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1914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谁主沉浮

    fri may 27 19:03:03 cst 2016

    北京,龙宫。

    总统府在高速运转,而且得了一个雅号“龙宫”,这来源于英国公使朱尔典的一句玩笑话:“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而总统先生是中国的领导者,那总统府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宫了!”

    当时朱尔典来总统府拜访,刘思哲正好穿着一身传统的汉服接客,宽大的袍袖绣着一头张牙舞爪的金龙,朱尔典便顺嘴打趣了一句。然而,他不知道这一句话会在以后的岁月里让中国总统府彻底换了一个名字,龙宫不再是戏称或昵称,渐渐变成了正式称呼。

    龙宫的大会客厅也变成了“凤殿”,后来成了总统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刘思哲有时候还想,那会儿我怎么就脑子一抽穿上汉服了?明明我想穿的是自己刚刚“设计”成功的中山装嘛!

    说到中山装,关于命名问题使得很多人费解,为什么叫“中山”?既然是总统亲自主持设计的,应该叫“思哲装”嘛,要不然叫“成朝(老刘给自己起的表字)装”也行啊!面对众人的不解,刘思哲只是平静而神秘地说:“为了好听。”

    这是什么理由?众人吐血,后来大概刘思哲也不好意思拿这个理由糊弄了,便说:“其实是为了纪念一个对近代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先行者。”

    这个解释众人还是不满意,他们翻遍了典籍也找不到叫中山的革命先行者,尤其这位先行者先生还是对近代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哪可能没一个人耳闻?其实刘思哲也疑惑,袁世凯和段祺瑞都有,说明这个历史并没有多少改变,孙中山怎么就销声匿迹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呢?难道是因为蝴蝶效应,自己来了孙中山就没了?不可能啊,他来的那一年是一九零一年,按理说孙中山早就出生长大了,而且闯出了不小的名气,大月薰(孙中山日本籍妻子,嫁给孙中山时年方十六,后被回国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山先生抛弃,育有一女富美子,因生计问题和父亲逼迫两次改嫁,晚景凄凉)也差不多认识了,不应该被历史踢掉吧?

    言归正传,龙宫(从现在起总统府就称为龙宫了)高速运转,虎穴接到东北俄军南下的消息后立刻上报,刘思哲焦头烂额,当军阀的时候是在国内和一帮子“同行”打,当总统就要和外国人打。从这来看,外国人比自家人难对付多了,毕竟国内的那些军阀除了一些著名人物难缠之外其他人烂泥扶不上墙,况且他得到了德国人的大力支持,统一战争打起来并不艰难。

    俄军南下,侵吞东北之心昭然若揭,如果东三省让小鬼子占了还有可能讨回来,让老毛子占了除了不顾一切地发动战争是别想再要回来了!刘思哲让人叫来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开门见山道:“袁老怎么看?”

    袁世凯不假思索道:“打!俄人,貔貅也,若东三省有失,则再不复中华所有矣!”

    刘思哲揉着眉心,苦笑道:“我也想打,可我手中已经没什么兵可用了,新兵倒是有几十万,不过正在训练,武器都没有配齐,我已经紧急向美国的军工企业下达了五十万支毛瑟步枪的订单。因为战争的关系,经济不景气,虽然全国各地陷入了前所未有地生产热潮,但短时间内见不到成效,不瞒袁老说,政府已经出现财政赤字了!”他的声音透露着一股子无奈。

    袁世凯试探道:“何不把留守中央的二十万联邦军调出一部分,毕竟国事为重,东北不容有失。”

    刘思哲鹰隼一般锐利地眼神盯住他,盯了很久,直到袁世凯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方道:“袁老,你是我手下的元老了,理应明白国家刚刚统一,各地并不稳定,一旦我把这最后的保命符抽走,大军离京后,谁能保证首都一直稳定?谁能保证各地不趁势犯上作乱?”

    袁世凯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这个华夏联邦的掌舵者似乎太劳累了,并不宽阔的肩头背负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他身上有诸多责任,一不小心就将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想到这里,袁世凯心下暗叹,他知道总统的担心是对的,由于中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比较大,要不是有强势的中央政府和更加强势的年轻总统压着,暗中的激流早就让这个古老国家崩乱了。

    刘思哲又道:“袁老,我跟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其实我一开始有过中央集权和一党专政的想法,但在最后我放弃了,为什么?就是怕全中国被一个声音困在铁笼子里,那样政府官员就会为所欲为,闭目塞听,把自己锁在太平盛世的幻想中不思进取!不过我也走错了一步棋,中国的确需要民主,但在目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民主只能靠边站!”

    袁世凯眉头一跳,难道说,总统想解散国会,收回大权吗?他越想越慌,手心里渐渐攥出了足以养活鲸鱼的汗水,颤声道:“总统,你……你想……”

    刘思哲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忽然笑容灿烂道:“不用害怕,袁老,我还没想把中国拖进独裁的深渊,只不过俄军南下,中华民族最危机的时刻到来了,我们应该万众一心,绝不能被任何力量掣肘!”

    袁世凯小心翼翼道:“总统的意思是……”

    看着面前畏畏缩缩说话不敢大喘气地小老头,刘思哲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那个叱咤风云建立过“中华帝国”的北洋枭雄,在另一个时空中,老袁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说到主流名声,的确不咋地。他想了想,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我的意思很简单,中国可以输掉这场战争,但必须收复藏疆蒙,更不能失去东三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团结起来!”

    袁世凯放开了紧紧攥着地拳头,借着搓手的机会垂下眼睑,他不敢和总统明亮的眼神对望,唯有讷讷道:“老朽愚鲁,还是对总统的意思颇感费解,不妨总统把话再说明白一点……”这是一定要装傻充愣了。

    刘思哲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打开大门,北京城下过一场暴雨,雨后的阳光并不和煦,相反,显得极为凛冽。泥土的芳香钻入鼻孔,刘思哲信手对旁边的空气扇了扇,几只蚊蝇迅速飞散,他淡淡道:“自从战争开始,国会一直在配合我,只要我做出的提案,国会根本不会反驳,只会唯唯诺诺地通过。”

    袁世凯迷惑道:“这不好吗?总统,你刚才说团结一心,不想被掣肘,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啊!”

    刘思哲道:“我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可惜这段道路太漫长了,我要的不是一个听话听到不会独立思考的傀儡,更不是随意掌控的提线木偶,我要的是一种制约,一种制衡!既然国会还没有领悟到他们本身存在的作用,好,那暂时也用不到他们了!”

    袁世凯霍然起立,嗫嚅道:“上议院和下议院……”

    刘思哲压压手,转过来,目光深邃道:“从明天开始,直到战争结束,国会无限期休会!”

    袁世凯如遭雷殛,颓然坐倒,刘思哲一张脸变得笑眯眯的,幽幽道:“战争期间我会变成一个真正的独裁者,战争结束后我会让国会重掌大权,而且是真正的大权!袁老,我这不是敷衍你,这是我给国会的一次考验,希望他们不要让我失望!”

    袁世凯呆呆地望着地上的大红地毯,脑子里闪过总统刚才的几句话:我要的不是一个听话听到不会独立思考的傀儡,更不是随意掌控的提线木偶,我要的是一种制约,一种制衡……

    也就是说,总统并不想独裁,而是国会太听话了,让总统失去了扶持国会“对抗”自己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