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道
字体: 16 + -

第4章 我叫叶小山

    长安的雪景向来最美,从高处看去,一片苍茫,让人心生敬畏。

    银装素裹,冰河入梦,依然是辉煌的大唐。

    观星台的最高处站着两个人,一人衣着华丽,金色的披风上流动着玄奥的密纹,脸上稚气未脱,神色却极为凝重。他身旁站着一位老者,宽大的银色袍子把他紧紧包裹着,容颜隐藏在帽子里,只有几缕银白的发丝垂落到胸前,佝偻的身体全靠一根拐杖支撑着。

    “六十年了,归元阵终于再次启动。对朕来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安庆帝李善看着雪花飘飘洒洒地在天地间寻找新的去处,心情极为复杂。他来过观星台千百次,这些景色也看了无数次,但这次却非常陌生。

    他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感受,也许是激动,也许什么也没有,只是因为嫉妒。

    “该来的终究会来,陛下又何必担忧呢?你自幼勤勉好学,却忧虑过重,如今揽了帝王事,要更加沉稳。”

    “国师,朕记得此等异象被载录过一次,太宗在位第八年,也曾六月飞雪,妖族大举入侵,生灵涂炭,天地色变。若不是太宗力挽狂澜,重伤了妖后,如今怕已不是人族的天下。”

    “天地伟力,又岂是人力所能干预。大多数时候不过是借力而行,顺势而为罢了。”

    “那国师以为,朕该怎么办?”

    “这得问陛下想做什么。”

    “他回来了吗?”

    “该来的终究会来。”

    银袍老者的声音逐渐消失在风雪里,有些怅然,独自追忆着从前的人和事。

    雪落长安以后,便有流言四起。

    有人说妖族就要大举入侵,有人说天牢将破,势必祸乱人间。还有人说遗民之地的魔族会卷土重来,甚至还有人说太宗回来了。

    叶小山不关心这些,自从进了长安城,和陈玉等人分别以后,他就径直往平安书局走去。

    走在庆安街上,看着契书上的地图,小山明白这一切都是真的,他终于可以顺从自己的心意,无论生或死他都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今天发生的故事并不如何新奇,他不在意,只是走在长安城里,他竟然有了回家的感觉。

    拐了几个弯,在夜色来临前他走进了灯火通明的长安街。

    长安街十八号,他看着这个略显萧条的地方,看着牌匾上褪色的金色印记。

    平安书局。

    关于他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长安街是长安城里最热闹繁华的一条街,而长安街里最出名的要数春风酒楼,那里有着全长安数一数二的厨子,也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

    所以不管是久居长安之人,还是初到长安的人都会来春风酒楼吃吃酒菜,听说书的讲些光怪陆离的奇闻轶事,听听小曲,看看长安城的繁盛。

    叶小山就在二楼靠窗的地方坐着,这个位置正好可以看到他的书局,关键是他可以在这里吃东西。

    从他来到长安,从他进入书局,凡事都是他一个人。

    他还记得刚进书局的时候,屋里异常干净,就像时时有人打扫的样子。书局里堆放着各种古籍,大部分都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他甚至找到了一本颇为有趣的《玄言录》。

    从书局后门出去是个不大的后院,就只有一口井和一棵异常茂盛的桃树。

    西面是白墙,南北两面各有两间屋子。他就在南面靠近桃树的屋子里住了下来。

    这几天他早就把街坊邻居都熟悉了一遍。

    也把长安城的情况大致了解了一番,而这些消息大都是从春风酒楼这里得来。

    “你们听说了吗?北山神将的女儿回来了。”

    “北山神将的女儿?”

    “她不是去了春秋书院吗?”

    “是啊,听说是回来了,前几日有人说在神皇陵看到过。”

    “她也算是天之骄女了,加上她,春秋书院总共也就招了九个人。上一次还是神国初立的时候,到现在都快四百年了。”

    “听说她出生之时就有天地异象,更是有着天品灵根。”

    “她又不参加大国考,距离神皇陵开陵也还有一年时间,那她回来干嘛?”

    “谁知道呢?”

    “你们都忽略了一个消息,天机楼在半月前就出了公告。”

    “天机楼?你是说……”

    “不错,天机令要现世了,看吧,过不了多久长安城会更热闹的。”

