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东汉末
字体: 16 + -

7 学刀法黄忠为师 陈震来难逃魔爪

    fri sep 16 22:31:58 cst 2016

    谢乾拉着黄忠,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朝谢府后花园走去。

    黄叙跟在身后,好奇的看着父亲身边这个给自己治病,还能让父亲下跪称之为主公的少年,一想起来的路上父亲告诉自己,这个少年如今才七岁,仅仅比自己大一岁,黄叙就觉得更加不可思议。

    过了片刻,三人来到后花园谢乾平日训练的地方。黄忠看到花园中那块裸露之地,在看到上面从小到大一字排开的十块石头,饶有兴致的问道:“主公,花园之中有此裸露之地,甚为突兀,还有置于其上的石头,敢问主公此处用于何事?”

    谢乾也不故作神秘:“汉升兄,此地是我两年来为了习武用来训练基本功的场所,那些石头自然是用来锻炼臂力的。”

    黄忠讶异道:“没想到主公出身世家,竟也对习武之事如此热衷,殊不知大汉朝重文轻武,我等习武之人地位卑贱,生存亦是艰难。”

    谢乾面容严肃:“文武之道,并无孰重孰轻之说,文武皆为国之栋梁,习武之人,修其心志,养其气息,练其肌体,升其精魂,保家卫国更需武者冲锋陷阵。始皇帝若无白起、王翦、蒙毅之辈,何以一统天下?高祖若无曹参、周勃、灌婴、樊哙之勇,又何以打败勇冠古今的楚霸王,建立大汉王朝?”

    谢乾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大汉王朝,外有匈奴等异族虎视眈眈,更应鼓励人人习武,习武之人,方有一腔热血,一身豪气,才不会让人呈病弱之态,好似娇弱女子。”

    听得谢乾的一番言论,黄忠退后一步,朝谢乾由衷一拜:“主公之言,实在是振聋发聩,黄忠受教了!”

    就连一旁的黄叙也激动的满脸通红:“爹,孩儿也要习武!孩儿也要做男子汉!”

    “没问题,等你病好了,就和我一起习武吧!”谢乾满口答应。黄忠在一旁感激道:“忠替犬子谢主公厚爱!”

    转而黄忠又问:“忠观主公之身形,要比同龄人壮硕许多,虽说看不出肌肉多么发达突出,但是却能感觉出主公体内蕴含巨力,敢问主公平日是如何训练的?”

    谢乾听罢,也不回答,径直跑到场地,把自己的训练动作向黄忠演示了一遍,演示完后,脸不红心不跳的跑到黄忠面前。

    黄忠看完,啧啧称奇:“主公的训练动作有好几种真是闻所未闻,看似简单,但是整套动作若是坚持下来,对身体的力量和协调性真是有极大的提高。特别是那个站立不动之法,看似简单,但是若把握好细节,长久的站下去,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对人的耐力、毅力和身形是特别大的训练。”

    真不愧是三国顶尖武将,一眼就看出了站军姿的巨大好处。

    介绍完了自己的训练方法,谢乾突然朝黄忠拱手一拜,说出了自己见到黄忠时就萌生的想法:“汉升兄,愚弟经过两年的坚持,已经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如今想学一门兵器,愚弟甚爱长柄大刀,想拜汉升兄为师,希望汉升兄能不吝赐教。”

    黄忠听罢,慌忙扶起谢乾:“主公哪里话,承蒙主公看得起黄忠,忠必定倾囊相授,但主臣有别,拜师之事休要再提。”

    谢乾哪能妥协:“在外我是你的主公,私下里,你就是我的武学师父,这并不冲突。”当即对黄忠行了跪拜大礼,恭敬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黄忠看到谢乾坚持,甚至已经行了简单的拜师之礼,也不再扭捏,扶起谢乾:“主公真是折煞黄忠了,忠受宠若惊。”

    继而黄忠也不多言,立即对谢乾说道:“主公可教铁匠为你打造一柄长约七尺有余的长柄大刀,重约两钧即可。”

    谢乾当即对身旁的下人吩咐了下去。

    黄忠继续说道:“长柄大刀乃杀伐最直接的兵器之一,在施展时大开大合,直截了当,并无花哨的招式。其刀术主要有劈、砍、斩、架、截、云、挂、挎、挑、拦、扫、抹、托、拨、压、绞、错、捣、随、扇等。”

    说着,黄忠拿起凤嘴刀,便在训练场上为谢乾把这些刀术演示了一番。看着黄忠的一招一式,谢乾心想:“真不愧是年轻时能与吕布抗衡的名将,只是简单的演示,就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杀伐之气,让普通人喘不过气来。而且古人的武学果然注重实战,一招一式都是直取敌人要害,并没有花里胡哨的招式。”

    演示完,黄忠来到谢乾身前:“长柄大刀的特点是刀法灵活,变化多端,气势雄伟,劲力贯注,快速迅猛,一招一势,动作紧凑,舒展大方。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含虚抱气,气易相融,身法传神,刚柔互用。”

    黄忠说完,看着谢乾一脸思考的模样,知道自己一下子说得太多,对于一个七岁的从未习武之人而言,有些难以消化。

    黄忠当即不在多言:“说再多也是纸上谈兵,等主公兵器回来,我就手把手教主公刀法。”

