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战国之风云路
字体: 16 + -

第九章 张秀论势

    fri oct 09 17:27:54 cst 2015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圣皇语录》

    金大元离去后,无风心情大好,这是他第一次以人主身份收服人才,成就感爆表。不久,在门外等候多时的张秀悄悄推门而入。说得口渴的无风乍看之下,差点喷出茶水来。三十余岁,偏瘦瓜子脸,似刀客过的颧骨,主要是门前两个黄色突出大门牙,咬着下嘴唇,活生生的一张松鼠脸。

    “呵呵,小的惊到殿下了。殿下勿怪”张秀一脸猥琐样,活生生前世王汛的翻版。

    “先生果然迥于常人,定是不凡。请问先生名字的秀是秀丽的那个秀吗?”无风擦了擦汗。

    “回殿下,小人真是张秀,“张”的秀气。殿下果然如文曲星下凡,明察秋毫,聪慧至极。”张秀厚颜无耻。

    无风冷汗直流,如此嬉皮笑脸,溜须拍马滑稽之人,还是二牛口中那辱骂权贵,抨击朝政的街头文人吗?那个威武不能移的铮铮才子么?张秀,你的傲骨呢,去哪儿了?在见张秀前,无风早就把他意淫成当世之魏征了,现在么,无风只能呵呵了。待会儿非得好好骂骂二牛不可,这办的啥差事。

    “哈哈,张先生果然一表人才,“秀色可餐”。无风暗讽道。

    “谢殿下夸奖,小人愿誓死效忠殿下”

    “咦?先生做事果然别具一格,本王何曾说过要招揽于你”

    “嘻嘻,殿下如今收养城中孤儿老人,足见殿下仁义。可殿下却花费巨资供孤儿读书,明显是在培养班底;而且小人也看到军士训练有素,强度远高他军,且一日食三餐,皆有肉食,说明殿下有强兵之梦。殿下胸有大志,只是现在急缺人才,小的自认有几分薄才,愿毛遂自荐,为殿下分忧。”

    听到这里,无风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如此观察入微之人,必有其长。

    “先生想多了吧,本王供孩子们读书,只是让他们长大后有所依靠。练兵只是让他们更好的护卫本王安全,本王身为太子,还需有何大志,先生多虑了。”

    “那殿下先后召见金大元和小的,又所为何事?”

    “金大元乃商贾出身,本王有些产业想让其打理。至于先生么,本王听说先生,想请先生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殿下,千万别啊,小的天性懒散,不喜约束。再说,殿下,你觉得小的适合做老师么?”

    “之前觉得合适,见面后,本王倒有些犹豫。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先生确实不是太合适”

    “嘿嘿”张秀一点也不恼,仍然嬉皮笑脸说道“小的有一挚友,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心有万卷书,酷爱礼法之道。绝对是育人的最佳人选。小的愿意为殿下引荐。”

    “哦,此人姓甚名谁?现住何处?”

    “殿下求才若渴之心,着实让小的感动。小的这朋友,名叫严师道,因不愿委身权贵,现落魄于汴京城外余姚村,平常帮百姓写字为生。”

    “如此人物,本王应即刻亲自去请”无风立刻动身向门外走去。

    “殿下,殿下,别急啊…您还没安排我的位置呢…”张秀哭诉着,可怜至极。

    无风摇头苦笑,这还真是难为了无风,实在不知道安排张秀去哪儿。

    “嘿嘿,殿下勿扰。小的也知道殿下为难,其实殿下之志,小的坚信不移。小的已蹉跎三十余载,如今终于得遇明主,怎能轻言放弃。小的不才,愿为殿下浅析当前局势。”

    “先生请说,本王洗耳恭听”

    “殿下,我们大楚已安宁20余载,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早已危机重重,这点,殿下以为然否?”

    “先生此言有理。如今大楚,吏治腐败,百姓潦倒,人心涣散,本王内心也深感不安。”

    “殿下此言只是内忧,而小人最担心的却是外患。”

    “哦?此言何意?”

    “殿下有所不知,小的五年前曾游历越国一年有余,一路所见所感,皆震撼不已。越皇20岁登基以来,轻赋税,广屯田,重商业,收人才,强练兵,如今已有10年了。现越国上下齐心,百姓丰衣足食,国库年年充盈,军队更是兵强马壮。雄主之姿早已昭显。”

    “不错,越国强大,邻国贫弱,是谁都会动心的。”

    “其实我们楚国,越皇并没有放在眼里,其北方的赵国才是越国的心腹大患。听说,上任越皇乃是被赵国皇帝派刺客暗杀。现任越皇如此励精图治,正有报仇之意。不过,赵国强大,要重创赵国,越国必须倾全国之兵,那么与他相邻的魏国和楚国就成了越国的后患。魏国现任太后乃是越皇亲姑姑,自无问题。而楚国,自然成了越国要先解决的后患。我们楚国乃是东南最角落,只要灭了楚国,越国将再无后顾之忧,越皇即可伸出手来与赵国全面开战了。所以,小人猜测,越楚之战不远矣。”

    听完张秀的一番话,无风的血渐渐沸腾,那是前世军人的血性。战争对于百姓来讲是灾难,但是对于无风来说,那是他魂牵梦萦,热血沸腾的地方。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体会到何为军人,何为荣誉!

    无风的镇定和眼睛流出的熊熊战意,更是让张秀震惊,他更坚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回过神来的无风,缓缓抱拳,对张秀深鞠一躬:“先生大才,请恕本王少不更事,得罪之处,望先生不要介怀。”

    “嘿嘿,殿下知道小人之才了吧。”张秀咧着嘴,两颗大黄牙仿佛是在张牙舞爪般“快重用我呀,快重用我呀。”

    对刚正经了一会,有本性毕露的张秀,无风只能摇头苦笑不已了。

    “想不到如此事情,我们大楚至今无人识破,也是本王之过,目光太过短浅。”

    “殿下切勿妄自菲薄,殿下仁厚节俭,好贤求治,风采更甚越皇。只是殿下没有自己的眼睛,所以才会看不破。”

    “眼睛?”

    “不错,对内监察百官,对外监视各国。”

    “先生说的是情报司吧?”

    “正是如此,小人愿成为殿下的眼睛,为殿下分忧。”

    “不错,是本王疏忽了,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王的情报司就要拜托先生了。从现在开始,先生就是“第九仓库”的第一任司长并兼任东宫内参。”

    “第九仓库?”

    “情报司是秘密力量,不宜过早暴露,对外就称第九仓库。钱,人,物资,你皆可和二牛说,我让二牛尽力配合你。”

    “嘻嘻,臣谢过殿下。”

    张秀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梦想成真。无风又喜获人才,当然也欣喜万分。

    之后,二人又乘坐马车赶往余姚村,亲自拜访了严师重。严师重果然如张秀所言,正气凛然,治学严谨,无风心喜,当即三拜把严师重感动得浊泪横流。当晚,就搬进了太子府。至此,孩子们老师的问题得以解决。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围绕在无风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多,孩子们也将渐渐成长成才,他们将随着无风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