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叔侄大战
sun dec 27 16:24:08 cst 2015
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有个传说很有意思:
相传朱棣 刚出北平,就在今天东坝与南来之敌交锋,展开厮杀。这里是北平背负重山,面对平陆,诸山之水连河通海,坝河、亮马河、温榆河交汇处。朱棣骑一匹青骢马,被敌军追逼到一条河沟边。眼看就要没命,情急之下他问坐骑:你能跨过这沟,让我脱险吗?说完一抖缰绳,这马驮着朱棣噌地一下连跨三道河沟,甩脱追兵,化险为夷,最后累死。朱棣这才得以连陷通州、蓟州、德州、济南、宿州、扬州,1402年六月攻占南京,七月宣布称帝,年号永乐。迁都北平改为北京后,为纪念当年初师遇险,坐骑忠勇,就在东坝建了马神庙,塑马供于庙中,当神祭祀。传说立庙之后,那马活了,常在夜间糟践庄稼。农民不堪其苦,偷着将庙毁了。传说归传说,朱棣迁都北京后,东坝以其水草丰美,宜于牧养皇家马匹,而一度成为明王朝的御马苑。这里每隔三四里建一个马厂,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个,养马若干,可谓遍地开花。每个马厂都有围墙,墙里盖有马棚,墙外草地平旷,马群悠闲自在。母马怀孕产崽,就盖了驹子房负责接生。
说起朱棣生命中的奇女子,当仁不让的是徐皇后,她可是大明鼎鼎有名的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这位徐皇后,能文能武,史称其“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诸生”即秀才,就是说她是一位女秀才,有如此才华,自然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于是有一天,朱元璋找到徐达,对他说道:“你我布衣之交。”意思是说,你我当年为普通百姓时就结下深厚的友谊,不是今天的君臣关系这么简单。“何况自古以来,君臣相契便可结为姻亲。你的长女就嫁给我们家老四吧。”朱元璋和徐达是少年时一起放牛的伙伴,后来又一起打拼天下。徐达是开国第一功臣,被封为魏国公。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今天北京话来形容就是“发小”。可是这时情况不一样了,一个成了皇帝,一个虽然立有赫赫战功,但毕竟也是臣子。朱元璋是皇上,这皇上亲自替儿子求亲,他的话可就是圣旨啊,作为臣子的徐达自然不敢有违。当然,他也没有理由违背。大家想想,谁要是和皇上攀上了亲家,那可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啊,太有面子了。徐达连连谢恩,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这一年朱棣十六岁,徐氏小他两岁,只有十四岁。徐达的这个女儿虽是将门之女,却读书识礼才华出众,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深得她的婆婆马皇后的喜爱。
这位徐王妃,身体里流淌着大将徐达的血液,平常文静有加,但毕竟是将门之女。就在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朝廷派李景隆围攻北平,而此时的朱棣前往宁王朱权那里去求援,北京城空,危在旦夕。就是这位徐王妃,在危急之中披上战甲,挽救了北平。
因为当时李景隆的军队号称五十万,北平城在他日夜攻击之下,情势真是千钧一发。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城墙高大,护城河宽水深,易守难攻。于是李景隆就下令军队主要攻击北平的九个城门,正南方的丽正门,就是今天的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攻击的重点,当时情况更是十分危急。守城将士一面拼死抵抗,一面向王妃徐氏告急。这位徐王妃,别看平时文静端庄,但毕竟是大将军徐达的女儿,所谓将门虎子,这女儿也巾帼不让须眉了。城里的男子都已经登城战斗了,没有后备的男子,于是她就亲自率领城中妇女,登城助战,奋力厮杀。她一登上城墙,守军的士气顿时大振,立刻就把朝廷军队攻城的气势给压了下去。
北平西边的阜成门,也是朝廷军队攻击的重点。据说部分朝廷军队一度在都督瞿能父子率领下已经攻入城门,但李景隆唯恐他们夺了头功,下令等待大军并进。结果燕军将士连夜在城墙上泼水,那时正是寒冬,水很块在夜里结成冰,第二天再战,城墙已经无法攀登了。
就这样,一座仅仅有守军万人的孤城,抵抗了数十万人的日夜进攻。
后来朱棣登基为帝,徐王妃自然就成为母仪天下的徐皇后。朱棣的皇位尚未做稳,急需用人之时,他选出了一个特殊的秘书班子,徐皇后为其分忧,采用夫人策略,在宫中隆重接见七位官员的夫人,这在当时是特例,是了不起的荣誉。
徐皇后曾经著书,采集《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的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她还经常劝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宠外戚。四十六岁那年,她因病去世,朱棣大为悲痛,谥曰仁孝皇后,此后的十几年再没立过皇后。可见徐皇后在明成祖心中的地位,没人能够取代。
