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定千山
字体: 16 + -

十一、绝学

    又是三天过去,百里一心将李定的话带给了其父百里淳,后者依照约定,亲自引荐李定面见恒国大王任穆公。

    任穆公身着玄色长袍,梳妆整齐,端正的坐在偏殿正中的椅子上,虽然年过半百,但仍显得精神矍铄。

    李定站在任穆公面前,百里淳也正襟坐在一侧。

    “本王已从淳公口中得知你的事迹。”任穆公端详着李定,“说吧,你想要什么?”

    “大王英明,草民确实有一请求。”李定不卑不亢的说,“愿大王允许草民能为恒国效力。”

    “你想做官?”

    任穆公饶有兴味问,余光瞄了一旁的百里淳一眼。

    李定也看了百里淳一眼,后者微眯着眼,脸上看见任何表情变化。

    “不。”李定回答,“朝堂之上,有淳公为大王分忧已经足够了。”

    “那你指的是什么?”任穆公又问。

    “恒国虽国土辽阔,兵强马壮,但若想在八柱国中脱颖而出,取得一番伟业,在朝堂之外,还欠缺一支实力足够强大的江湖力量。草民希望陛下给我足够的自由,让我为恒国创立一支江湖势力,与淳公内外配合,壮大恒国的实力。”

    “你是说你想要开宗立派?”任穆公提高了音量。

    “没错。”李定答。

    “你今年多大?”

    “十九。”

    “很年轻。”

    任穆公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有些事和年龄无关。”李定这样答到。

    “能想出七分永朝的谋划,并且亲自推动计划实施,的确有几分本事,但要开宗立派,你真有这个实力?”

    任穆公说完,再次看向百里淳,后者回以微妙的眼神。

    李定看在眼里,心知百里淳肯定早已将他的情况告诉了任穆公。

    诚然,李定现在即便手执明净不动,也顶多不过上三境的修为,要想担当江湖一派之长,的确尚有不足。

    “当然,在正式创立门派之前,草民会做好一切准备。此次面见大王,只是将这一希冀请示于您,并且希望能得到您的允许。”

    “好。本王答应你便是。”任穆公对李定说,“但也不能拖太久,本王需要一个期限。”

    “就以此次战事为期限。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月内,草民会将一切准备妥当。”

    李定双手抱拳,目光炯炯。

    这时百里淳也站了起来,先是朝任穆公抱拳鞠躬,然后转过

    身,冷冷的对李定说:“若届时做不到,你便是欺骗君上,需得逐出恒国。”

    李定微微一笑。

    他知道,百里淳还不信任他。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后者是老江湖了,要想完全获得其信赖,李定必须用更多的行动证明。

    “一言为定。”于是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李定很清楚,创立一个门派前需要准备的事有很多,但最首要的,还是得先提升他的修为。

    通常来说,武者提升修为有两种方法。

    一是以气养身,通过对真气的修炼提升实力;二是以技练气,通过学习武技带动真气积累,从而提高个人境界。

    在不考虑天赋异禀的前提下,无论哪种方法,都需得循序渐进、一步一脚印的修习,坚持一定时间后,方能有所提高。

    而若是想在境界之间有大的跨越,则更需长久苦练。

    但还有一种例外。

    世上存在着一类稀有的武道功法,可以令修习者在短时间内获得突飞猛进的修为提升。

    这类功法被称为“绝学”。

    天下武学,尽归佛道两门。佛门又分迷卢宗和天宗两宗派,道门则是太玄教和天一教。

    江湖上所有的门派,都起源自这四大宗派。

    四大宗派都有各自被视作至宝的绝学,例如意生极意法,便是佛门迷卢宗的绝学之一。

    四宗绝学大部分都已失传,但古往今来,武者们寻觅的身影却从未消失。

    在李定这副意生身内,便藏着一些关于绝学的记忆。

    接下来,李定便要循着记忆里的线索,去求得一项绝学。

    他从老师留下的宝物里挑了两样可能有用的物件,随身带着,然后离开恒国,一路向北,进入南赡八国之一的平海国境内。

    平海境内有南赡最大的港口,云津港。李定在港内寻了一处船家,他还没说自己出海的目的地,对方便已猜出。

    船家笑着问李定:“这位少侠,可是要前往迷卢岛?”