    谢乾听出了黄忠的言下之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师父,谢府房间众多,然人丁稀薄,徒儿希望师父能把家眷都接到府上,便于我给令郎治病,也便于师父教我刀法。”

    黄忠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主公可能不知,发妻在生下叙儿之后不久就离开人世,所以家中现在也就我和叙儿两人而已。”一旁的黄叙也满脸伤痛。

    谢乾满脸歉意:“徒儿鲁莽,让师父想起伤心之事。既然如此,如果师父家中没有什么贵重之物,就此住下吧。”

    黄忠也不推辞:“谨遵主公之命。”

    谢乾随即命下人给黄忠父子打扫了一间屋子,让二人住下。

    随后的三天,黄叙每天按照谢乾的药方喝着中药,而谢乾每天一如往常的锻炼身体,黄忠看着谢乾锻炼身体的方式好奇,也每天跟着谢乾一起。而且,黄忠也每天为谢乾讲解一些刀法的基础知识和精要。

    过了三天,谢乾在铁匠铺定制的长柄大刀送到了府上,黄忠就开始手把手的教谢乾一些最基本的长柄大刀的用法。其实长柄大刀的刀法也就劈、砍、斩、架、截、云、挂、挎、挑、拦、扫、抹、托、拨、压、绞、错、捣、随、扇等十几种,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复杂。

    但是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招式,却需要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反复操练,形成肌肉记忆,再加上要有武学天赋,战场上随机应变,才是勇武之道。

    黄忠每天和谢乾一起训练,然后教他一些基本的刀法招式,就这样又过了七天。

    这天,突然有下人小跑到训练场,向谢乾禀告:“少爷,门外有一人自称陈震,前来拜访少爷。”

    谢乾听到陈震来了,满头大汗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因为陈震来了,有些计划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想到此,谢乾就迫不及待的朝门口走去,而黄忠也自觉地跟在谢乾身后,一同前去。

    来到门口,看到那张面冠如玉,却显忠厚老实的脸,谢乾快步迎了上去:“愚弟朝思暮想,终于把孝起兄盼来了!”

    陈震看谢乾如此热情,拱手道:“谢乾贤弟,愚兄其实早就想来拜访,但近几日在家中处理了一些琐事,故耽误至今。”

    谢乾笑道:“孝起兄能来就好,早晚并不重要。”说着转身看向黄忠:“来来来,孝起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黄忠黄汉升,也是南阳人,当有万夫不当之勇啊!”

    陈震听罢,看黄忠虎背熊腰,器宇轩昂,简简单单站在那里就杀气侧漏,也是微敢惊异,连忙拜道:“汉升兄气冲霄汉,真乃霸王再世!鄙人陈震陈孝起,见过汉升兄。”

    黄忠礼貌的还了一礼:“孝起谬赞,汉升不过一介武夫耳,倒是贤弟能得主公如此重视,当是有大才之人。”

    听得黄忠称谢乾为主公,陈震满脸震撼,如此英雄豪杰,竟拜一七岁少年为主公,心中想到:“谢乾啊谢乾,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看见两人互相认识,谢乾连忙将陈震请到了谢府大厅,宾主落座。

    陈震说道:“孝起方才来贵府的路上,就听见路边的黄口小儿都在吟诵贤弟当日在太守府所作之诗,想必这几日,贤弟的诗已经传遍南阳了!”

    谢乾客气道:“愚兄谬赞了,佳作天成,我不过是妙手偶得之。今日兄长前来,愚弟却有事与你相商,我也不拐弯抹角,就直奔主题了,兄长觉得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陈震没想到谢乾如此直接就问了自己这么露骨的问题,但是也不慌张,缓缓说道:“宦官把政,豪强四起,民怨沸腾,大乱之兆啊!”

    谢乾没想到,一个在三国历史并不出名的陈震,竟然也有这番见识,看来还是不能小觑天下人啊!当即问:“逢此世道,兄长有何打算?”

    陈震微微一笑,不答反问:“贤弟看来对当今世道亦是了然于胸,不知道贤弟有何高招?”

    谢乾正襟危坐,严肃道:“男儿生于世,当为国为民,方不负父母给予之身。当日诗会,我惭愧夺魁,事后向太守大人提了一个要求,买下了宛城背面隐山方圆五万亩的土地。想建造一个大型的造纸作坊,积攒一些钱粮,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陈震微微点头:“不管何时,钱粮都为根本,贤弟深谋远虑啊。”

    谢乾不再犹豫,当即起身拜道:“谢乾不才,想请孝起兄助我打理隐山之事。”

    陈震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若有所思的问:“不知贤弟志向为何?”

    谢乾背过手去,慢慢走到大厅门前,望着门外蔚蓝的天空,缓缓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黄忠听到谢乾这段话,内心无法平静,心中暗道:“知道主公志向远大,但是没想到主公竟有如此胸怀!我黄汉升三生有幸啊!”

    那边的陈震更是内心震撼,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只有七岁的少年尽然能说出这番话,但是还是强装镇静:“贤弟可否送孝起一首类似当日之诗。”

    谢乾没有回头,慷慨诵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汗血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孩童身!”

    听到此诗,陈震不再犹豫,当即起身跪拜:“承蒙贤弟赏识,陈震愿拜贤弟为主公,尽我所能助主公实现宏愿!”

    谢乾转过身,走过去将陈震扶起来:“得孝起相助,大事可期啊!”

    主臣三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