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大志霸
字体: 16 + -

第47章 初会司马

    tue mar 08 07:41:56 cst 2016

    但见箔崖脸上伤悲的颜色,司马懿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脸上丝毫不为所动。

    箔崖乔装伤悲,却偷眼暗中看向司马懿。但见司马懿听了自己的这一番话毫不动容,心中不禁也是忐忑不安并且对司马懿的谨慎言行为之赞叹。

    “不愧乱世名将、倾世谋臣,以如今表现揣摩心机果然深不可测。”

    箔崖心中暗自赞许,司马懿已经在微微沉默之后再度开口。

    “但听先生之言,某已清楚了梁寨主的心意。既然寨主心系朝廷,那么如今所送来的这些礼品......”

    “此非寨主所送,实乃万民心意而已。以此资助我大魏军马,助我大魏早日平定了公孙渊叛逆还我家园。”

    司马懿闻言不禁捻髯朗声大笑。

    “好个万民心意助我大魏早日平定叛逆。”他点了点头,随即再度目视箔崖:“梁寨主既然心系国家,不若就此率众归我。但等某一举平定了公孙渊,定然还众人家园。届时某再归朝保奏天子,册封梁寨主为襄平之主如何?”

    但听司马之言,箔崖心中惊讶不已。虽然心中忐忑,然而脸上却就此乔装露出喜悦神色。

    “如此,某先代将军谢过大都督。”

    言毕起身答谢,司马懿随即起身双手相扶。

    “量公不过小小一个使者,如何这样便就此谢我?今代梁寨主决策,未必为时过早了吧?”

    闻听司马所言,箔崖随即轻轻摇头。

    “将军不识我家寨主,如今寨主在山中就等将军这一句话了。想他无奈率众造反,心中无时无刻不想回归乡里做个顺民。莫说朝廷许下官职,便是没有就此平了叛乱他也是和我众民一样高兴的。”

    “原来如此......”

    司马懿轻轻点头,脸上此时饶有释然之色。

    想得自己刚刚试探之言,居然在这使者面前马上就得到了这么痛快的决定。司马懿心中暗想,莫非这梁洪武果然是无奈造反胸中并无谋叛之心吗?

    虽然一番试探自己已经开始逐渐释然,但心思的缜密仍旧令自己不能完全就此相信这一切就是真的。

    “到底是非曲直、清浊忠奸,还要看梁洪武之后的决定如何啊。”

    司马懿心中这样想着,脸上仍旧丝毫不露声色。少时席宴散去,仲达亲自送箔崖以及随从出了大营。临去之时,司马懿仍旧不忘嘱咐箔崖好生劝慰梁洪武。箔崖应之,随即就此归于车帐之中留下了辎重礼品就此回返。

    既回车帐,箔崖随即长长的松了口气。从人不明其理,轻抚箔崖脊背的时候才发现冷汗已经浸透了箔崖的里外衣衫。从人不解惊慌,但问箔崖之时箔崖便将帐中诸事尽数告知。

    “今日好险,如若在他试探之时我饶有犹豫。非但耽误了主公的大事不说,恐怕如今我自己的人头也已经不在我的项上了啊。”

    箔崖一声感慨,随即命令马车加速行进以最快的速度归见洪武去了。

    即送走了段箔崖,司马懿随即再度归于大帐之中就此沉思了下来。身边长子司马师为父亲送来了茶水,司马懿抬头淡然含笑的同时却也看到次子司马昭侍奉在自己左右。但看二子孝顺,随即面露笑颜。

    “使者已去,父亲何以如此沉思?”

    司马师就此询问,司马懿淡然含笑的同时不答反问。

    “使者此来,但看席间举动你二人以为梁洪武如何?”

    “乱世草莽,不值一提。”司马昭随即回复:“更兼彼虽然屡败公孙渊,所依仗的不过是上下一心、地利之便而已。想那公孙渊欲举大事不懂先拢人心,儿料此人早晚必为父亲所擒。”

    司马昭一语出口,司马懿随即含笑捻髯点头。他缓缓松了口气,随即再度转向了身边的长子司马师。

    “弟弟如此看,身为兄长不知以为如何?”

    “......儿看父亲席间话语之中存在试探之意,莫非对于梁洪武尚且有什么顾虑吗?”

    司马师一语出口,司马懿随即含笑点头。

    “公孙渊为人勇猛有余智略不足。正如子尚所言,此等举事却弄得全民皆反早晚必为我大军所擒。”

    一语出口,司马昭脸上不禁露出了喜色。

    “既然如此,父亲且还担忧什么?莫非公孙渊大军驻守襄平称王父亲都没看得起他,而这梁洪武不过是个乱世草莽却值得父亲如此忧虑吗?”

    司马师微蹙眉头,但看司马懿顾虑不禁就此询问。

    “嗯~不知为何,总是觉得有些不放心。”司马懿一声长叹,随即也不禁微蹙起了眉头来:“但与使者交谈,料定那梁洪武不过就只是个为求生存而起义的乱世草莽而已。然而但听北平太守说过他的事迹,此人屡败公孙渊一路拉拢民心招兵买马却绝非等闲之辈。更兼此人有勇有谋,身为大丈夫居然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曾经得到了唐家堡不肯占为己有,能够审时度势就此率众退入山中凭借地利屡挫公孙渊大军之锐气。单凭这一点来看,老实说为父就不认为他会是个简单的人物啊。”

    闻听司马懿之言,二子都不禁有所动容。沉默少时,长子司马师不禁再度开口。

    “既然父亲有此担忧,何不在未开战之前先行剪除此人呢?”

    “对,儿闻听他军马尽数都躲在钰连山中。便是如今发展迅速却也不过千余人马,我大军十万更兼父亲用兵如神。若要就此剪除此人,岂不是易如反掌、探囊取物的事情吗?”

    闻听司马昭之言,司马懿不禁淡然摇头苦笑。

    “彼送礼投我,我若攻彼必然遭人耻笑且令投降者望而生畏。更兼如今我大兵压境,受圣旨不过来擒那叛贼公孙渊平定襄平之乱。今公孙渊凶兵数万据守襄平,我不遵旨反而攻杀反叛逆贼之人。若是令朝廷和地方百姓知道,岂不就此心寒失了人心?”

    “似此,莫非就放过了这贼子?!?”

    司马昭就此询问,脸上已露出不甘之色。司马懿轻轻含笑摇头,随即一声短叹。

    “梁洪武纵有雄才,如今毕竟兵微将寡。量他心中藏有吞天吐地之才,却也不过是个黄口小儿、乱世草莽而已。这样的人想成气候,需要择天时而起。如今我与公孙渊都实力强大,故此彼希望我们动起干戈他好从中渔利。岂不知公孙渊为人少谋,一番激斗之下我用不到多少兵力就能轻易取胜。待得那时,他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覆灭了公孙渊,我再举兵收拾了他却也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