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史札记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席卷东南

    sat apr 09 15:32:18 cst 2016

    李鸿章那边节节胜利,曾国荃这边也是势如破竹。

    安庆攻克之后,天京已经门户洞开,触手可及了。曾国藩令九弟曾国荃回乡继续募兵,不久,他的吉字营扩充至一万八千余人。曾国藩令曾国荃、曾贞干合兵三万余人,大军直捣天京。

    同治元年(1862)三月,曾国荃和曾贞干沿长江东下,在彭玉麟、杨岳斌水师配合下,连克含山、和州、大胜关等十余城,长驱直入,飞速逼至天京城下,将剑锋抵到了洪秀全的咽喉上。

    曾国荃这个胆子是真大,当年江南大营拥兵六七万人,尚且三天两头被太平军揍得屁滚尿流,现在他手里才区区三万人,竟然敢打天京城,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当时的人可能都会有这种疑问,曾国荃这小子是不是疯了?

    事实证明,曾国荃没有疯,他是凭实力说话的。

    曾国荃率大军进驻天京城外雨花台,距天京只有四里。

    五月十二日,太平军两万人攻击曾国荃大营,为曾国荃伏兵击败。

    十六日,天京太平军分二十余路向曾国荃各营垒大举发起进攻,并集结重兵猛攻雨花台大营。曾国荃全力防守,部将刘连捷甚至率众拔卡而出,阵斩太平军两千余人。楚军又冒雨抢修营墙,终于守住了雨花台大营。

    不久,附近雄黄镇的太平军又密约天京太平军里应外合,准备打破楚军的包围,结果被击退。

    六月二十四日,洪仁玕和杨辅清率部自皖南回援天京,又故技重施,与天京太平军里应外合,夜袭雨花台,还是被击退。

    至此,楚军在天京城下站稳了脚跟。

    八月,长江以南疾疫盛行,曾国荃的大军病倒了大半。这时,李秀成率二十余万大军自上海回援天京而来。

    来得好,李秀成,你曾九爷正等着你呢!

    十九日,李秀成用西洋落地开花大炮轰击楚军大营,声动天地。曾国荃严密布防,与之激战十五昼夜,丝毫不落下风,用火炮、火球烧死太平军无数。太平军这次也是拼了老命,不管战死多少人,决不后退,双方一时陷入胶着。

    九月初三日,李世贤也率十万大军从浙江赶回天京,太平军攻势更加猛烈。战斗中,曾国荃中枪,子弹从右唇打入,左颊穿出,鲜血流遍衣襟(很险,这颗子弹要是再偏一点就要了曾国荃的命),就是这样,曾国荃仍然裹创巡营,激励士卒。

    初五日,楚军跃出战壕攻入太平军营地(这种情况下竟然都敢主动进攻),捣毁其营垒十三座,斩杀数千人,大胜而归。

    十二日,李秀成命士兵在挖好的两处地道中引爆炸药,一时间土石乱飞,太平军千余人拥进缺口之中。楚军立刻火球伺候,枪炮齐发,几路人马随即冒死冲出缺口,向太平军发起了反冲锋,同时奋力抢修缺口。经过一天的苦战,楚军终于堵住缺口,打退了太平军,击毙数千人。

    为使楚军找不出地道所在,李秀成一面下令从西线引长江水,准备淹没楚军粮道;一面于楚军长壕外扎营一百余座,于其中暗挖地道二十余处,准备从地道攻入楚军大营。曾国荃见招拆招,在西线高地增修小营,调水师舢板与小营相依护,保卫粮道;又令各军于长壕内挖一圈内壕,修一圈内墙,一旦发现太平军的地道就往里猛灌浓烟和脏水,连破太平军地道七处。

