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字体: 16 + -

月下倾语

月下倾语

青谷的大夫一部分是萧有涯的学生,一部分是慕名前来的各地大夫和郎中,萧有涯一视同仁,倾囊相授。为使大夫们在医道上走得更远,萧有涯提倡“争辩明理”,创立辩医室,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医道辩论会,共同研讨疑难杂症。

卫希颜进入辩医室,几乎是众所瞩目了。

这一期的辩医会,萧有涯定的主题是--剖腹产,人体解剖与构造。

整整三日,除了少量的休息,简直没有停歇,卫希颜觉得自己遇见了一群学术疯子。前后有五十多位大夫加入进来,各抒己见,涉及自家专长时也毫不私藏,抛出来争辩,没有敝帚自珍的做法,应该是萧有涯言传身教影响。

这个时代的大夫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和内脏构造的了解不如后世的西医学,但是,他们对人体结构的了解程度已经是超过卫希颜的想象了--在辩医室里,就挂着一幅幅相当准确的人体解剖图,名为:《存真图》。

它是由本朝医家和画工根据观察到的被朝廷处决剖刳的反叛者的胸腹内脏绘制而成的解剖图谱,十分简细具体,不仅有人体胸腹内脏的正面、背面和侧面全图,而且还有分系统、分部位的分图。因为成图于卫信南逃离青浦之后,所以卫希颜没在他的医籍中见过。卫希颜观察后发现这些绘图和文字说明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只有个别地方错误。

她一一指出了这些错误。

卫希颜觉得,后世中医不及西医兴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古代人体解剖受限--不合法,不符道德。

青谷大夫们的观念算是先进的,这得益于萧有涯的思想引导--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只要对医道有益的,就去想,就去做。所以,青谷大夫们在听说卫希颜剖腹取子之事后,没有讥为荒谬,而是从官府买来无人认领的女死囚,在辩医室进行解剖,辩讨可行性。

论外科手术,青谷水平绝对是最高水平,因为这里是距离江湖最近的医家之地,江湖人伤多于病,治多了,外科经验自然累积起来,但复杂如开脑、破腔的手术没有成功医案借鉴,一动刀就是人命,不敢轻易下手,仍以药物和针灸为主,但遇上内腔急症,动刀子更有效,辅之以药物调理,那就治标治根同时实现了--因此卫希颜这个“动刀能手”出现在眼前,大夫们相当于如获至宝,噼哩啪啦的问题没个停歇。

三日三夜只有少许休息,卫希颜仗着内气修为,在口舌轰炸下都觉出了疲惫,这帮大夫出来时个个眼窝深陷、形销骨立,眼眶乌青,却个个精光灼灼,兴奋不减,简直是疯子!--卫希颜自叹不如了。

她回到所住的流青院,在院门口碰上往外走的名可秀。

“你可回来了。”名可秀言简意赅,“惊雷堂来了人,小枫去了已有一时辰了。--我正准备去找你。”

卫希颜点头,雷枫的事名可秀是不宜出面的。便问:“惊雷堂来人是谁?”

“雷总堂义子,雷御。”

黑衣青年浓眉方额,面庞并不英俊,像一块久经磨砺的青石,沉厚端稳,双手抱胸倚在廊柱下,似是在等人。

一道火红身影掠入,少女的衣衫在风拂下更见鲜艳醒目。

雷枫瞪着青年,“雷御!”

“嗯。”青年平静声音。

“老实交待,你来做什么?”少女凶巴巴。

“奉总堂主之命,来青谷观战。”

“信你才怪!别以我不知道,你是爹爹派来抓我回去的!”

“总堂主没有这样的交待。”

“骗人!”

“雷御不骗小枫。”青年的话沉稳,认真。

雷枫瞪着这位义兄,她知道雷御沉默少言,宁愿不说话也不会骗人,但她不相信父亲会放过她,哼,肯定交待了别的话!她抱着黑猫,黑白大眼在青年身上滴溜打转,盘算着如何套话。

黑衣青年倚在柱边,双手环抱合目,不管雷枫绕他转了多少圈子,都不动如山,看起来倒像是逃婚的人是他,来抓人的是雷枫。

卫希颜走入墨语院,看到的就是美少女打沉默男主意的画面。

“希颜!”雷枫欣喜扑过去,扯住卫希颜袖子,眼一眨,手指青年,“他欺负我!”

卫希颜下巴一扬,“我怎么觉得你在欺负他?”

雷枫一跺脚,“死家伙,干嘛帮着外人!”

小丫头,你何时成了我的内人?

卫希颜扫了一眼睁目沉静的青年,似乎有她熟悉的气息……脑中闪过青镇上瞥见的那道黑影。原来是他!

此人一路远远蹑随,跟踪技术巧妙,若非她有“识觉”,肯定抓不住那种细微的感觉。不过她没有觉察出杀气,就暂且放着没管,原来是惊雷堂的人。难怪一路行来,都没人出现,想必是这个青年全权负责了。

雷御一路跟随却没有动作,是顾忌名花流,还是其他原因?

