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行记
字体: 16 + -

第五章峨眉一战扬威名 天府结识慕容兄

    mon jul 11 07:47:06 cst 2016

    

    第二天一早,辨机和尚与任真子李荣以及乌尤寺的惠能大师等高僧从乌尤寺出来,到了乐山市的马市上,买了几匹好马,往峨眉山方向飞奔而去。

    有人会说,辨机和尚不就是去峨眉山拜师访友,趁机游览一下那里的名山古刹吗,有必要这么着急吗?

    辨机和尚原来的计划本来是要去峨眉山拜师访友、游览名山古刹来着,但是他在乌尤寺碰到任真子李荣,了解到峨眉山将要发生的大事以后,恨不得插上两个翅膀飞到峨眉山去!

    峨眉山到底要发生什么大事呢?

    原来峨眉山上将要发生一件足以震撼佛、道两教和蜀地、西南武林的大事!

    故事还要从几百年前的汉朝说起。

    话说汉朝末期,峨眉山就有很多道观,道教在峨眉山得到很好地发展,峨眉山被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七位,可见峨眉山道教的昌盛。可是汉末黄巾大起义之后,各地官府对道教的发展采取了谨慎、管制的态度。

    刚传入中国的佛教那与世无争逆来顺受的态度反而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时佛教传入峨眉山,峨眉山便成了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菩萨因山而兴盛,山因菩萨而扬名。

    再说道教修的是当世,只要是好好修行,当世就可以成神仙,或者可以长生不老什么的,所以讲究自身的修身养性,但难度较大,成仙的在历史记载上也是比较少的,他们亲眼见到的就更少了,所以在古代一般除了贵族(比如皇帝就喜欢长生!),平民信仰道教的还是比较少的。

    佛教修行的是来世,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已经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了(有些东西也不是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但是只要好好修行,下辈子就能投个好胎,一切就改变了。最主要的是佛教入门非常简单,又便与修行,所以平民比较容易接受。

    因为道教难度太大,很多人会说:“算了,我看这辈子长生、成仙是不行了,再努力也是白费,还不如加入佛教,好好修行来世呢!”

    平民有这种想法那也没什么,如果道士也有这种想法,那就出问题了!

    话说到了东晋时期,由于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全国各地的佛教更加兴盛,高僧慧持、明果禅师等先后来到峨眉山住锡修持。

    因为道教在峨眉山发展的比较早,峨眉山上大部分风景好、地势好的地方都被道观占了,在峨眉山兴盛起来的佛教的发展收到了限制;于是在峨眉山,道教与佛教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明果禅师见峨眉山上的道教、佛教冲突不断,就向峨眉山当地道家的掌门提议说,

    “无论佛家,还是道家,都是教化国民,一心向善,可是现在峨眉山上因为我们两家的观点不同,致使一些浅薄的不肖弟子借题发挥,无事生非,甚至于殴斗生事,实在有伤风化,有损两教的威仪。不如我们两教化干戈为玉帛,让教众相互学习,也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知耻而后勇,发奋学习,在这峨眉山上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良好风气,岂不是更好!“

    峨眉山道教的掌教本不想答应,实在经不起明果禅师的再三游说,还是应允了明果禅师的建议。

    没想到的是,此端一开,一发不可收拾,那些修行不深的道士看到佛教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道场搞得很是宏大威严,信徒越来越多,香火也越来越旺盛;而道教日渐冷落,再看看自己,今生成仙无望,长生又不可能,还不如跟着明果禅师修行佛法,好好的修行来世!既可以度己,又可以度人!岂不是更好!

    就这样,没过几年,峨眉山上的大小道士,大多数都改信了佛教,有些是整个道观里的道士一起皈依佛门,道教的几个长老实在气不过,就找明果禅师理论,明果禅师是个很睿智的人,

    “各位长老,这些人都是看破红尘,才皈依佛门的,这样吧,我把这些人都叫来,你如果说得他们动了心,自愿离开佛门,加入道教,我也绝不干涉!您意下如何!”

    那些皈依佛门的道士,知道自己已经犯了叛教的大罪,回去一定没有好果子吃的,哪个还肯回去!

    但是现在道教日渐衰落,佛教日渐兴盛,那些道教的长老知道来硬的没有优势,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就和明果禅师约了一个赌局,就教义辩论、法术、武功三项,比试三场,输了的人让出峨眉山!

    因为东汉以后,峨眉山的道教日渐衰落,也没出多少有成就的人才。

    而佛教,东汉之后,在峨眉山等地区日益壮大,人才辈出,现在又有慧持、明果禅师等高僧主持大局,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那场赌局的结果可想而知,道教的那些长老连输三场,只好留下一句“十年后我们再比输赢!”,然后无奈的离开了峨眉山。

    在道教的掌教、长老离开峨眉山之后,明果禅师也没有强迫不愿离去的道士皈依佛门,而是留下几个道观让他们好好修行!而且允许峨眉山的新皈依佛门的道士可以佛、道双修!这给足了道教面子!反而使那些留在峨眉山还坚持修习道教的道家精英,也都逐渐的皈依了佛门!

    这也是为什么峨眉山佛家的教义与众略有不同的原因,特别是峨眉山佛教的音乐更是丰富多彩,独树一帜。

    明果禅师的宽宏大量化解了峨眉山佛、道两教的恩怨,但是峨眉山佛、道两教十年一比也延续了下来,形成了一种惯例!

    明果禅师得到峨眉山后,把峨眉山第二高峰上的道观做了修整,在此基础上修建了普光殿(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金顶所在的山峰也因此得名。我们为了方便,在这里也称作金顶吧!),取“佛光普照”之意,供奉普贤菩萨,之后这里就成了普贤菩萨的道场,佛门圣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