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城夜微凉
字体: 16 + -

第一章 元夜琴奏花街绣

    sat jun 27 18:17:58 cst 2015

    这是我想了很久才开始下定决心写的故事。它就像我的一个梦,里面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欢喜与惆怅。人物、情节、故事都一直在我内心深处纠结该不该把它叙述出来,之所以会纠结,那是因为我害怕写出来后会失了它原有的味道。

    本来是打算把这篇小说写成青春文学一类的作品,奈何本人对于历史古代有些偏爱,所以最终定位于历史架空。

    最后希望大家看文愉快,有什么不足之处稍加提点,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留言到书评里,谢谢。。。

    

    每年宁国的元宵花灯会都举办的特别热闹。景城所见之处被红火的灯笼高挂街头到街尾,大街小巷人群络绎不绝,大人小孩亦或者街头的青年男女都装扮的称头称尾。

    街边商贩更是卖力吆喝着自家的新奇玩意儿又或者是美食小吃,贴着笑脸招呼着过路人,倒想趁着今日过节多赚着银两才是实在。

    湖岸边、江面上停靠行驶着各种花坊的船只,无一不是豪华靓丽,各色彩灯悬挂船顶檐角,灯光倒映在水里,随着水波漾子涟漪起伏,煞是好看。

    船面上有人在甲板上观赏美景夜色,有人聚朋好友一起吃饭饮酒。然而停靠在湖水正中央的一艘坊船却安静的不像样,与其他旁边热闹之声不绝于耳的花坊相比,倒是有些格格不入。然而这所花坊却是京城最有名气,最有声望的红牌楼。

    说起这红牌楼,众人皆知红牌楼不同其他楼坊,并不是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的花街柳巷之处,却是一处清幽安静、品茗吃饭的绝佳之地。

    红牌楼也有姑娘,却不是陪食客饮酒作乐的,她们大多都是孤儿,因为各种原因流落自此,都是一些卖艺不卖身的正经姑娘。

    而令这红牌楼名声大震的,人人皆之敬仰的是楼里的一位才女花月蓉。此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初在红牌高楼抚得一手《月沉吟》让人拍手叫绝。真真是应了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却没人见过这位才女的真实容貌,每次跳舞或抚琴都是带着面纱隔着轻丝幔帘远远示人。只闻坊间流传此女因为失火,面貌烧伤才会如此。大多听了更是心生敬仰之意,有女如此,当世何求啊!久而久之便流传一句道:十里红妆不及改,愿声只为花月蓉。

    就在此刻,红牌楼的船坊门窗尽开,伴随着江面清风,琴音倾泻而出,悠然响起。音调优雅绵长,舒缓如流泉清脆如珠落玉盘,百转千回如呢喃细语。能弹出如此悦耳的琴音,抚琴者的心境可想而知是如何的闲适淡雅。

    除琴之外船头船尾更有十二位佳人用曼妙翩然的舞姿加以附和,琴舞结合,堪称完美。一时间,湖面上其它丝竹之乐顿时已知惭愧,黯然失色,纷纷未有再奏。同时也引得岸边人群驻足,侧耳须听这如此天籁。

    一曲一舞终毕,烟火瞬间绽放于夜空,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烟火砰燃的同时响起一片热络的掌声和叫好声。恐怕众人已知,刚才这一手好琴便是出自花月蓉。

    此歌舞一出,红牌楼得了众人喝彩的好处,其它花坊顿时就被比了下去,许多文人墨客又或达官贵人纷沓而至红牌楼的花坊船内,惹得其他坊间一阵不忿,却又奈何不得。

    江面上的热闹只有一时,更多的则是元宵节其他的有趣玩意儿。猜灯谜这东西是元宵节的热门,从景城东门一直到西门的路上处处都设有灯谜,每隔几十米便有一处兑换奖品的地方。只要猜中,带着字谜说出答案便能获得奖励。

    千兰看着此刻依旧专注研究字谜的自家小姐,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面色纠结的哽在喉间。

