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视死忽如归

    汴京古城,酣战未止,参战众人只能凭着直觉在混乱中厮杀,毕竟双方大部已搅在一起,胜负就在于谁能坚持下去。

    实际上,从人数方面来说太平军尚占优势,尤其是有了主持大局的帅旗——八千岁的梁国公大纛!

    由此可见,即便是日落西山,太平军仍旧是一支有信仰队伍,即便存在着六七分朴拙和愚昧,这会儿像翻腾的过海蛟龙,殊死奋战。

    推其由来,若是没有几分勇武,怎么从南粤起兵北伐,建国称制?太平国度,寄托着许多人的期望啊!

    可惜的是,许多太平军战士只配备了刀剑,缺乏铠甲防护,在气运护持庇佑方面更是远逊金军,故而厮杀起来颇为吃力。

    所以说,怪不得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盖因为现在是一个女真大兵胜过五个太平军士卒,难怪洪全没有信心与女真八旗正面对抗。

    不过,杨温将注意力放在对敌的金军人马上时,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不论如何,当面的女真大兵可是凶悍异常的,不然何以凭借区区八部之力就统驭万里江山?又何以灭了铁血之明?

    自己虽入太平军不久,难道不晓得战场残酷?无论是弓箭刀矛,都足以取人性命,但迫于沾染上的业力之火不得不来。

    生死不过等闲事!

    “主公!”正在交战的混乱之际,敬祥举着盾牌挡下数支流矢。“有金贼杀至!”

    杨温紧握吴钩,却抛开所有紧张平静下来。

    旌旗飘摇,当面正蓝旗万余大兵缓缓压过来。

    实际上两军对垒,除去开始的小规模试探外,主要看后续的排兵布阵和梯次进击,直到一方崩溃,另一方举兵追杀。

    半日厮杀,金军前锋稍作撤退,轮换的后续人马就卷起尘土,遮天蔽日般的冲杀过来。

    即便是有‘梁’国公大旗救场,太平军的阵列仍是一片止不住的混乱。

    杨温咬牙拉过一匹骏马,扯起大旗就要冲阵。

    “主公不可以去!”敬祥死死扯住马缰。“三军主帅不可轻动,若有半分差池,莫说是斩了敌将,整个太平军都休矣!更何况,某有破敌之计!”随后低声讲出来。

    就在此时,旁边一个大汉忍不住排众而出道:“八千岁,金狗猖獗,俺萧朝三请战去砍几颗人头,挫一挫敌将锐气!”

    杨温打量了眼这个虬髯黑面汉子,待见到对方那赤红的双眸时,终于下定决心:“好汉子,跟我来!杨某在此立誓,不管金狗子多凶悍,都要把他们打下去,怯战者,斩!”

    复又转头将大纛交给敬祥叮嘱道:“按你说得办,我去去就来。”

    敬祥无可奈何,只得松开,接过大旗强作镇定的坐镇中军,暗里却加紧实行密计。

    “啊~威武,杀!”杨温当先,莽汉萧朝三提着长矛紧紧跟随,并引着一队人马向金军打来的浪头反冲过去。

    短兵相接,当面的金军将领正挥刀猛砍,不料一根长矛斜里刺来,噗嗤一矛将其座下战马刺倒,伴着战马哀鸣,杨温趁势挥动吴钩劈落,砍下颗狰狞的头颅!

    “杀!”在数百金军的骇然下,杨温带领太平军一口气接连发起七八次反击,终于将正蓝旗金兵的势头暂时遏制住。

    但下一刻变故再起!

    “咚!”一声炮响,是金军的红夷大炮突然发威,轰杀掉十余名太平军士卒,接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又是两个千人队重甲步兵和弓弩兵收涌上来,霎时间倒下去一片太平军,鲜血染红地面。

    幸亏杨温临危不乱,运起日月双瞳,仔细观察金军阵势薄弱地方,像山岳一样屹立不动,现在这是局势对他的考验,必须寻隙反击,挫败金狗。

    “嘭!”突然战马中箭倒地,他敏捷的跳出来,换马再战,下令:“从右面杀入,把金狗打回去!”

    萧朝三像发狂的猛牛一般,嗷嗷叫着领着一波兄弟逆袭,只见刀光闪耀,铁甲争鸣,瞬间就将金贼前凸的部分孤军打得七零八落。

    萧朝三还待继续向外冲杀,就听杨温道:“朝三回来,不可入阵太深!”他只好带兵撤下来。

    杨温重新整顿过一处人马后,就转到下一处,又过片刻,有老兄弟来报:“陈当,魏从之负伤,北门和西门崩溃在即,请主公速作决断!”

    杨温目光一缩,仍旧镇定自若的说:“知道了,让他们都别急,沉住气继续阻敌,某自有破敌之策。”

    他继续立马城头,稳如抵住,竭力窥探金军气运变化,寻找金贼统帅所在,好用‘擒贼擒王’之计,挽狂澜于既倒!

