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明末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准备秋试

    sun aug 07 17:11:58 cst 2016

    虽然不是那么满意,不过莫洛一时之间倒是难以找寻合适的佳句把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代替。而宝钗看着自己写出的词却是十分得意看着新月还有星菱二女,二女小嘴一撇同时冷哼一声:“还不是夫君帮你的,有本事自己写啊?”

    宝钗根本不为二女所动,微笑着:“有本事你们两个也在夫君的提示下写出这样的诗词啊?我承认自己在武功方面不如你们两个,可是女孩子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不好。温柔才是美女的本分啊。”只是她这话语说出来后,其她三人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前几天和那些鞑子交手,莫洛可是让自己的三个小婆娘都出去了。不是不想自己的媳妇温柔似水,实在怕将来万一遇见恶人来袭,几女能够有自保之力不说,起码要能偶镇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而要达到这心性,战场上的杀戮是免不了的。

    就在那一回,平日里看起来最是人畜无害的宝钗手中绣鸾刀,拍飞不少鞑子不说,居然在大刀舞到**时分收手不住直接斩了一个鞑子的人头啊。虽说事后两顿饭都没吃,可是当时看她那兴奋的样子还有刀光闪烁的迅捷。莫家庄的众人相约今后惹谁都不能惹宝钗。而星菱和新月则是各自拍飞了三四个鞑子,对于内气的运行爆发有了新的认识。毕竟战场上两女真正做到了全力以赴,这对身体、精神各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

    如今的玻璃制品莫洛感觉还算是不错,气泡的问题经历自己的提醒、猜测,工匠花了一个多月的实验算是解决。原本打算按照后世用铁架子搭建玻璃温室的,后来经过实际考察。莫洛决定还是用木头架子划算,毕竟这时代的铁器实在是不多。并且这时代的木工手艺达到一个巅峰,木料加工后阴干放在桐油中煮过后再次阴干。以后的每年夏季刷一次桐油,寿命那也是杠杠的。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这时代传教士带来的番茄,接出来的果实还是偏小了些。并且味道酸了点,烧汤不错,生吃就差了些。于是莫洛用了两个上午的时间,带着学生田间地头教学。用自己残全不全的记忆讲述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并且有些变异能够遗传下来的。只是要靠人细心发现,而且很多变异是朝着不利于人类需求发展的。至少要经历过三年的选择、观察才能确定新的品种。自己心里话,按照后世的种子繁育标准要八年才能确定一个新生的种子呢。

    至于杂交繁育,莫洛只是简单讲述了父本、母本的概念以及原理。当然植物花蕾中的雄蕊和雌蕊介绍的比较形象,同时指出各种作物的雌雄蕊。顺带讲述了蜜蜂授粉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其它昆虫还有花粉通过空气传播。

    两个上午啊,莫洛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学生掌握多少。毕竟真正到具体操作步骤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能把大的方向和概念讲述出来。交由两个没有练出内气的男女学生具体实验,没有具体的目标,主要是观察各种作物表现异常的。做好标记,重点留种。只是莫洛知道即使长势特别良好的果实下季的生长不一定就好,这农业想要弄出成绩来不简单啊。首先必要的学识有点,其次细心和耐心必须的,最后是时间加运气。所以对于这两个学生的未来发展绝对不能让他们两人仅仅做选育种子这块,要知道长时间没有成绩是个人都受不了。

    每本穿越小说都是说男猪脚利用后世的知识掌控军队,利用剿匪、贸易、技艺等什么弄来大量金银什么的。可是等到自己真的穿越才发现,那些都是鬼扯,粮食和农业才是这时代的根本。武力绝对不肯能一气呵成,没有合适的军官掌控的军队越大越容易出乱子。而这些学生还有归附莫家的那些人,如今莫洛尽量教导他们文化知识。包括女孩子一样对待,上课除了文化知识。政治和文艺两样也是必须的。

    不得不说后世延安的教育和引导是很成功的,当然时常的政治运动清洗可是败笔。而《白毛女》的剧情、《南泥湾》的歌曲旋律还有后世黄梅戏中的《女驸马》、《打猪草》等都是自己曾经的最爱。完全照搬是不行的,必须要经过改编。想想那时代对于地主的态度未免矫枉过正些,农村很多地主其实还是好的。而黄梅戏则是自己的最爱,文艺这块除了政治教育外,娱乐性更是必须的。还有高薪养廉和村务公开这块至少要有自己的地盘后才能实施的……

    脑海里乱纷纷的,莫洛第一回觉得这块自己心里要有个大致打算才好。只是当下田间管理、作坊的运行还有武力的训练、教学这些让人想调戏自己身边的三个小萝莉都没心情。关键是秋闱的举人、进士科举自己还要参加。这时代想要光明正大的旅游,没有文化人的身份是不行的。苦逼啊 ,算来自己就算将来做了皇帝又如何?这操心的事情太多,关键是很多地方找不到人放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自己提个方向,让身边的人摸索耽误点时间也是可以的。可是很快鞑子的入侵让自己不敢偷懒啊。

    汽油还有超级火药是杀手武器,可是只能用来防守和伏击。在野战中作用却不是多大,攻城时候配合地道和投石机倒是威力无穷。如今莫家庄的骑兵才刚开始起步,好在此时边塞的居民对于骑马基本是个男人都会。就连女子也有不少人学会,虽然很多人家没有马匹。不过说起马上射箭、挥刀那就不是这些没有专业训练的农民能够掌控的了。

    焦林这方面却算是人才,马上使用的是长枪。背后是小盾牌和锏作为后备兵刃。只是他那长枪枪头一尺五、三棱状的三面槽口。可以横扫做刀挥舞,显得凶悍异常。而上马后标准骑兵配置确实两重盔甲,外面是铁甲,内里衬着绵甲。很多小说描述着三重铠甲未免夸张些,更多的是一重铁甲。而双重盔甲的绵甲不过是厚实的衣服添加铁线编织的网络状防护。更多是为了保暖御寒作用,夏天是没人能够披挂铁甲和绵甲的。所以鞑子入侵多是春季还有秋季甚至绵延到冬季都有可能。唯独夏季极少战争,毕竟盛夏季节即使身上受伤不重,也极容易受到感染一命呜呼。

    关键是夏季甲胄再好再轻薄也难以长时间披挂,烈日下人马都难以长期承受高温酷暑。加上蚊虫叮咬,不是特殊原因,夏季很少有大规模战争。算是忙里偷闲,莫洛此时在莫莊的教导下学习八股文章。

    好在莫洛有着后世应试教育的经验,将时下那些“精彩”的应试文章反复读过几回。总结其中规律,加上后世的见解,自信中举还是可以的。至于进士及第实在是没把握。毕竟这时代的录取率实在是太低了点,文章如唐伯虎、祝枝山这样的家伙都难进士及第说明大明朝的考试不是那么简单。要想一鸣惊人,只能冒险。让后世一些观念提前出线,只是这样做的结果却要看审阅试卷考官思维是否僵化。否则,离经叛道的结局自然是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