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李家小子成霸气
字体: 16 + -

第四十二章 科举制度

    sun mar 08 15:35:57 cst 2015

    就这样第二天早朝,李乐向献帝刘协建议册封了葛文月为黑甲军的将军。刘协也很痛快的批准了李乐的建议。并当场下圣旨册封。

    “陛下臣还有本要奏。”李乐再次走上前来行礼道。

    “王兄免礼,请讲。”刘协恭敬地说道。

    “启奏陛下,我大汉目前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臣建议明年开春举行一次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参加考试者可不论出身,不论贵贱,凡有能力者皆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为国效力。”李乐又是一阵滔滔不绝的讲解,听的文武百官和刘协目瞪口呆。

    “王兄说的可是孝廉制?”刘协问道。

    “启奏陛下,陈说的科举考试乃是比孝廉制更加全面的制度,个郡可通过乡试 选出秀才,然后各州可通过考试选出举人,最后通过考试的举人可来京通过陛下殿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 榜眼 探花 ,然后前三十名可以举为进士。根据能力或入朝为官或下派各郡县进行历练以待后用,当然科举制度分为文和武,制度一样只是文武只差。”李乐耐心的讲解到。

    “丞相所言很合朕的心意,也符合目前的国情,这样吧,着,孔融 田丰 二人协助丞相拟出具体方案,然后给朕批阅,明年开春开始试运行。众卿以为如何?”刘协虽然听着新奇,但是对于丞相李乐,自己这个王兄的话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所以痛快的答应好了。

    “陛下英明。”文武百官纷纷行礼道。

    “好,退朝。”伴随着内侍富有磁性的声音,一天一次的早朝就这样结束了。

    早朝过后,孔融田丰跟随李乐来到了丞相府内。

    “不知丞相所谓的参与考试者不论出身贵贱所指为何?”孔融问道。

    “太中大夫,本相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不管是何出身,哪怕是农民也好小商贩也好,或者是深山隐居的隐士也好,只要通过考试,证明他有能力,朝廷就可以用他。”李乐看了看孔融和田丰耐心的解释道。

    “丞相的建议是很好,可是这样怕是得罪了天下士族啊。”田丰担忧道。

    “尚书令的话不无道理,但是这本来就是一场革新,从理论上是一种进步。”李乐辩驳到。

    “丞相的建议确实不错,但是万一天下士族闹事,我是担心咱们承受的压力太大啊!”孔融也对此表示很担忧。

    “孔大人,你对商鞅变法不会陌生吧!。”李乐反问道。

    “当然,前秦通过商鞅变法,使得国力强盛,才获得了最后的天下一统。”孔融点头道。

    “我李乐不敢自比前辈,但是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只有进步了,得出了结果才会被后世人认可,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才能使得国家进步,使得国家强盛,并不是每一次决定都会得到认可,只有以后看到了成效大家才会明白我们的决定是对的。二位觉得呢?”李乐站了起来,看着远处的天空感慨道。

    “丞相所言甚是,我等受教了。”田丰和孔融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