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义战
字体: 16 + -

第八十八章 少年狂,欺鹰犬(五)

    sat aug 01 15:29:28 cst 2015

    大草原利用洒在它身上战斗中士兵流出的鲜血混合着公孙续军队士兵们从眼眶中流出来的液体,勾勒出它与天交界的那条地平线上的朝阳。晨风很清爽但是空气却不清新,厚重的血腥味儿和被马蹄和被武器翻出的玫瑰色味道厚重的土块搅拌在一起,散发着强烈的恶臭,再加上地上这一夜来倒下再也爬不起来的士兵的尸体,这是一种对视觉和嗅觉感官有着强烈冲击的画面。

    小脸苍白没有一丝红润的公孙续依旧带着他残余的军队挺立在那片山坡上,悲愤的像是草原上的狼一般发出凄凉的怒吼的士兵身前,蹲在一具尸体旁的公孙续手很麻利的将尸体破烂不堪的衣服收拾整齐,嘴里念叨着:“都是有妈生有爹教的娃子,各个都是个顶个的爷们,怎么就在死的时候这么乱七八糟呢?”

    昨晚的战斗公孙续赔大发了,遍地都是其士兵的尸体,山腰上!那是公孙续的骑兵和乌丸步兵交战的地方,由于乌丸步兵和公孙续的骑兵为这场战斗付出的代价都基本相同,所以从地上的尸体来估计骑兵的伤亡根本是不可能的,只有那一些受惊地四处狂奔的或者是依依不舍的在自己主人的尸体旁用头翻动尸体的战马才能说明一切。

    山坡顶上,这简直是一场屠戮!从渔阳步兵的角度来说,三千多的鲜卑骑兵对付三千的渔阳步兵,完全是在碾压作战,就像是一场骑着马在逮小鸡的游戏。但这不代表渔阳步兵在这场战斗中只起了一个送人头的作用,两千多的士兵换掉对手将近一千五的精锐。

    要不是素利害怕在与已经达到了双眼冒着猩红的狂热杀意的渔阳步兵继续血拼中拼光家底,不然剩余的这五百多人那怕是拼掉最后一人也会再与素利换几个人头过来。

    面对这边战场的惨烈,就连暂时击溃乌丸部队匆忙赶到山坡上的公孙续,看到眼前渔阳士兵为捍卫幽州做出的牺牲是如此的壮烈,和所有士兵都在为渔阳步兵既感到骄傲又为了倒在地上的渔阳步兵数量之多而悲愤地哭吼着。

    人死不能复生,对英勇奋战而战死的士兵公孙续将他千言万语的敬佩浓缩成一把揉碎了的土块,洒在他身前的战场上。

    “兄弟们走好啊,今天与我们交战的所有敌军我会一个不落的将他们留下来,通通送去陪你们!”该哭的也哭了,该祭奠的也祭奠了,公孙续此刻该做的就是重拾武器准备与来犯幽州的任何敌人用刀剑述说他心中的愤怒,为了达成公孙续的想法,疲惫的士兵们重整旗鼓整顿行阵,准备再来一场决定生死的拼杀。

    对面还有四千多人,乌丸步兵居多素利的骑兵较少,在这点上素利很苦恼,同样的这也是能让渔阳步兵引以为傲的地方!

    而公孙续的军队只有两千人,一千多的骑兵和五百多的渔阳步兵所有士兵身上基本带着一些轻伤,这些伤说轻不轻说重不重,也因为伤势的存在确实让公孙续的士兵们战斗力有所下滑,但是也就因为这些伤势,让士兵们愤怒的脑子时刻保持清醒,在混乱中找到敌人招式的缺点,看清楚敌人防御的弱点,这种依靠身体上的伤势激励出自己更为强大的战斗力与站在片地的自己战友尸体前,心中油然而生的那股悲愤所凝聚于肌肉之间爆发于刀刃之上的力量效果相同。

    ………………………………………………………………

    素利面前的这道山坡,对于他和他的对手来说,那里是主战场,是将士尸骨暂时存放的地方,是他与他的对手在毅力博弈中的缓冲地带。如果单从他的对手角度来评论这道山坡,那这道山坡就是一道不可轻易逾越的天然屏障,更是一道消磨敌人精锐的好地方,并是四千余人用生命,在山坡上筑起的一道公孙续最后所依仗的天然壕沟。

