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战国之风云路
字体: 16 + -

第二四章 宏图规划

    fri oct 23 14:52:59 cst 2015

    古人多土豪,人傻钱又多,诚不欺我也。幸福来的这么突然,无风的底气再次变得硬朗。很多心中规划的蓝图可以提前着手去准备了,想到有一天自己所想象的盛世能在自己手中实现,无风就忍不住热血沸腾。

    如今,清水郡的水位正在快速退去,被淹没的村庄和房屋都渐渐露出了原来的面貌。大水就像一头猛兽,汹涌吞噬了所有,又从容离去,只留下一片狼藉和洼池泥泞。幸存下来的灾民陆陆续续返回了家,放好了亲人们的牌位,翻晒家中唯一的被褥和草席,收集不知漂往何处的锅碗瓢盆,默默地坐在树荫下舔舐自己内心的伤口,忧虑今年下半年的口粮该怎么办,今年地主老爷家也没有余粮。想到地主老爷是不可能养着他们闲人的,未来的惆怅又多了几分。

    穿着便服,下村探望灾民重建家园的无风看到灾民们皆都这般情景,心酸不已。如果百姓连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都没有,何谈建造一个有梦想,有朝气有活力的民族?

    “二牛,我们粮食还有多少?”

    “朝廷的赈灾粮已经被各大地主瓜分掉了。现在粮仓和金先生买来的粮食,仅能够灾民们吃半个月了。”

    “这些自私自利贪婪的渣虫,全然不顾百姓死活,本王总有一天要收拾掉他们。”

    “恶人终将有恶报的。可怜的还是这些佃农,辛苦了一年,就在等下个月收割之时,拿3成粮食。偏偏在收割前一月,一场大水,淹没了所有。这接下的一年,没有粮食,他们该怎么活呢?”

    “别人不管,我们不能不管!一定会有办法的。”

    “臣相信殿下。”

    不久,一个小斯前来寻找无风。

    “殿下,水曹掾史朱泽正在府外求见”

    “哦?本王曾派他调查清水郡水流症结,想必是有结果了。走,我们回府。”

    当无风和二牛赶到县衙时,朱泽和县衙的各大小官员,已经在大堂等候多时。

    “臣等参见殿下。”众人见太子赶来,急忙行礼了。

    “好了,免礼吧。朱大人,今天前来见本王,可是交代你的差事有结果了?”

    “殿下之命,臣自当赴汤滔火。臣这几日尽遣手下遍足清水郡大大小小的河流,终于有所定论,今日特来向殿下复命”朱泽自信满满,嘴角微翘,颇是得意。

    “哦,说说看。”

    “殿下,请看。这是臣所绘清水郡河流分布图”朱泽把一张手绘地图交予无风手上,接着说道“清水郡地处楚国东边,其间大小河流约莫百余条,臣将几条大河都标识在纸上,殿下一览便知。臣发现,清水郡常年水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坝低,且大坝大多都是泥土堆垒而成,根本挡不住大水,只要大坝一被冲垮,水就会倾流而下。所以臣建议朝廷用石材加固大坝,则可保多年无虞。”

    “这西边一大块是什么?”无风指着地图问道

    “哦,那是汴京的汴城河,那是我楚国最大的河流了,他的一端就在我们清水郡西边不远”

    朱泽说道。

    “这汴城河宽几何,深几何?”无风追问道

    “这。。。臣立即去派人查探。”

    “殿下,小人知道。”说话的是还是戴罪之身的徐农文。此前赈灾时他在无风身边帮无风解惑,就像一个百事通一样,很多事情皆是一问便知。此人乃是一多才之人,不可多得的宰相之才。这是无风对徐农文初步的评价,评价不可谓不高。

    “哈哈,怪本王糊涂,怎么把你这个百事通给忘记了。还请先生直言。”

    “汴城河乃千年前汴京城的护城河,其环绕汴京城,后来经过多朝挖掘,才有了如今的规模。他西端直至清水郡,北至尚兴和武元郡之间,乃是楚国目前最大河流。其宽百丈,深有五丈有余,长约五百余里。”

    “这么一条大河,为何不继续挖掘延伸至大海?”