    叶小山听着斜对面食客们的交谈,脑海里一直留意着神皇陵的消息。

    很久以前他就听过了,凡是进入神皇陵的人都有机会去看天命碑,他想去看天命碑,他想活着。

    九岁那年师父就告诉了他一个可怕的事实,他本来已经死了。

    只因在机缘巧合下得了一把神秘的古月剑。那把剑一直寄养在他的体内,强大的剑意让他苏醒过来,而他也就成了剑鞘一般的存在。

    时至今日他已经闯过七次死劫,不过每次剑意出鞘的时候他都有可能魂飞魄散。

    庆幸的是他活了过来,但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活过来的。

    师父曾说长安城大概是他最后的希望。

    可他独自一人,又哪里看得到希望,如今也只好把希望放到神皇观天命上了。

    酒楼里的人们还是开怀畅饮说着自己的故事,也有人朝着斜对面的奇香院招呼着,楼子里的姑娘甚是热情,胭脂水粉的味道飘散在酒楼四处,又别是一番风味。

    并没有人注意到从叶小山上楼点菜开始,奇香院二楼的暗格里就一直有人在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间精致的小屋装饰得更像是女子的闺房,光线充足,此时一名十七八岁的女子正伏案看着对面的酒楼。头上插了一朵银质的玉兰花,明眸皓齿,玉梁酥指,看了就让人欢喜。

    “小姐,已经打探过了”门外突然有人说到。

    “此人名叫叶小山。”

    屋里屋外有了片刻的安静,屋内女子秀眉一皱带着诧异的口气问到:“没了?”

    “我已查探数日,动用了所有手段,关于他的身份也就只到这里。他最先出现在晴川以西十五里的春波湖边,而后直入长安城。”

    “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他为何会有书局的钥匙。”

    “这几天他准时辰时出门,差不多酉时三刻回来。行迹都在北街,接触的人也都是些街坊邻居,并未发现有何可疑之处。”

    门外的季闻发出一声幽幽的叹息,这是他接管奇香院以来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山野村夫,他都能查个七七八八,但唯独这次他竟感到无力。

    “需要告诉夫人吗?”

    “娘会知道的,你继续查探就好了。”

    季闻欲言又止,看着紧闭的房门,只好默然离开。他其实很想知道子君姑娘为什么要查这么一个不相干的人,也想问问她的伤势,又或者还想问一些别的什么。但他终归是忍了下来,自从夫人把他安排在奇香院,他就已经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

    子君看着墙上的画像,那个风姿卓绝的女子,一袭束身白衣,左手拿剑平举于胸前,挑着下巴,那骄傲的样子让人看了想笑,却又会生出莫名的敬意。

    除去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雪,六月的长安总是炎热,但雨水充沛。不多时,万里晴空就已经阴云密布,豆大的雨水倾泻下来,突然把整个长安城笼罩在飘渺的烟纱里,不是仙境,但已然不像人间。

    叶小山终于把面前的饭菜一扫而空,看着桌上堆叠起来的餐盘,终于有了一丝满足。

    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努力活着,就好像心里憋了一口闷气,老天不让他活,还让他丢了过去。他怎么想都觉得不甘心,无论如何都得活下来,至少要知道曾经都发生过什么。

    “为何如此惆怅?”

    叶小山看向说话之人,只见那人气宇轩昂、俊朗非凡,剑眉星目的煞是好看,可脸上却流露出一股子放荡不羁的神情,正慵懒地斜靠在窗户上。

    二楼的食客早早散了,大概是知晓了他的身份。

    “我们见过?”

    “也许吧,我看兄弟如此食量,猜想你也是个痛快洒脱之人,因此起了结交之意。”

    那人大大咧咧地来到叶小山面前坐下。

    “小二,来两瓶十三年的沉云酿,把你们最拿手的羊腿子也弄上来。”

    “虽然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我并不介意。来春风酒楼就一定要喝沉云酿,最好还是十三年的,味道最为独特,现如今他们最拿手的是酱羊腿,你多尝尝。”

    叶小山看着那人自顾自地说着。

    从他来到长安,这是第一次有人主动靠近他。

    这让他有些出神,他印象中与人接触最多的时候也只是在西荒的王都里。

    其实,他不太会与人相处。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面对死亡他可以毫无畏惧,妖魔鬼怪都死于剑下。但他确实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形。

    那人见叶小山迟迟未动,也未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酒独自喝了起来。

    场面有些尴尬,但叶小山不知道什么是尴尬。

    他也拿起桌上的酒喝起来,吃相不是很好看,但他从不在乎。

    “初来长安,有些陌生而已,并没有你说的惆怅。”

    他拿起桌上的刀切了一块酱腿子啃了起来,继续说道:“我住平安书局。”

    说完又埋起头吃东西,不再理会。

    那人大笑着说道:“在下司马流云,听名字就知道我是个浪漫又风趣的人,前几日刚满十七。”

    司马流云?叶小山听过这个名字,就在前几日。

    要说长安城里最出名的公子哥,大概就有眼前这位。十岁便入了枯石崖的藏剑阁。父亲更是当朝户部尚书,母亲刘氏来自吴东,那也是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

    他不知道司马流云为什么要接近自己,也不知道从他进入长安城推开书局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卷入众多阴谋漩涡的中心。

    天色将晚,叶小山起身告别。走到楼梯口的时候,突然停身说了句:

    “我叫叶小山,今年十六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