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1914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北国风光

    fri may 27 19:01:39 cst 2016

    山下奉文直翻白眼,心说还人道对待,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支那人在我们眼里等于猪狗,现在好了,猪狗翻身了,大日本帝国的军人脊梁就软了。他气哼哼地把刀还鞘,军人的本性并没有让他阴阳怪气地质问,只是心情特别不爽,说:“人道对待就人道对待吧,反正岫岩拿下来了,不过要是支那军队都这么顽强,我们这两万人是打不下辽东的。用支那的古话说,偷鸡不成蚀把米,竹内君,你说呢?”

    两人关系不错,竹内觐文拍了拍山下奉文的肩膀,笑道:“支那统一的时间太短了,参谋本部让我们打辽东,是为了逼乱支那政府的阵脚。山下君,你想一想,支那总统刘思哲分了几路兵出去?蒙古,藏疆,还有东北,山东也可以勉强算一路,这就是四路了。四路齐出,北京也会留一路兵策应万全,说到底刘思哲不敢把宝都往外押,藏疆蒙都是能轻而易举拿下的。唯独在东北战场,我军比支那军队更加精锐,刘思哲绝不敢掉以轻心,再者制海权在我方手中,支那人只能稳扎稳打,我相信在山东半岛他们已经集结了重兵,意图通过渤海登陆辽东半岛,这仗不论谁输谁赢,北京都不会平静。刘思哲建立的华夏联邦根基尚浅,真的打成胶着战,对大日本帝国的确不利,但对他更不利!”

    山下奉文看了上级一眼,他是纯粹的军人,对于政治不关心,也不想关心。竹内觐文不同,这老小子允文允武,不仅当军人是块料子,当政客也不遑多让,山下奉文最后叹道:“既然支那政府要增兵辽东半岛,我们这两万人是铁定不够用了,竹内君,向后方求援吧。”他故意把刚才的政治话题避过。

    竹内觐文也不再多说,一面在岫岩休整两天准备进军庄河,一面致电后方请求增援。

    外蒙古,乔伊尔。

    国防军如下山猛虎,在那林、吉尔夏兰特两座蒙古重镇和匆忙拼凑的几百蒙古兵交手,蒙古兵溃不成军,只死了几十个人就举手投降,廖国明等将领觉得没意思极了。李宗仁则比较乐呵,这样就对了,如果蒙古人真的负隅顽抗才叫棘手,毕竟这是统一战争,不是侵略战争,中国内战搞得轰轰烈烈只能让外人看笑话。

    那林和吉尔夏兰特一鼓而下之后,华军又以拼命突击地姿态急行军,突破蒙古兵在艾拉格构筑的薄弱防线,一直到了乔伊尔才停止前进。让人失望的是,乔伊尔守军更少,华军一个营上去轻松破城,然后击溃,国防军对这样的胜利已经提不起兴趣,连立功的该营士兵也是一个个臊眉搭眼,像有人欠了他们钱似的。

    十五万虎贲停在乔伊尔休整,这时候距离库伦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李宗仁接到后方国安部发来的电报,得知俄国已经在尼布楚、远东一线囤积了重兵,虽然无力南下,但防守还是绰绰有余的,除此之外,东北战局也略有提及。他把高级将领召集到一起,说:“东北快打疯了,俄罗斯出国作战有心无力,但在尼布楚集结重兵,明显是要防备我军收复外蒙后北上,这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坏,汉锦和大家怎么看?”

    廖国明道:“改进版马克沁机关枪在出发之前就配备到营一级了,迫击炮这种攻坚的秘密武器也已经和施奈德山炮一样大量携带,元帅应该担心的不是这里,而是东北。”他顿了顿,继续说,“老毛子并不是无力南下,而是不想一心多用,他们在欧洲打得热火朝天,在亚洲必须保持克制,尼布楚我猜俄军是真的要防守的,不会主动出击,问题在于东三省……”

    李宗仁眉头一皱道:“总统他们也应该想到了,我们这十五万国防军虽然是当初跟随总统打天下的精锐,但在东三省,除去和日军在辽东纠缠的数十万大军,还有至少二十五万新军沿着黑龙江、吉林布防,老毛子是讨不到多大便宜的,怕就怕……”他止住话头,幽幽一叹,“百万国防军已经抽调一空了,外蒙、山东、东三省,总统的嫡系部队都离京了。”

    廖国明小心道:“京城还有二十万联邦军留守,各大省份也有地方部队驻防……”

    李宗仁淡淡道:“希望真的不会出乱子吧。”

    占据了乔伊尔之后,前方一马平川,再也没有成建制的蒙古兵挡着,汉家健儿唱着歌,欣赏着北国的美丽风光,继续前进。九月初的时候,华军终于到达了库伦的最后一道屏障――多伦。

    多伦和赛音山达一样,均是土围子一般的城池,不过守军较先前好了很多,虽然只有六七百人,精神头却不错,颇有战意。华军对此极为满意,廖国明戏言道:“如果每支挡在前面的蒙古兵都这么战意十足,十五万虎贲也不至于每天蔫头巴脑的……”

    然而有士气是一回事,实力上的绝对差距绝不可能单靠所谓的士气弥补,当施奈德山炮三轮齐射把多伦这个土围子打得残破不堪的时候,蒙古兵的表情变了。战意迅速消退,刚吃的饭食似乎也被消化干净,个个面如土色,有的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请求蒙古人信奉的长生天保佑,或者向长生天忏悔。

    华军的战意也跟着消退,这都什么事啊,才打了几轮炮就没精神了,蒙古人就这点出息?华军冲锋本来每一个番号都是当仁不让的,这下倒好,推三阻四,还是李宗仁沉着脸指派了一个团出击。

    蒙古兵的确不给自己长脸,多伦城中从开始响起枪声,到归于沉寂,不过一个小时不到,廖国明实在忍不住了,嗤笑道:“奶奶的,我现在都有心立刻绕过库伦和老毛子打了,这是打仗吗?三千虎贲远征库伦照样没问题,蒙古兵根本不能称为真正的战士。虽然端着枪,却毫无作战素质,还不如换回马刀砍人哪!”

    李宗仁叹道:“这是因为没有外国势力插手的缘故,不然我们不会这么顺利进军外蒙。”

    这一路太顺利了,虽然每一场仗都赢得轻松,华军上下却在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们知道,库伦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李宗仁元帅在誓师之前就说过,次要目标是库伦,主要目标是贝加尔湖。

    将华夏联邦的五色旗插到库伦恩仁寺之上,让汉家的旗帜在外蒙继续飘扬,这是所有千里远征的国防军将士一致的心愿!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历经千年而不倒的民族,他们愿意奉献宝贵的生命和毕生的精力!

    五色旗,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自由、民主、博爱、平等、法治,这是联邦政府给出的官方说法。红色象征自由,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也是未来无产阶级政权的象征;黄色在古代是帝王专属,象征民主,意为人民才是至高无上的,主权在民,民权永远至高无上;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天空广袤无垠,涵盖一切,凡是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民族部落,都是上天的恩赐,又因为大海代表宽广的胸怀,所以蓝色象征博爱;白色象征平等,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每个人都是如此,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黑色象征法治,民主国家必须建立在法治之上,公正、威严、深邃唯有黑色能表达,而且青天大老爷包公就是被塑造成了黑脸形象,秦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法治朝代,所以黑色象征法治。

    刘思哲对这样的解释很满意,起码比国民政府那种牵强附会的“五族共和”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