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大阿阇梨
字体: 16 + -

第83章 第82话 果然好色

    嵯峨天皇连日来都不能入睡,其实自从登上这皇位,就一直没能好好安睡。

    百年一遇的风灾,令全国人民心惶惶,各地都流传着怨灵作祟的传言。

    宫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女儿生死未卜,这是他从政以来,最大的考验。

    经历了南都佛教,掌控政权的局面……

    经历了佛教与皇权的政权的斗争……

    经历了皇族迁都,再迁都……

    好不容易才在平安京安顿下来,又经历了药子之变……

    嵯峨天皇手上的皇权,不能再落入他人的手中。

    他想起了药子之乱……,想起了哥哥平城上皇,想起了高岳……

    他不能有失。

    他必须做点事,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人民思想上的统治,他都必须将统治权,牢牢把握在手。

    他需要新的宗教,来助他重建人民精神上的统治,因此他选择了空海。

    除了因为空海的法力高强之外,更重要的是,空海从唐国带回来的全新佛教体系——密宗。

    嵯峨天皇为何选择密宗?

    在宗教的博弈上,道教、神道教……都早已输给佛教。

    佛教在东瀛已经深入人心,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政权的双面统治,令旧派佛教入侵宫廷,甚至差点夺取皇权。

    为避免,旧派佛教政权统治,再度死灰复燃。

    从南都迁走,避开旧派的佛教势力,建立新的权力中心。

    这就是父亲恒武天皇,让东瀛皇族第一次迁都的初衷。

    嵯峨天皇,选择用密宗,去对抗佛教的旧派势力,这是一个很大的冒险。

    毕竟,这是一个从未有人接触过,全新的宗派。

    但为了政治上的利益,思想上的统治,他没有别的选择,只可以全力支持空海。

    空海成功与否,已经不是单纯的营救,而内涵着宗教之间的博弈,政治家之间的角力,皇族之间内斗……。

    嵯峨天皇,脑中筹划的这一切,都必须在,空海成功挽救正子内亲王之后才能实施。

    当然,除了空海之外,嵯峨天皇的宗教统治,也在按步就班的进行着,最早被选定的那个人是最澄。

    最澄比空海大七岁,与空海分乘不同的遣唐船,在同一时间入唐。

    当时,遣唐船遇上风暴,四条船失散了,他未能前往长安,而是去了五台山,密宗的两部大法只求得一部。

    空海则去往长安,拜于唐国国师密宗大阿阇梨惠果门下,成为被密宗认可的第八世密法传承人,并且将密宗金刚界、胎藏界二部大法带回东瀛。

    相对于空海的默默无闻,最澄在入唐前,已经开创了“日枝山寺”(即现在的比叡山“延历寺”),创立了天台宗,身份显赫,贵为天台宗之主。

    最澄有厚实的宗教背景,有嵯峨天皇需要的宗教力量,但他只带回来一部密法。

    嵯峨天皇,需要更多的支持,去支持新的宗教力量形成。

    所以,他也需要空海——唐国公认的密宗第八世传承人,法力高强的支持者。

    他需要空海的支持,需要空海作为他的皇权宗教的领导人。

    夜越来越深,天上下起雨来,这个夜晚显得特别孤单与冷清。

    嵯峨天皇揭开了帘子,推开了格子门,走了出去,马上有两个侍女提着灯跟了出来。

    “天皇陛下,夜深了您还要外出吗?”

    “我要去看看正子,我放下不下。”嵯峨天皇已经走在回廊外了。

    “可是天皇陛下为了您的安全,还是请您明早再去吧。”

    “空海说今天已经为内里结界,只要不离开内里就会很安全,而且不是还有五色金刚绳的保护吗?”