    “殿下,汴城河乃汴京护城河,目前仅供士人乘船游玩或是沿河庄户捕鱼所用,若是继续延伸,实无大用,而且岂不劳民伤财?”朱泽解释道。

    “哈哈,尔等不懂,真是可笑啊。这样的一个聚宝盆,千余年来竟无人得知。若不是朱大人这份地图,本王也是懵然不知啊。妙哉!妙哉。”无风非常激动。身处前世的无风,自然知道一条大运河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意义。

    “殿下,难道你真的要挖通汴城河直至大海?”徐农文瞪大着眼睛惊问道。

    “那是自然。”

    “殿下,您此乃亡国之举啊,此举万万不可行啊。”

    “先生,何出此言?”

    “殿下,从清水郡至大海尚有200余里,要挖通如此浩瀚的工程,需征调10万民夫服劳役,耗时数年方可完成。试问殿下,若是全是全国征调10万民夫,庄稼何人来种,工程又要耗资多少,最后还不是强征赋税。这是在逼百姓造反啊,还请殿下三思啊。”

    “先生为民请命之心,令本王感动。但是本王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其他且不谈,单单开发汴城河对清水郡有何好处,本王先讲给你们听。”

    自从发现汴城河,无风内心早就彭拜不已,只要开发这条运河,自己内心的宏图大计,清水郡的水患,和家无余粮的佃农等问题,都将得以解决。

    “诸位,目前清水郡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个是水患之灾。清水郡乃是临海之郡,这里水源太过充足,雨季频繁。水患之灾,年年有之,百姓深受此患之苦。每每有收成,一场大水,就可能把一年的辛苦都吞噬干净。所以水患必须得治,而且要根治。可是,怎么治呢?刚朱大人说用广筑大坝之法,若水害不太严重,用这种方法治水还很见成效。可是,用这个方法来防治凶猛的大水,却无济于事。很有可能今天刚筑好的堤坝,明天就被大水冲垮了;

    甚至有时不等筑好,就被冲垮了。筑堤的泥土被水冲到下游,淤塞河道,以前没泛滥的地方,都有可能泛滥起来。想彻底解决,本王想来只有一法,就是“堵不如疏”,便是疏通淤塞的河床,开凿渠道,让水流出去,小河流向大河,大河流向大海。所以把清水郡,所有小河流全部打通相连,连接到汴城河,汴城河再流向大海。方可一劳永逸,解决水患。再说第二个问题,今年乃是特大水患,受灾人数更是达到40万,大多数皆是佃农,家里没有一丝余粮,想要收成只能等到明年10月,那这几十万的佃农这一年何以为生?出去做工的话,谁又能养得起这么多人。难道我们要看着他们大部分人活活饿死不成?但是,如果我们开发汴城河,

    不但可以让这些劳工通过卖苦力养活自己,更是可以彻底解决水患,何乐而不为?”

    无风神情振奋,慷慨激昂。下方的人却震惊不已,朱泽更是夸张,嘴张的都能放拳头了。

    “殿下大才啊!堵不如疏,妙不可言。臣苦思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要是真的能将大水引入大海,则清水郡可免百年水患啊,此功在万年,泽披后世啊。”徐农文感慨道。

    “不过,小人还有一虑”徐农文接着说道:“开发汴城河,工程实在过于浩大,所费更是靡巨,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徐先生勿急,这次工程所耗巨费,本王也知道。但是汴城河的开发关乎楚国未来国运,更是我们大楚是否能雄于各列国的关键。即使再困难,我们也要咬着牙把他开发下去。此事,本王会当面与父皇详谈,请父皇全力支持。不过,本王可以向先生保证,绝不增加百姓分厘赋税。”

    “小人替楚国百姓多谢殿下大德。”

    “此次朱大人献图有功,本王会向父皇为朱大人请功。”

    “多谢殿下!”朱泽喜出望外道。

    “二牛,你亲自去找一下何在文郡守。就说徐农文大人必是被奸人所冤,令其将徐大人官复原职。此事由本王亲自担保。”

    “遵命。”

    “臣多谢殿下。”

    “好了,各位大人先回去吧,徐大人留一下,本王还有事相询。”

    “臣等告退。”

    无风深知,徐农文此人,不仅深知百姓疾苦,更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干吏,这样的人才必须得牢牢地抓在手中。

    一代明相,就此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