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锦绣山河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桀骜公孙瓒

    sun sep 20 11:56:42 cst 2015

    “看来是真的太累了!”早晨起床,刘璋看着已经晒屁股的阳光,苦笑着摇了摇头,这还是他自从练武以来第一次睡懒觉!

    走出房门和成书痴的刘瑁打了个招呼,吃完早饭招来王雄、李昌,依照他们整理得阵亡名单,刘璋发放阵亡将士应得的奖赏,选派三十名马术高超的士兵送到阵亡将士家中!

    在阵亡将士中,刘璋特意多给了十金这又令王雄两人大为感动,将军不但对活着的将士言而有信,对阵亡士兵的家属也特别有待,令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吩咐好有关事宜已经快到中午,这是刘璋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正要出去询问,这时一名侍女敲门进来通知刘璋前往前厅!

    进入前厅,里面除了刘焉外还有十几人,想必就是幽州各军政长官了!

    见到刘璋进来,刘焉暂时停下与众人的寒暄,将刘璋拉到每个人面前一一见礼,搞得刘璋晕头转向却没认清几个,大致只是记住了每个人名字而已!

    而各位郡守、郡丞却对刘璋印象深刻,刘焉将刘璋介绍给在座是要干什么,难道是想要刘璋入士,可这小子只有七岁,刘焉也太心急了吧!

    正在各位议论纷纷时,门外又联袂进来两位中年人,皆是三十五岁左右,其中走在前面的那位一脸谦逊恭谨,身着一件儒服,给人一股温文尔雅的风度,看似是一位和善之人!

    而走在后面的那位中年人穿的确实武将服饰,腰佩青铜宝剑,面容英俊潇洒,走起路来虎虎生威,虽一脸傲气却是光明磊落之人!

    两相一对比,刘璋反而更加喜欢后者,此人虽桀骜不驯却不像前者处处透露着虚伪!

    “拜见刘刺史,我兄弟姗姗来迟,还请刘大人恕罪!”身着儒服的中年人站出来向刘焉表示歉意,态度甚是恭谨有礼!

    “无妨!”第一次见面刘焉自然不能一位这些小事怪罪,“不知两位贤弟是?”

    “我乃是辽东太守公孙度,字升济!”中年儒生乐呵呵为刘焉解释道。

    “某乃辽西太守公孙瓒,字伯珪!”中年武将抱拳解释道,虽依然桀骜但礼数还算周到!

    对于公孙瓒刘焉虽然不喜,但做了几十年管的刘焉还是老练将情绪深深埋在心中,笑着请两人落座!

    刘焉不在意,刘璋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两个人居然就是东汉末年的两大枭雄,公孙瓒、公孙度!

    说起公孙瓒,各位看管可能不会陌生,他数次平定北方叛乱,抗击乌桓、鲜卑外族,为大汉在北疆筑起一道“长城”,灵帝死后他参加诸侯会盟讨伐董胖子,回到幽州后以少胜多战败刘虞,而后与袁绍争夺益州,一度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

    正在他春风得意时,公孙瓒遇到了他一声的宿敌——麴义,不但攻取冀州的战略失败,就连他最大的依仗白马义从被麴义的先登死士杀的全军覆灭,而前天护送刘璋的严纲便是死于此战!

    之后的公孙瓒退回幽州,从此一蹶不振,最后自焚于高楼之中,一代枭雄壮志未酬身先死,徒添唏嘘叹惋!

    而公孙瓒身边的公孙度却不如公孙瓒有名,在三国演义很少出现,似乎被遗忘一般,可这人却实实在在是一牛人,史书记载此人不到四十就做到了冀州刺史,只不过后来被罢官了,回到幽州后背董胖子任命为辽东太守,此次开始了割据幽州辽东、玄菟、乐浪三郡十几年,其中不论公孙瓒、袁绍还是曹操都没能撼动他辽东的位置!