    曾国荃盘算着,老跟李秀成在这耗着不是个事,必须得放个大招,让太平军知道什么叫怕,才能守住雨花台大营。

    十月初五日夜,月黑风高。

    曾国荃大军兵分三路,杀出营去,放火一路焚烧太平军营寨,见人就杀,太平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黑夜里,只见火光冲天,杀声动地,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楚军,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太平军看到这一幕,心胆俱裂,根本想不到抵抗,掀起被子,撒腿就跑,只恨爷娘少生了一对隐形的翅膀,带他们飞过绝望。

    李秀成、李世贤三十余万大军全线崩溃,营寨数十座被烧成一片白地,士卒星散,彻底丧失了战斗能力。

    一夜之间,遭此惨败,洪秀全震怒了,他下诏革去李秀成忠王爵位,告诉他湖广和江北空虚,让他不要再在天京这碍眼了,先去打常熟,做出要直扑湖广和江北的姿势,以解天京之围。

    于是,李秀成收拢残部,奔常熟而去,雨花台之围至此解除。

    雨花台之战,曾国荃坚守四十六日,曾贞干力战通饷道,楚军前后攻破太平军营垒数十座,斩杀太平军数万。营中火药用尽,全军将士尘垢满面,皮肉几乎销尽,然而终于在一比二十的悬殊比例之下,击败李秀成,大获全胜。楚军自成军以来,从未有过如此之苦战,亦从未有过如此骄人之战绩。经过这场铁桶般的围城大战之后,曾国荃得了一个外号,叫“曾铁桶”。

    此战一胜,天京城破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这也是曾贞干生平的最后一战,此战之后不久,他就染上疾疫死在了军中。

    接到曾贞干的死讯,曾国藩哀伤不已。为了这个国家,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弟弟,可是,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他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坚持是否值得,只好以两副挽联来悼念这个幼弟,希望二人来生再世能够再为兄弟:

    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国家报恩子

    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

    英名百战总是空,泪眼看山河,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

    慧业多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望来世,再为哲弟,并为勋臣

    庚申之变以来,曾国藩感于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一直在苦思战胜西方的对策。他决定,建立一所新式兵工厂,生产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式武器。于是,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为了办好这所兵工厂,曾国藩聘请了大量当时在中国极为稀有的,精通数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人才, 比如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这些科学家们仅仅从一本英国人编的科普书《博物新编》中看到了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安庆城外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了一天,就制成了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

    咱们都知道,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曾国藩就凭借这台小小的蒸汽机,为中国敲开了工业时代的大门。

    咱们前面说过,曾国藩担心九弟曾国荃的安危,到处给他张罗援兵,让李鸿章把常胜军给派来了。

    这时候,曾国荃听说常胜军要来,怀疑这是李鸿章要来抢功,赶紧写信给李鸿章说,让他们不用来了,一个小破天京,我分分钟踏平。

    李鸿章接到曾国荃的信,突然来了主意,他要借这个机会把吴煦和杨坊这两只老狐狸给彻底办趴下。他扣下曾国荃的信,谁也不告诉,继续催吴煦和杨坊让他们赶紧上路。然后又悄悄回信曾国荃,告诉他吴煦、杨坊和白齐文根本不听自己的劝阻,他们已经雇好了轮船,买好了军火,想去和沅丈争功,已经上船,非要南下不可。

    李鸿章琢磨着,这位曾九帅可不是好惹的,这回让自己这么一忽悠,还不得活剐了两只老狐狸。

    没承想,两只老狐狸还没走,又出事了。原来呀,这个白齐文不愿意干这份救援天京的苦差使,正好这会常胜军的军饷没有按时下发,他就借这个机会带人冲到杨坊的家里,把杨坊给痛扁了一顿,劫走了用作饷银的四万多银元。

    李鸿章接到这个消息就甭提多高兴了,正愁找不着机会收拾你呢,这可是你小子自找的,这回看我把白齐文和两只老狐狸一块办了。

    他立即照会英国领事馆,要求严办白齐文。(英国人是常胜军的外国老板)

    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接到照会,赶紧来见李鸿章,跟他商量善后。麦华陀刚一到,就连连向李鸿章道歉,表示白齐文的行为,英国方面毫不知情,自己已经决定将白齐文免职,听候中国处置。

    道歉就完了?

