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行记
字体: 16 + -

【十】

    thu jun 30 06:59:44 cst 2016

    

    三月初一的这天清晨,灞桥头的长亭边搭起了一个华丽的祖帐,这个祖帐比起平时搭建的祖帐要华丽高大一些,一看就是豪门气派,祖帐前面站着三位仪表堂堂的豪门公子,和一位衣着华丽,雍容华贵的女子,祖帐的四周到处是黑压压的送行的人群,其中不乏文人、雅士、和尚、道士。

    唐朝人送别时间多在清晨,主要取“一日之计在于晨”之意,希望自己的朋友在新的一天里,在新的旅程中,有新的收获,新的开始。

    熟悉唐朝皇族人员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位年长的公子是常山王李承乾,与常山王年纪相仿,最为英俊帅气的那位公子是魏王李泰,最年轻的那位公子是晋王李治,那位雍容华贵的女子就是高阳公主。可是这些王爷、公主并没有穿官服和宫廷正装,他们穿的都是家常便装,可是这些家常便装也暴露了他们的身份,因为就是一件便装,皇家在装饰方面和一般豪门也是有区别的。

    是什么人出行呀,这么尊贵,连送行的场面都这么宏大,几个嫡出的皇子、公主都出来送行!

    朋友,他们送别的就是王玄策这一行人!

    王玄策可是个七品小官呀,他哪有这么大的面子?

    不是他有面子,是他手下的人有面子,使节团里的那位不起眼的三车和尚,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干儿子,奉旨代太子出家的呀,这时又奉命出使异域,皇家当然要派代表过来送一送啦。

    很多人也很奇怪,既然三车大师有那么尊贵的身份,为什么不让他担任正使或副使呢,他怎么在使节团里只是普通的一个的成员呢,这就是它的奥妙之处:

    第一,从大唐到天竺,山高路远,旅途实在凶险,他们要爬雪山,过高原,穿越无人区,光是一路上的山洪、雪崩、泥石流就能让他们九死一生,所以政府要选一位有着丰富旅行经验的,有超常毅力的人担任使节团的正使。

    第二,这次出使异域,要拜访吐蕃、尼泊尔、天竺、以及西域的一些国家,而且很多国家都是第一次建交,很多国家的政局并不稳定,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政府要选派一位外交经验丰富的,遇事能随机应变,冷静对待的人担任使节团的正使。

    第三,这次出使就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也得两三年,使节团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么艰苦的旅程中,能否坚持下去,那就要看使节团领导人的领导能力了。

    那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副使干干呢,朋友们,若是和平年代,两个友好的国家间的往来,副使的作用可能显现不出来,一路上游山玩水,山珍海味的吃着,接来迎往的奉迎着,好样是跟着使节团到国外做了一次豪华旅游一样,实在爽极了!

    但是像出使天竺,出使西域这样的重大任务,使节团的副使必须符合正使的一切标准,才能胜任。

    因为副使就是一个正使的备胎,他随时都有可能代替正使执行任务,而且副使往往还有他特殊的任务要做。

    和张骞出使西域的班超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其实这次安排三车和尚出使天竺并非朝廷的安排,而是玄奘大师的意思。

    一是:想让三车和尚磨练一下,改掉他那纨绔子弟的坏习惯,说不定通过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磨练,可以使三车大师的认知得到升华,也有助他完成在佛门的修炼;

    二是:让他到天竺渡一下金,回来好在佛门僧界里面混,因为在佛门里混也是要看资历的;三车和尚出身于名门,是个纨绔子弟,很多恶习一时难以改正,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在佛门僧界中的声望不高,让他出去几年,等大家都把他的荒唐事淡忘了,三车和尚再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三车和尚是大富大贵之人,贵人有好运,说不定会给使节团带来好运也说不定,玄奘大师很信这个。

    再说这次给三车和尚送行,不是多大的事,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本来呢,常山王李承乾一个人过来,送一下也就是了,可是魏王李泰就喜欢和常山王在一起攀比,只要是常山王出现的重要场合,魏王李泰总会出现。

    至于那个晋王李治好像对政治没什么兴趣,整天和一帮道士和尚混在一起,无所事事,这两年和辨机和尚混的很熟,对辨机和尚的文采也很钦佩,听说辨机和尚要出使天竺,今日起了个大早,特来送行。

    高阳公主吗,出来送行的理由是随几位哥哥过来,给远在吐蕃的文成公主带去些自己的礼品和祝福,其实有些人知情的人也知道,他是来送辨机和尚的!

    王玄策一行人远远看见这边黑压压的一群人在灞桥边给自己送行,赶紧从马上跳了下来,辨机和尚和三车也赶紧从马车上跳下,向前来送别的几位王爷、公主道谢!

    大家随三位王爷到祖帐里祭拜了路神,求路神保佑使节团一路平安,马到功成!

    然后大家分别和各自的家人朋友一一道别。

    尉迟敬德家的人来送三车和尚,程咬金家程府的人来送辨机和尚,王玄策的家人和朋友,蒋师仁的家人和朋友都来送行、、、场面好不热闹,有人把酒言欢,豪情奔放,有人依依惜别,折柳相送,有人千叮咛万嘱咐,唯恐行人受苦,有人豪言壮语,祝他们再建功业!

    特别是辨机和尚的朋友格外的多,因为他在长安的几座大的寺庙都修行过,而且人缘相当的不错,当和尚以前呢,又结交了一大群有头有脸的,辈分和声望都很高的道士,再后来跟着玄奘大师混的好了,在长安的名声也大了,又结交了一帮文人墨客,所以今天来给辨机和尚送行的有佛家的和尚,也有深山的道士,有李治这样的王爷,也有卢照邻这样的文人墨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