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朝战纪
字体: 16 + -

第十章:战争阴云

    wed oct 14 15:13:36 cst 2015

    第十章:战争阴云

    朝鲜战争之所以最终爆发,实在是因为朝鲜上空的阴云经久不散,尤其在1950年更是阴云密布,黑如铅墨,重云之下,必将以一场暴雨终结黑云,迎接彩虹。朝鲜,不论古时叫高句丽、新罗还是百济,在我们唐朝时就是中国附属国,也是中国保护国,到了清朝,大清依然是朝鲜的宗主国。直到1895年清朝甲午战败,国势转弱,朝鲜才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成为殖民地。抗战后期,在1943年美英苏中首脑主导的开罗会议上,中国政府提议战后要给予朝鲜独立自主权利,获会议通过并写入开罗宣言。

    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由美英苏三巨头主导的旨在确定战后世界基本战略格局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促使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出兵亚洲,美英在抛开中国,单方对苏联作出让步:承认****、保留苏联在中国东北从沙俄获得的特权。对于朝鲜半岛,美国提出由美苏中托管一段时期,苏联则主张立即独立,对此会议未作定论。

    1945年8月9日,苏联以150万人、5500辆坦克、3800架飞机的军力,从中蒙、中苏边境突然攻入中国东北,号称百万的日本60关东军顷刻瓦解。这时,美国抓瞎了,为了阻止苏联红军独占整个东北亚,8月10日,由美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组成的协调委员会召开紧急开会,商讨如何确保美国在东北亚的利益不丧失。美国最初并不重视朝鲜,1945年7月,在德国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美国只发出要日本投降的宣言,对战后朝鲜归属未作讨论。

    当时,美国参加会议的参谋人员也仅仅设想要在朝鲜划一条美苏对日受降的分界线。现在,美军还远在千里外的冲绳岛抓蛤蟆,巳没时间抢占朝鲜了,怎么办?协调会议不负责任的命令腊安与腊斯克等两位上校参谋,一小时内拟定一个应对方案。两位从未到过朝鲜的家伙望着朝鲜地图,简直找不着北,更找不出划线的依据。憋了半小时,只好在朝鲜半岛纬度(北纬33~43度) 的中间――38度上划一道红线,这样,三八线产生了。

    于是,美国电告苏联:苏美在朝鲜对日受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苏联居然同意了。这是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1905年日俄战争签订的停战协议说起,日本与俄国当时在朝鲜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居然也是三八线,斯大林同意这条界线,是因为它正是朝鲜半岛的中线。随后,美苏就按这条线对日军开始受降。苏军将朝鲜北部交给随军进驻的金日成支队管治,美军将朝鲜南部交给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李承晚管治。由此,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方。

    1947年,多事的联合国提出要通过选举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可是南人民军多日磋商竟然没有无果。于是在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9月9日,人民军成立了以金日成为主席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北方政府都要求统一,也都声称自已是朝鲜唯一的政府。当时,北方占有土地12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万;南方占有土地10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经济较发达。

    朝鲜半岛的分裂,其实是美苏两个阵营在东亚地缘政治博弈的表现,是世界殖民思想的现实翻版,也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意日,其目的也是要重新划分殖民地。可惜,他们战败了,不仅未获得新的殖民地,自己也成了殖民地。朝鲜,这个原来的日本殖民地,要由新的胜利者美苏再次主宰,这就是朝鲜半岛分裂的根源。

    从全局上看,朝鲜战争就是在美苏冷战背景下,随着斯大林的全球战略转向武装暴动,朝鲜南北方都开始计划通过武力统一而发生的。

    冷战,这个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的持续较劲,是西方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物。1946年,美国先是大言不惭的提出要承担世界**产主义责任的“杜鲁门主义”,而后又在欧洲推出治理战争创伤的“马歇尔计划”。与此相对应,苏联也针锋相对,成立了全世界共产党工人党的情报局,到1948年夏天爆发“柏林危机”,以冷战为标志的世界格局就此形成。在亚洲,由于中国革命的胜利,苏联寻求与中国结成同盟,随着中国共产党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 中国也就和朝鲜一道卷入了亚洲的冷战之中。

