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江湖事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陈老家主

    午时将过

    柳不语安抚住了哭的梨花带雨的梅姐,对着络腮胡汉子抱拳道谢。

    一番攀谈,才知道络腮胡汉子叫做崔峣,高挑的少女是他女儿崔玲儿,而一旁的秀才书生叫做宋阴,瞳眼明亮,只是沉默少言。

    崔峣方才出手狠辣,说起话来却很是温和,一时间跟梅姐打听了不少事情,而崔玲儿看到柳不语拳脚太弱,便好人为师起来,对着柳不语夸夸其谈。

    柳不语此时被打到的地方隐隐作痛,但有人教自己武功,便竖起耳朵耐心的听了起来。

    这时梅姐起身为众人倒茶,不知是不是错觉,柳不语发现梅姐那极致五官的脸上,怎会多出了一丝桃红,柳不语不敢多看,连忙扭过头去。

    却看到另一张桌子上杯盘狼藉,人影全无。

    “郁先生呢?花蝴蝶!糟了!”柳不语连忙一瘸一拐的跑出了小店,可此时街道上,哪还有说书先生的身影。

    虽说柳不语知道花蝴蝶不凡,可实在没想到进城第一天就被人惦记上,花蝴蝶那口钢刀般的利牙,居然悄声无息的没了?偌大的麓泉城,自己该去哪里找?

    “不语,快来看!”

    柳不语正责备自己的疏忽,听到梅姐的声音,进店发现桌子上写着:

    “借暝走几日,定完璧归赵。”

    柳不语叹了口气,发现此时快到文老头叮嘱的时辰,自己只能先去晏家,再去找这郁先生,只希望这郁先生说到做到,花蝴蝶别受什么伤害才好。

    柳不语从怀中掏出小木瓶递向崔峣道:“这是一粒解毒药,算是小道的谢礼,崔侠士一定要收下。”

    崔峣可不认为一个道士能有什么好药,但却不想拂了好意,接过木瓶没打开,只是抱拳还了一礼。

    随后柳不语将梅姐拉到隐蔽处叮嘱道:“姐,如果地痞再来,一定让人到晏家找我!”

    梅姐本想说自己能应付,可看着柳不语不容置疑的模样,心头一暖,低声嗯了一声,算是答应。

    柳不语一看梅姐答应了,虽然不放心但只能如此,便将文老头给自己的五十两银子一股脑的塞在了梅姐的手中,便不等梅姐说话,一瘸一拐的出了店门,往晏家走去。

    梅姐呆呆望着消失在街角的人影,看了看手中的钱袋,随即嫣然一笑道:“可真是个木头。”

    厨房中

    店小二六子看着掌柜迷人的身影,愤恨不平道:“早知道我也冲上去好了,被掌柜的抱一下,折寿十年也愿意。”

    而回答六子的依旧是老厨子鄙夷的目光。

    小店中

    崔玲儿问道:“爹爹,这道士的人情你很在意?干嘛还像模像样的还礼。”

    崔峣笑着将宽厚的手掌放在女儿的头顶得意道:“玲儿你要记住,这江湖,人情可比手中的刀重要,这份情,谁知道会什么时候起作用呢!”

    崔玲儿坚信不疑的点了点头,好奇的将桌上的小木瓶打开,看到木瓶中有一粒青紫色的药丸问道:“爹爹这是什么?”

    “肯定是普通的药丸吧!”说着崔峣接过了木瓶往里看去,嗅到一股清香,手一抖惊呼道:

    “饮毒丹!!!”

    --------

    麓泉城门口

    士兵们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检查着过往的人群,守门的将官喝了口酒看着密密麻麻进城的人骂道:“他奶奶的,这几日外乡人来的也太多了些,忙的老子都没时间逛窑子了!”

    这骂骂咧咧时

    一个士兵连滚带爬的冲到了长官面前慌张的叫喊道:“敌袭!敌袭!大人有大队人马打过来了!”

