没再言语。吃罢晚饭,便带关浩到紫云观居住。

    关浩在紫云峰呆了数日,与龙秋庵一同搭了一间木屋,供关鸿秋日后居住。两人闲时谈天论地,志趣相投,关浩愿与龙秋庵兄妹相称,龙秋庵慨然应允。

    关鸿秋早已爱上了轩辕谷,每日与麋鹿为友、同野兔为伴,嬉戏笑闹。累了便腻在龙秋庵身边,“师父”“师父”叫个不停,短短几日竟已和龙秋庵亲密无间了。

    关浩看着从未如此开心的儿子,暗暗叹息,妻子去世后,自己带着儿子风餐露宿,不得好好衣食,让幼子吃尽了苦头,如今这轩辕谷也许就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吧。

    龙秋庵恬淡静雅,轩辕谷飞瀑流水、恍若仙境,关浩渐渐对龙秋庵有着说不出的亲近,仿佛血雨腥风的江湖瞬间不复存在,竟乐而忘返,一晃过了月余。

    一日傍晚,夕阳西下,关浩正独自立在瀑布边沉思,忽听一人厉声喝道:“嘿!哪里来的小子!活得不耐烦了,竟敢闯到轩辕谷来。”

    关浩一怔,回身看去,只见落日残阳中一位身着灰布道袍的须发老者怒发冲冠,怒目而视,忙拱手道:“前辈可是和晚辈说话的?”

    紫云道长游仙归来,风尘仆仆,未及进观便来轩辕谷探望徒儿。轩辕谷中从无外人打扰,他见到关浩,自是又惊又恼,只道是哪里来的宵小之辈,怒道:“只你一个活人,还能跟谁说话?你是什么人?几个丫头呢?”

    关浩见这道人真个仙风道骨,飘然有出尘之态,不禁心生敬仰之意,拱手道:“前辈息怒,晚辈关浩,是轩辕小居的客人。敢问前辈可是紫云道长?”

    紫云上上下下细细打量关浩,奇道:“咦?你这小子如何得知贫道的尊号?你是哪个丫头的客人?”

    关浩一愣,明白过来,知道紫云道长是问自己是三姝中哪位姑娘的客人,躬身道:“晚辈是随秋道长到这轩辕谷来的。”

    紫云听了,瞪大眼睛上上下下细细打量关浩,忽然指着他大笑三声。关浩被他笑得莫名其妙。

    紫云笑罢,转身道:“我去问丫头。”

    龙秋庵听到紫云的笑声,从木屋中出来,迎着紫云,叫声“师父”,稽手行礼。

    紫云一把拉住龙秋庵,道:“好徒儿,免礼、免礼。快告诉师父,这小子是你什么人?”

    龙秋庵嗔道:“师父怎这般言语,不怕外人笑话!”

    紫云忙告饶:“好徒儿,你告诉师父,他是谁?”

    “他是华山‘追风剑’关浩关大侠。”

    “好,追风剑,公孙老邪的徒弟,配得上我的徒儿!”

    “师父休要胡言乱语。关大侠早有妻儿。”见他又口不择言,龙秋庵忙低声道。

    紫云大怒:“这小子有老婆孩子还敢上轩辕谷?”

    “师父!徒儿与关大侠的公子有缘,未经师父允许,徒儿替您收了个徒孙。关大侠在紫云观逗留几日,便要下山了。”

    紫云一听龙秋庵只是收了个徒孙,立时没精打采起来,随口应道:“好,收了个徒孙,好。”也不让徒孙拜见,更不与关浩招呼,袍袖一抖,转身回紫云观去了。

    龙秋庵道:“我师父脾气古怪,关兄莫怪。”

    关浩道:“紫云道长一代宗师,没成想脾气随和得紧。”

    龙秋庵笑道:“颠道人这般脾性,关兄竟然还说随和?小妹真是服了你。”

    关浩看看天色已晚,便向龙秋庵告辞,说道打扰月余,也该告辞了,明日一早离开紫云观,不来谷中辞行了。

    龙秋庵难得遇到如此良师益友,着实不愿就此分别,但转念想到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心中顿时坦然,道:“关兄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关鸿秋知道爹爹要走,扑在关浩的怀里,百般不舍。关浩嘱咐儿子要听从师父教诲,并答应每年中秋来白鹫山看望他,考较他的功课,陪他玩耍,关鸿秋方才洒泪拜别父亲。

    第二日用过早餐,龙秋庵便带关鸿秋到紫云观拜见师祖。紫真道人告知他们关浩一早已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