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水浒之梁山我为王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镇三山败退

    sun apr 03 13:56:00 cst 2016

    且说常江等人压着知寨夫人回到了山寨。

    今日,诸位齐心协力救出了杨雄,又抓获了知寨夫人,最重要的是花荣兄弟的到来,给我们清风山又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华融兄弟武艺高强,箭术超群。今后,可为我山寨箭术教头。众位兄弟可有不同见解。众人皆诺。于是当日大摆筵席。清楚救出杨雄和花荣入伙。一直连续几天,清风山都宴席不断。各位头领分别宴请花荣,希望他可以把清风山当成自己的家,大家一起努力,共谋富贵。花荣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与真心。也感受到了常江等人的亲和与仗义。心中分外感激。不禁在心中发誓,只要有自己一口气在,一定和大家共同进退,共同富贵。

    时间催人老,转眼间半月即将过去,刘高自从逃掉以后,清风山加紧了情报的搜集。出山三十里就设置了岗哨,如果有异动即刻以响箭为号,大家各司其职,守卫山寨。却不曾想,那刘高果然有些本事,居然让青州府派来了镇三山黄信,率领了两万大军,围攻清风山。一看看来,山下熙熙攘攘的全是人。山上有些小头目不禁哗然,这么多人,踩也踩死了。常江和朱武看出了大家的不安,于是召开了战前的紧急会议,给大家鼓劲。

    常江毕竟在前世是军旅出身,对于政治工作还是比较在行的,他洋洋洒洒的说了半个多时辰,让大家明白,官军不是不可以战胜的,他们只能打顺风仗,只要我们让打痛了他们,他们就会后退,何况,山上还有炸药,有石头,就让他们兴高采烈而来,顶着棺材回去。众兄弟皆信心大增。不在惶恐。

    官军攻山开始了,他们蜂拥而来,但是清风山只有一条上山的通路,官军虽多,却没有办法完全铺开,只有几种优势兵力向着山路重逢。常江和朱武几种了山上的优势兵力,在上山的主路上布置了大部分的兵力,而且,让山上的其他兄弟加紧时间制造炸药,并在上山的主干道的危险处埋上了炸药,(就如同现在的地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地雷是靠拉线,而常江等的需要引信点燃才会爆炸,只好掌握好了时间点,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官军的大军到达了这里,点燃引信,那么官军定然有死无生。

    官军在弓箭的掩护下拼命的向上攻击,不一会就抢占了上山的主要路径。常江和山上的兄弟们只有据险而守,一步步的拖住官兵。终于,要道上的炸弹埋好了,众人一哄而散,官兵大喜,以为山上的喽啰终于顶不住了,都逃跑了,于是一挥而进,可是却不曾想,在经过一段险要的地段时,山路只能并行三个人,山路狭窄而崎岖,并且两边全是悬崖,镇三山黄信也不是白给的,他停住大军前进的步伐,吩咐大家小心谨慎,这里道路崎岖,很容易被埋伏。众官兵皆不以为然,这些山贼只能打顺风仗,早就望风而逃了,怕什么,大家一鼓作气,消灭了山贼好回去去怡红院放松下,这一天的,跑了一身臭汗,娘们都不喜欢了。于是众官兵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就好像跑的慢了常江等人就会跑掉一样。

    山路越来越窄了,从本来可以并行三人到最后只可以并行一人,官兵们挤得人挨着人,根本跑步起来,当队伍过去了将近三分之一时,突然一声震天的巨响,狭窄的山路上乱石纷飞,到处都是爆炸的烟尘,只听一声声惨叫传来,黄信一看,一阵巨响之后,烟幕迷茫中,自己的队伍就去了一半多,大骇,马上叫来传令兵吩咐退兵到山脚下。等知道结果后再看如何。结果真的证明了他的猜测,待到山下之后,队伍集结时只剩下六千多人,黄信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这股顽匪已经成长起来,成了大患。

    山上的常江等人等到爆炸的烟尘散的差不多了,蜂拥而下,不管有气没气都补上几刀,这一役下来,官兵损失一万多人,而清风山只损失了几十人,众头领都服了常江的能力。对他越来越顺从。清风山从此真的成了一块铁板。抱成了一团。常江也成了清风山上彻底的权威。

    镇三山黄信终于尝到了苦果,他损兵折将,两万兵马损失了大半,没办法,只好吩咐剩下的人在副将的带领下,守住山口,能攻则攻,不能攻就守,如果守不住就撤回清风寨据守,自己亲自带着几个亲兵,连夜快马加鞭回青州府搬救兵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