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
字体: 16 + -

第一章 我是军长

    fri may 06 07:20:58 cst 2016

    2016年7月份的一个晚上,李坤正在某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中忙碌着。第二天就要博士论文答辩了,他那吝啬的导师仍然要求他在实验室里做一个化学反应。

    “这应该是我在这个鬼地方的最后一个化学实验了。”李坤一边想着,一边在观察玻璃反应器里的反应情况。“奇怪了,怎么没有反应?都是那个死老太婆,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淘来的催化剂,这下悲剧了...”,李坤想停掉反应,他决定打个电话给导师说一下情况。

    “不行,不能停,我急等着反应出来的样品,明天要用。”导师在电话中叫嚷道,“多加些催化剂,不管反应出来的样品质量好不好,我只要拿到样品就行。”

    李坤只好继续实验下去。又等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反应。李坤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10点了,“不能再等了,再加些催化剂试试吧。”李坤想到做到,又向玻璃反应器中加了一些催化剂,“不对,这次的催化剂颜色怎么不对?”李坤刚加完催化剂,就发现了问题。这时,用于监测反应温度的数字温度计开始有异常了,只见温度数据直往上串。李坤还没有来得及反映过来,“砰”的一声,一团火球从玻璃反应器中直扑向李坤的胸口,李坤一下子就失去了知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坤苏醒过来,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正飘在空中,不时有鸟儿从他身体的各个部位穿体而过。李坤向下望去,一幅幅画面一闪而过,像是电影,却又看不清画面的内容。

    过来一会儿,画面似乎定格了,李坤弯下腰去,想仔细看清楚画面的内容。这时一阵风刮来,李坤身子一歪,直直往下掉落。随着李坤的自由落体,画面到也越来越清晰了,画面上的内容向李坤迎面扑来,李坤一时给吓呆了。

    突然,李坤发现一个人手端一挺轻机枪站在一个草堆上开火,而这个人正好挡在他下落的线路上,李坤想喊他让开,却又喊不出声来。刹那间,那个人就穿透了李坤的身体。李坤的身子一抖,居然消失在那个人的身体之中了。这时,李坤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又昏迷了过去......

    过来许久,李坤恢复了意识,发觉头很胀痛,胸口也有一丝疼痛。李坤并没有急着睁开眼,因为他发现,这时他的脑海中显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忆正在相互交融整合,等了一会儿,这种不同记忆的交融整合完成了,头脑也不胀痛了,反而非常清醒。现在的记忆告诉他,他还是李坤,同时也还是另外一个人,就是那个手端轻机枪开火的人。作为化学博士生的李坤的记忆已经灌输到现在这个人的脑海中,并且和这个人的原有记忆合二为一了。

    李坤现在是红军的军长,准确说,活动在江苏省的红十四军的军长。“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支红军部队?”这是李坤后世记忆的第一反应。无论如何,现实情况是,李坤现在是红十四军军长,由于胸部中弹,身受重伤。受伤时,他正带领红十四军第二支队以及当地赤卫队围攻老户庄据点,当地地主武装的一个大型据点。受伤时间是1930年4月16日夜。

    李坤睁开眼,想弄清楚自己身处何地。

    “军长醒了!”一个年轻人发现李坤睁开眼,高兴地叫了起来。李坤认识他,他是李坤的贴身警卫员李民。立即有几个人闻讯围了过来。

    李坤大量了一下周围,发现自己躺在一副担架上。而自己则身处一个供奉当地神像的小庙中。

    李坤向李民询问了一下部队的情况,得知现在还是4月16日的夜间,围攻老户庄的战斗已经失败了,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这个军长中弹昏迷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敌人的援军到了。现在部队正在分散转移。而作为军长的他,由于胸部中弹,大家以为他快不行了,就被几个身体强壮的战士抬到这个小庙中临时隐蔽起来,以待进一步观察。“tmd,什么进一步观察,不就是等我死了,找个地方埋了吗?”李坤心想道,“还好我命硬,两世为人了。”

