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预支消费模式
“什么法子?”侯矩顺口问出。
徐宝看向对方,心道你还能更自私一下不?好歹你是个开封府的推官,只想着一个东市的摊位区是不是不好。
侯矩却没觉得哪里不对,依旧盯盯地望着徐宝,希望从徐宝口中得到办法,什么做桥了、挖冰了,太慢,还要运到城外,麻烦,旗帜更不能做。
“徐郎若真有法,还望不吝赐教。”卢吏员忍不住插一句,又拱拱手:“我等是真愁呀。”
“我敬徐郎。”侯矩端起酒盅,一仰脖子喝掉。
徐宝算是看出来了,对方是铁了心不跟自己玩,也罢,给个办法吧。
他吃口肉,根本不在乎礼貌,边咀嚼边说:“再过不到十天,入今年腊月,官家说好的,在正旦之前当月收入翻一番,然否?”
“然,然!”侯矩、卢旺一同点头。
“既然如此,你们叫东市摆摊的人到了十二月宣扬,只要想买东西的人预先拿出一部分钱放到摊位上,到明年开春,即一月时,购买东西可只收他们九成的钱。
写字据,按手印,若摊位做不到,加倍赔偿。如此一来,定有许多人愿意把钱提前拿出来,十二月一月的钱自然多了,官家又怎会怪罪?”
徐宝给出了这么个主意,提前予支,在他那边是很普遍的行为,又有官府保,相信别人会信的。
这个办法的弊端很多,尤其是有人经营不善破产了,到时你要他的命也没用,官府保,官府要先赔钱。
还有因为运输的问题,有的货物不能及时送到地方,加上随着天越来越冷,又是开春时候,许多东西价格疯涨,提前给钱的会觉得应该按照给钱的时候价钱计算。
不可避免的,纠纷会出现。
解决的办法自然也有,不过徐宝没打算跟对方说,那是抢时间,说了对方未必会做,对方只管一件事情,到一月初一时,摊位收入翻倍,应付赵祯。
侯矩和卢旺听了徐宝的话,互相看看,低头沉思起来,徐宝自己慢慢吃。
过了片刻,侯矩猛地一拍手:“好,好主意,徐郎果然了得,我等近几日守在西市是守对了,徐郎恩德我等铭记,这便去叫人做,改日请徐郎饮酒。”
话音方落,等不及的他起身带着五个人匆匆离去。
徐宝起身送了送,看看桌子上摆着的东西,左右瞧瞧,对六个守在一个炉子边的孩子招招手,指指桌子上的东西:“我吃不完,过来帮我吃一下,好不好?”
“好。”有一个孩子最机灵,听到招呼,高兴地跑过来,还不忘叫另外五个伙伴一声。
“洗手,去洗手,洗完手再过来,我等你们,我不先吃。”徐宝指指市场上洗手的位置。
孩子们登时跑过去,那里有人随时提供热水,草木灰没了,一律肥皂,许用不许拿,肥皂当然是从上岗村买的,便宜,成本上加了一倍的价钱而已。
但上岗村对外卖却不是这个价,放在西市是属于宣传行为,让别人知道上岗村的胰子好用,无论消耗量多大都不赔本。
六个孩子洗完手回来时,徐宝已经从一个工具箱中取出凡~士~林,拉过一个孩子的手在其手背上抹一点,让孩子手背和手背来回蹭。
其他的孩子知道这里的徐宝好,纷纷主动伸出手,学着之前孩子的样子蹭,感觉手上油油的,但并不难受。
等吃东西的时候,徐宝发现六个孩子速度并不快,而且很稳,便问:“不好吃?”
“好吃。”一个孩子回答:“我们天天来吃也不腻。”
“还有钱拿呢。”另一个孩子在旁边说。
“谁给的钱啊?”徐宝笑着问。
“在这里吃东西的人,他们想吃别的摊子上的东西,不愿意过去,我们帮着过去买,他们会给一文钱,你看。”
说话的小孩子把挎在脖子上的一个用绳子拴着的口袋打开,从中倒出来十几个铜钱。
徐宝再看其他孩子,脖子上皆套一个绳子,下面是小口袋,边颔首说道:“你们赚钱有人抢吗?”
“谁敢?”另一个年岁稍大的孩子仰小脸说道:“这里可是西市摊位区。”
徐宝这个爽啊,好,好孩子,说出来的话叫人听了就是舒服,没错,这里是西市摊位区。
随后他又问:“谁赚的多,谁赚的少呀?”
