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开局核爆利维坦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鲎?人。

    1961年,十一月10日,莫斯科时间上午7:00。

    整整五十万年过去。

    何港一觉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把意识再次沉入一号沙盘世界,看这五十万年,世界已经发展成何种面貌。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的大陆,在大陆与海洋交汇的地方,已经开始陆续有低矮的植物生长。

    裸蕨植物已经开始减少,石松类、节蕨类、原始楔叶植物获得发展,新的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开始出现。

    大地不再是荒芜。

    很快,植被将覆盖整个世界。

    一些结构简单的原始昆虫开始出现在陆地上,巨大如轮盘的蜗牛终日游荡在河流沿岸。

    一种类似蝾螈的四足脊椎类爬行动物也开始出现,它们头脑简单、擅长隐藏自己,生活在河流附近的植物根系中,以早古鱼类为食。

    似乎就在一瞬间,沙盘的物种多样性就展现在何港面前。

    生物的足迹已经开始涉足大地。

    这个时期,应当对应地球的泥盘纪晚期。

    “伊利亚斯在太阳表面摄取了过多的能量,给整个等离子生命体集群带来了类似大饥荒的效应。”

    老羊给何港汇报情况,它没有腿,只能在桌子上跳跃着前行,它有何港赐予的观测沙盘的权柄,相当于天眼。

    它仰望何港:

    “等离子生命体已经发展出了高度智慧,但因为物资匮乏、能量运用形式低级以及缺乏同级生物作为参照,无法快速发展文明,现在还停留在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原始集群社会。而且因为伊利亚斯的过量能量摄取,太阳表面温度刚好够维持他们最基本的代谢需求,沉睡占据了等离子生命一生之中三分之二的时光。”

    “所以呢?”

    “他们开始反抗了。”

    老羊眼睛烨烨生辉,它大概是墨索里尼这样的战争狂,对拟态太阳上发生的战争感到欣喜若狂,蹦哒得身上的锈迹都掉了一块,

    “一万年前,太阳文明之中有一个部落,名为穆斯贝尔,其中的领袖没有真名的概念,却是经历了无数次基因交换的高等级产物,拥有质问伊利亚斯的权力。这个部落掀起一场针对巴别伦的叛乱,改写了整个太阳的规则与秩序。伊利亚斯被镇压,被要求维持太阳表面温度在数百万年前的水准。”

    于是,十一月10日,莫斯科时间上午6:45。

    长达数十万年的冰河纪迎来尽头。

    志留纪结束。

    世界进入泥盆纪。

    “那头自称尼德霍格的黑龙,似乎拥有无穷尽的寿命,并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以个体形式无限制进化,成为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爬行类动物。”

    老羊逐次为何港讲解这五十万年之间发生的事情。

    “尼德霍格在阿隆索大鸿沟的南方沉睡,吸收地热提供代谢的能量,蜕皮进化四十九次,每一次都更加庞大、更加狡猾,祂与伊利亚斯一样,是整个世界为数不多拥有‘自我’‘真名’等概念的高等智慧生物。”

    “志留纪结束之后,祂从沉睡中苏醒,沿着阿隆索大鸿沟向北,去到北地尽头,掀翻地壳,强行改变地质活动,在北方硬生生造出一方大陆。”

    何港闻言起身,来到沙盘北方,站在虚空中看北地。

    那里的确多出来一方大陆。

    死寂而阴沉,有毒物质从火山熔岩升腾起的黑色浓烟中渗出,形成遮蔽天日的大雾。

    几乎没有生命在这片大陆上繁衍。

    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早古鱼类。

    还有一些偏向性进化的节蕨类植物。

    大雾似乎被神之手抹去。

    北方大陆的中央,那座最高大宏伟的活火山上,鳞甲峥嵘的头颅从熔岩之上的浓烟中探出。

    按照比例来算,这黑龙若是出现在地球上,大概相当于一座三千米的高山。

    该如何描绘这生物?

    狰狞而华丽。

    宛如圣经中的龙形天使撒拉弗。

    张开的双翼坚硬且锋利,似乎缭绕着永不熄灭的烈焰,头上双角宛如冠冕。

    这简直是一头不可直视不可想象的史前怪物。

    祂该被称为泰坦,而不是龙。

    尼德霍格看到,有一双巨大的眼在遥远的虚空注视,祂因惶恐而战栗。

    “世上竟有如此古老伟岸的存在——”

    祂极力蜷缩自己。

    但何港并没有要伤害祂的意思。

    “难怪要来北地。”

    他说。

    他看到尼德霍格来到这片土地的原因,荒诞而不可理喻,诡异而令人不适。

    又看现在依旧是主要生物聚集场所的海洋。

    鹦鹉螺灭绝了。

    海洋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硬骨鱼开始发展。

    东方巨鲎经过五十万年的发展,居然依旧兴盛,体型更加庞大,每一头巨鲎都宛若深海巨兽,露出海面的身躯简直像是一座孤岛。

    它们与一种小型硬骨鱼成为共生关系。

    前者提供保护,后者提供寄生虫清理服务。

    西方浅海。

    有“人”诞生。

    那是五十万年前分化到西方的鲎,它们的脑容量本就比东方巨鲎要大五倍,再加上集群居住在海底火山,对能量的利用很自然地进入到“热能时代”。

    它们的进化更趋向于海底文明。

    身体依旧扁平、视力极好,有三对能够弯曲、握紧的灵活前肢,还有能够在海底进行传播的声音信号。

    “这是一种同原始人类几乎一致的古老海底智慧生物,它们利用珊瑚作为武器、利用海底岩石和冷却的岩浆来建造庇护所,还拥有最原始的‘精灵’崇拜,对偶然遇见的黑龙尼德霍格保有模糊而坚定的信仰。”

    何港让老羊记下这样的话来,

    “但海洋文明很难发展起来。”

    有三个原因。

    首先,海水温度恒定,不利于工具的多样性,比如铁不好锻造。其次,海里不容易利用火能和电能,造不出精密的物件。最后,工具、文化传播载体容易受到海水腐蚀,不利于保存和发展。

    虽然西方鲎所处的环境是海底火山群,相对稳定。

    但海洋极端的生存条件决定了海洋文明无法向外扩展,只能选择向内的生存模式。

    这将限制它们的文明的发展。

    总体来说,何港并不看好这个依旧处于襁褓中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