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新帝国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白色方案

    mon jan 04 14:09:56 cst 20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根据《凡尔赛条约》,把原属德国领土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间、沿维斯瓦河下流西岸划出一条宽约80公里的狭长地带,被称为“波兰走廊”的地区作为波兰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割让给波兰,并把河口附近的格但斯克港,划为“但泽自由市”,归国际共管,使德国的国土分成两个互不相接的部分。这让德国民众普遍耿耿于怀,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德国上下卯足一股劲,收回波兰走廊的呼声日益高涨。

    但是在与德国接壤的国家中,波兰是最有所警惕的,它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边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北临菠萝的海,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发达的冶金、化学、机械和造船业,军事实力也相当不弱,拥有120万人的武装部队,在与苏联的战争中甚至还占优势,一度打得苏联签订了割让土地的条约,以寇松线为界,占领了苏联200公里纵深的领土。所以波兰不是一个易与之辈。

    希特勒在《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之时就撕毁条约,吞并捷克、建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后,波兰感觉到了危险,主动向英法靠拢。英法也对德国这一行为极度震怒。所以当希特勒对但泽走廊提出要求之时,英国和法国都对德国的野心进行了强烈的谴责,英国首相张伯伦也一改绥靖政策,发表了演说宣布全力支持并保证波兰的独立。波兰这个相当会作死而又贪婪的国家,有了英法的支持,对德国的要求更加不屑一顾。

    希特勒在办公室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还是于4月3日下达了密令,要三军做好最晚于9月1日进攻波兰的准备。希特勒为了让意大利彻底倒向德国,并与英法决裂。怂恿意大利进攻阿尔巴尼亚,以加剧欧洲的动荡,使英法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区。当意大利看到德国吞并奥地利,夺取苏台德区,继而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嫉妒德国的成功。墨索里尼和他的女婿齐亚诺认为意大利进攻阿尔巴尼亚可以提高国民士气,扩大领土。墨索里尼这个肥头大耳没有脑子的二货为了虚荣心和面子,居然想都没想就被元首带入彀中,于4月7日派兵侵占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小国,全国只有1万5千名非正规武装部队,意大利为了一击而中,出动了17个师超过10万人的部队,在海军34艘作战舰艇的掩护下采取牛刀杀鸡的战术大举入侵,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意大利军队仅仅伤亡了200余人,阿尔巴尼亚国王索古被赶下了王位,跑到希腊寻求避难。意大利宣布完成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王国的合并。

    捆住了意大利的手脚,但是大洋彼岸的麻烦又来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发电报给希特勒,让他做出保证,公开声明德国武装部队不会入侵英国、法国、波兰、苏联等31个国家。罗斯福说,如果能做出这种保证并遵守它,他答应美国将参加世界范围的谈判,来解除德国背负的“军备竞赛的负重”,并为德国打开国际贸易的通道。

    4月28日,希特勒发表国会演讲,经过精心准备,他足足做了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向国会议员们公布了波兰拒绝德国就但泽走廊回归提出的合理建议,并且同英国签订了军事同盟协定。并对罗斯福提出的不切实际的建议作出了针锋相对的雄辩。他在最后陈述中说道:“我相信,只有这样做,才能对我们全都关心的事尽最大的贡献,那就是:全人类的正义、幸福、进步与和平。”这篇演说让德国人获得极大的鼓舞和震动,他把罗斯福提出的虚伪和毫不实际的建议批驳得体无完肤,德国上下一心,形成共识,就是要使用武力收回但泽走廊。

    4月6日,波兰外长贝可勒尔前往伦敦签署《英国-波兰安全保证条约》;5月19日,波兰又与法国签订类似的议定书,表示当波兰受到攻击时,法军将攻击德国,同样地,当法国与比利时受到德国攻击时,波兰也会进攻德国。德国于5月28日以波兰接受英法两国保护为由,宣布废除《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在5月22日,柏林总理府,意大利、匈牙利、德国,签订三国军事同盟条约――《钢铁盟约》。在但泽和走廊的会谈破裂后,德国几个月内与波兰之间没有任何外交互动。希特勒也知道,自从1939年4月起,英法两国为遏止德国而与苏联谈判,但前两者仅欲苏联提供帮助,却不愿在苏联同样受到攻击时援助,谈判遂陷入胶着,再加上苏联与德国国境并未相接,若要与德军战斗就得通过波兰或罗马尼亚的领土,而这两个国家却都不同意其军队通过,尤其是波兰,贝可勒尔认为若与苏联同盟只会激怒希特勒,让战争提早爆发。希特勒见此,便于8月23日派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前往苏联,于当天晚上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又称“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有效时限为十年,国际上对德苏的关系改变感到震惊,原先这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是完全对立的。然而《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并非仅有保证两国安全的效用,其中还附加了一项秘密协定:两国共同瓜分东欧,包括波兰、波罗的海诸国、罗马尼亚等国家,以波兰来说,他将被德苏两国共同瓜分,前者取得49%的领土,剩余则划给苏联,两国不但将共同出兵打击波军,在德国因进攻波兰而遭英法宣战时,苏联将会维持中立,波兰即因此将面对历史上德国与俄罗斯的第四次瓜分。

    而波兰这个有作死传统的国家,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把周围的邻居得罪了一个遍,当时欧洲大陆上的小型国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三国组成了所谓的“小协约国”,波兰在寻求邻国盟友的过程中也想加入其联盟,但遭到捷克的拒绝,因而怀恨在心。两国间又彼此煽动其境内的少数民族冲突,捷国煽动波兰内的乌克兰人,波兰则鼓励捷国的斯洛伐克人反对捷克人,还在德国吞并苏台德的时候悍然派兵趁火打劫。苏联也被波兰占领了一大片土地,对德国的崛起,波兰也表现出不屑和自不量力的强硬。在波兰领土四周,仅有罗马尼亚始终与其保持着尚可的关系。

    6月15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上将制定了陆军对波兰进行军事行动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白色方案呈报给元首,方案具体内容为:德军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集结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屈希勒尔上将的第3集团军和由克卢格上将率领的第4集团军(下辖古德里安的第3装甲军),总指挥官为冯・博克上将。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集结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由德高望重的龙德斯泰特上将任集团军群司令,下辖李斯特上将的第14集团军、赖歇瑙上将麾下的第10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司令官为布拉斯科维兹上将。这两个集群分别由凯塞林将军的第1航空队和勒尔将军的第4航空队提供直接支援。总兵力为44个师,其中11个装甲师,2个装甲掷弹兵师,4个摩步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共计88.6万人。

    希特勒记忆深处,这就是历史上入侵波兰的班底,既然自己是穿越过来的,那么应该对这个方案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虽然这个方案可以保证德国的胜利。希特勒让第二装甲军军长曼施坦因将军立即到元首办公室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