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演义
字体: 16 + -

阉人百巧以诈君,机关算尽误性命

    tue nov 24 10:49:45 cst 2015

    《忆秦娥》:西风烈,宫娥灯下影对月,影对月,

    低泣声碎,倾诉声咽,难测君意心如铁,而今却步异乡客,异乡客,旧人盼归,新人盼得。

    且说徐璜在桓帝边叽咕了些什么?原来,徐璜说,先用两个太监各暗执一幅圣旨,一个暗中跟着窦将军发现将军与黄浮有勾结就立即宣旨,免除将军和黄浮的职位,拿他们回朝问罪,另一个则到外朝太学殿,暗中偷听,见有议论朝政的也宣旨拿问。桓帝大喜,就是这样办!

    这就是徐璜的诡计,因为太监们是他的心腹。临走时,徐璜把他们叫到府里暗中吩咐只等黄浮要杀徐宣就宣旨,拿回将军与黄浮诬构他们勾结,妄议桓帝,心怀不轨。另一个去太学殿,不管他们说什么都宣旨拿问,诬构他们相互勾结,妄议桓帝,心存不轨,这样,一箭双雕!既救了徐宣,又除了外部敌对勢力。

    其实桓帝只是外戚非刘氏嫡系,没资格当皇帝,当时梁太后为了篡权与其弟梁翼硬是将他扶上位,登基时才十四岁,手中无任何权力,除几个阉人外,没有任何人。只不过挂个皇帝名,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

    梁翼却是个真皇帝,生杀大权和国家重权都掌握在手里,梁冀可以带剑入后宫,隨意奸淫后宫嫔妃,在外又无恶不作!而且,梁太后见哪个嫔妃怀了桓帝的骨肉就令其流产。至使桓帝无后,以便夺权当皇帝!

    桓帝并不象历史写得那么昏庸,他忍辱负重,等自己长大后联合这些阉人杀死了梁翼。这就是历上“一除内嬖“封了阉人五个王侯。但是,权力又逐步落入阉人,于是,上一次,又利用韩演的上奏又下了五个阉人的王侯。这就是历史上的“二除宦权“于是外朝皇亲国戚的权力不可忽视了。

    这时,桓帝其实明白徐璜的诡计,但是,他不挑明,反而故意“上当“,他就是要利用他除去外朝太学和皇亲的权力,这就是历史上的“党锢之祸“

    这么看来,桓帝非但不平庸,而且是高手!祖传刘邦的用人权术。他真正以一人之力,在梁氏,宦官,外戚,三种势力中借东打西,相互制约,但是,有一点,他没想到,恐怕想到也没办法,宦官一旦怒极可随时害死他!这是后话。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正当徐璜的诡计要行施时。

    突然,八百里加急,边疆零吾羌和先零羌起兵反叛,边境吃紧。于是,桓帝暂令终止这计划,收回圣旨,召将军及文武大臣上殿议事。

    一班文武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帝曰:平身,两边文武分班站定。

    帝曰:“羌婢勒姐妖性难改!屡屡犯境,不堪其烦,谁有妙策擒此妖妇!”段颖元帅向前道:“犯我大汉虽远必诛!我曾多次与他们交战,追杀二千余里,鳬首十万!但是,边吏对羌族人多有压迫欺凌,掠夺羌族妇女。勒姐雄才大略,骠勇不驯,屡败屡战,骚扰不断。使我大汉财竭力乏,颇为担忧!”

    内务司上前曰:“国库己空,地方官吏薪水都发不出去,众人说无钱怎么打仗?打仗打钱也!”桓帝不悦,只有退朝。

    徐璜说:“奴才有一策,是否可行?”帝问:“何策?”璜曰:“如今地方官太多,不如收回一些官再卖出!”

    帝曰:“历朝都无此制,可行否?”璜曰:“前朝自然有,史未录,陛下未知罢了。”帝曰:“如此,明日当廷众议!”璜曰:“众议则不成,老臣多迂腐,众口悠悠,必不成事。”

    其实,这又是阉贼奸计,如果收官,他会乘机收了黄浮,窦将军,韩演等敌对势力的官。这样徐宣就死不了!然后,自己又买官,安插自已人。这样,一箭双雕。

    桓帝也有如意小算盘,收了外朝勢力的官,刚好借此削他们的权,又卖给宦官一群可获钱打仗。

    于是,不经廷议,下旨收官卖官了。徐璜于是先派人收黄浮之官。

    有诗为证:阉贼机巧海样深,左右逢源八面通。不是曹操胜曹操。略施小计骗鬼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