“一样的,多只多一文,我们换着去。”大孩子把自己的铜钱倒出来,果然和先前的一样,全是十五个。
“我少一个。”有个孩子倒出自己的,十四个。
徐宝懂了,别人让孩子去买东西,孩子们轮换着,少的是因为还没有客人叫去,一天下来后,六个人可以一边多,也可以一到五个人多一文。
大孩子接着说:“少一文的明天先帮着买。”
“好啊。”徐宝称赞,看着六个孩子,想了很多。
村里的孩子在念书,享受着各种关爱,这里的孩子得干活赚钱,但是到了以后,读书的孩子未必就全比他们六个强,这就是社会。
因此不应该总是可怜没有书读的孩子,只要他们肯努力,便值得褒奖,他们所经历的同样是种财富,宝贵的财富。
不等孩子吃完,张柽找过来,张口先问母亲的事情:“娘在那里还好么?”
“好着呢,却闲不住,和别人一起编筐,过一个月,我把娘掉的五颗牙给补上,看着和真牙一样,比镶金镶银的好。”
徐宝笑着回答,多一个娘,结果张柽整个村子里的人就觉得他好,他每天转悠的时候都会去看看,说两句话就走。
两颗上门牙,一颗下门牙,还有左右各一个的大牙,下次冯媛来会带咬牙印的材料,和好了咬出印,在回去做牙。
不止是干娘,村里其他的掉了牙的也全管,到时候一村的人牙全不缺,小孩子掉的不管,自己长。
而且回那边去做的牙比这边用金银、动物骨头和木头镶的牙好多了。
听到母亲生活好,还能镶上牙,张柽高兴起来,转瞬又叹口气,说道:“架子被烧两次,谁都没想到,那贼人烧一次,竟然还敢过来烧第二次,大家商量了一下,晚上有人巡夜,还要养两条狗,就是找不到谁烧的。”
“想找到不难,听说不是一个人,有人看到有三个,只要肯拿出钱来,张贴告示,说举报另外两个人可得十贯钱,而且还不追查举报的人,人自然就抓住了,十贯不够就二十贯,还不够加到五十贯。”
徐宝对次并不在乎,他更不急着抓人,就这么拖着,利用放火的人加强此处晚上的治安。
最好是再来成功放一次火,大家可以看看还哪里有疏漏,反正烧的全是竹架子,不值钱。
张柽想到一起去了,点下头:“不急,再看看,过来守着的差役们都不好意思拿钱了。”
“人少,八个人分四组,四个时辰一组,精头不够,再找八个人,一组四个人,晚上每半个时辰换一个人转。”徐宝给大哥倒一盅酒,说道。
“还找人?一个人可是一百五十文,多八个人一天要多拿出去一千二百文。”张柽心疼钱。
“找,以后还需要更多人,先可着衙门里的人找,往后好办事,有谁若是想对咱们不利,他们听到风声,为了他们多赚的钱,他们也会告诉咱们。”
徐宝不心疼钱,到了冬天赚到的更多,衙门中有人办起事情来方便。
张柽考虑了一下,答应道:“成,我一会儿找他们去说,你这过来是为了架子被烧?”
徐宝摇摇头:“有别的事情,我溜达溜达看看的。”
“你吃着,我去转。”张柽喝一盅酒,又拿起两个串离开。
徐宝继续陪小孩子吃饭,一刻钟后,桌子上的东西全被七个人吃掉,然后互相揉着肚子看,又一齐笑起来。
“你们去干活,我也找事情做。”徐宝对六个孩子说一声,起身离开,东西不用他收拾,没喝掉的烧酒烤串儿的人会帮他送到‘办公室’。
市场上所卖东西的品种明显减少,有人补充了新的东西,如年糕、冻硬的山鸡、河中干的河螺肉,还有许多人卖的东西重样。
同样的东西一多,买卖不好做,但大家都在坚持,等徐宝给他们找别的活干,现在若是退出回家休息,估计好事情就没了。
徐宝溜达着看,干菜最多,全是之前大家晾晒的,但这种干菜不适合给前方的将士们吃,运输过程中容易碎掉,不如葱花和胡萝卜。
“在挺几天,等天再冷冷的,河里的冰冻实后,就有别的活干。”徐宝看到两个卖白菜和萝卜的人挨在一起,对两个人说道。
两个人并不急,其中一个说道:“别看卖一样的东西,可冬天能吃的东西也少,买的人还是多。”
另一人跟着说:“同样的东西价钱一样,这里有架子有棚子,能卖上钱,总比在家闲着强,可恨放火的人,叫我抓到,往死里打。”
徐宝看向对方,心道你还能更自私一下不?好歹你是个开封府的推官,只想着一个东市的摊位区是不是不好。
侯矩却没觉得哪里不对,依旧盯盯地望着徐宝,希望从徐宝口中得到办法,什么做桥了、挖冰了,太慢,还要运到城外,麻烦,旗帜更不能做。
“徐郎若真有法,还望不吝赐教。”卢吏员忍不住插一句,又拱拱手:“我等是真愁呀。”
“我敬徐郎。”侯矩端起酒盅,一仰脖子喝掉。
徐宝算是看出来了,对方是铁了心不跟自己玩,也罢,给个办法吧。
他吃口肉,根本不在乎礼貌,边咀嚼边说:“再过不到十天,入今年腊月,官家说好的,在正旦之前当月收入翻一番,然否?”