    只是刘璋不明白的是,公孙瓒与公孙度怎么可互称兄弟,公孙瓒是辽西人,而公孙度则是辽东人,两家之间可有千里距离!

    这话刘璋不好当即询问,只好暗藏心中待宾客离开再询问刘焉!

    “各位,老夫此次受皇命来到幽州,陛下任命老夫为幽州刺史,假节,掌幽州军事是希望老夫能阻挡鲜卑胡虏,使黎民安康,可不想老夫还没到蓟县,就遭到鲜卑袭扰,若不是小儿拼死保护,老夫此时可就身首异处了!”刘焉站起身来,一脸愤慨道。

    不过在座的几个一眼看出了刘焉的意图,什么小儿拼死保护,年仅七岁的孩子还能保护的了你,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就算你为儿子仕途铺路也找点正当理由!正当众人看刘焉表演,以为刘焉会说以军功授予刘璋什么官职时!

    刘焉却绝口不提刘璋的事,而是缓缓道:“外族人胡虏居然在幽州地面横行无忌,在座给位岂能坐视不管,老夫有一策,不知各位可否支持!”

    刘焉说那话的确是为刘璋铺路,但却不是为刘璋铺仕途,从刘璋劝他来幽州,他便看出刘璋志不在仕途而在军中!

    他这四个儿子总体来说都不错,却不出类拔萃,唯有刘璋不论文武解释天纵奇才,他自然要好好培养。原本刘焉也想要刘璋走仕途,以刘璋在洛阳的诗名,在加上自己和蔡邕两人的支持,刘璋的仕途必然一番风顺!

    可就在那日看到刘璋持槊杀敌的场景,刘焉就改变了想法,或许让刘璋在军中也是不错的方式!

    “这是自然,鲜卑外族居然袭击刺史车架,自然应当严惩不贷,我等回到郡中立刻兴兵讨伐,扬我大汉军威!”听到刘焉的话,以一个个心中不由犯糊涂,刘焉这是向干嘛?不为儿子铺路反而要打外族人!这外族人是那么好打得吗?

    但这是心里话,自然自能心里念叨念叨,嘴上还是要坚决服从上级的!

    “既然各位同意,老夫便说了,如今各郡各自为战甚是不妥,既然陛下受命老夫掌幽州军事,老夫便今日形成统一战线!”

    什么?统一战线,刘焉话音刚落,下面立刻议论纷纷,刘焉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剥夺他们的军权?

    “大人不知如何统一战线?难道大人将郡兵直接交给大人指挥?如果是这样我等不敢苟同!”这时代郡太守率先站起来询问。

    “呵呵,老夫虽不是武将,却也懂的基本常识,自然不会收拢各位手中郡兵,老夫只是希望各位每郡招兵五千,每年拿出五千石粮草以军资。同时每郡提供战马一千匹,金一千!”

    吸!刘焉一开口,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就连刘璋都觉得刘璋这是在狮子大开口,每郡的郡兵也不过五千左右,刘焉这是要将每郡的底子抽干啊!

    “大人不可啊,幽州自古是苦寒之地,人口稀少,根本养不起十几万兵丁啊!”

    “大人,我右北平人口不过十万,实在提供不了如此多的士兵和粮食,还请大人三思!”

    、、、、、、

    在场的一个个群情激奋,一幅幅忧国忧民的模样,反对刘焉的的要求!

    “那不只,各位一位多少适合?”

    “最多三千兵丁,三千石粮食,四百匹战马,金三百!”

    “不行,不行,我们郡只能一千兵丁,二百石粮草,五百战马、、、”

    “不可,我军不产战马,我只能提供三千兵丁,五千石粮草、、、”

    地下商量来商量去也每个结果,这时刘焉又发话了,“那就每郡两千五百兵丁,两千石粮草,三百匹战马,金三百!”

    “这、、、这、、、”每位郡守都在心中反复算计,刘焉给出的条件正是他们能接受的最高范畴,答应吧,他们肯定要伤了元气;不答应吧,有顾忌刘焉的身份,真是左右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