卫希颜向青年点了下头,带走雷枫。

名可秀已经下了山。

到了晚上,雷枫回屋睡觉,卫希颜在油灯下提笔,在辩医室见识到青谷大夫对医道的执着后,她就有一些想法。父亲常常遗憾说中医很多瑰宝没有传下来,如果传承不断绝,如果内外科相结合,如果解剖学发展,提起来就是深切痛心的表情,给幼年的卫希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觉得,或许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为了父亲的遗憾。

她提笔整理能记得的外科和西医原理,相当零散,但对青谷医生应该有启发,这就起到作用了,很多医学发明和发现,就是由一个触点引发。比如,提出外伤感染是因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的细菌;比如,人的血型有不同,输血要用相同的血型……当然,都是以猜想的方式提出。而有了猜想,就会有人去验证。她相信以青谷医生们对医学研究的狂热,这些猜想肯定会有人去做。然后,就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了。

卫希颜搁下笔时已经是深夜了,从窗口望去明月高悬,看沙漏,相当于夜里三点了。

她洗了把脸,走到院里透气。

山谷里的夜清凉如水。

她半躺在院里的竹躺椅上,望着星空,不知那方的时空是否也闪烁着同样的星辰?她失踪已有三年八个月了,伙伴们恐怕要濒临绝望了,这么久都没有找着她。最主要是她失踪得太离奇,那么一个浅海湾,尼玛掉下去就不见了?!她能想象那些家伙抓狂的脸。但愿他们思维发散一点,多往神秘奇异想一想,还能抱着希望。她就指望着秦瑟琳了,考古学家应该比常人多些天马时空的想法的。

卫希颜最担心的是妹妹希文,五岁前是各种可爱,五岁后是各种冷艳,越长大越没表情,现在肯定成冰雕了!……她想起汉斯好像对希文有意思,会不会趁虚而入?据说人最痛苦的时候最容易打动,卫希颜顿时犯愁,难道她要有个德国妹夫了?……

不行,一定要回去,必须回去!

“在想什么,这么出神?”清冽悦耳的声音突然在耳边柔和响起。

卫希颜一惊--名可秀到她身后竟然没有察觉!若是敌人,岂不危险?

虽说她沉入心神没放出识觉,但名可秀能接近她如此之近而未被察觉,可见这名花流少主的武功绝对在她之上!好在这一位对她没有恶意。

她放松陡然绷紧的神经,仍然望着星空,说道:“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

她的声音有些低沉,名可秀看了她一会,说道:“浩荡星空下,会让人感觉到人力的渺小。”

女子清柔的声音如月色流水轻轻滑过,星空下身影略显纤薄,背脊却挺直如青竹,脸色似乎有些苍白,眸子却是清亮亮的透人。

卫希颜看了她一会,迟疑道:“你……”名可秀看出她心神不属,她同样看出名可秀应该经历了什么事……但她觉得,这个女子并不需要他人的安慰。

名可秀眸子微低,凝视她一阵,突然笑容柔和,说了句:“多谢!”

“嗯?”卫希颜坐直身。

“一直想向你道谢,救家姊浅裳,母子两命。”

浅裳?名浅裳?卫希颜记性很好,不由笑了起来,“这可真巧!原来她是你姊姊。”

“家姊不顾父亲反对嫁予叶向天,和他回雪山。”这一句已经解释了很多。

卫希颜想起破庙所见,道:“叶向天对你姊姊倒似情深的样子。”

名可秀道:“若非如此,岂会让阿姊跟他走。”

卫希颜皱眉,“临产期赶路很危险。”

“……叶向天师父大限将至,临终前想看一看他娶的妻子。”名可秀话里有着无奈。

“你们姊妹感情很好。”卫希颜注意到她两次提到叶向天都是直呼其名,想是心底有怨。她将心比心,若是有人这般待希文,管他天王老子的不得已,她都不会放过那男的!

名可秀幽幽一叹,许是因为才刚处决了亲叔叔,她心中有着世事的无奈和脆弱,让她有倾吐的欲望,躺在旁边的竹椅上缓缓说道:“家母过世很早,父亲忙于宗派之务,我年少之时,多是家姊相伴。……家姊素来端方,却能为那人悲喜不禁,想是因他身陷险地,也是甘之如饴。”

卫希颜叹气,“所以,幸福是各人的选择。亲人能做的,就是守护。”她心口触情生痛,想起曾经承诺守护妹妹一生平安,现在却是相距了一千年的星空!

希文,要相信姐姐还活着……如果觉得汉斯不错,姐姐也马马虎虎接受了……

卫希颜眼角泛起晶莹。

名可秀转头,看见她眼角的泪意,心中不由牵动,她感觉到了卫希颜心中涌动的无力和伤痛,却又压抑在她冷静自持的面容下。

名可秀没有说安慰的话,她同样觉得,这个人不需要安慰。

两人默默躺在竹椅上,默默看着星空。

夜色沉寂。

没有语言的交流,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

同样冷静自持的两人,同样笑容温和而心底疏离的两人,在这样一个夜晚,因着相近的感情而共鸣牵动,彼此的防范、戒备和距离在这无声的牵动中,慢慢地消融。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2、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分七级,官职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痊、翰林医令、翰林医诊、翰林医学……

所以,“大夫”是当时医官的头衔,成为人们对医生的通称。

3、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主治方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

4、从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1)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名,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

(2)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

6、坐堂医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坐堂医源于汉,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7、古人习惯上,不论笔记或小说里,大夫和郎中略有区别:一般设馆治病的医生都称为大夫;至于乡野草药店医生或游方医生,被称为郎中。

是故后世人们称呼医院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本文同时出现大夫、郎中两种对医生的称呼,其中亦有“坐不坐堂”这个区别。至于萧有涯称卫希颜这个不坐堂的郎中为“卫大夫”,则是出于一种尊呼。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