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同盟
字体: 16 + -

第106章 歪打正着

第106章 歪打正着

李炎阻止了那个士兵的话,他知道他的忧虑是什么,然而他这个儿子的性格,他是再了解不过,虽然执拗,但是并不是严酷之人。今日他的表现在他这个父亲眼里,已经算是有点反常。

果然在难民敢怒不敢言的微妙时刻,李正大声喊道:“现如今京城是不可能容纳你们这么多人的,所有以城门为限,我李正不会让你们踏入一步!”

“欺人太甚!”

“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今天就和他们这些吃皇粮的拼了!”

“对,拼了!”

面对激愤的难民,李正并没有慌张,只是朝后面做了个手势,李虎,李忠,李达等靠在马车旁的人,都下马,将马车的帘子掀开。

难民们沸沸扬扬的声音一瞬间都没了。一双双眼睛瞪得圆圆的瞅着马车里的物件。

一袋袋大米。

没有了嘈杂声,李正的声音此刻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各位,你们来到京城的目的,无非是想求得庇护和温饱。但是你们也应该知道,京城根本没有办法容纳你们这么多人。而我们李家奉命在此拦住你们,所以于公于私今天我不会让你们踏入京城一步!但是你们心中真正想要的,我却可以帮助你们!这里的米粮都是是京城大户捐献出来,我会在郊区派人分派粮食和一些钱,作为你们回程的盘缠。来京城的途中还有许多小县城乡镇,为什么不就近去,而要千里迢迢跑到京城呢?早日找到栖息之地,定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你说的倒是容易!一路上,地方官不收我们,根本没有办法!”

李正笑着对众人说道:“关于这点,我已经向圣上禀明,圣上已经严惩了那些个只要功绩的官员,这次你们回去,不会再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一个人带头喊道。

“对!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又有几个人附和道。

李正冷眼扫了一圈叫嚣的人,那些喊的声音明显低了一头。

“就凭你如果信我,就至少还有米粮钱财,和有个栖息之地的希望,如果不信,那便大家比一比,是你的皮结实,还是我腰间的剑锋利!”

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李正的声音又在众人上空响起:“听明白的,跟着马车到城外10里处按秩序领取盘缠。”说完调转马头,朝身后的李忠使了个眼色,李忠便和其他四人加了马车出了城门。

难民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跟着去了。

本来在李炎身边还担心着难民暴动的那名将士,见僵持了许久的场面被少爷几句话就给化解,心中喜悦,完全忘了之前自己的态度。

“将军,少爷这是神了!这恩威并施的方法用的如火纯青,还懂得向京城大户募集粮食赈灾,可见口才很了得,这倒是平时从没有看出来!”

李炎瞥了眼身边的小将士:“了得什么?你没看见那装米的米袋吗?那是我们将军府的存粮。”

那将士顿时苦了脸:“那么多粮食送出去,将军府还剩多少啊。”

“恩,估计全府上下要喝一年的粥了。”

“少爷啊”将士泪奔了,少爷你做好事能不能不要这么过分

李炎看着李正的背影,一时间有些百感交集,看来自己有些低估儿子了,今天他这个表现早已经超越了一个武将的范畴,若是从文,也定是个经纬之才。

正是这样,他才更加担心。今日之事若是传到皇上耳朵里,他恐怕再也不能远离朝堂。当他年轻的时候,铁血丹心,一心想的是上战场,保家卫国。现在身居高位,他最不想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子女和皇家扯上关系。

“吩咐下去,今天少爷说的话和表现不要宣传出去。”李炎对李副官说道。

——

这场早朝已经开了2个时辰有余。

朱厚熜从龙椅上扔下一叠奏折,脸上怒火未消。大殿之上官员们笔直站成两排,低着头,但丝毫没有被大怒的龙颜所震慑到,只是低着头表示恭顺。

一提到给兴献王追加封号时,百官就是这个样子,俨然就把你塑造成了昏君的模样。方才扔下的奏折中有一份就是文官之首杨廷和的,其中引经论典,称应继统继嗣,洋洋洒洒写了三十余页,不提内容,简直可以直接拿到学堂当文章范本,好一个文渊阁大学士。

“祖宗之法不可变,还请皇上三思。”杨廷和站出列队一步,恭敬禀报道。

“还请皇上三思。”随后满朝文武齐齐下跪喊道。

“混账!”朱厚熜怒斥,“照你这么说,朕认兄长为父,追封自己的父亲就是违背了祖训?”