    二次大战以后,在1946--1948年间,全世界共产党工人党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大都是进行议会斗争,但自1948年后一些国家共产党转向武装斗争,如泰国、缅甸、马来亚、印尼、菲律宾等,这就是斯大林全球战略转向的表现。在朝鲜北方,金日成早就要求武力统一,但苏联就是不同意。

    1948年底苏军撤出朝鲜,把武器装备留给朝军,后又补充坦克大炮等重武器,1950年1月苏同意人民军武装南进。在朝鲜南方,棒子总统李承晚也在筹划武力北进,总统李承晚多次要求美国给重武器,但美国实在不愿在亚洲与苏联对抗。在1949年6月撤军后,一直压制南朝鲜的北侵意图,限制军队不超过10万,不给重武器,因此南韩棒子军力远不及人民军人民军。

    从战略上看,朝鲜战争爆发有内、外两个因素。外因,1949年中国革命临近胜利时,美国也着手调整亚洲防卫战略。它基于两点:美国利益重点在欧洲,亚洲不能投入过多军力;对中国新政权还在观望,期望中国建立一个铁托式的中立政权,因此对中国的政策表现了一定的摇摆性。

    1949年1月,美国安会37号文提出:美国不能让台湾、澎湖落入共产党手中。但在1949年底国安会48号文又提出:应尽一切努力加强美国在菲律宾、琉球群岛、日本的总体地位。1950年1月5日杜鲁门的声明和1月12日国务卿艾奇逊的讲话,都表示美国的亚洲防线不包括朝鲜和台湾。美国释放出这个信息,其本意是不刺激中国新政权。

    但是,这却大大地鼓励了金日成,也使苏联放心,认为武力统一朝鲜的好时机到了。内因,由于朝鲜南北方都想武力统一,在各自建立政权后,边境冲突不断发生。据统计,到1950年6月止,巳达2000次以上,双方都指责对方侵犯,双方都想发动突然袭击。这样,从冲突升级到战争也就很难避免了。

    人民军的金日成,从建立政权起就想武力统一。1949年5日,金日成派特使到北京,要求中国支持其武装南进。毛泽东原则上支持,但希望在中国解放台湾之后。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至电金日成,同意其武装南进计划,其后金日成数次屁颠屁低昂的访苏商谈。5月13日,金日成从苏秘密来中国,带来斯大林同意武装南进、并要其与中国商量的信息。见此情况,中国只得同意。那么,为什么苏联改变之前态度呢?一方面是斯大林的世界战略转向武装暴动,另一方面是中苏签订了新条约,苏联被迫放弃旅大港的特权,它急于在朝鲜寻找出海口。苏联虽让金日成征求中国意见,但并不愿中国介入朝鲜事务,人民军金日成亦未向中国通详细报情况和要求援助。

    人民军建国后,金日成屡次要求中国政府将中国将解放军中的朝鲜籍部队和官兵送返朝鲜。其背景是:日本占领朝鲜时,不少朝鲜人避居中国,1945年东北即有200万朝鲜人,抗日战争中一些朝鲜人参加了东北抗联,解放战争中有5万朝鲜青年参加四野部队。1949年7月,经过金日成一系列运作,中国同意了金日成的要求,将在东北的两个朝鲜师,即李德山师长的解放军164师(10821人) 、方虎山师长的166师(10320人) ,整建制、带武器装备送返朝鲜。四野另一个朝鲜师(16000人)当时正南下作战,也于1950年4月返回朝鲜。这几个师都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回朝后成了朝人民军的主力部队。

    正当人民军准备军事南进时,美国的亚洲安全战略也开始重大转变。1950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提出:要对共产主义扩张实行全面遏制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点是:中苏条约已经签定,中国巳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共产主义巳扩张到中国大陆,因此,要将台湾列入美国亚洲防线。美国国防部和参联会也制定保卫台湾意见书,要将台湾与大陆永久隔开,并派美国海军第7舰队进驻台湾。而此时的朝鲜半岛已是黑云压顶,战争亦不可避免。随着双方不断向三八线集结重兵,三八线北侧,人民军已部署有10个陆军师、1个装甲旅、1个摩托团,主战坦克t34型250辆,飞机180架,共13.5万人,另有边防军5个旅。三八线南侧,南朝鲜有8个陆军师、23个团,共10万人,无坦克大炮和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