    单从素利角度来说,那里简直是一台绞肉机,健硕的乌丸步兵一开始的无谓冲锋换来的是成为一堆可以拿去当馅料的肉泥,这些素利都有看在眼里,那里同样也是一条可以决定谁胜谁负的地带,素利的对手失去对它的控制权那就代表着胜利的光环会落到素利头上,如果素利一直无法冲陷这道敌人的防御,疲惫的步兵与骑兵将会活活耗死在这里。

    组织剩余的乌丸步兵再来一波无谓的冲锋,打上山坡为素利骑兵的冲锋奠定基础!从而获得战斗的胜利?这个想法很可笑……

    “昨晚战斗我们双方各有重大的损伤,我六千的步兵被打到只剩下不到两千多人,而对方的骑兵按人数之比来说,他所损失的远远少于我……”

    “这就是公孙续!”听着乌丸首领的报告素利叹了一口气说道。

    乌丸首领很无奈的又看了几眼手中那记录士兵人数的羊皮纸,最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将它揉碎丢在身后,对素利说道:“如果将我们双方的兵力与兵种互换一下,恐怕在昨晚我们两个就可以客死他乡了!”

    一天一夜没合眼有在做着高强度工作的素利骑兵已经昏昏欲睡,要不是有马鞍马镫勒住他们的身体不倒下去,不然他们应该已经倒在了地上。素利捡起一块石头朝着他面前低着头应该是已经睡着的士兵扔去,那士兵被扔后一个激灵又精神了起来,但没过多久又显露出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况素利不无担忧的对乌丸首领说道:

    “虽然我们依旧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我的士兵太累了!昨天不止不休的追击战,昨晚通宵的混战,看看,骑在马上东倒西歪没有一点精气神,带这样的兵去打决一生死之战,我很担心!”

    “能拖多久是多久吧,既然咱们累了那公孙续的士兵也不可能是铁打的,幽州能用来作战的军队已经没有多少了,况且公孙续被我们包围在这里无法求得援军,但是我们已经派信使回到族内调集军队夺下幽州,胜率还是我们比较高!”

    “可是我们现在应该干些什么?”乌丸首领问道。

    “等,用汉人的话来说这叫‘以不变应万变’公孙续纵使毅力惊人,但我就不信他会坐以待毙!”素利站起身来凝视着山坡顶上说道:“与其我们进行盲目的作为,倒不如暂时休整等待时机……”

    就在这时,素利话音未落,山坡顶上传来了喊杀声与马蹄声。

    “我就说嘛!”听到这声音素利耸了耸肩,皮笑肉不笑的对着乌丸首领咧了咧嘴皮说道:“既然人家等不了,那就准备战斗吧。”

    振奋人心的怒吼取代了杂乱不堪的喊杀声,骑兵们的马蹄声整齐一致,前脚上后脚跟声声铿锵有力,像是在愤恨地锤击着草原这面冷眼观过看了无数在它身上发生过的血腥却无动于衷的雕花大鼓。

    “准备!”山坡顶上随着公孙续的声音传出四面破烂不堪沾满血渍的大旗耸立在素利面前。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忽然间,山坡顶上突然响起一阵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还夹杂着一股代表着士兵心中苍凉悲壮的朗诵声,这段诗是公孙续临时教他们的,它并不是整首诗只是节选《诗经》中的《国风・邶风・击鼓》其中几句,简单易懂(对于古人来说),这段诗中以文人的角度来说韵脚紧凑诗情激烈很符合这个时候的公孙续军队。

    至于这段诗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这里并不是形容夫妻感情深,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士兵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愿与战友一同共赴战场面对前方所有未知的迷茫。

    “素利!你应该听到了这段诗也感受到了我们此时此刻心中的情感了吧!”浑身上下衣甲残破的公孙续出现在了素利的面前,依旧是那狂放不羁的表情,依旧是那深邃睿智的神态中带有零星半点让人毛骨悚然的渐渐的感觉。

    既像一只傲然于北国草原的雄狮,无谓任何对手,又像是一只没权没势心机却很狡猾的狐狸,东拼西凑捡着那些别人怀里溢出的东西从而壮大自己。

    素利的脑中已经烙下了这个小孩的印记……

    “冲锋!”两千对四千,这不像是那指挥七千人以上的部队进行战斗,七千人还可以东拼拼西凑凑拆东墙补西墙,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士兵能用来裨补阙漏。是冲锋!也可能是公孙续疯了!

    当素利听清楚公孙续的命令后脑中诧异了一会,确认了自己没有理解错误公孙续的意思后他也开始命令军队准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