    李坤觉得在小庙中不宜就呆,就想着找个什么地方去隐蔽养伤,整顿部队。琢磨了一小会儿,李坤决定到西燕庄村去,因为那里的群众基础好,而且那儿有个开明地主,名叫张有财,和李坤关系较好。现在的李坤虽然也能吃苦耐劳,但是毕竟受伤了,需要找个好地方养伤,住到地主家去不就正好有利于养伤吗?李坤觉得这个理由不错。

    于是,李坤他们连夜转移到了西燕庄。到底地主张有财家时,已经是17日凌晨2点了。张有财倒是很不错,安排人准备了一些稀饭让他们吃了充饥。

    李坤吩咐随行战士去休息,交待了李民几句,主要是让他睡一觉后去打探周围敌军的情况,并联系下属三个大队,统计部队剩余人员和装备情况,让几个大队长带着统计结果于17日傍晚8点前来地主张有财家开会。

    等李坤睡了一觉后醒来时,已经是17日下午5点了。李坤躺在床上想了想围攻老户庄之前部队的情况,这次他才发现,原来红十四军有两个支队,他是军长兼二支队长,由原先在如泰地区活动的游击队改编而成,经过短暂的发展,在围攻老户庄战斗前,已经发展到930人。二支队是红十四军的主力。一支队由原先活动在通海地区的游击队改编而成,战斗力要差一些,由二支队长带领着跟随通海特委活动。红十四军的政委由通海特委书记兼任。

    李坤想到这里,不禁摇了摇头,“搞什么呀,不集中力量发展,两个支队各自为战,没有一点点配合,难怪红十四军在历史上没有丝毫名气,看看失败得很快。”这时的李坤并不知道,真实历史上的红十四军只活动了7个月,就被敌人打散了,几乎没有打出任何有较大影响力的战果来。

    大概7点半左右,李民带着三个大队长过来了。他们是一大队长杨刚强、二大队长张萍、三大队长康亦君。李坤他们5个人闲聊了几句,就在房间隔壁的屋子里开起会来,由李民做会议记录。

    先是三个大队长汇报统计结果,这次围攻老户庄,各大队伤亡均较大,枪支弹药也消耗大半。由于敌人援军来得快,部队撤退得很催促,牺牲的战士遗体基本留在战场上,重伤员由参与助攻的赤卫队分散带走了。现在三个大队均在附近几个村里隐蔽修整。目前部队除了李坤和李民,还有450人,人手一支长枪,中队以上干部配有短枪,子弹剩余不多,人均2发。中队以上干部没有损失。

    李民汇报了敌军动态。由于红军和赤卫队的伤亡大,在老户庄周围留下1000具遗体,敌人认为红军已经伤亡殆尽,就没有再进行追剿,正在老户庄庆祝胜利。现在老户庄的敌军编制有地主武装500余人,警察队600余人,保安团1500余人。其中警察队400人和保安团1000人是战斗打响后支援而来的。

    李坤对老户庄战斗进行了总结,认为这次战斗之所以失败,犯了两个重大错误:一是敌情不明,误以为老户庄只有地主武装在据守,没有重火力装备,而实际上据守老户庄的敌军人数众多,还有两处机枪阵地,李坤就是端着轻机枪压制敌人的机枪阵地时中弹受伤的;二是战斗计划草率,尤其是只设了一道防线且安排赤卫队阻击敌人援军,结果防线很快被敌人援军击穿,导致部队催促撤退。

    李坤决定从部队抽调军事能力较好的30人组建军部直属排,其余420人改编为一个营,张萍任营长,杨刚强任副营长,康亦君任教导员。营下设三个连和营部直属排,每个连设正、副连长和指导员。每个连下设三个排和一个炊事班,设正副排长。每个排下设三个班,设正副班长。

    李坤要求营干部下连队蹲点一周的时间,重点开展射击、土工、刺杀、越野科目的训练。李坤训练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表示他将在伤势有所恢复后下连队进行检查。

    等会议结束时,已经是深夜了。李坤在张萍他们走后,仍没有睡意,就又对今后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一些思考。

    李坤知道,作为共产党人的李坤,军事上的知识很欠缺,而来自后世的化学博士生,在军事上也很肤浅,只是看过一些电影和小说,知道一些面上的东西。自己也只能尽力而为了,就算不为其他,也得为自己的小命多着想。想着想着,李坤就睡着了。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