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有个传说很有意思:
相传朱棣 刚出北平,就在今天东坝与南来之敌交锋,展开厮杀。这里是北平背负重山,面对平陆,诸山之水连河通海,坝河、亮马河、温榆河交汇处。朱棣骑一匹青骢马,被敌军追逼到一条河沟边。眼看就要没命,情急之下他问坐骑:你能跨过这沟,让我脱险吗?说完一抖缰绳,这马驮着朱棣噌地一下连跨三道河沟,甩脱追兵,化险为夷,最后累死。朱棣这才得以连陷通州、蓟州、德州、济南、宿州、扬州,1402年六月攻占南京,七月宣布称帝,年号永乐。迁都北平改为北京后,为纪念当年初师遇险,坐骑忠勇,就在东坝建了马神庙,塑马供于庙中,当神祭祀。传说立庙之后,那马活了,常在夜间糟践庄稼。农民不堪其苦,偷着将庙毁了。传说归传说,朱棣迁都北京后,东坝以其水草丰美,宜于牧养皇家马匹,而一度成为明王朝的御马苑。这里每隔三四里建一个马厂,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个,养马若干,可谓遍地开花。每个马厂都有围墙,墙里盖有马棚,墙外草地平旷,马群悠闲自在。母马怀孕产崽,就盖了驹子房负责接生。
说起朱棣生命中的奇女子,当仁不让的是徐皇后,她可是大明鼎鼎有名的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这位徐皇后,能文能武,史称其“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诸生”即秀才,就是说她是一位女秀才,有如此才华,自然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于是有一天,朱元璋找到徐达,对他说道:“你我布衣之交。”意思是说,你我当年为普通百姓时就结下深厚的友谊,不是今天的君臣关系这么简单。“何况自古以来,君臣相契便可结为姻亲。你的长女就嫁给我们家老四吧。”朱元璋和徐达是少年时一起放牛的伙伴,后来又一起打拼天下。徐达是开国第一功臣,被封为魏国公。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今天北京话来形容就是“发小”。可是这时情况不一样了,一个成了皇帝,一个虽然立有赫赫战功,但毕竟也是臣子。朱元璋是皇上,这皇上亲自替儿子求亲,他的话可就是圣旨啊,作为臣子的徐达自然不敢有违。当然,他也没有理由违背。大家想想,谁要是和皇上攀上了亲家,那可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啊,太有面子了。徐达连连谢恩,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这一年朱棣十六岁,徐氏小他两岁,只有十四岁。徐达的这个女儿虽是将门之女,却读书识礼才华出众,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深得她的婆婆马皇后的喜爱。
这位徐王妃,身体里流淌着大将徐达的血液,平常文静有加,但毕竟是将门之女。就在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朝廷派李景隆围攻北平,而此时的朱棣前往宁王朱权那里去求援,北京城空,危在旦夕。就是这位徐王妃,在危急之中披上战甲,挽救了北平。
因为当时李景隆的军队号称五十万,北平城在他日夜攻击之下,情势真是千钧一发。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城墙高大,护城河宽水深,易守难攻。于是李景隆就下令军队主要攻击北平的九个城门,正南方的丽正门,就是今天的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攻击的重点,当时情况更是十分危急。守城将士一面拼死抵抗,一面向王妃徐氏告急。这位徐王妃,别看平时文静端庄,但毕竟是大将军徐达的女儿,所谓将门虎子,这女儿也巾帼不让须眉了。城里的男子都已经登城战斗了,没有后备的男子,于是她就亲自率领城中妇女,登城助战,奋力厮杀。她一登上城墙,守军的士气顿时大振,立刻就把朝廷军队攻城的气势给压了下去。
北平西边的阜成门,也是朝廷军队攻击的重点。据说部分朝廷军队一度在都督瞿能父子率领下已经攻入城门,但李景隆唯恐他们夺了头功,下令等待大军并进。结果燕军将士连夜在城墙上泼水,那时正是寒冬,水很块在夜里结成冰,第二天再战,城墙已经无法攀登了。
就这样,一座仅仅有守军万人的孤城,抵抗了数十万人的日夜进攻。
后来朱棣登基为帝,徐王妃自然就成为母仪天下的徐皇后。朱棣的皇位尚未做稳,急需用人之时,他选出了一个特殊的秘书班子,徐皇后为其分忧,采用夫人策略,在宫中隆重接见七位官员的夫人,这在当时是特例,是了不起的荣誉。
徐皇后曾经著书,采集《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的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她还经常劝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宠外戚。四十六岁那年,她因病去世,朱棣大为悲痛,谥曰仁孝皇后,此后的十几年再没立过皇后。可见徐皇后在明成祖心中的地位,没人能够取代。