    俄尔,只见一片苍茫的,滚滚前行的金军帅旗所在,那里一轮青色大日隐在蓝旗之后,而且上承天命,极为不凡。

    “就是此人!”在战局千钧一发之际,胜负决于呼吸之间,杨温大吼一声,像雷公震怒,然后传令敬祥贯通地下法阵,自己高举梁字帅旗,全军直奔黄台吉而去!

    骏马奔驰,吴钩雪亮。被挑选出来的太平军精锐全部出动,向金军杀去,忽左忽右,忽东忽西,紧咬住黄台吉所在金军不放。

    金军虽然也在发力围攻太平军,可被杨温这一手打乱了局面,纷纷溃退,让开一条血路。

    军令所到,负伤的陈当,魏从之和张忠信,彭越等纷纷毫不犹豫的组织起还能战的将士反击,将金军当面兵力缠住,同金军展开更大规模的混战。

    而城外另一处战场,石敢当一杆漓泉神枪不知刺死了多少金兵,但努尔哈赤亲自督战下的八旗精兵越围越多,将他紧紧包围起来。

    银霜铁骑已伤亡过半,石敢当带领太平军将士杀退一批金兵,第二批又围上来,总是不能将努尔哈赤斩于马下。

    金军复又占据优势,襄红旗统领完颜*阿巴泰使人大喊:“活捉石敢当,活捉石敢当!”急催兵马,奋力厮杀。

    眼看太平军气势回落,杨温纵兵出城,直取围城金军副统帅黄台吉,沿途太平军将士纷纷大叫:“杀金狗,杀金狗!”

    同萧朝三和敬祥会师以后,太平军已杨温为垓心,奋勇冲杀,经过‘梁’字大旗激发气运,无数将士汇聚,形成一波巨大的反攻洪流。

    “哼,岂有此理!”黄台吉大怒,从战场变化认出来是城内竟有人盯上了他,发兵反攻,要从这边突破。

    “忽尔青,济尔朗,你们去把本贝勒的白甲牙兵调上来!”黄台吉冷冷下令,终于用出了杀手锏。“某要将这群胆大的黄毛贼杀个干净!”

    ………………………………………………………………………………………………

    无人知道的是,幽深昏暗的汴水河底,大片大片的血水滴落,最终将一座黄金打造的寺庙彻底淹没。

    良久之后,近乎干涸的河床上响起了一阵沉重的轰鸣声,随后一条虚幻的长达百丈的金黄巨龙苏醒,挣脱束缚开始搅动风云。

    这巨龙虽是断角、断爪、断尾的残破之身,但它的眸子里渐渐倒影出一卷图画虚影:城池耸立,万民安居,大河静流,一派盛世景象——乃是昔日赵宋国运的清明上河图。

    接着是金军南侵,赵宋国灭,它被斩杀,陷入沉睡……直到今日,相同的本源将他唤醒,于是巨龙咆哮,引得风雨交加,黄河决堤倒灌,洪水滔滔倾泻而下!

    “黄龙显灵了!”“黄龙显灵了!”“黄龙显灵了!”

    太平军将士有人发觉那一闪即逝的巨龙虚影和蓦然倒卷的洪水,纷纷大呼。

    杨温凝神望去,只觉一股浩大的黄河龙脉与自己连为一体,无穷的力量加持几身,反之金贼的气运宛如浮烟,海东青羽毛色泽暗淡。

    破敌就在当下!

    “杀!”水助军威,太平军士气彻底沸腾,朝金军席卷而去。

    …………………………………………………………………………………………………………………………

    里双方交战之处的八百里外,一处山巅之上,有三个高人呈品字形对坐,观看天下气运。石桌上,放着些清茶,瓜果,供高人享用。

    一个萨满大法师身披乌金长袍,手持法杖,膝盖上摊着本《黑天法咒》,遥观天象。

    一个道士则是羽衣星冠,眸子里黑白分明,举手投足青气弥漫,一副仙人姿态。

    一个和尚身宽体胖,面带笑容,通体金黄,俨然是佛陀再世姿态。

    “真人,你说太平军不过十年大运,此战汴京必破,女真会再兴三百年,可我总有些不安。那被镇压的黄河龙脉似有苏醒之像。”

    “阿弥陀佛,黄河龙脉早被我佛的大日如来金刚法阵封印,纵然有些许散溢,不足为虑。汴水不过是黄河旁支,纵然龙脉爆发,也左右不了战局。”

    忽然龙吟惊世,汴京方向巨龙盘旋,天地为之变色。

    “不好!”三人同时大惊,此是黄龙出世预兆,天命将变。

    从杨温赶到汴京战场,自身携带的明祖气运爆发,就再无人能阻止。

    宋、明两朝太祖立下的气运民心,岂是胡虏三百年气运可压制?!

    至此,天下气运变化彻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