    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李鸿章要借机从英国人手里抠点实惠出来。

    他当即向麦华陀提出,常胜军的人事任免、调动、经费、武器等各项事务从今往后全部由中国来管理,外国人一律不准插手。

    这怎么行?英国人对这支现代化水平的军队一直是很忌惮的,他们当然不会同意把常胜军完全交给中国来管。

    麦华陀向李鸿章还了个价说,常胜军的人事任免和调动要中国和英法两国商议。

    双方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最后终于互相妥协,决定将常胜军裁减三分之一,经费、武器方面由中国管理,由英国少校戈登出任常胜军的新任总兵。

    戈登,英国伦敦人,毕业于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

    这个戈登虽然在中国待的时间不长,但也是近代少有的一位中国人民的朋友。

    通过这场交涉,李鸿章赚了不少好处,不仅拿回了常胜军中的不少权力,而且,常胜军被裁减以后腾出来的那些装备,当然也被他毫不客气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这是李鸿章第一次在外交舞台上亮相,甫一亮相,就显示出了不俗的外交手腕。

    唐德刚先生曾说过:

    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

    这两个半外交家,其中一个是周恩来总理(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地球人都知道),另外半个是民国外交家顾维钧(这个人我们后面会讲到),还有一个就是李鸿章。

    白齐文被撤之后愤愤不平,竟然投靠了李秀成,他劝李秀成放弃江浙,直接北上,夺取中原。李秀成当然不会听他的,老窝都快完蛋了,哪还能顾得上夺取什么中原。白齐文见李秀成不听自己的计策,又转而去投靠李世贤,结果半路上被郭松林擒杀。

    这边把白齐文给做了,那边李鸿章开始对付吴煦和杨坊两只老狐狸。

    他上疏朝廷,弹劾吴煦、杨坊,说他们增援江宁屡次延误,对于白齐文管理不严,请求朝廷将二人革职,另外,这次为增援天京雇轮船、买军火花的三十多万两银子也由二人包赔。

    出了白齐文这种事,朝廷也很火大,二话不说就给李鸿章准了。

    好嘛,这回不但把俩老狐狸一撸到底,而且把他们这些年贪污的公款也全给挖了出来,真是够狠。杨坊最惨,权钱两空不说,还平白无故让人给揍了一顿,他这官司这辈子算是打不赢了。

    两只老狐狸走了,但是上海得有人办事啊。李鸿章想起了他的好同年,也是曾老师的好朋友—郭嵩焘。郭嵩焘咸丰九年(1859)时曾被咸丰帝安排随僧格林沁办理军务,结果因为私自整顿官场贪污,让僧格林沁给告了,随即被贬。郭嵩焘本来办的是好事,结果得了这么一个处分,越想越憋屈,就辞职回乡了。

    正好,上海这边缺人手,李鸿章立马就想起他来了,当即写信请他出山,并举荐他担任苏松粮储道(就是原来杨坊干的那个官)。郭嵩焘见老朋友相请,就来了。要说郭嵩焘这个人,虽然有点书生气,不懂官场规矩,但是才华是绝对没得挑。他一来就把上海治理得井井有条,财源滚滚,李鸿章放心了。

    现在,上海滩彻底搞定了,李鸿章决定继续进军,收复整个江苏。

    来到上海这大半年,李鸿章算是见了大世面,知道了外国人的枪炮、军舰、机器和科学技术远胜于中国,中国必须要学习了。临走之前他上疏朝廷,请求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文学馆。

    虽然自己现在军务繁忙,顾不上办理这些洋务,但是最起码可以先办一所学堂,让孩子们学学外国话,这样,将来办外交的时候,至少不至于让外国人给忽悠了。

    奕訢见李鸿章的想法与自己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想法不谋而合,深感知音难觅,当然全力支持,立马就给他准了。

