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末悲歌
字体: 16 + -

《完本感言》

    mon aug 01 21:07:32 cst 2016

    《完本感言》

    从小就喜欢看书,喜欢一个人坐在某一个角落里,沏一杯热茶捧一本书,静静地读,静静地品,读许多许多的书,读着读着就忽然生出来试试写一写的念头,于是就有了这本《辽末悲歌》。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写书不知码字难。这话果不其然,当真正动起笔来,才知道个中辛苦。要构思故事的脉络走线,要在电脑旁跟键盘较劲?????这些也只有笔者才能深有体会。

    这是第一次写网文,不懂得如何与书友沟通,不清楚读者的阅读品味???只顾闷头写,后来有朋友提醒,才在风格上做了点儿小调整,也不知道改变的好与不好,但仍要感谢。说到感谢,我要感谢很多人。编辑一组九天老师告诉我写网文不仅仅要文笔好,故事要丰满,篇幅尽量要大些,才好积攒人气。奈何在《辽末》途中,老母亲病重,做为儿子的我须臾不敢离开左右的服侍,所以也就顾不得写了。断了更,思路跟着也断了,等回过头再写时,怎么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了,又不敢滥竽充数,便只能辜负他的好意了。陇上江南老师洋洋洒洒的评论,让我知道了技巧上的许多不足,尢其是点出书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很重要。感谢不老许娘给予我的打赏和支持,感谢灌木森林的鼓励,感谢独步游尘、吟鞭东指、妖晴、布衣褴褛、多宝金泰?????等诸多书友的来访赠花赐教。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就请让我衷心地鞠躬道一声:谢谢!!!

    《辽末》刹笔,心中有遗憾和不舍。无论是写书的人还是看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故事完美,更完美。可是以韩可孤所处的那个时代环境中,他的性格注定要随着社会时局改变而变得多重,他的结局也注定要以悲剧收场,所以不圆满也只能由他去了吧!至于说不舍,便是要与各位书友暂时说再见了――但不舍又如何?终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正如末节中的蔡高岭和常子恒。韩可孤死了,但活着的人还要活着,他未竟的事业还要继续,虽然最终的结果可以预见,但锲而不舍的精神却不能丧失。

    即然锲而不舍,那就继续写下去。一直以来我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英雄情结,对水浒好汉情有独衷,所以接下来准备写一写他们的故事,现在正在整理大纲,就让我们期待着在不久一起到浩渺无垠的梁山水泊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吧!

    再见,亲爱的书友们,让我们在下本书中再聚首!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