“回皇上,是!”杨廷和缓缓答道,“而且此刻京城难民涌入,边疆情势混乱,皇上应将注意力多集中在民生大事上。”“

“你这是斥责朕罔顾民心,一意孤行吗?”朱厚熜咬着牙说道。

“臣绝无此意,老臣只是觉得万事必要以民为先,大礼之事应容厚再议。”

追封之事若不在登基之始定下,过一段时间再议便要再找缘由,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容后再议的结果必然就是不必再议。这只老狐狸,难民之事多半也有他的功劳。目的就是要朕放弃追封之事。

这次是和文官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若是一招失利,以后不知道要做多久的傀儡皇帝才能再有一次势均力敌的交锋,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但是的确京城难民的问题不解决,大礼仪就不可能这样在拿到朝堂上议论,否则宝座没有坐热就会失去民心,等了那么久的机会,踏上这个宝座也只是空欢喜一场。

是破釜沉舟,还是继续韬光养晦?

“皇上!”门外有位带刀侍卫闯入进来。

“大胆!早朝期间也容你这样闯入大殿,你这个御前侍卫是怎么当的?”杨廷和呵斥道。

那侍卫扑得跪了下来。

“什么事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眼前这个侍卫是他从当藩王时就跟随的部下,此刻若没有要紧的事情不会这样失态。

这样一来也将缓和百官步步紧逼的情势。

那侍卫得到允许才放大声音说道:“京城难民问题,李将军已经解决了。”

朱厚熜心中大喜,这真是上天给的机会,当日只是因为拉拢朝中势力,武将势单力薄比较好下手,没想到还真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如何解决的?”

“听说李大将军和京城大户募集了米粮救助难民,谁付他们不用进京,去找合适的地方分散避难。”

“没想到李炎那个武将还有这等脑子,朕先前看来还是小看了他啊。”

那侍卫报了消息便退了下去。

“既然难民问题解决,杨大学士,咱们还是继续商量追封的事情吧。”朱厚熜微微眯着眼睛,像一只得逞的狐狸。

杨廷和看着龙椅上的青年若有所思。

——

退朝。大臣都从殿中鱼贯而出。…

“杨大人,各地官员几乎打点好,怎么会出这种事情?”一个身穿3品官服的男人说道。

“人心总是善变的,自然会有异数,本来利用人民这件事做的确实有些欠妥。”杨廷和捋了捋胡须。

“这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皇上他……”

“当初选他也是看中了他的聪慧年幼,倒是没看出城府这样深,对于皇上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可促明君也可就昏君,他是我一手推上皇位的,不能让皇上走入歧途。”

“哎,希望圣上能明白学士的苦心。”三品朝服男子叹了一声。

“怕是难啊,他看我老头子,现在应该很不顺眼了……哈哈哈……”

“学士,我还真是佩服你,这样你也笑得出来。”

“姜大人就不要想啦,来来来,回去你我下盘棋,暂时忘了这朝堂的事情。”

“杨大人真是的,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下棋,哎,就一局啊,就一局……”

——

李炎想起早上和李正的谈话就一阵头疼。

对于李正的说法,他越想越不对劲,就算他可以用将军府的粮食暂时冒充京城巨贾的捐献粮食,这也不会是良久之计,第二,他说已经将此事告知皇上,严惩一路不接受难民的官员,这怎么可能?他连皇上的面都见不了。那难民回去还是没有栖身之地,返回京城只会怒气更甚。这样一来,这只会是个馊主意。

李正正要去派米的时候,李炎就忽然想到了此方法中的漏洞。

于是回到家就把他叫过来询问。

谁知这家伙的答案简直……李炎摁了摁太阳穴,脑中响起了和李正的那段讲话。

“府里的粮只能坚持5天,如果难民不断增多最多也3天,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怎么办?”

“这个请父亲放心,我已经派人到京城的大户去搜集。”

李炎奇了,“那些京城巨贾虽然腰缠万贯,但是要轻易给你米粮也是不可能的,你怎么让他们放粮?”

“他们当然不会给我,所以我都是晚上去的。”

李炎一下子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你去偷?”

李正笑着看着李炎,他平了平心态,算了也是为民造福,自己当年也做过劫富济贫的事情,只说:“做干净点。”

“那禀告皇上惩治官员的事情?”

“我哪有那个本事,所以这个事情还是要劳烦父亲进宫见一下皇上,告诉他事实情况,让锦衣卫去落实这件事。”

又是一个先斩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