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行记
字体: 16 + -

【八】

    tue jun 28 07:11:24 cst 2016

    一切准备就绪,王玄策马上安排带领蒋师仁、辨机和尚进宫面圣之事。

    对一个卑微的正七品宫来说,入宫可说是相当惶恐之事,可是王玄策的态度却从容自若;由于他本来就是有胆识的男人,再加上数年前就有晋见唐太宗的经验,自然不会为之惧怕。

    那蒋副使本是将门之后,生的虎背熊腰,仪表堂堂,在军旅历练多年,又是学识渊博之人,不然也不会让他担任副使。

    那辨机和尚多年来侍奉佛祖,虽然只有二十来岁的年龄,早已心如止水,更是镇定自若。

    话虽如此,区区一介“中下层”官吏的王玄策,竟然能晋见唐朝的唐太宗与天竺的戒日王这两位历史上的名君,后世的学者对此一定非常羡慕吧。更不要说蒋师仁和辨机和尚了,这两个人更是妒忌的对象。也许唐太宗对这次出使天竺十分的重视,所以才会破格接见蒋师仁和辨机和尚,特别是辩机和尚,你说你辨机就是一个充当翻译的和尚,你凑社么热闹!

    可能就是应为辨机是一个和尚的原因,而且是一个当时已经名满京城才华横溢的年轻和尚!唐太宗才破格接见了他,因为他去天竺,除了翻译这个身份,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大唐高僧玄奘的高徒,因为玄奘大师在天竺地位非常的尊崇,所以辩机和尚到天竺时,天竺各国君王也都会接见他,所以唐太宗也要见他一见。

    既然王玄策、辨机和尚都接见了,使节团副使蒋师仁也一起接见了吧!这也是唐太宗第一次接见副使。

    这天王玄策三人起得特别早,他们到达承天门的时候还不到五更天!但轮到王玄策等人上殿面君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了。

    王玄策带领二人行过跪拜之礼后,他趁起身的一瞬间,抬眼看了唐太宗一眼,皇上穿着龙袍坐在玉座上,由于连年东征高句丽,再加上皇储之事使他身心疲惫,虽然他和玄奘法师年龄相近,不过给人的印象较为衰老,双鬓银丝略显。

    唐太宗的两位重臣侍立在玉座左右,玉座左侧是赵国公,右侧是英国公,两人的官位虽然都是从一品,但是赵国公身为统帅百官的宰相,职务稍微比英国公略高一筹,再说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妹子就是长孙皇后,所以长孙无忌的身份也特殊的多。

    尽管王玄策前几天刚在英国公的府上和英国公、赵国公秘谈过,但今天在朝廷上端坐的英国公和赵国公英气逼人,当王玄策对上英国公的视线时也会不禁紧张,他马上调整呼吸,高声报上名号之后,禀报前往天竺的日程将近,唐太宗偶尔点头示意,并不时与左右两侧的重臣低声交谈。

    “嗯,朕记得,卿就是出使天竺去年刚回来的王玄策对吧?千里迢迢的,又要辛苦你跑一趟了!后面的二位就是蒋师仁和辨机和尚吧?”

    唐太宗话让官阶仅有正七品的王玄策感动不已,大唐皇帝是何等的尊贵,竟然对自己这么一个七品小官还是这么客气;那蒋师仁更是惊得愣了神,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知道他的名字,一时间只知道跟着王玄策给唐太宗行礼;那辨机和尚倒是沉着,应为他是个和尚,虽然这个使团中不是只有他一个和尚,但是唐太宗点了他的名字,也挺让他感动的。

    由于王玄策只是个正七品的中下层官吏,在这朝廷之上也算是官阶最低的官员之一了,以至于神态过于拘谨,唐太宗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长孙无忌心领神会,对阶梯下的王玄策说道:

    “王玄策,你虽然是个正七品的官吏,但你是代表大唐出使天竺的,以后出入各国朝廷,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你就直接回答皇上的问题吧。”

    “遵命!”