    心中是牵挂与忐忑不安,当一个人在你心中,比你的性命还重要的时候,你是不会感到害怕的。

    正子内亲王,在嵯峨天皇心中,正是如此。

    侍女无法阻拦,诚惶诚恐的在前面提灯笼引路,身后更有侍女拿了雨具和披风,追了上来。

    如此一群人,浩浩荡荡前往正子内亲王的所在,却在雨夜中寂静无声,没有人敢发出声音,唯恐招惹到一丝的不祥。

    嵯峨天皇,站在正子内亲王的寝宫外,里面传来轻轻的咒颂声,声音柔和而温暖,是智泉细语喁喁的念诵声。

    这声音竟然是温暖的,带着浓浓的爱。

    这爱并非男女之情,而是一种对众生爱的守护。

    爱的感觉,是光明的……

    被爱的感觉,是温暖的。

    对众生的大爱,就犹如太阳之光,光明而温暖——不求回报。

    嵯峨天皇第一次听到念佛的咒音,竟然是如此美妙。

    这咒语竟然是温暖的,令人的心里暖融融。

    这就是空海说的,大日如来的光明遍照吗?

    这就是密法的咒语?

    这就是密法的力量?

    嵯峨天皇的手按在格子门上,站在门外,听了很久,他没有推门进去,他不想打断这天籁之音……

    他默默的听着……

    众人也默默的听着……

    这样,一直站在门外,听了很久……

    无声无息的,听了很久……

    雨夜中,只有雨水滴于檐前的声音,如同细碎的低语。

    风寒露冻,嵯峨天皇好像忘记了时光,他默然沉思……令人无法了解他的心事……

    寝室内的烛光,将他那高瘦的影子投在地上,身旁虽然众人围绕,烛光却只照到他一人,孑然一身,显得多么的孤独。

    嵯峨天皇面向着格子门,犹如面壁,他停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有推门进去,只是静静的转身离开……

    没人知道,嵯峨天皇在那扇格子门前,想的是什么……

    侍女们,看到嵯峨天皇眼中有泪,不敢多言,垂手低头跟在身后。

    一路无言……

    只有寂静的夜空,寒冷的夜风,冰冷的夜雨,一路同行。

    嵯峨天皇是挂念着,正子内亲王而垂泪吧!

    多么温情的一个男人啊,没有一个女子不爱他。

    是夜,嵯峨天皇宠幸了一个侍女,封为宫人。

    这个消息,交杂着夜雨传出,宫中的妃嫔女眷又再流言蜚语。

    听说,那个侍女正在偷偷的哭,天皇怜悯,就这样宠幸了她。

    在宫中哭,是犯了大禁忌,竟然借此勾引天皇,罪该万死。

    嵯峨天皇果然是好色,这样的日子也离不开女人。

    哎,竟然让这侍女趁虚而入了……

    宫廷中,后宫是,是非窝,后宫的争斗是吃人不吐骨,杀人不见血。

    这件事,很快就在后宫传开了。

    嵯峨天皇还未立后,当时在嵯峨天皇后宫之中,地位最尊贵的是被封为妃子的高津内亲王。

    高津内亲王,为桓武天皇的女儿,也是嵯峨天皇的异母妹妹。

    侍女将这事告诉高津内亲王妃时,王妃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喃喃的说道:“业良、业子……”

    侍女回答道:“业良亲王和业子内亲王都在,他们都安全,王妃不用挂念。”

    “都在,都在又有什么用,业良已经疯了,剩下我一个又何用?”高津内亲王妃,望着窗外无尽的夜雨,她的脸上表情扭曲,是说不尽的悲痛。

    =========

    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少从近江国师行表高僧出家,后赴南部,在鉴真生前弘法的东大寺受具足戒,并学习鉴真和思托带来的天台宗经籍。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他经日本天皇的批准,率弟子义真等,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中国。回到日本后,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正式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临海龙兴寺遂成为日本天台宗祖庭,为历代日本天台宗僧人和信徒所瞩目。

    收藏、推荐、分享、打赏,什么都要……要支持啊!

    子时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