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开局核爆利维坦
字体: 16 + -

第九章 太阳骤变,生物大灭绝

    地球历史上,四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近九成的寒武纪早古生物在那次事件中灭绝。

    有可靠的证据显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

    当时,撒哈拉所在的陆地还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如此。

    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来自六千光年之外的伽马射线暴摧毁了三分之一的臭氧层,让空气中分子重组形成大量二氧化氮,并让地球经历了持续二十万年的冰河时代。

    但也正是这一次生物大灭绝,使无脊椎动物从绝对的住宅走向衰败,让后来的脊椎类动物有机会走上历史的舞台。

    脊椎类动物,是走上陆地之后的、唯一有机会发展成为智慧生物的大类。

    它们的脊椎能够支撑身体直立,也能使它们灵活使用肢体,并最终走向使用工具的道路。

    此时,沙盘寒武纪已经走到巅峰。

    至少已经走到了地球历史上寒武纪的最终时刻。

    直壳鹦鹉螺与鲎俨然成了无尽海域之中绝对的顶尖掠食者,又因地壳运动导致的深渊海沟的出现,把整个世界分成两份。

    直壳鹦鹉螺可以在海洋中长时间遨游,但鲎不行,因为它们是一种营栖底生活的物种。

    于是鲎便因为长时间的地域隔离而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东方的鲎因为温度更加适宜,栖息地相比直壳鹦鹉螺也更加靠近大陆架,再加上食物极度充足,体型逐渐增大、甲壳愈发坚硬、鳌肢锋利无比,成了海洋之中掀起滔天海浪的巨兽。

    西方的鲎所处环境更加恶劣,集中在海平面下七十米至一百五十米的海域,营栖底生活,大多聚集在海底火山附近。这些海底火山大多附带温暖的上升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之水暖,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成为一种类似磷虾的无脊椎节肢动物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鲎逐渐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关系。又为了躲避更加庞大也更加凶残的直壳鹦鹉螺,而开始学会使用简单的海底珊瑚作为工具来隐藏或者反抗。

    似乎世界的发展将要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了。

    连何港和老羊都如此认定。

    但突然有一天,太阳的温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十一月9日,莫斯科时间下午17:50。

    拟态恒星聚变内部氦核心为抵抗引力而收缩,同时变热。紧挨核心的氢包层因温度上升而加速聚变,结果产生的热量持续增加,传导到外层,使其向外膨胀,并使太阳表面温度升高。

    莫斯科时间下午17:58。

    等离子生命体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新陈代谢,繁殖、代谢、进化速率大大提高。

    五千年时间,等离子生命体便经历了相当于地球上一亿年的进化历程,从原始生命跨越到了类智慧物种。

    这个时间段,太阳表面温度升高至五千五百摄氏度,远远超过热等离子可以保持稳定形态的最高临界值,它们不得不寻找‘绿洲’——即温度略低于表面的太阳黑子。

    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等离子生命体逐渐利用恒星之中蕴含量不超过百分之二的热等离子态铁,以作为短暂而有效的隔绝层,来在各个‘绿洲’之间穿行。

    莫斯科时间下午18:00。

    等离子生命体经过无数次基因交换,终于诞生第一个“类神性单位”!

    太阳神,伊利亚斯!

    祂的物理性质远比普通等离子生命体更加优越,能够在绝对零度至十万摄氏度这一温度绝对区间保持稳定形体,并拥有超过三千亿个等离子泡组成的大脑,还能以磁场共振的方式,来达到操控拟态恒星日冕层及大气层的骇人目的。

    祂的组成单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热等离子。

    这是太阳世界新时代的产物。

    祂逐渐发展文明,以光线的明暗作为族群之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发明与碳基生物完全不同的语言。

    莫斯科时间下午18:02。

    太阳神伊利亚斯率领等离子生命体,借助“铁”“碳”等重元素热等离子,在太阳赤道处修建高塔。

    称“巴别伦”。

    巴别伦高达千里,顶端直指向沙盘世界的中心海域,阿隆索大鸿沟。

    伊利亚斯在高塔登基,称自己为领袖,光芒远超太阳。

    祂使自己固定,并让太阳表面温度骤降,所有能量都被其体内以几何式增长的等离子泡吸收并用以自我复制。

    这一时分,在太阳温度骤增的数千年之后,光热突然减少!

    永无止境的冰河纪降临!

    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沙盘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

    地衣和苔藓开始发展,大地不再黄土漫漫。

    第一种脊索类拟似鱼在第一个千年苟延残喘,在第二个千年因为食物短缺而灭绝。

    也在此时,地质运动突然加剧,又以东方最盛。

    陆上火山与海底火山轰然喷发,数不胜数的火山在一天之内就释放了大量有毒气体。

    这些气体杀死了百分之八十的浮游生物。

    大饥荒降临。

    温度骤降之下,数不胜数的鹦鹉螺试图钻向深海取暖,却被巨大的水压碾碎。

    第一场生物大灭绝开始。

    大量早古生物死亡。

    整个世界从东方边际的丘陵,到西方尽头的平原,每一寸土地每一丝海水都被浸泡在刺骨的严寒与磨灭生机的狂风中颤抖。

    长达数千年的高温期,是物种大灭绝的开端。

    南北两端冰川迅速融化。

    首先融化的水汇入海洋,按照“热涨冷缩”的道理,新的海侵区是之前的温暖的海水,而原来的浅海是刚刚融化的冰水。

    那一刻,从大洋深处而来的死神带走了所有的莱德利基——浅海的生态系统被从大洋深处的有毒凉水搞乱了,生产者不能适应新环境,消费者跑的再怎么快也免不了那一秒的到来。

    但这并不是致命的。

    大多数生物还是活了下来。

    接下来,比终焉之龙尼德霍格还迅猛的冰河时代降临。

    物种大灭绝迎来巅峰。

    脊椎动物生存的土壤,已经被太阳神伊利亚斯无意中开辟出来。

    接下来,只等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