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法则
字体: 16 + -

第一集 夕阳皇朝

    wed nov 25 22:58:40 cst 2015

    如同锦绣画卷一般的万里山河经历了开国以来短暂的辉煌后,在内忧外患下终于走向了衰弱,朝廷内外表面依旧平静如昔,却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在皇城之内凤子龙孙一心要夺得皇权,街头巷尾的庶民百姓也向往出人头地,整个中原江山更有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异族领主们的垂涎觊觎,他们无一不是追寻着权力的巅峰和财富的尊荣。

    可是醉心于争斗的人们,往往会忘记了权力和财富通常会让众多拥趸者们付出带有血腥味的代价。

    无论是高贵的帝皇之子,还是勇武的三军统帅,亦或是无闻的穷苦百姓……他们,没有一个人可以突破皇权法则的桎梏。

    绯月王朝建国不过二三十年的光景,国势却如同山坡上的滚石一般迅速下滑,已然到了悬崖的边缘。

    诚然,天灾人祸是国运逐渐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当今皇上龙体欠安无力勤政暂且不说,缺少主见过于懦弱的性格也造就了朝中缺少能够独当一面的可用之才的局面。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有三个人,始终在为朝廷鞠躬尽瘁。尽管他们政见时常出现分歧,但不外乎是为了强大这个国家。

    他们就是:太傅太保潘磊,皇长子赵成,皇后兄长魏国公。

    但无论他们的出发点如何一致,也无法逃离朝堂斗争的漩涡。

    赵成内心深处痛恨这两个顽固不化的老头子,尤其痛恨他们口中经常提及的尊卑有序嫡庶有别,他一度认为正是这些冥顽不灵的观念和作为,正是腐蚀了支撑这个国家栋梁支柱的罪魁祸首。

    也正是在这些开国元老的支持下,皇上唯一嫡出的皇子赵昊被立为太子,成为这个国家将来的统治者。他心性单纯为人率直,在这高耸的宫墙之内或许算的上是个好人,但同时这位太子殿下从小娇生惯养沾染了一身恶少习性,年近三十岁依然一事无成。

    皇储这个位置,显然更适合城府颇深才学兼备的“坏人”。无论是出于对权力疯狂的追求,还是出于重振王朝雄风的大义,赵成都不会接受眼前的这条不公平的命运之路。

    他的出色有目共睹,现在他只需要一个机会,一个翻转命运的机会!

    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秋日午后的一丝暖阳勾勒出建筑雄伟的轮廓。一个老人的身影在空旷的殿前显得尤为突兀。一阵略带凉意拂面而来的秋风使衣着有些单薄的他打了个寒颤。他苦笑了一下,依然下定决心一样,低声而威严的对门口的太监说道:“烦请邵公公代为通传,老臣有事要面见圣上。”

    太和殿正殿大门的太监身着孔雀蓝色的织锦官服,头戴黑色羽纱帽,手上那一柄拂尘洁白的有些耀眼,一看就知是顶级银丝所制的上品。他就是年方三十五岁的敬事房总管太监邵俊儒。他之所以可以在这个年龄就坐上首领太监的位置,是因为他比一般人都懂得察言观色,揣测圣意。

    邵俊儒听到眼前这个不怒自威的老人的吩咐后,忙不迭答道:“太保大人请在此稍候,咱家立刻去。”

    被称作太保大人的老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潘磊潘太保,开国元老,一门忠烈。在太祖皇帝开国建立绯月王朝的时候跟其出生入死,据说还救过先帝的命。而他为官非常清廉,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子孙入朝为官。然而只是过了几十年的光景,繁华的世间就如海市蜃楼一般变得岌岌可危。连年的天灾造成饿殍遍地,关外的蒙古人也时常会进犯我国边境,蒙古铁蹄所到之处鸡犬不留,民不聊生。

    潘磊每次回想起先帝,心中深处就会隐隐作痛,泛起一丝愧疚。毕竟,他答应了先帝临终前的遗愿却没有做到。

    辅佐当今圣上,他做到了。而太子师这一职位他却没能尽责。这次他急匆匆面圣,一是为了招待西昌国特使的公务,二是为了太子闯下的祸来赎罪。

    西昌国位于绯月王朝和蒙古国西方,与二国接壤,面积不大,由蒙古一个较大的部落独立而成的小国。然而在边患不断的今天,即使是小国也要小心招待,如果西昌和蒙古联手,情况会变得不堪设想。

    开国以来,和这些蛮夷大大小小交手的战斗已经数不胜数,北方的万里河山虽然常年被战火所累,但蒙古的铁骑并未占到什么实质上的好处。这种暂时的稳定局面,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龙威将军冯智伟的赫赫战功。

    冯家世代从军,从小就在沙场上见惯生死的冯智伟,却有着一张与金戈铁马不太相称的俊美面孔。比起出色的相貌,更令人赞叹不绝的,就是他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还有高强的武艺以及对主子的忠诚。再加上他龙威将军的官职,越来越多的人都心悦诚服的尊称他一声“龙”。

    没错,他过于完美,他的的确确堪称是人中之龙!

    比起阳光下的完美无缺,阴影之下的他,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人人皆知光影双生,却很难直视和接受光明身后的黑暗阴影。

    先不说他多年以来的风流成性,单单是他策划的暗杀行动,不知已经夺取了多少政敌的性命。但他做这一切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主子扫清前进道路的障碍!

    他的主子,是他多年一同征战的战友――皇上的长子,端亲王赵成!当年在西北平乱之时,就是赵成和龙一起并肩作战,单骑夜袭叛军粮仓,冒死烧掉敌人粮草之后全身而退,敌军就此陷入了粮草匮乏的绝境,而我方却士气大振,在两位常胜将军的英明指挥下,原本处于劣势的朝廷军仅仅用了半个月就将那些叛党杀到溃不成军!

    说到赵成的出身,恐怕是最令人惋惜的一桩憾事。

    当年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在民间宠幸了一个小家碧玉的姑娘,而这位姑娘就是端亲王的生母。迫于皇后的压力,皇上在登基之后才将他们母子接回皇宫,由于她出身于民间只能封为嫔位,并赐予她一个非常匹配的封号――兰。而那时赵成已经六岁了,聪明的他明显的感到了皇后的刻骨敌意。

    因为皇后亲生的儿子赵昊便不再是长子。加上其他嫔妃所生的一个早夭的皇子之外,赵昊从长子嫡孙变成了三皇子。

    兰嫔虽然出身于平民人家,但她温柔如水且能识文断字,深得皇上的喜爱,赵成也是一副聪明伶俐眉清目秀的模样,经常逗得皇上开怀大笑。

    后来却发生了一件事,夺走了他们的幸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