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大志霸
字体: 16 + -

第101章 魏主托孤

    mon apr 04 08:40:38 cst 2016

    洪武既在河北邺都进位称王,随即封赏帐下有功之臣。

    其间设立五位州牧,分别掌管河北冀、青、幽、并四州以及辽东漠北政事。此五人分别为冀州牧高堂隆、青州牧孔胄、幽州牧阎柔、并州牧常竭。至于辽东政事之主,洪武则任命田豫担当。田豫虽为昔日阎柔部将,毕竟诚心归降与南皮一战助洪武成就大功。洪武感念其恩,遂以此嘉奖。

    至于四州边防守卫,洪武随即又设立五位上将军。但与昔日蜀国略同,简称‘五虎将’。此五人分别为前将军陆炳义,镇守辽东以据番邦高丽、朝鲜;右将军鄂崇禹,镇守青州操练水军备战徐州;左将军尉迟兖镇守幽州以抗乌丸;后将军高坎,镇守并州时刻抵御匈奴进兵;更有中坚将军孙崇镇守冀州各处,操练人马随时待命。

    除此边防五大主将,洪武又在都城亲封四位上将军并将他们调到邺都就职。此四人但封将军之职其位高于诸臣之上,分别为卫将军熊林使其掌管禁军、骠骑大将军公孙倩如维护都城治安、车骑将军严崇礼奉命驻扎城外以及大将军钟离胤总涉军权。

    武将封赏如此,文官不必说则以伯崖、靖缘以及原唐府管家李福为主。

    其中箔崖为丞相,总涉政事参赞军机。靖缘为司空、李福为司徒,总涉国中政见要务自不在话下。

    洪武封官已毕,河北州郡安定。今佣兵三十万众,更兼各地诸将联合上书起兵故洪武由此心中已有渡过黄河席卷魏国之意。

    感知洪武意图,箔崖身为丞相随即上书洪武。洪武览书,其书内容如下。

    “臣闻近来诸将各地诸将上表商议伐魏,大王虽未言明却已有南征之意。以此为论,臣以为万万不可。一者,曹魏虽然河北失手却非速亡之国;二者,吴蜀与我同盟一番战役与曹魏皆各守疆界。如今四分天下鼎足之势,魏虽失地仍旧势强。吴蜀虽与我同为盟友,未必真心希望我等大业成就必然提防。今我军但与曹魏隔黄河而治,此正为立国之道。虽佣兵数十万,毕竟军马酒斩疲敝。此诚虽不为危亡之势,亦当以固本培元为先。岂不知北方仍旧匈奴、乌丸为患,东尚有高丽、朝鲜虎视眈眈。一旦大军渡过黄河,后方供给之势艰难。虽有沃野千里之土,久战亦难保全矣。”

    书至洪武,洪武览毕不禁一声轻叹。

    “若非丞相见教,某险失计较。”

    遂罢就此南征之举,乃于河北兴办教育、农商固本培元休整养兵以定法度。不出三年,河北诸地兴盛。边防番邦不敢小视,多已交好。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四州、辽东诸地经济得到大力发展,百姓亦享太平盛世。一片繁荣之间,军民一心尽皆感念洪武仁德自然不在话下。

    却说洪武历时两年平定河北,之后数年在河北发展经济转眼已从曾经草莽发展成为鼎立大国。消息传到曹魏,魏主曹睿忧虑成疾。不过数月,已然自知天命。临危之时,急招近臣刘放、孙资商议。遂拜昔日大都督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涉军权政要诸事。

    曹爽奉诏拜见曹睿,曹睿随命年仅只有八岁的长子曹芳出拜曹爽。

    曹睿重病躺在榻上,曹爽独自跪拜塌前。曹睿一声轻叹,随即伸手握住曹爽之手就此托孤。

    “朕病势沉重,自知无力回天。卿即为朕宗室之后,理当竭尽挚诚辅佐我儿。我儿曹芳尚且年幼,朕死之后卿可总涉军权朝政。今吴蜀为患多年,更有梁贼占据河北四州之地。朕观朝中诸臣,唯独卿可独当一面。故今朕将大事托付将军,只望将军以此为念保我曹魏一世安稳。”

