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新时代
字体: 16 + -

第005章 行军

    sat jul 09 02:38:11 cst 2016

    “嗯。”邱二嫂应了一声,皱着秀眉继续翻看着文书。

    女领导正忙别的事,作为部下的萧越也不好打扰,只能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和上午在溪边时大不相同,此时的邱二嫂很有一副‘我是领导我很忙’的样子。萧越只能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邱二嫂结束翻阅文书。

    五分钟后,邱二嫂把文书合上,捏了捏眉心,然后道:“萧越,我找你来是谈谈队伍操练的事。”

    果然是因为训练队伍的事,萧越道:“夫人请讲。”

    邱二嫂道:“你下午操练队伍,我和几个营长都看了。我来问你,这套操练之法是你自创的么?”

    萧越当然不能说训练方法完全依照后世军训。不过已知自己只有十七八岁的他也不愿意说是自己自创的,不然的话可能会让邱二嫂怀疑训练方法是否真的有用。

    萧越并非崇洋媚外的洋奴,不过在此时,他只能拿洋杂毛作为挡箭牌,他道:“禀告夫人,属下来自被英吉利国割占是乡港,所以见过不少洋杂毛。西洋有很多小国,其中有个叫普鲁士的王国打起仗来很厉害,我在乡港见过普鲁士雇佣兵的训练。今日下午操练的方法就是普鲁士士兵平时训练的方法。”

    邱二嫂一双秀目不可思议的打量着萧越,道:“你给我说说那个什么普鲁士王国。”

    萧越道:“禀告夫人,英吉利国是个岛国,在它东边是个大陆,普鲁士王国就地处大陆中部,这个王国的陆军能和英吉利国的陆军媲美,经常和周围几个强国发生战争……”

    “看不出你年纪轻轻,倒有很多见识。”邱二嫂点着头道,“英吉利国军队的战力想必很强,如你所说,那普鲁士王国的军队也是一流。”

    “正是。”

    “若真是如此,”邱二嫂沉思一阵,才道,“萧越,我让你操练孟玠的后营,你看怎么样?”

    邱二嫂要让自己操练后营,这真是很好的建议,萧越不禁喜出望外,只要自己努力操练,一定会受邱二嫂青睐。

    “是,属下一定努力操练,让夫人满意!”

    “需要我给你多少时间?”邱二嫂问道。

    多少时间?萧越很想说半年。不过按照历史,这支义军估计还能存在一百天。萧越想了想道:“如果不耽误操练,至少也要一个季度。”

    “好,我就给你三个月,若是你在三个月内把后营士兵操练好,我就让你操练全部部下。”邱二嫂眯着那双桃花眼,又道,“可要是你做不到,那就给我继续当你的小兵。”

    “一定完成夫人交给属下的任务。”

    邱二嫂对萧越微微一笑:“好,我就静候佳音。好了,你下去吧。”

    “是!”

    离开了邱二嫂的帐篷,回到营地的萧越马上向孟玠讲了邱二嫂交代给他的任务。

    邱二嫂的命令,孟玠自然只有接受。孟玠还声称自己一定会全力配合萧越训练部下。

    ……

    广西是个多山的省份,处处深山密林,小小的贵县境内就有莲花山、大瑶山、镇龙山、大容山四支山脉。

    莲花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段是贵县、武宣两县的天然边界,西南段深入贵县北部。邱二嫂这支义军就驻扎在莲花山中部、贵武两县交界之处。

    除了天平天国起义,此时的广西境内还有很多天地会起义军,大的有十几支,中等规模的能有几十支,几乎每个州县都有起义。大概是因为镇压的兵力不足,对于邱二嫂的这支驻扎在交界山区的中等义军并没有足够重视。

    在莲花山中部驻扎了几天之后,已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这天早上,邱二嫂发布命令,队伍午后开拔,目标贵县西北部重镇覃塘。

    吃过午饭,队伍立即开拔,武牧和黄亚左在前方开路,邱二嫂的中营居中,孟玠和刘成康的部队走在后面。

    莲花山南麓地跨数镇,听上去面积不大,但实际上依然是一片荒山野岭,山林四塞的地貌根本没有任何道路,义军队伍只能在深深的密林中摸索前行。

    傍晚时分,萧越已经走了两个多时辰,脚下早就起泡,看着无穷无尽的重林,忍不住向孟玠问道:“营长,队伍什么时候能停下来歇一下,说实话,现在我是又累又饿。”

    孟玠道:“萧兄弟是第一次走山路吧,能不能停下来就要看前方有没有找到可以让队伍歇息的地方。”

    走在旁边的王庭芝不愧为老兵,状态要比萧越好许多,他鼓励道:“萧兄弟,一歇下来就走不动了,所以一定要坚持住!希望前营能在半个时辰内找到一条小溪,这样差不多就可以歇息了。”

    队伍依然缓缓前进,萧越也只能拄着钩镰枪式长矛深一脚浅一脚的努力跟进。黄昏时分的萧越早已累得气喘吁吁,精疲力尽。

    就在拄着钩镰枪的萧越摇摇欲坠,不准备再走的时候,谢天谢地前方总算听了下来!往前再走半里,顺着山坡往下走,看到前方的义军战士已经生起篝火。

    萧越打起精神,走到一条只有一尺多宽的小溪边,一下子坐倒了地上,他脱下鞋子,把一双走得起泡的脚浸入溪水,踩在光滑的鹅卵石上。

    喘了一口气,看到余坚就坐在身边,萧越道:“余队长,那覃塘镇还有多远?”

    “至少还要走两个时辰。”

    一听这话,萧越心中一凉,从出发点到覃塘直线距离也就四十里,竟然要走这么久,真是山路难行啊!

    萧越又问道:“余队长,覃塘把守的清军战力如何?这仗好不好打?”

    “覃塘肯定有汛兵的,”王庭芝抢答道。“也一定有团勇,至于有没有练勇我就不清楚了。”

    清廷的军队分‘兵’、‘勇’两种。‘兵’是清廷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绿营军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而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是满清入关后新招改编的汉奸部队。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

    清廷遇有战事,若八旗兵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招募民壮作为听命于绿营的附从者,协助绿营作战。对这种民壮有募勇、团勇、练勇、壮勇、捷勇……等各种叫法,总称团练。

    团练可以简单的粗分为团勇、练勇。

    团勇,是利用保甲制度建立的业余军队,仅在当地附近活动,战争结束后即解散。

    练勇则属于准职业军队,平时有操练,参加外出作战,也吃一份官饷。由于清廷财政捉襟见肘,练勇随军作战只在名义上领官饷,多数情况还是由基层筹措解决。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