    将官抬脚将人踹倒在地,抽出军刀指着骂道:“你个废物玩意,淮汉王朝西边都太平了多少年了,哪里来的敌人,你他娘要是再妖言惑众,老子砍了你。”

    可士兵还是慌张的指着城门外,长官一眼望去,人都傻了。

    只见麓泉城外,黄沙弥漫,尘土飞扬,隐约可以看到大队人马飞快的朝麓泉城靠来。

    还来不及喊话,城外大队人马就已经冲进了城门,为首两骑叫嚷着闪开!闪开!麓泉城的街道上已经乱成一团。

    守门将官直到看到其中一人身着深蓝花衣,握着刀的手才停止抖动,长出了一口气,上前又给了还趴在地下的士兵几脚,边打边咒骂道:“敌袭?敌袭?那是京城里来的贵人,你小子下次要是再敢瞎说老子剁了你,滚!”

    士兵连滚带爬的跑了,将官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将酒一饮而尽,喃喃的说道:“他娘的,吓死老子了,不行,得回家换条裤子去小翠那。”说完将官便不管街上的混乱,色迷迷的往家里跑去。

    -----

    麓泉城晏家,门口清理出来了一大块空地,空地上只站着五人,正是麓泉五家的家主,而最引人注目的却不是正中间的晏家家主晏达,而是头发胡子白如雪的陈老家主,陈老家主是五大家主中唯一的老辈,却鬓角梳着小辫子,一身衣服绣着大红大紫的花,好不抢眼,丝毫不在意空地外百姓们的议论,还时不时对着空地外的孩童挤眉弄眼。

    而陈老家主身旁的四位家主,都眼观口,口观心,默不作声的等待着什么。

    一炷香后

    空地外如有晴空霹雳,波涛拍来,在百姓的惊呼中,才能明白是马蹄声响。

    “闪开!闪开!”身披白甲的骑兵冲进了空地,高头大马们喘着粗气,焦躁的在五大家主面前停了下来。

    白甲骑分两边而立,中间走出了一位身着深蓝花衣,一身胭脂粉气的人。

    晏达踏出一步,笑着说道:“刘公公辛苦了。”

    而这将自己脸用胭脂擦的雪白的刘公公,趾高气昂的扯着尖锐的嗓子喊道:“麓泉五家接旨!”

    晏达嘴角轻微抽搐。

    晏家门口之人,皆双膝跪地。

    刘公公扫视了周围一圈,很享受这种万人朝拜的感觉,满脸舒畅,随即开口念道:

    奉国运,承太祖恩

    朕允麓泉五家,祭祀文脉先祖大典,可为官,可科考,为朕立万世之功。

    许柳不语道长主持祭祀大典,封为古岸郡执观者。

    钦此

    晏达上前接旨,刘公公望了望,询问道:“柳道长呢?为何不来领封?”

    晏达脸色阴晴不定,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陈老家主打断道:“柳道长已经来了!”

    晏达黑着脸看着陈老家主冲进了人群,从人群中拉出来了一个少年,少年满身灰尘,如果不细看,压根看不出穿着道袍,少年表情呆滞,一瘸一拐的跟着走出了人群。

    方才

    柳不语走到晏家后,看着晏家门口隔出的空地,以为晏家有什么事,打算等事情完了自己再上前去。

    谁知柳不语跪下听圣旨,一开始还以为听错了,直到衣着大红大紫的老头冲下来将自己拉出人群,要不是身上被打的地方依旧隐隐作痛,柳不语都不敢相信。

    自己怎么可能主持得了这么大的祭典?为何还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什么执观者?

    直到柳不语接过了刘公公递来的一块桃木腰牌这才回过神来。

    陈老家主笑道:“道长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啊!”

    柳不语满脸疑惑的说道:“是不是弄错了?我只是来晏家节日祭祀的,不是什么大典祭祀。”

    陈老家主拍了拍柳不语的肩膀道:“看看你手中的腰牌,一百个错不了,就是你了。”

    柳不语低头看向桃木腰牌,的确是有柳不语几字,叹了口气,心里将文老头骂了不下万遍。

    一旁

    晏达与几位家主直接略过了陈老家主和柳不语,上前请刘公公进晏家一叙,刘公公本看不起这些前朝余孽,可该办的事还是得办,便在几个家主的马屁功夫下就点头答应。

    一群人正准备走进晏家时,陈老家主却大声叫嚷道:“中贵人的规矩,刘公公莫不是想拿脑袋当一当夜壶?”

