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天下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宴散

    mon jun 29 11:00:00 cst 2015

    邯郸城内各个势力看着站在场中云淡风轻的张延民,很多人都觉得要重新考虑一下以后对定国公府的态度了。

    整个大厅沉寂在一片寂静之时,朱棣身后那个说话阴柔的秃头男子率先站起身来,喝了一声彩,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大厅内,终于掌声不绝。

    朱棣略微一犹豫,猛然朝身后的朱梦烟使了一个颜色,朱梦烟好像很吃了一惊,但再次得到朱棣的首肯后,终于拿起手中的一个长锦囊,莲步轻移的来到他身前。

    朱棣解开锦囊,取出一把连鞘古剑,哈哈一笑道:“说到铸剑名家,自当首推‘雷音宗’铸器大师欧冶子,当世十大名剑有七把都是出自他和他弟子之手,经他们集天地精萃,淬火后用玄铁多番炼打而成的宝剑,远超当代的精钢长剑。我手上这把剑名赤霄剑。乃十大名剑之七。本王见延民你武功精熟,却没有称心的兵器。所谓宝剑赠英雄,今夜就把此剑送于你吧。”

    张信听到此言,忙起身行礼道:“万万不可,赤霄剑乃是先帝封您亲王时,送给王爷的贺礼。延民他何德何能,万万不敢接受王爷这么重的馈赠。”

    朱棣不悦道:“本王难得看到如此年轻的国之英才,深为我们昊清国开心,无奈我体弱多病,此剑随我也是无用武之地。还是给延民这样的年轻人,让它能在战场上再建功勋吧。而且今天这么多嘉宾在场,公爷难道想让本王失信不成?”

    张信看到朱棣的神情不似作伪,也就不断的道谢,忙招呼张延民上前答礼。

    张延民从刚才的比武中获益良多,他不顾厅内众人的议论,正打量着厅里的席位,想找到王鼎坤问他有没有压上棺材本买自己赢。听到张信的招呼,忙收回目光,走到朱棣的席前扮作感激零涕接过宝剑。

    他接过宝剑,拔剑出鞘。寒气光芒随剑而出,如明月破云般逼人双目。赤霄剑长达五尺,剑身隐见细密的菱形暗纹,剑脊处用鎏金法嵌了一排七个凤眼形图案,剑格还镶嵌着白色琉璃,刃沿平直,便于砍劈,锋口的夹角长而锐,锋快非常,连张延民这个不识货得人,也能从外表看出手中握着的是一把异宝。而握在手中的宝剑不断的和体内的玉罗盘的气息呼应着,让他有种想要仰天长啸的欢畅感。

    虽然他并不懂剑,但也知道这把剑实在不是凡品。不由真心实意的又对朱棣行了一礼。同时暗叫厉害。看来这雍亲王爷真懂得收买人心,若非自己来自另一个世界,有着自己的原则和态度,而且现在只认定张信为自己的唯一亲人的话,说不定真的会考虑站在朱棣那边。

    朱志这时也缓过了神来,看到朱棣赠与了张延民赤霄剑,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右手无名指上的玉扳指摘了下来,笑眯眯的道:“精彩!精彩!朕实在没有想到延民的武功居然马上就要臻至化境。今天朕非常高兴,就把先帝在朕即位时赐朕的玉扳指赏给延民吧。凭着它,延民可以随时随意出入皇宫。”

    这次不用张信交代,张延民已经跪倒,口称不敢。像这样皇帝即位时先皇赐的玉器往往带有传国之意。如果张延民是皇子,今天朱志的这种赏赐简直就是告诉天下,张延民是皇位继承人。可见朱志这个礼的厚重了。

    张延民跪倒道:“陛下,先贤有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小子未立寸功,实难接受陛下这么厚重的赏赐,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可能是张延民的话让朱志想到了赏赐的越矩,微沉吟了一下,道:“好吧,明日朕再有封赏赐下。”

    张信和张延民忙又谢恩。

    赵无极此时又变成了原先那个弥勒佛的样子,笑嘻嘻跟厅内众人嬉笑起来。

    大厅之内经过两场令人津津乐道的武试,气氛本已经达到了最**,再加上现在众人之间气氛融洽。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笑语喧哗,好不热闹。

    朱志作为一国之君,自当先行离开,摆驾前突然对朱棣说道:“四弟,你应该知道半年前六弟已经仙去了吧?”

    朱棣放下手中的酒杯,盯着朱志,很意外的道:“不知道皇兄怎么想起六弟了?”

    “朕记得六弟薨的那天,朕一个人在乾清宫坐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都是咱们三个人小时候一起玩耍的画面……四弟还记得父皇在御书房给我们三个人讲的宋襄王吗?”

    “那个被父皇评为妇人之仁的宋襄王吗?”

    “不错,父皇当时讲的时候就是在我们面前这么评价的。千年前宋楚争霸,当时楚强宋弱,但宋军先在泓水北岸占据了有利地形。等到楚军渡过一半泓水时,襄王的大臣子鱼让宋襄王攻击,宋襄王却认为那样是趁人之危,不同意。等楚军过了河,还没来得及排成列。子鱼再次建言攻打。宋襄王却还是说不行,继续等着。直到楚军布好阵,宋襄王才命令攻击。宋军却失去时机,大败,他也差点丧命。当时父皇让我们对这件事评价,你还记得我们三个人是怎么说的吗?”

    朱棣听着朱志的话,眼泪不停地流了下来,他用袖角擦了擦眼睛,悠悠的道:“隔了这么多年,臣弟想不到皇兄对这件事还记得这么清楚……我记得当时父皇讲完故事,就让我们评价。六弟当时说宋襄王是一个遵守公平的人。而皇兄却说宋襄王的做法是蠢猪式的仁义。父皇对皇兄的回答很满意,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学襄王那种妇人之仁。”

    朱志看着厅内的众人,摆手示意无事后低声道:“不错,你记得很清楚。但是你知道吗?以前朕一直觉得六弟的想法单纯的可笑,可是那一天当朕静下来想想这十多年我们兄弟的明争暗斗,却认为六弟当时说的很对。这些年来朕和咱们这些兄弟都是太聪明,太会算计了。我们崇尚的是“聪明”,而不是公平和信任。是不是因为身在帝王家,所以我们就慢慢的失去了待人以诚的本心呢?如果我们都是遵守公平的人,那么……”

    朱志没有把话说完,就突然摇头失笑道:“朕失态了,四弟,我们都老了,你多保重身体,朕回宫了。”他举杯喝尽杯中酒后,就带着一众人等离开了。

    朱棣看着朱志走后,自己呆坐了一会,突然哈哈笑道:“想不到二哥居然也会认同我的想法,哈哈哈……”他笑着向张信父子一抱拳,也带着朱梦烟和属下告辞离开了。

    赵无极此时正主动和张信说着什么,看朱棣离开后,也告辞离开张府。就这样,来张府祝贺的宾客逐一向张信父子请辞。

    张延民在一个个宾客走后,看到了躺在空荡荡的酒桌下,抱着酒瓶,喝的烂醉如泥的王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