    很快,上海同文馆(后改名上海广方言馆)成立。李鸿章聘请了一批英国人来这里担任外教,招收了一批14岁以下的少年入馆学习,开设的课程有外国语言文学、近代自然科学,当然还有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学。

    这是李鸿章生平第一次办理洋务,这个时候,他已经深深地知道,这将是他一生的事业,中国复兴的起点。四万里山河之兴衰,四万万民众之存亡,从这一刻起,将落在他的肩上。

    办完这所学堂后,李鸿章再次出发了。

    不久之前,曾国藩截获了太平军的一份密报,知道了洪秀全让李秀成进攻湖广和江北的计划。曾国藩立即写信给李鸿章,令他先发制人,抢先进攻太仓,打乱李秀成的计划,使他无力北进。

    同治二年(1863)二月,李鸿章令常熟守将死守待援,随即派刘铭传、潘鼎新、张树珊先乘轮船赴福山,同时派程学启攻太仓、昆山。

    刘铭传等在福山连战连捷,最后在常胜军的配合下顺利攻克了福山,常熟围解。随后,程学启与常胜军联手攻破了太仓,太平军太仓守将蔡元隆诈降,被程学启随手灭了。攻昆山时,李鸿章令程学启总统诸军,程学启向李鸿章献计:

    昆山三面环水,一面陆路直达苏州,必须先截断这条陆路,昆山才能攻克。

    李鸿章听从了他的计策,令他和郭松林在正仪镇设伏,截杀了太平军的援兵,昆山随即也被攻克。太仓、昆山两战,淮军擒敌七千余,程学启居功至伟。戈登也由此对程学启心生敬佩,二人结为莫逆之交,以兄弟相称。

    五月,李秀成率大军十余万来援。在曾国荃和李鸿章的前后夹击之下,李秀成已经彻底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曾国荃和李鸿章俩人基本上是你打累了歇会,我上;我打累了歇会,你来,完全是以一种老猫戏耗子的打法在虐李秀成,而且还是两只老猫戏一只耗子,这样即使打不死他,早晚也会拖垮他。李秀成明白,胜利的希望已经渺茫了。

    刘铭传、郭松林与李秀成的前锋相遇,连战连胜,但由于太平军势大,淮军一时也难以将之彻底击败。李秀成趁机于运河上大修连营,纵横六七十里,垒堡百数,尽扼运河险要,尽毁沿河桥梁,派炮船巡游于河上,水陆策应,声势颇为浩大。

    刘铭传暗中收集木材搭建好浮桥,趁半夜出兵渡河偷袭,攻破李秀成大营三十二座。郭松林也趁机进兵,攻破李秀成大营三十五座;周盛波也不甘落后,攻破李秀成大营二十三座。太平军大溃,死伤数万,浮尸塞断河道,运河水为之不流。刘铭传等擒太平军大小将官百余人,夺马五百匹,船二十艘,粮食、兵器、弹药不计其数。

    自此,李秀成主力被彻底击败,江阴以西全部平定,淮军军威大振。

    六月,吴江太平军守将望风而降。程学启随即与刘铭传计议,准备收复苏州。随后,程学启攻破花泾港,逼降其守将,进驻潍亭。

    七月,李鸿章亲率大军收复太湖厅,进军苏州,命刘铭传攻打江阴。太平军大将—护王陈坤书率湖南、湖北、山东各路援军十余万人,并力赶来救援。陈坤书营垒星罗棋布,西起江滨,东至山口,绵延不绝。刘铭传连番大战,擒斩两万余人,太平军仍然拼死抵抗,双方一时陷入相持。就在这时,城中有人临阵倒戈,主动献出一面城墙,淮军攀城而进,陈坤书脱身逃走,江阴收复。

    之后,程学启率大军万余人进驻苏州娄门外永定桥。苏州城大,四面环水。程学启大战数十场,连克浒墅关、十里亭、观音庙等十余处要塞,分兵杀退太平军各路援兵。郭松林也在新塘桥大败太平军,杀伤万余人,夺船数百艘,太平军水师全军覆没。李秀成闻知此信,痛哭流涕,悲伤不能自已。

    自此,淮军威名震于天下!