    闻听曹睿所言,曹爽就此哭拜于地。

    “臣受陛下托孤,何敢不尽以志诚?如今河北四州虽为梁贼所据,臣早晚厉兵秣马复夺江山还我大魏威严。”

    曹爽一语出口,曹睿不禁摇头轻叹。

    “既如此,我大魏江山休矣。”

    曹爽震惊,不知如何回应。曹睿仍旧紧拉其手,不禁再度一声长叹。

    “朕昔为皇帝,与吴蜀素来不睦。如今身死,独见卿不得不尽以志诚。梁贼虽然草莽出身,毕竟胸中有大谋略。河北四州一战而定,足见才能不输先帝魏武。河北之地已然失手,我曹魏对外虽仍称大国然而领土已然就此减半。今数年梁贼不曾动静,是在河北厉兵秣马也。如今河北已然臣服,卿若举重兵攻伐河北必然为彼擒拿无疑矣。”

    但听曹睿所言,曹爽不禁就此惊讶。

    “但以陛下所言,我等岂非坐以待毙不成?!?”

    “坐以待毙倒不至于,想我曹魏河北虽失然而国中主力尚存。今徐州、兖州、司隶以及凉州诸郡尚在手中,国中仍旧佣兵数十万众。卿既代行国中诸事,理当内修政理、外联各国。非朕看轻卿之才学,但论统兵征伐之道。莫说卿等国中重臣,便是三国之内也难寻就此能与梁贼匹敌者。似此局势,唯有与吴蜀化干戈为玉帛方能鼎足而据。只待天时到来,河北四州尚有收服之日矣。”

    闻听曹睿之言,曹爽不禁一声短叹。

    “吴蜀二国,向来与我势成水火。蜀国延呈汉位,向视我为篡国之贼。东吴孙权虽然地处江南,却自我文皇帝之时便与我国不睦。两国素来联盟,今我国中有难彼二国不乘机来伐便是好事。试问岂能化干戈为玉帛,就此为外援来救啊。”

    但见曹爽叹息,曹睿含笑摇头。

    “不然。朕观吴蜀虽为联盟,却素来心中有细。昔蜀国先主昭烈皇帝丧于白帝城,皆因夷陵一战败北所致。二国今为同盟,不过为势单共抗我曹魏而已。昔孙权但为荆州与西蜀决裂,也曾与我曹魏联盟共抗关羽。至于蜀汉掌权之臣姜维,昔日也曾为我大魏之臣。故两国联盟名义是为各自坚持,其实不过形势所迫而已。今我大魏势力骤减,二国闻听梁贼在河北雄踞一方定然也心生畏惧之意。既同盟本是各自私利,试问又何故计较昔日之恨呢?”

    曹睿一语既出,曹爽随即大悟。曹睿轻轻点头之间,依然不禁一声苦笑。

    “如今命在旦夕,方自看破昔日错误。想朕为皇帝之时,只结实拉拢朝中权贵、氏族宗亲方有河北之祸。朕死卿既为主,切记莫要步朕后尘。岂不知草莽之中英雄多矣,梁贼知人善用以致能在夹缝求生终得一世霸业、雄踞河北。想得番邦尚且如此,何况我曹魏三世大国?朕今托孤于卿,卿但记朕由衷之言。戒躁取静,以待天时。内修政理,外联吴蜀。”

    言毕泪如雨下,已然口不能言。曹爽惊慌之间急传太医,待太医到时未等救治曹睿已然就此驾崩。时年四十岁,与正史亡时三十六岁相差四年。疑似洪武穿越改写历史所致,死后仍旧谥号明帝。庙号烈祖,葬于高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