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下
字体: 16 + -

第一章 齐地风云(2)大陆简史

    mon feb 29 03:26:43 cst 2016

    第一章 齐地风云(2)大陆简史

    五百年前大汉国国主李达率百万雄狮南扫羌芜于渭水以南、北掳沙蛮于汉尔克沙漠以西、打得大陆各大势力闻风丧胆;最终一统大陆建立“汉”国。在大汉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雨后,这个庞然大物终于也逐渐步入历史的后尘,吏政苛税、官员们贪糜成风、结党营私;好像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被这些无法避免的因素困扰,大汉国终于在它经营了三百二十余年后,开始摇摇欲坠、分崩离析..

    镇守西北的大诸侯君无畏突发奇兵连下西北十八城打通了关外的一切障碍,并同时打起了“清君侧、振朝纲”的道义大旗继续挥军北上,当时的汉国主李辕在时任军部大司马赵祁阳的建议下任命赵祁阳的大舅子孙世礼为军马大元帅,革去原定人选大汉名将楚伯雄的元帅职务,改为后军都督督管后勤。备战迎击君无畏的西北军…

    这孙世礼本是一本事平庸的军部参谋,平日虽无甚作为但也恪守本分。不曾想这孙世礼的妹子有幸被时任太子少保的赵祁阳收为妾室。到太子继成王位后赵祁阳开始平步青云。几年功夫已官至右丞相兼军部大司马,权倾一时;孙世礼得了这么一位了不得的妹婿,当然也随之平步青云,数年光景竟然坐到了军部左侍郎的位置,成为了未来军部大司马的有力争夺者。

    出兵抵抗西北军的是汉国最精锐的兵团“龙虎贲”兵团下属十二营,各营首将领均勇武过人,每营统兵五万多人,共计六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西北战场。汉主想着以朝廷最精锐之师对君无畏的西北军能够一击致命,同时起到震慑天下的作用,大军浩浩荡荡行至拒守西北军的前沿阵地宛城,孙世礼就下令攻打围困宛城的西本军孟柯所部,孟柯不敌败退。随即孙世礼下令进兵。在部将们纷纷劝阻不可贸然突进无果后,大军出宛城一路向西倒是也奇迹般的连连收复失地城池,不过三月有余就连复西北六城。后军都督楚伯雄建议孙世礼应先巩固收复城池,然后待后方稳固后再行攻伐其余失地,孙世礼则认为楚家与君家本是世交指责楚伯雄为君无畏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并随即革去了楚伯雄后军都督一职。翌日后,孙世礼命令留守一半兵力驻扎布防,亲率另一半约三十万大军继续推进,兵至西北重镇叶洲,守城将领范熙顺**上身反剪双手带领叶洲一众大小将兵开城投降,并痛诉君无畏的西北军如何针对他这个外来将领的不公云云。孙世礼安慰一番后吩咐一部分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自带一部大军进城去了。哪知这范熙顺乃是诈降,待将兵们行至城内一半后突然喊杀声大起,遭遇了西北军的埋伏。其实朝廷大军本可一战,只是这连翻突进将士们本已疲惫,再加上挺进西北以来一路打的非常顺畅,再精锐的军团也难免起了骄兵之意,更何况是孙世礼这么个二把刀统帅。殊不知君无畏连翻失城正是他的示弱之计,他把所有西北军精锐集结在叶洲附近就是要请君入瓮来个瓮中捉鳖。于是在西北军精锐真正力量打击下孙世礼被打的溃不成军…此役孙世礼被乱刀砍死,三十万大军消耗大半剩余的全部投降。此役之后,西北军一路披荆收复被朝廷攻克的城池,并在宛城成功劝降了楚伯雄,突破了朝廷的西本门户。至此从西北到京都的路上再无险关可守、再无地利可依…

    只用了短短二年时间大汉国都就被攻破,汉国国主李辕在仅有的三万京师守卫及一众老臣们的护卫下败走渭水以南却遭遇了渭水大诸侯、皇帝的亲叔叔李治的反叛。败朝廷军队于渭水河西南滩头,一应人等全数被诛,大汉国主偏安一隅的梦想落空了,至此维系了三百多年江山的汉国彻底烟消云散。

    君无畏在听闻李辕被诛的消息后立即挥军南下准备一扫南地,李治听闻后果断与西漠沙蛮人达成攻守同盟共同对抗君无畏的虎狼之师,而与此同时大陆东面小诸侯们却已开始罢兵圈地,重新划定势力范围割地称王。是为魏、齐、鲁、梁、楚、越六国,并在同年成立六国盟以应对其他大势力的吞并。

    三年多时间,西北军、渭水军、沙蛮人之间战争不断,互有攻伐却也奈何不得对方,于是西北军军师吴道远建议君无畏,三方先行罢战,等待时机徐徐图之。于是在君无畏的提议下,同时在其他两方急切的配合下,三方与渭水河以北的暮州城敲定了停战文书,并划定了三方的势力范围,是为后世著名的“暮城之约”。

    之后君无畏在渭水以北建立了版图最大的夏王朝,李治在渭水之南建立南汉朝,而沙蛮则称雄西漠建立沙蛮汗国,至此三帝六君的大陆割据时代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