    这期间,有一次李鸿章巡视营地的时候,淮军中一个叫马格里的洋教练拦住了他,对他说,淮军购买外国军火付的价钱太高,一直挨军火商的宰,欧洲各国都开办大工厂制造军火,中国也应该开办这样的大工厂自己制造。

    李鸿章当然知道自己制造更方便了,但问题是没人会造呀,总不能开个大工厂让工人干瞪眼吧。

    这个马格里当即表示,我会造。

    光说不练假把式。他马上回屋拿了一颗自己造的炮弹出来,当着李鸿章的面放给他看,还真好使。李鸿章非常高兴,当即拨给了他五十个人,让他回上海办了一所兵工厂,这就是上海洋炮局。

    同时,李鸿章把自己的好朋友丁日昌也请到了上海来帮忙。

    丁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今梅州)人,秀才出身,当时是曾国藩的幕僚,通晓火器制造。奉曾国藩之命在广东督办厘金时,曾发挥业余爱好,成功制造短炸炮三十六尊,炮弹两千余颗,因此闻名于世。

    丁日昌来到上海后,帮李鸿章制造了十八磅、四十八磅等多种开花炮弹,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这是李鸿章生平兴办工业的开始。

    曾国荃屡次写信让大哥曾国藩亲自来天京督战,激励军心。曾国藩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屡战屡败,怕把这最后一仗给搅黄了,所以一直不肯去。

    同治二年(1863)春,曾国藩见大局已定,这才动身亲自去天京视察。到了天京后,他看到楚军虽然屡经恶战,但营垒仍旧坚如磐石,心中大定。

    四月下旬,几个月没动兵的曾国荃又有点手痒痒了。他趁天京城中太平军懈怠,令大军连夜袭击雨花台,最终将之一举攻克。

    这时候,曾国荃被升任浙江巡抚,原来做浙江巡抚的左宗棠已经升任闽浙总督。

    雨花台是天京要隘,江南大营当年在天京城外折腾了多少年都没拿下来过。闻听此消息,救火队员李秀成只好再次率大军回援天京。这时正值初夏,长江发大水,太平军渡江困难,溺死无数,过江不及者只好栖身江心的九袱洲。

    彭玉麟、杨岳斌见势,立即率水师合攻九袱洲。

    太平军于洲中筑垒数十座,外围修筑大城,众船环绕,与天京成掎角之势。

    彭玉麟督兵昼夜猛攻,下令:

    洲不破,不收兵。

    又选死士冒火登岸,趁机大呼:

    洲破矣!

    诸军欢呼,腾跃而上,大破太平军船队,太平军争相溃逃,楚军水师遂克九袱洲。

    至此,长江两岸完全被楚军控制,天京粮道被彻底切断。

    这时,李秀成大军经过接连恶战已经损失了十余万人,而且缺粮少饷,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曾国荃连战连捷,接连攻克印子山、上方桥、江东桥、高桥门、七瓦桥等要塞。

    十月,曾国荃大军进驻当年江南大营驻扎的孝陵卫。

    就在这时,江苏方面李鸿章连克福山、太仓、昆山诸城,兵锋直指苏州,太平天国已经四面楚歌。

    苏州是天京屏障,同样不容有失,既然天京这边死活打不赢,那也别在这耗着了,先救苏州要紧。

    李秀成向洪秀全请命,带兵援救苏州,洪秀全见天京形势危急,李秀成又要远赴苏州,疑心大起,他怀疑李秀成要溜。

    好,要走可以,把你的母亲妻儿留下!另外,再给朕交十万两银子助饷,朕就放你走!

    这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怀疑我!

    李秀成欲哭无泪,只好留下自己的母亲妻儿在天京做人质,并拿出大笔家产折算成白银十万两交给天王,马不停蹄赶奔苏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