    “偶因一语蒙抬举,反为多情又别离,得郎君归去后,倚阑独自泪淋漓。”黎念沉吟吟念道花签上的字谜,咬着下唇思考着,嘴上反复念叨字谜。

    千兰小声提醒到:“小……不,公子啊,眼见这时辰也不早了,夜有阴云,也不知道一会儿会不会下雨,奴婢看就不如先回去了吧。”

    黎念沉转过头来看着千兰,眼里露出欣喜,一下仿佛开了窍,“对啊,下雨……一语其实是一雨,多情谐音多晴,若要不淋漓,有伞变可。”

    千兰摆摆手,“我们出门时没带伞啊?”

    黎念沉转过头,拿花签拍了一下千兰脑袋:“没伞我不管,有奖拿才是正事。走吧,我们去下一处。”

    “还走啊?”看着悠哉走着的黎念成,千兰顿时就苦下脸。快步跟了上去说道:“小姐,我们可是偷跑出来的,一会老爷和夫人回来后,发现我们不在,会受罚的。”

    黎念沉转身又拍了千兰一记,慢步走道:“爹和娘呢,进宫赴宴去了,大姐和二姐也陪同去了,想必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这么早回来。还有啊,都说了出门在外叫我公子公子公子,你怎么这么没记性?!”

    “是,公子。”千兰吃痛的摸摸头,“不过奴婢倒是很害怕夫人提前回来看望小姐,毕竟小…公子是假装称病才没去宫中的。”

    黎念沉心头好笑,她自己的女儿怎么会不知道是什么样,自己娘亲有颗玲珑心,怕是自己不愿进宫赴宴的心思早就看出来了,不然肯定会留下来照顾自己,哪会那么轻易和爹去赴宴。

    “大姐二姐如今已经到了出阁的年龄,如今去赴宴的王公贵族里都是翩翩公子,说不定这一来二往亲事便定了。”黎念沉打趣,说得自己脸都些微微泛红,“诶,你看前面好热闹,走,我们也去瞧瞧。”

    千兰还没反应过来,黎念沉早就快步上前去一探究竟,叫声唤道:“公子,你等等我。”

    “诶,来让让。……谢谢啊……让让。”黎念沉穿梭在人群里,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挤到最前排。

    楼阁上站着一位中年男子,身后还跟着几名奴仆侍奉,看着底下围着的人越来越多,心头阵阵焦愁。

    此刻楼一人高呼:“大伙这都站了几时了?顾员外,你家闺女到底还拋不抛绣球啊?”此声一出,底下便有人起哄附和。

    顾员外脸色紧皱,却只得干笑道:“小女还在准备中,立马就会露面…”说完便转身回屋,看着依旧纹丝不动坐在凳子上正对着镜子梳头的女儿顾曼云,一屁股坐在座椅旁,“女儿啊,你到底唱的这是哪一出啊?说好抛绣球招亲,这人也来了,你却迟迟拖延,这………唉!”

    顾曼云满脸焦急愁容,想想时辰已经过了大半,却依旧没有消息,忍不住把木梳拍放在梳妆桌面站起身走到桌面,从托盘上拿起绣球,像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定,气冲冲的便出了房间来到楼台。

    一见到顾曼云出来,人群又是一阵骚动。黎念沉也抬眼望去,却只能看见侧脸,不过只看侧脸就是一番亮丽惹眼,想必也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只见她身着荣服,金钿花簪束发,但此刻全然没有拋绣球招夫该有的女儿羞态,双眉略蹙,两眼遍视人群,倒是很不开心的样子。

    “扔给我……”

    “顾小姐…这里”

    “快扔呀!”

    “…给我…”

    一时间底下有吵又闹,都伸长了手准备接绣球。千兰看见人群挤得厉害,护着黎念沉站到了边处,反正这种热闹又不能参与,还是不要扎堆儿挤的好,以免引发生危险。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