    王玄策受到指点,马上把头抬了起来,声音洪亮的答道。唐太宗继续开口说道:

    “王爱卿为大唐和天竺的两国邦交奔波万里,实在难得,上次从天竺带来的东西也挺有意思的!尤其是赛蜜特别好!”

    “谢皇上。”

    赛蜜就是固态的砂糖。

    “朕原以为中国物品应有尽有,想不到在制造精糖这方面,还是天竺比较先进。这回卿前往天竺,务必记得要多学些天竺先进的东西。”

    “微臣遵命。”

    “那就交给卿了。”

    唐太宗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对辩机和尚说道,

    “这次有劳辨机大师一起前往天竺,辛苦了!”

    唐太宗对为两国关系奔走的出家人表现出十分的敬重,因为他觉得出家人已经是世外之人,还为世人奔波,十分难得。

    特别是唐太宗对玄奘大师的敬仰,因为玄奘是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正确地说是玄奘不顾政府严令禁止唐人西行(因为当时唐朝还处于战乱之中,西域各国还被突厥控制着,弱国无外交呀,西域各国的人经常劫掠丝绸之路上的唐朝商人。),一个人经历了九死一生、受尽了人世间的千辛万苦才到达天竺,取得真经。

    “贫僧不辛苦,辛苦的是皇上!玄奘大师说过,天下最辛苦的人就是皇上!天下这么大,百姓这么多,皇上爱民如子,要使天下百姓都丰衣足食,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兵强马壮,国内政通人和,国外四方来朝,每一项都是彪炳后世的千年功业,皇上自然辛苦!”

    辨机和尚镇定自若,赶紧叩头道!

    “辩机大师好学问哪,玄奘大师还好吧!”

    唐太宗往前探了一下身体,亲切的问!

    “师傅夜以继日的翻译经书,身体已大不如前!”

    “你回去带我向玄奘大师问好,让他保重身体呀!”

    “谢皇上隆恩!!!”

    辨机和尚被唐太宗深深的打动了,他连叩了三个响头,

    “皇上如此爱民,真是大唐百姓之福呀!”

    唐太宗望着辩机和尚点了点头,心里暗暗称奇,这么一个机灵透顶的青年二十六岁就名满长安,也不足为奇了,不过这么优秀的人才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是朝廷的过失!他现在跟着王玄策出使天竺,也算是为国效力吧!

    接着唐太宗对蒋师仁说道:

    “蒋师仁啊,你人缘不错啊,几位爱卿都推荐你,据说你功夫不错,学文也好,又在神策军任过职,是个不错的人选,你要好好的辅佐王玄策,完成这次出使的重任。”

    “微臣遵命!”

    然后唐太宗又王玄策说道:

    “嗯,王爱卿准备几时出发?”

    “预定是三月初一。

    若走吐蕃到达天竺,应当春季自长安出发,在夏季越过雪山,于秋季抵达天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行程计划。

    因为冬季青藏高原的温度特别的低,冷到零下四十度是很正常的事,这是中原地区生活的人无法承受的,而且冬季的风特别大,下过雪的山路又非常的滑,这样的情况下在陡峭的大雪山上行走是非常危险的。

    春季青藏高原上冰雪融化,各条河流水位上涨,洪峰不断,而且正赶上雪崩的高发期,这个时期入藏,危险重重!

    秋天青藏高原上气候变化无常,狂风和大雪、冰雹、寒流随时都会来临,寒流一来气温从零上二十多度马上能降到零下四十度,而且狂风一起,飞沙走石,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是非常危险的!

    王玄策是率领使节团的正使,必须要为使节团的全体人员负责,让使节团的所有成员员平安归来才行,仅有他一人平安无事并不算完成任务,所以他必须选择在夏季通过青藏高原。

    秋季抵达天竺后,在冬季期间进行任务并且渡过当年,然后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的夏季归国。然后秋季回到唐朝本国,冬季之前返回长安,这就是最有效率、最安全的行程计划,也就是说,王玄策再回到长安最快也将会是一年九个月后的事,不过前提是要他回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