“然,然!”侯矩、卢旺一同点头。
“既然如此,你们叫东市摆摊的人到了十二月宣扬,只要想买东西的人预先拿出一部分钱放到摊位上,到明年开春,即一月时,购买东西可只收他们九成的钱。
写字据,按手印,若摊位做不到,加倍赔偿。如此一来,定有许多人愿意把钱提前拿出来,十二月一月的钱自然多了,官家又怎会怪罪?”
徐宝给出了这么个主意,提前予支,在他那边是很普遍的行为,又有官府保,相信别人会信的。
这个办法的弊端很多,尤其是有人经营不善破产了,到时你要他的命也没用,官府保,官府要先赔钱。
还有因为运输的问题,有的货物不能及时送到地方,加上随着天越来越冷,又是开春时候,许多东西价格疯涨,提前给钱的会觉得应该按照给钱的时候价钱计算。
不可避免的,纠纷会出现。
解决的办法自然也有,不过徐宝没打算跟对方说,那是抢时间,说了对方未必会做,对方只管一件事情,到一月初一时,摊位收入翻倍,应付赵祯。
侯矩和卢旺听了徐宝的话,互相看看,低头沉思起来,徐宝自己慢慢吃。
过了片刻,侯矩猛地一拍手:“好,好主意,徐郎果然了得,我等近几日守在西市是守对了,徐郎恩德我等铭记,这便去叫人做,改日请徐郎饮酒。”
话音方落,等不及的他起身带着五个人匆匆离去。
徐宝起身送了送,看看桌子上摆着的东西,左右瞧瞧,对六个守在一个炉子边的孩子招招手,指指桌子上的东西:“我吃不完,过来帮我吃一下,好不好?”
“好。”有一个孩子最机灵,听到招呼,高兴地跑过来,还不忘叫另外五个伙伴一声。
“洗手,去洗手,洗完手再过来,我等你们,我不先吃。”徐宝指指市场上洗手的位置。
孩子们登时跑过去,那里有人随时提供热水,草木灰没了,一律肥皂,许用不许拿,肥皂当然是从上岗村买的,便宜,成本上加了一倍的价钱而已。
但上岗村对外卖却不是这个价,放在西市是属于宣传行为,让别人知道上岗村的胰子好用,无论消耗量多大都不赔本。
六个孩子洗完手回来时,徐宝已经从一个工具箱中取出凡~士~林,拉过一个孩子的手在其手背上抹一点,让孩子手背和手背来回蹭。
其他的孩子知道这里的徐宝好,纷纷主动伸出手,学着之前孩子的样子蹭,感觉手上油油的,但并不难受。
等吃东西的时候,徐宝发现六个孩子速度并不快,而且很稳,便问:“不好吃?”
“好吃。”一个孩子回答:“我们天天来吃也不腻。”
“还有钱拿呢。”另一个孩子在旁边说。
“谁给的钱啊?”徐宝笑着问。
“在这里吃东西的人,他们想吃别的摊子上的东西,不愿意过去,我们帮着过去买,他们会给一文钱,你看。”
说话的小孩子把挎在脖子上的一个用绳子拴着的口袋打开,从中倒出来十几个铜钱。
徐宝再看其他孩子,脖子上皆套一个绳子,下面是小口袋,边颔首说道:“你们赚钱有人抢吗?”
“谁敢?”另一个年岁稍大的孩子仰小脸说道:“这里可是西市摊位区。”
徐宝这个爽啊,好,好孩子,说出来的话叫人听了就是舒服,没错,这里是西市摊位区。
随后他又问:“谁赚的多,谁赚的少呀?”
