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赵衍
字体: 16 + -

(四)初入江湖

    mon dec 26 13:47:08 cst 2011

    张长平取出张年轻女子摸样的人皮面具给卢清清带上,卢清清对着镜子看了看,说道:“还请张大哥做个漂亮些的。”

    张长平呵呵笑到:“姑娘们爱美,却不知行走江湖还是相貌平淡些稳当。”

    卢清清不答,只是将面具摘下放在桌上。

    张长平笑着对赵衍说道:“好吧,只是要修改却要花些时间,你们只管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不必客气,我去去就来。”

    赵衍道:“既然如此,我带清清去真武山上拜见清玄师叔他老人家,下山时我们兄弟再好好喝上一杯。”

    二人沿着上山小道缓缓而行,卢清清不会武功,走不多远便要歇歇,遇到路滑难行的地方,赵衍自然的拉住卢清清的手,卢清清心中顿时犹如小鹿乱撞,抬眼看赵衍时,只见赵衍气定神闲,除偶尔对自己露出个鼓励的微笑,此外并无任何异常。卢清清在心中对自己说了一千遍一万遍不要乱想,才勉强让自己慌乱的心安定下来。

    二人且停且走,半日时间才上到山顶。这里果真有座道观,规模不大,但游人不少。门前一个小道士正在打扫,赵衍过去与小道士行了个礼,说了几句,便回头招呼卢清清跟他一同进去。原来这道观是个三进的院落,第二院正房供着太上老君,耳房是道士们的住所和修习场所。主持便住在第三院。

    一行三人进到主持房内,小道士退了出去。赵衍与卢清清行过礼也在蒲团上坐下。

    清玄道长说道:“一转眼我与清吾师兄两年未见了,师兄他一切可好?”

    赵衍道:“弟子下山一年有余,也常想回去看望他老人家。但师傅嘱咐过,不得召唤不可回山,因此不知他老人家近况。”

    清玄道长点头道:“你身份特殊,习武的原由又违背我道家的宗旨,因此才授你武艺却不以师徒相称,你不可见怪你师傅。”

    赵衍道:“在弟子心中,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弟子明白师傅苦心,感激尚嫌不够,怎能见怪。”

    清玄道长点头道:“当年师兄传你武艺,以剑术为重,是以剑宗武艺轻、巧、沾、拨、刺,讲究四量拨千斤。要成大器所需时间最短。但你千万不可疏忽内功修为,需知剑术到极致便难在进步,若得内功相助,便可有无尽上升空间。”

    赵衍答道:“弟子知道了。”

    清玄见卢清清未盘发髻,便问赵衍道:“这位姑娘是你的朋友?”

    赵衍道:“正是。卢姑娘的父亲便是与家父同案获罪的卢多逊,卢大人。”

    清玄叹息道:“原来是故人之后。贫道看卢姑娘不是习武之人,不知是不是?卢姑娘可否让贫道把把脉相?”

    卢清清点点头伸出左手。

    清玄三根手指轻搭在卢清清腕上,稍许默默点头说道:“身体还好,只是羸弱了些,我传你些简单的内功心法,只是强身健体的方子,你每日按口诀调理气息,对你身体大有益处。”

    赵衍和卢清清大喜,一起道谢。须知道家最是讲究养生,说是简单的内功心法,实则是历经几代大师的修习研究,说是精华也不为过。

    清玄默诵了两遍,卢清清已熟记于胸。清玄又详细解释了修习时应小心注意的几个问题,卢清清对穴位不熟悉,便学的慢了,清玄讲了五遍,卢清清才算是勉强背下了,看到道长讲的辛苦,卢清清心中满怀愧疚,说道:“清清愚笨,让师叔辛苦了。”

    清玄笑道:“何来辛苦之说,在我所熟识的人当中,你算的上是数一数二聪慧之人。六十五字口诀两遍便能熟记下来的人可说是寥寥无几。”

    卢清清微微一笑,说道:“家父曾教过一些速记的法子,到让大师见笑了。”

    清玄见卢清清谦虚,知她女孩儿家面皮薄,夸奖多了反而让她不自在,便转头对赵衍道:“卢姑娘没有武功根基,修习内功时若遇到问题,你便帮帮她罢。”

    赵衍答了声“是”。清玄又问道:“赵师侄还未成家吧?”

    卢清清听清玄如此问,明知道问的是二哥哥,不知为何竟自己忽然羞的面红耳赤,惊的自己不敢抬头,但心底里却又盼望赵衍能在此时看自己一眼。偷偷抬眼看赵衍时,见他一如往常,目不斜视,正襟危坐的回话道:“弟子一心想要洗清父亲的冤屈,真相大白前未有成家的打算。”

    清玄说道:“你可知道你父亲给你取个衍字,便是希望你好好成家立业,开支散叶,过平凡的生活,将这一血脉繁衍下去。”

    想到父亲的苦心,赵衍鼻子有些酸,答道:“弟子明白了。多谢师叔教诲。”

    一番叙旧之后,天色已晚,清玄主持请小道士带赵衍和卢清清到厢房休息。

    吃过晚饭,卢清清看见月亮正圆,一算日子,今日正是八月十五。便站在院子里看月亮。想起去年八月十五在汉王府中自己偷偷对着月亮祭奠父母,却被王爷撞见,此后王爷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但没有怪罪还处处相护,奈何襄王有梦,神女无心,自己终究是要离开王府,王爷虽然不忍心,但还是成全了自己,这一年中也常暗暗回想,今生不知是否有机会能报答王爷所做的一切,唯有遥祝他身体健康,常命百岁。想着便对着月亮跪下拜了三拜。

    起身后心中又怀念起远在崖州的亲人,不知他们如今怎样?于是随口吟道: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只听一人说道:“难道卢姑娘有兄弟在远方不得相间?”

    卢清清回头一看,赵衍陪同一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走来,这男子一席长衫,书生装扮。身材比赵衍矮了几分,胖了几分,长象虽然没有赵衍清秀俊美,却也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

    卢清清叫了声:“二哥哥。”便站在旁边。

    赵衍微笑着不说话。那男子有意逗卢清清开心,故意装成老汉的声音说道:“才半日不见,卢姑娘便不认得在下了。”

    卢清清听的声音耳熟,随即想到是他,也笑道:“张大哥,今日见到你时,你长的可不是这个样子。”

    张长平笑道:“卢姑娘果然聪慧,一点即透,在下家传的这点本事在你们二人面前可变成雕虫小技了。”

    一席话说的三人都笑起来,赵衍问道:“这么晚了,哥哥怎么还赶上山来?”

    张长平自今天见到卢清清后,便觉得那一双美目在自己面前挥之不去,心中只是急着再见她一面,但这心事如何能对人说?便取出人皮面具给卢清清戴上,说道:“今天是八月十五,既然来到了真武山,当然应该一起过节才对。”

    赵衍与卢清清齐声附和,整治好茶水,坐在院子里闲话家常。

    张长平对卢清清说道:“刚带上这面具,是会有些不习惯,不过戴的久了习惯了,就跟是自己的面皮一般无二。”

    卢清清谢了,又问:“今日见到张大哥时,好象体型矮小单薄,不知张大哥是怎么改变的?”

    张长平笑道:“这个需要修习家传绝学《软骨易筋心法》,练成上乘心法就可以随意改变身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