    一时间空地中静的落针可闻。

    刘公公想起了中贵人的手段,不由自主的抖了一机灵,低哼一声,便扭头上马带着一众白甲骑向着城中驿馆奔去。

    其它几位家主面色尴尬,互看了一眼便也告辞离去。

    “岂有此理!”晏达怒火中烧,瞪了一眼陈老家主便拂袖而去。

    最后,一大块空地上,只剩着笑嘻嘻的老头和至今还不清楚状况的柳不语。

    陈老家主笑呵呵的摇了摇头说着:“这些小辈咋跑的这般快?”

    柳不语哭笑不得,明明是你老人家把他们膈应走的。

    陈老家主一看人都走了,顿时觉得无趣,看着柳不语问道:“小子,中贵人的规矩是啥知道吗?”不等柳不语张口陈老家主便接着自问自答的说道:“中贵人的规矩之一,凡奉旨出城宦官,入私宅者,视为密谋弑君,皆斩!方才那刘公公要不是我提醒,回去不死也得掉层皮,他还得感谢我才是。”

    说完陈老家主还在洋洋自得,可柳不语只觉得以那刘公公的秉性不记仇就算不错了。

    陈老家主还没高兴多久,看着空无一人的晏家大门,没好气的骂道:“一点待客之道都不懂,晏士礼这老家伙会不会教?走!我带你进去。”说完就拉着柳不语跨进了晏家。

    晏家占据着麓泉城中心,里面都是前朝青瓦白墙的庭院楼阁。

    一位老人拉着一位满身灰尘的年轻道士在晏家闲庭信步,宛如逛自家的后花园。

    柳不语看着这一条条长长的走廊,由一根根黑木雕花刻兽,镂空建起,每条走廊蜿蜒曲折且相似又迥异,柳不语真不知道住在这的人是怎么不迷路的。

    这时

    陈老家主看向一座构架大气,色泽却内敛的阁楼,指指点点道:“小子,你看这就是晏家的藏书楼,盖这么大,土里土气的有什么鸟用?整个晏家除了晏龄那小子看,其它人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说着言语中尽是讽刺,一点都不像在别人家里。

    柳不语看着眼前仿佛精雕细琢却又浑然天成的阁楼,窗前还有仆役打开窗户,翻晒着一本本书籍,墨香书香从远处飘来,柳不语深吸一口,可一点都没觉得像陈老家主说的这么不堪。

    可这只是开始……

    “弄这么多的小池子,一看晏老儿就是小家子气,要是我,就弄一座大湖,没事钓钓鱼,多么闲情雅致。”

    “你看看晏家这些小辈,一个个穿的珠光宝气,锦衣玉食,哪里还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

    “你你你!说的就是你,过来,在干什么呢?摘花?去抄一百遍佛经去,不抄我叫晏老儿家规伺候你!”

    ……

    柳不语耳朵都已经麻木了,就算再后知后觉,柳不语也知道方才门口那几人是麓泉城的五大家家主,而眼前的老头可是仅剩的老一辈现任家主陈计,其余家主都小他一辈,怪不得再怎么找茬也没人敢管。

    此时柳不语额头冒着细汗,走了如此之久,身上的伤却越来越痛了。

    陈老家主却越来越兴奋的说道:“小子,你今天有眼福了,我带你去晏老儿的书房去看一看,帮你讨要点好处。”

    柳不语还没开口婉拒,又被拉着向前走去。

    晏家书房有二,其一叫静思,是老家主所在的地方,其二叫远虑,现任家主所在,晏家如此庞大的族群中,很少有人能到静思,而到过静思的,将来必定在晏家有一席高位。

    柳不语被拉着走在人越来越少的走廊上,忽然转角进入了一座幽静小院,小院似乎是庭院缩影,水潭鱼儿嬉戏,竹影婆娑,山石千奇百怪,一个个精美的灯笼挂在屋檐下。

    而这份幽静柳不语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已经被打破。

    陈老家主拉着柳不语,一脚踹开了房门,叫嚷道:“晏老儿,来给你看个有趣的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