“一样的,多只多一文,我们换着去。”大孩子把自己的铜钱倒出来,果然和先前的一样,全是十五个。
“我少一个。”有个孩子倒出自己的,十四个。
徐宝懂了,别人让孩子去买东西,孩子们轮换着,少的是因为还没有客人叫去,一天下来后,六个人可以一边多,也可以一到五个人多一文。
大孩子接着说:“少一文的明天先帮着买。”
“好啊。”徐宝称赞,看着六个孩子,想了很多。
村里的孩子在念书,享受着各种关爱,这里的孩子得干活赚钱,但是到了以后,读书的孩子未必就全比他们六个强,这就是社会。
因此不应该总是可怜没有书读的孩子,只要他们肯努力,便值得褒奖,他们所经历的同样是种财富,宝贵的财富。
不等孩子吃完,张柽找过来,张口先问母亲的事情:“娘在那里还好么?”
“好着呢,却闲不住,和别人一起编筐,过一个月,我把娘掉的五颗牙给补上,看着和真牙一样,比镶金镶银的好。”
徐宝笑着回答,多一个娘,结果张柽整个村子里的人就觉得他好,他每天转悠的时候都会去看看,说两句话就走。
两颗上门牙,一颗下门牙,还有左右各一个的大牙,下次冯媛来会带咬牙印的材料,和好了咬出印,在回去做牙。
不止是干娘,村里其他的掉了牙的也全管,到时候一村的人牙全不缺,小孩子掉的不管,自己长。
而且回那边去做的牙比这边用金银、动物骨头和木头镶的牙好多了。
听到母亲生活好,还能镶上牙,张柽高兴起来,转瞬又叹口气,说道:“架子被烧两次,谁都没想到,那贼人烧一次,竟然还敢过来烧第二次,大家商量了一下,晚上有人巡夜,还要养两条狗,就是找不到谁烧的。”
“想找到不难,听说不是一个人,有人看到有三个,只要肯拿出钱来,张贴告示,说举报另外两个人可得十贯钱,而且还不追查举报的人,人自然就抓住了,十贯不够就二十贯,还不够加到五十贯。”
徐宝对次并不在乎,他更不急着抓人,就这么拖着,利用放火的人加强此处晚上的治安。
最好是再来成功放一次火,大家可以看看还哪里有疏漏,反正烧的全是竹架子,不值钱。
张柽想到一起去了,点下头:“不急,再看看,过来守着的差役们都不好意思拿钱了。”
“人少,八个人分四组,四个时辰一组,精头不够,再找八个人,一组四个人,晚上每半个时辰换一个人转。”徐宝给大哥倒一盅酒,说道。
“还找人?一个人可是一百五十文,多八个人一天要多拿出去一千二百文。”张柽心疼钱。
“找,以后还需要更多人,先可着衙门里的人找,往后好办事,有谁若是想对咱们不利,他们听到风声,为了他们多赚的钱,他们也会告诉咱们。”
徐宝不心疼钱,到了冬天赚到的更多,衙门中有人办起事情来方便。
张柽考虑了一下,答应道:“成,我一会儿找他们去说,你这过来是为了架子被烧?”
徐宝摇摇头:“有别的事情,我溜达溜达看看的。”
“你吃着,我去转。”张柽喝一盅酒,又拿起两个串离开。
徐宝继续陪小孩子吃饭,一刻钟后,桌子上的东西全被七个人吃掉,然后互相揉着肚子看,又一齐笑起来。
“你们去干活,我也找事情做。”徐宝对六个孩子说一声,起身离开,东西不用他收拾,没喝掉的烧酒烤串儿的人会帮他送到‘办公室’。
市场上所卖东西的品种明显减少,有人补充了新的东西,如年糕、冻硬的山鸡、河中干的河螺肉,还有许多人卖的东西重样。
同样的东西一多,买卖不好做,但大家都在坚持,等徐宝给他们找别的活干,现在若是退出回家休息,估计好事情就没了。
徐宝溜达着看,干菜最多,全是之前大家晾晒的,但这种干菜不适合给前方的将士们吃,运输过程中容易碎掉,不如葱花和胡萝卜。
“在挺几天,等天再冷冷的,河里的冰冻实后,就有别的活干。”徐宝看到两个卖白菜和萝卜的人挨在一起,对两个人说道。
两个人并不急,其中一个说道:“别看卖一样的东西,可冬天能吃的东西也少,买的人还是多。”
另一人跟着说:“同样的东西价钱一样,这里有架子有棚子,能卖上钱,总比在家闲着强,可恨放火的人,叫我抓到,往死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