    “老板眼力真好。”

    “我们是这云津港上最大的船号之一,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接待不少前往迷卢岛求学的武者。正巧这几日是那岛上的迷卢灵庭纳新的日子,看您气宇不凡,想必也是位习武之人,此行是要去那佛门圣地求学。”

    “今日还有船么?”

    “今日没啦,明天下午最后一班还有空位。”

    于是李定缴了定金,在港口客栈住了一晚,悠闲的找了些当地的

    海鲜料理尝鲜,第二天下午便准时登上了驶往迷卢岛的船只。

    两大佛门宗派中,天宗一脉的信徒积极在各地广为传教,因此势力遍布天下,东初洲的朝雀寺、西幽洲的大云深塔都算是这一宗派的寺庙。

    而迷卢宗则因为奉行“自悟”,向来不爱大张旗鼓的传播,因此并不如天宗那般世间普及。

    只不过,迷卢宗相对“低调”的特点,也成为了吸引一部分武者尊崇的原因。

    这些人在各地寻访为数不多的迷卢宗寺庙、或通过搜集迷卢宗一脉的相关武学典籍自行修习。

    迷卢岛上的迷卢灵庭,便是迷卢宗的唯一的总部基地。

    迷卢灵庭每年会有两次对外纳新的机会,每到此时,四洲各地的追捧者们,便会纷纷前往迷卢岛,希望能被选中进入迷卢灵庭内深造修行。

    此时李定所乘这艘船上的乘客,也都是冲着这个目的而来。

    这船上约一百来号人,大都互相认识,唯有李定一副生面孔,因此他上船后不久,便有武者主动来攀谈。

    说上几句话后,这些人发现李定对于他们圈子内的事所知甚少,认定这少年只是单纯来凑热闹的,于是生出一股轻慢之情,不再理他。

    李定也不再意。这些人虽然表现的对于迷卢宗十分尊崇的样子,但彼此交谈的内容不过是些他们圈子内的传闻轶事,真正与武道相关的话题反倒不多。

    经过一日一夜的航行,大船抵达迷卢岛的港口,李定跟着下了船,步履不停直奔岛上迷卢灵庭所在。

    迷卢灵庭坐落在岛上一处山谷之中,黑瓦白墙的寺庙在青山白雾间显得十分清幽。

    李定抵达后,发现院门紧闭、门外外空无一人。

    原来距离正式开门纳新的日子还有几天,因此前来求学的武者们都还留在不远的镇上,毕竟这些同道中人平日也难得齐聚,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相聚玩耍一番。

    李定懒得再折返去往镇上,就在附近找了一处古亭栖身,每日静坐调息,以山果充饥。

    到了灵庭开门之日,天还没亮,李定便被鼎沸的人声吵醒。来到寺庙门前,看见已经挤满了数百人,都一副十分虔诚的样子跪在门前。

    李定觉得好笑,随便找了一处空地站着,第一缕天光从山间射入,落在黑色的铁门上,大门打开,从门内走出三位身着灰袍的上师。

    “诸位,请进吧。”

    站在中间的一名年纪最轻的上师对众人说。

    进门

    后,来到前院,黑色的建筑群一直向后延伸,一眼看不到头。

    年轻的上师告诉所有人,纳新的人数有限,需先经过一轮简单的测试,合格者方能进入迷卢灵庭修行。

    测试的内容也不算难,由院内弟子与前来拜访的人进行三回合点到为止的比试,由三名上师根据根据个人表现评定,只要有一人认可,便可进入迷卢灵庭。

    前来求学的几百人中大多都是自学武道之人,因此修为水平都算不上高,少数能在三合较量中取胜的人,基本都获得了进入庙内修习的资格。

    轮到李定时,他取了一柄木剑,与负责测试的迷卢灵庭弟子过了三合,有意留手的只恰好胜了对方半招。

    只不过,虽然测试顺利通过,但李定这时却遇上了一个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